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629309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治市黎城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与计算知识点巩固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机械效率 (共7题;共16分)1. (2分) (2017九上广州月考) 甲乙两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 、乙的机械效率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B . 甲机械做功快C . 相同时间内,甲机械完成的功多D . 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有时也会大于1B .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总功越多C . 做同样多的功,机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额外功越少D .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有用功越多3. (3分) (2018天津模拟

2、) 如图所示,在细绳上的自由端施加大小不变的拉力,将重为G的物体经时间t后匀速提升高度H,若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P,不计摩擦与绳重,则( )A . 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为 B . 拉力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为PtC . 动滑轮重为G动= -G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4. (2分) (2019八下金牛期末) 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我们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B . 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C . 将一枚鸡蛋举高lm做的功约5J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5. (2分) 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

3、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6. (2分) (2017九上广州月考)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 . 内将重为 的物体 匀速提升 ,每个滑轮的重均为 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B . 甲的拉力小于乙的拉力C . 甲做得功大于乙做的D . 做功的功率等于 做功的功率7. (3分) (2017辽阳) 质量为2kg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始终保持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9N,不计弹簧测力计、滑

4、轮及绳重,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 . 拉力的功率为1.2WC . 2s内克服地面对物体摩擦力做功3.6J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 (共9题;共39分)8. (2分) (2017九上惠山期中)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力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 ,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 , 机械效率分别为1、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W1W2 1=2B . W1W2 12C . W1W2 12D . W1=W2 129. (2分) (2017九上越秀期中)

5、图甲中力 水平拉动重为 的物体 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 改用滑轮组拉动 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 ,拉力为 (如图乙)此过程滑轮组( )A . 总功为 B . 额外功为 C . 机械效率为 D . 额外功为 10. (3分)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G=5.4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_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若仅减小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11. (2分)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150N,不计绳重和

6、摩擦以下有关滑轮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B . 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 . 拉力的功率为90WD . 若用该滑轮组提升450N的重物,则机械效率不变12. (2分)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为2kg,体积为1dm3的物体在10秒内匀速提升了5m,物体始终没有露出水面,如拉力为10N,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所受浮力为1NB . 物体的密度是2.0103g/cm3C . 滑轮组的有用功率为10WD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13. (1分) (2018九上玄武期末)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中,每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重和摩擦

7、忽略不计用 甲装置把重为 100N 物体 G 升高 2m,所用拉力为 62.5N,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 1、2 , 则 1= _;若用乙装置提相同的重物,则拉力 F2 _F1(选 填“”、“”或“=”,下同),机械效率 2_1 14. (2分) 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_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不计滑轮重力)15. (15分) (2017深圳) 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

8、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 拉力所做的功W; (3) 拉力的功率P; (4) 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 16. (10分)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三、 机械效率测量 (共5题;共26分)17. (5分)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

9、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1) 写出实验步骤;(2)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8. (4分) (2017八下正定期末)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测定其机械效率,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重(N)物体升高距离(m)绳子自由端拉力(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40.11.60.4(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2) 根据以上数据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3) 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和_ 19. (5分) (2018八下南宁期末)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用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

10、个数的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 s/m机械效率120.051.00.1566.7%240.051.70.1578.4%360.050.15(1) 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 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绳子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她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 表格中编号处数据应为_,编号处数据应为_(结果保留1位小数)。 (4)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11、_有关。 (5)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7分)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和_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和_ (3) 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为:=_=_ (4) 实验中:如图所示,物体重G=50N,拉力F=24N,物体上升10cm,拉力移动s=_cm,则=_ 21. (5分) (2017八下栾城期末)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

12、端拉力F/N1.81.61.8绳端移动距离s/m0.30.4机械效率74.1%62.5%(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拉动弹簧测力计 (2)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 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 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s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_(保留3位有效数字)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机械效率 (共7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 (共9题;共39分)8-1、9-1、10-1、11-1、12-1、13-1、14-1、15-1、15-2、15-3、15-4、16-1、三、 机械效率测量 (共5题;共26分)17-1、17-2、18-1、18-2、18-3、19-1、19-2、19-3、19-4、19-5、20-1、20-2、20-3、20-4、21-1、21-2、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