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词汇的发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280780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78.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词汇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三章词汇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三章词汇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词汇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词汇的发展(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词汇的发展1/23/2023第五十四节 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及其发展基本词汇的概念和地位概念:“它在千百年的长期历史中生存着并给语言构成新词的基础”。(孙常叙,汉语词汇 P153-380)地位:汉语基本词汇是汉语词汇对生命力的保证,是汉语词汇滋生繁衍的生长点。1/23/2023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定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1/23/2023基本词汇的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里的一部分。代词、数词、联结词。基本词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P561)1/23/2023名词里的基本词汇:1.自然现象的名称2.肢体的名称3.方位和时令的名称4.亲属的名称5.关于生产(渔猎、畜牧、农业)的词6.关于物

2、质文化(宫室、衣服、家具)的词(p562)1/23/2023(一)自然现象的名词(远古基本词汇的主要部分之一)先秦的“阳”字早已有了“日光”的意义。但是,“太阳”二字连在一起是汉代的事,那时“太阳”的“阳”是“阴阳二气”的“阳”。“太阳”在最初并不专指“日”,而是指极盛的阳气,或这种极盛的阳气的代表物。(淮南子天文训:“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在唐代,“太阳”只是“日”的别名,它在口语里是否完全代替了“日”,还不敢断定。但是,至少从宋代起,它已经进入了基本词汇了。1/23/2023(二)肢体的名称。肢体词的稳固性没有自然现象的名称的稳固性那么大。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只有“心”、“手”等很少的

3、一些词。多数的关于肢体的名称,如“耳”、“身”、“眉”、“鼻”、“发”等,到了现代汉语里,都做了双音词的词素,它们在上古显然是独立的基本词。1/23/2023战国以前,只有“首”没有“头”。金文里有“首”没有“头”。到了战国时代,“头”字出现了。它可能是方言进入普通话里的。作为“首”的同义词,它在口语里逐渐代替了“首”。(p566)1/23/2023“首”和“頁”是同义词,都是指人的头。说文首部:“首,古文。”,头也。”頁部:“頁,头也。”卜辞用例,“甲辰卜,出貞:王疾首,亡延”(合24956)“己巳卜,雀以頁十二月”(乙4786)“自”本义是鼻子。“身”本义是妇女怀孕。引申为肚子或身体。1/

4、23/2023 “颈”字在最初大约是指脖子的前面的部分。广韵清韵:“颈在前,项在后。”“颈”字普遍用来表示脖子的意义是在汉代以后。1/23/2023“脸”字出现较晚。说文没有“脸”字。到第六世纪以后,“脸”字才出现。不过,当时“脸”只有“颊”的意义,而不是“面”的同义词。“脸”的这种意义,一直沿用到唐宋时代。汉代已有“眼”字。但战国以前是没有“眼”字的。战国时代也还少见,汉代以后才渐渐多见。“眼”在最初的时候,只是指眼球。1/23/2023 “嘴”本作“觜”,原指鸟嘴。“觜”大约起源于东汉,说文有“觜”字。广雅释亲:“口也”。当时“觜”字已经兼指“鸟嘴”和“人嘴”。“牙”字起源很早,诗经时代就

5、出现了。本草纲目:“两旁曰牙,中间曰齿。”至少到了中古时代,“牙”“齿”的分别在口语中已经不存在了,而“牙”也就代替了“齿”。“脚”本义是“小腿”。到了中古,“脚”在基本词汇中已经代替了“足”。1/23/2023说文:“肌,肉也。”段玉裁:“人曰肌,鸟兽曰肉。”就一般情况来说,这话完全是对的。但是,在和“骨”对称的时候,虽然指人,也可以称“肉”。至于“肉刑”,也不称为“肌刑”。可见“肌”虽然绝对不能用于鸟兽,“肉”却不是绝对不能用于人,只是这种应用是有条件的而已。“皮”字在先秦却是专指兽皮来说的;兽的皮叫做“皮”,人的皮叫做“肤”,分别得很清楚。到了汉代,“皮”字才用于人的皮肤。1/23/20

