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269034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1997年,第10版),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 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 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危害(hazard):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 理因素或状态。风险(risk):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 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含三个部分的一个过程,即:风险评估、风险 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2、): 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下列步骤的过 程:(1)危害识别,(2)危害描述,(3)暴露评估,以及(4)风险描述。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 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 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应进行 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确定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 素的暴露

3、水平(剂量)与相应的健康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和/或发生频度(反应) 之间的关系。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 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根据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 对某一给定人群的已知或潜在健康不良效果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 和/或定量的估计,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备选政策进行权衡, 并且在需要时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控制选择、包括规章管理措施的过程。风险情况交流(risk comm

4、unication):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 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 评估,以及风险描述。危害识别采用的是定性方法,其余三步可以采用定性方法, 但最好采用定量方法。相对于微生物危害而言,这一方法更适用于化学危害,这 主要是因为考虑许多混淆因素比较困难。因此,对微生物危害来说,这一方法仍 停留在概念应用阶段。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用以回答有 关健康风险的特定问题。它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并且选择模型根据信息作 出推论。风险评估

5、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自资料和选择模型两个方面,前者源于可 获得资料的有限性以及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实际资料的评价和解释;后者是当 试图采用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具体事件的资料来估计或预测另外一种条件下 类似事件的发生时产生的。风险评估的毒理学试验应采用标准化规程,并且具备 有关权威组织认可的最少数据量。有时,为了克服知识和资料的不足,在风险评 估中可以使用合理的假设。简单来说,对于化学因素(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污染物和天 然毒素)而言,危害识别主要是指要确定某种物质的毒性(即产生的不良效果), 在可能时对这种物质导致不良效果的固有性质进行鉴定。由于资料往往不足,因 此最好采用所谓的“证

6、据力” (weight-of-evidence )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从适 当的数据库、同行评审的文献以及可获得的其它来源(如企业界)未发表的研究 中得到的科学信息进行充分的评议。通常按照下列顺序对不同的研究给予不同的 重视: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学研究、体外试验和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阳 性的流行病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对于危害的识别十分有用,但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 的费用较高,对于大多数危害的研究而言提供的数据有限,因此实际工作中,危 害识别一般采用动物和体外试验的资料作为依据。动物试验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 试验,它们必须遵循广泛接受的标准化试验程序,同时必须实施良好实验室规范 (GLP)和标准化的

7、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程序。最少数据量应当包含 规定的品系数量、两种性别、适当的剂量选择、暴露途径和足够的样本量。动物 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无可见作用剂量水平(NOEL)、无可见不良作用剂量 水平(NOAEL)或者临界剂量。通过体外试验可以增加对危害作用机制的了解。 通过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对于同一类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 二恶英),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已知的毒理学资料,采用毒物当量的方法 来预测其它化合物的危害。简单来说,危害描述一般是由毒理学试验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计算人体的 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值)(严格来说,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为 制定A

8、DI值;对于污染物,为制定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值,针对蓄积性 污染物如铅、镉、汞)或暂定每日耐受摄入量(PTDI值,针对非蓄积性污染物 如砷);对于营养素,为制定每日推荐摄入量(RDI值)。目前,国际上由JECFA 制定食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的ADI值以及污染物的PTWI/PTDI值,由JMPR制 定农药残留的ADI值)。由于食品中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实际含量很低,而一 般毒理学试验的剂量又必须很高,因此在进行危害描述时,就需要根据动物试验 的结论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估计。为了与人体的摄入水平相比,需要把动物试验的 数据外推到低得多的剂量,这种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的不确 定性;

9、此外,剂量的种属间度量系数也是目前争论很大的问题。致癌物可分为遗 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前者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引起靶细胞的遗传改 变,其主要作用靶是遗传物质,后者作用于非遗传位点,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和/ 或靶位点的持续性的功能亢进/衰竭。某些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称为啮齿类动物 特异性致癌物)在剂量大小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致癌或不致癌),相反, 遗传毒性致癌物没有这种作用。因此,从原则上讲,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可以采用 阈值方法如NOEL-安全系数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NOEL或者 NOAEL值除以安全系数得出ADI值。目前,安全系数一般选为100,用以估计 试验动物与人体、以及人群

10、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遗传毒性致癌物应当采用非阈 值法进行管理,一是禁止该种化学物质的商业性使用,二是制定一个极低的可忽 略不计的、对健康影响甚微或者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后者需要对致癌物进行 定量的风险评估。暴露评估主要根据膳食调查和各种食品中化学物质暴露水平调查的数据进 行的。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人体对于该种化学物质的暴露量。进行暴露评估需要 有有关食品的消费量和这些食品中相关化学物质浓度两方面的资料,一般可以采 用总膳食研究、个别食品的选择性研究和双份饭研究进行。因此,进行膳食调查 和国家食品污染监测计划是准确进行暴露评估的基础。风险描述是就暴露对人群产生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对于有

11、阈值 的化学物质,就是比较暴露和ADI值(或者其它测量值),暴露小于ADI值时, 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理论上为零;对于无阈值物质,人群的风险是暴露和效力 的综合结果。同时,风险描述需要说明风险评估过程中每一步所涉及的不确定 性。将动物试验的结果外推到人可能产生两种类型的不确定性:(i )动物试验 结果外推到人时的不确定性。例如,喂养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的大鼠发生 前胃肿瘤和甜味素引发小鼠神经毒性作用可能并不适用于人。(ii )人体对某种 化学物质的特异易感性未必能在试验动物上发现。例如人对谷氨酸盐的过敏反 应。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专家判断和进行额外的试验(特别是 人体试验)

12、加以克服。这些试验可以在产品上市前或上市后进行。与公众健康有关的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蠕虫、原生动物、藻 类和它们产生的某些毒素。目前全球食品安全最显著的危害是致病性细菌。就生 物因素而言,由于目前尚未有一套较为统一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因此一般认 为,食品中的生物危害应该完全消除或者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CAC认为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体系是迄今为止控制食源性危害最经济有效 的手段。HACCP体系确定具体的危害,并制定控制这些危害的预防措施。在制 定具体的HACCP计划时,必须确定所有潜在的危害,而这些危害的消除或者降 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是生产安全食品的关键。然而,

13、确定哪些潜在危害是必须控制 的,这需要包括以风险为基础的危害评估。这种危害评估将找出一系列显著性危 害,并应当在HACCP计划中得到反映。目前,对于生物性危害进行定量评估是非常困难的,以细菌性危害为例(i ) 危害识别的主要困难在于,调查爆发事件所需的经费和调查的困难,缺乏可靠或 完整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无法分离和鉴定新的病原体。(ii)在危害描述步骤 中,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的主要困难包括:宿主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高度差 异;病原菌侵袭力的变化范围大;病原菌菌株间的毒力差别大;病原菌的致病力 易受因频繁突变产生的遗传变异的影响;食品或人体消化系统的其它细菌的拮抗 作用可能影响致病力;食品本身会改变细菌的感染力和/或影响宿主。(iii)在 暴露评估步骤中,与化学因素不同,食品中的细菌性病原体会发生动态变化,这 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细菌性病原体的生态学;食品的加工、包装和贮存; 制备过程如烹调可能使细菌灭活;消费者的文化因素。(iv)对于食源性细菌病 原体来说,采用定性方法进行风险描述可能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定性的风险评估 取决于:特定的食品品种、细菌性病原体的生态学知识、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专 家对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和制备等方式有关的危害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