6、23(三)方位和时令的名称。“年,谷熟也。”“岁”亦为“谷熟”或“年成”义。在汉以前,年龄称“年”不称岁。1/23/20232(四)亲属的名称。“父”“母”自古是基本词。他们和现在的“爸”“妈”很可能是一个来源。(p575)从语音上推测演变的合理性。1/23/2023 “儿”在先秦只是“孩子”的意思,到了汉代,“儿”字就兼有“儿子”的意义。“祖”:凡是祖父的一辈和自祖父以上的皆称“祖”,不限于一代。1/23/2023“伯”“叔”在上古只用于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伯”“叔”有时也可以只指长幼,并且通用于男女。在上古时代,表示父亲的兄或弟要用“伯父”或“叔

7、父”,不能单用“伯”“叔”。到了中古时代,才能单用“伯”“叔”来代表父辈。从唐代起,“哥”字开始在口语里代替了“兄”字。这“哥”字可能是外来语。“姐”是“姊”的古音残留。1/23/2023(五)关于生产(渔猎、畜牧、农业)的词。1.社会的发展是从渔猎社会到畜牧社会,再到农业社会。2.我们能找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农业社会的产物)3.举例在最初的时候,擒获的鸟叫“禽“,后来词义引申,猎获的兽类,甚至于擒获的人,也都叫做“禽”。至于动词的擒,经传一般也写作“禽”。写作“擒”的只有个别的例子。(名词和动词不分)1/23/2023(六)关于物质文化(宫室、衣服、家具)的词。举例 在远古时代,室就是穴,穴

8、就是室。到了殷代,有了版筑堂基上栋下宇的建造,室和穴才有了分别。注意:看物质文化基本词汇的发展必须联系社会发展。1/23/2023本章小结:(p585)1.汉语的基本词汇是富于稳固性的。2.基本词汇虽然稳定,变化还是可能的。首先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次是转化。最后是方言和外来语的影响。3.古代没有,而后代产生的东西,当然需要产生新词。4.一般词汇的词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的词,反之,基本词汇的词也可以转变为一般词汇的词。5.阶级习惯语和行业语也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反之,基本词汇也可以转变为阶级习惯语和行业语。1/23/2023第五十五节 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词和译词一、借词和译词1借词:连音带义

9、音译词。2译词: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意译词。1/23/2023二、来源:1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2国外。(我们将要讨论的部分)1/23/2023三、来自国外:梁晓红:“我国的翻译史表明:汉魏六朝迄唐的佛典翻译与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是旧时代的三次翻译高潮,而其中佛典翻译,其规模之大,气势之盛,历时之久,人数之多,成果之巨,不仅居中国之冠,而且也是世界翻译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丰碑。”(梁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音学院出版社,1994年4月。P129-130)1西域的借词和译词。玻璃、苜蓿、葡萄2佛教的借词和

10、译词。现在、因果、禅、般若、伽蓝3西洋的借词和译词。铁路、银馆1/23/2023(一)西域借词和译词 大约是关于植物、动物、食品、用品、乐器等类的名词。P589 借词:骆驼 安石榴 酥 等;译词:胡麻 胡瓜 胡豆 胡椒等:(胡)骆驼(匈奴词dada的音译,先秦已经借入汉语)最初作“橐駞”逸周书王会“请令以橐驼为献。”这一类词汉唐两代产生的居多数。因为这两代全盛时期都曾经采取向外扩展政策,所以和西域交通密切。1/23/2023(二)佛教借词和译词1.佛教专门用语。例:禅 刹 菩提 等等2.进入全民的语言里。例:佛 塔 僧 等等 注意一些本是佛教的词汇但人们在使用时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外来词的。例:

11、世界 现在 等 意译比音译更有发展前途。1/23/2023(三)西洋借词和译词(明清之际)例:鸦片 火轮舟 等等(p595-597)1/23/2023第五十六节 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 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特点:1.尽量利用意译;2尽量利用日本译名。1/23/2023(一)尽量利用意译摹借:把外语中的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用同样的构成方式搬到自己的语言里来。例:铁路 英语“railway”1/23/2023(二)尽量利用日本译名 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语,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换句话说,现代汉语吸收西洋词语是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中国人介绍西洋文化在日本人之后,因此有可能通过

12、日本语来吸收西洋文化。(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给予新的涵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义是讲得通的。)补充:蒙语、满语对汉语词汇的渗透 元、明、清三代,尤其是清代后期,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反映社会现象最直接、最迅速的词汇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示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特点:第一,白话文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元曲、明清小说脍炙人口。这些作品的语言基础是北方话,但又带着不同的方言。因此,大量口语和方言词汇进入文学语言。1/23/2023 第二,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蒙古贵族和满洲贵族在很大程度上受汉族原有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客观上增进了汉族和蒙、满两族之间的相互联

13、系和相互影响。具体到语言上就是蒙语和满语里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汉语里也曾经吸收部分蒙语和满语的借词,更有甚者一直沿用至今。1/23/2023(一)蒙语借词大多见于元人杂剧和元代史书中,尤其是元人杂剧,反映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元代北方人民的口语,也反映了汉语和北方各族人民特别是和蒙语融合的事实,其中杂有不少的蒙语借词。例:胡同 也作“胡洞”,蒙语gudum音译。原义是“水井”,借入汉语后表示“巷子”“小街道”。元 关汉卿单刀会三折“直杀一个血胡同。”元 张可久寨儿令元夜即事小令“胡同窄,兄弟猜,十旬半朝不上街。”1/23/2023 张清常胡同与水井“我国北方一些城市特有的胡同这个词始见于元代,可能借

14、自蒙古语的水井。”还有学者认为“胡同”合音为“巷”。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丰部“今京师呼巷为胡同,胡同合音为巷也。”1/23/2023(二)满语借词 满族前身是女真族,早就和北方汉族人民交往密切,已有一些词借入汉语 例:阿马 也作“阿玛”女真语ama音译。父亲。元 关汉卿调风月一折“这书房存得阿马,会得宾客。”到现在满族人民还是沿用的这个称呼。1/23/2023 清代以后借入汉语的,例:格格 满语gege音译。小姐。清朝贵族女子的称呼。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格格儿,你可别拿着和我的你一铳子性儿和人家闹,你瞧瞧,人家脊梁上可掖着把大刀呢。”1/23/2023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满族人民通常以汉

15、语作为本民族的交际语言,来自满语的音译词大部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只保留了少数词语。1/23/20231/23/2023第五十七节 同类词和同源词 同类词,主要是结合汉字的偏旁来谈词语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源词主要是结合语音来谈词与词之间的亲属关系。1/23/2023一 .同类词 同部首的字就语源而论应该是同类字。不同部首意义相通的,也可认为是同类字。例:犬部和豸部相通(猫,貓)1/23/2023二.同源词p616-p621声音相似而意义又相似的词往往是同源词。1/23/2023推荐参考资料:1殷寄明同源词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张舜徽说文解字导读P51-58,巴蜀书社。1/23/2023第五十八

16、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注意一些古今意义有细微变化的词语。1/23/2023第五十九节 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一.引申 1.定义 从本来的意义生出一个新的意义,旧意义和新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说明的。注意区别词语引申和词语更替。词义的更替:某词在产生新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j旧的意义。例:“脚”依据说文“脚,胫也”,本义为“小腿”后来“脚”指“足”,不再指小腿。1/23/20232.词义引申的类型:即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所显现出的层次和线路有一定格局和规律。我们管词义引申所形成的格局叫词义引申的类型a由本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连锁派生。因为它是连锁式的,一环套一环的,所以叫“连锁式”引申。(链条式引申)例如:要

17、 说文:“要,身中也。”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1/23/2023 “要”说文“身中也”。指人的“腰”中间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需要(期待欲望的满足)1/23/20231/23/2023b是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上向不同方向派生数个引申义的词义引申,也叫放射式的引申。(辐射式引申)贱 说文:“贾少也。”心忧炭贱愿天寒。

18、(白居易卖炭翁)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1/23/2023“贱”的引申线索如下:地位低下、卑贱 价钱低轻视、认为卑贱 自谦词 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1/23/2023c并用放射式与连锁式引申脉络的引申类型叫综合式的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例:信:说文:“诚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1/23/2023 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诗好几时见?书

19、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1/23/2023“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言语真实:言语真实;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的确:某种状态真实;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1/23/2023 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

20、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1/23/20231/23/20233.词义引申的趋势:a.具体到抽象例:“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b.个别到一般例:“匠”由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1/23/2023二.词义变迁的三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江、河、脸等 收获,由专指“农业的收成”扩大到指称“一切行为的所得”,比如学习收获、参见的收获。健康,由指称“(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或疾病”,扩大到指称“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如思想健康、五讲四美三热爱在健康发展。1/23/20232词义的缩小。瓦、谷、生等 “批判”,原义含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现在只剩下“分析、批驳错误”这一个方面。如

21、“批判他的错误思想”。3词义的转移。脚、涕、玄等 “行李”,原义指两国往来的使者,现在转移指出门时 所带的提包、箱子等。“闻”本指耳朵听,后来指鼻子嗅。1/23/2023三.词义变迁和修辞的关系 1.修辞手段的经常使用,引起词义的变迁。2.隐喻法和譬喻法(p653)1/23/2023譬喻是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类似之点,说话作文时,运用那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说明这件事物的,就叫作譬喻。譬喻可分为三个部分:喻体(所要说明的事物主体)、喻词(联接喻体与喻依的语词,如、似、犹、彷彿等)、喻依(用来比方说明此一主体的事物)。1/23/2023譬喻有四种形式:明喻喻体()喻词(

22、)喻依()隐喻喻体()喻词(改由系语如是、为代替)喻依()例:专家是训练有素的狗。略喻喻体()喻词(X)喻依()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1/23/2023借喻喻体(X)喻词(X)喻依()例: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1/23/2023补充: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1/23/2023 1、

23、新词的产生 (1)新词产生的原因 a、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需要给它们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新词。b、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需要记录这些新认识,从而创造了新词。如:火箭、中子、电子、卫星、电视机等。c、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单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取得了新的双音节形式,为语言增加了新词。如:乘乘坐 安安装1/23/2023(2)新词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词成倍增加,有如下特点。a、其中绝大部分是双音节词,占新词总量的70%。也有不少的三音节词。如:电饭锅、计算机、两用衫、喇叭裤 b、新词大多是复合式的。主要为偏正型、联合型、动宾型。如

24、:微机 倒爷 电脑 力度 股民 红专 1/23/2023 c、附加式的新词也明显增多了,产生了一批新的词缀或准词缀,由它们构成一系列的派生词。如:化 田园化、标准化、老龄化、淡化、老化 族 追星族、工薪族、打工族、上班族 d、词语的简称得到了空前发展。如:空调(空气调节器)空姐(空中小姐)电教(电化教育)微机(微型电子计算机)彩电(彩色电视机)科研(科学研究)1/23/2023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如:丫环、童养媳、变工队、堡垒户、堡垒村。旧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刚开始产生时是新词,随着社会的发展

25、,有的很快变成旧词。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土高炉、文斗、武斗、红卫兵、黑五类、忠字舞”。1/23/2023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规范化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词语的既有规范,一是对普通话从方言词、古语词或其他语言新吸收进来的成分进行规范。维护词语的既有规范,就是避免用错已有的词语或生造词语。对从其他语言变体中吸收的词语进行规范,要把握三个三个原则,一是必要性,二是普遍性,三是明确性。1/23/20231、方言词的规范 现代汉语的词汇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普通话词汇比北方方言区的词汇丰富,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普通话词汇的规范不能像语音那样,以一个地点

26、的方言为标准,而应以广大的北方话为基础。在方言词的规范中,要注意,有些产生于或常用于某些方言地区的词,由于它具有某种特殊表现力或特殊表现范围,已经或将会成为普通话中某同义词群中的有用的一员。如:“老鼠、耗子”、“孩子、娃娃、儿童”。1/23/2023 2、古语词的规范 应吸收那些有表现力或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如:“逝世、哀悼、呼吁、秀才、状元”等。反对吸收那些丧失了生命力的词语。要反对在写作中滥用古语词。1/23/2023 3、外来词的规范 吸收外来词对丰富本民族语言词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滥用外来词。如:用“连衣裙”,而不用“布拉吉”;用“小提琴”,而不用“梵哑铃”。(2)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如:用“托拉斯”,而不用“托拉思”。(3)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1/23/20234、新词的规范 新词语是适应交际需要、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遵循着语言构词造词的规律和表义明确易懂的原则。如果违背上述原则,只顾个人的意愿,生拼硬凑,胡乱缩略,或破坏已有的形式,这样造出的词语,只能认为是生造词语,要加以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