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264377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陇东黄土高原 了解周祖农耕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走近陇东黄土高原、了解周祖农耕文化”一、活动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家乡陇东黄土高原庆阳的这一 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庆阳,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 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庆阳,看看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风俗。2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们家乡的历史状况文化习俗,增强热爱家乡建 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学以致用,理论联 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通过搜集与家乡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家乡 的沧桑历史和巨大变化。4通过搜集与家乡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并对“周祖农耕文 化”和“民俗文

2、化”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二、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 自由搜集以下至少一个方面的资料:庆阳历史渊源及民俗文化,了解民风民俗、地域特点、文化传统等。 征集活动方案,并把活动方案装订成册进行交流展示。 竞选活动主持人若干名及评委 5 名,记分员 2 名。 准备展示交流实物材料,写好解说词。 划分能力相当的六个语文综合性活动小组。2. 教师准备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2搜集一份有关庆阳历史文化的参考资料书目。4阅读一些有关庆阳历史渊源及民俗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了解民风民俗、地 域特点、文化传统等。三、活动形式小组擂台赛 四、活动主题“走近陇东黄土高原、了解周祖农耕文

3、化”五、活动时间两课时六、活动实施师生活动说说我们美丽的家乡播放短片魅力庆阳由短片导入,主持人富于激情的评说:“美丽神奇的庆阳素:有中国香包刺绣之 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居民之乡;道情皮影之乡,荷花舞之乡; 周祖农耕文化之乡。”主持人(女):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多彩,底蕴丰 厚,独树一帜。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庆阳五绝”香包刺绣、剪纸、皮影、 道情、民歌更是誉满天下。小小香包既是定情物,又是精神寄托,寓意祈求幸福。主持人(男):喜庆的旋律响起来了, 这悠扬的歌声让我们想起春天, 勾起我们 对未来的憧憬。 看, 热闹的秧歌跳起来了,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

4、生活,它 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 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 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主持人(女):一把剪刀剪出红红火火的日子,一张张剪纸传递家乡人的勤劳 与智慧,剪纸艺术犹如一株春滕,古老而长青,它的实用性、普及性、艺术性, 成了人们的精神依托。这是他们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这是他们吟诵 生命、赞美生活的情感源泉。主持人(男):窑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 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 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

5、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 筑。主持人(女):庆阳的皮影艺术,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它们共生 共荣,根深叶茂。庆阳皮影艺人把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风采展示给世 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近年来,随着庆阳皮影戏在国内外的多次演出和展示, 名声大震。中国民俗学会已将环县命名为“皮影之乡”。这一殊荣将给庆阳皮影戏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 挑战。庆阳皮影戏,是祖国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复合体,是祖国文化遗 产宝库中的瑰宝。主持人(男):庆阳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山、川、原兼有,沟、梁 峁纵横。这种独特的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庆阳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6、即粮、 油、麻、丝、糖、菜、烟、果、药、杂、应有尽有,农、林、牧、副各种生产项 目齐全。这些生产项目不是现在才有,而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周先祖在庆阳 近五百年,最大功绩有四:一是教民稼穑,发展农业生产,使庆阳由游牧区变成以农业为主的农牧区, 提高了农业技术,发展了农耕文明,推动了社会发展。二是建立了城镇村落,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使当地群众由游牧变成定居, 特别是窑洞的大量修建,道路的开通,集市贸易的兴起,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质 量和水平。三是团结融合了各少数民族,壮大了周族部落,使周族规模初步形成。四是开拓疆域,首次在豳地建立了奴隶制国家,为周人南下关中和统一全国 打下了基础。主持人(女):

7、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 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 花舞”就源于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荷花舞的 源起,对周文化在民间的遗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华夏农耕文化滋生的温文、 典雅、优美的艺术形象更具有探索价值。在现代的艺术园地里,轻捷、飘逸、热 烈的舞姿和气氛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的舞蹈艺术。合作关系,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从而也收获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七、活动建议和指导(小组分工,查找资料,写好交流材料。确定好展示

8、同学。) 活动一 农耕文化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农耕文化的源头何在呢?中国的农耕文明应该说有两大起源中心,分别是长 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黄河流域在隋唐以前领先于长江流域,只是到了隋唐以 后,经济重心才陆续向南方迁移,是黄土高原最早支撑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的 发展,凭借着几万乃至百万年不断堆积的黄土,演绎了古代的文明长剧,而甘肃 庆阳一带,成为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人先祖弃出生于五帝时期,他们的后 裔发展农耕文化于夏商时代。他们将中原原始农业文化带到了北豳(今庆阳), 在青铜器出现后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开创了我国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的先河。活动二通过搜集与家乡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

9、学生认 识到家乡的沧桑历史。如我国有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哭长城。教材上的黔之驴、杞人忧天、杨布打狗、岳飞的故事、包拯的 故事等。谚语: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用通俗 简单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百 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不怕学不 成,就怕心不诚”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歇后语:是有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 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象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 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

10、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 所以叫歇后语。如:“大海里捞针无出寻”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大 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去权力)”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八月十 五的月亮年年圆”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吃冰棍拉冰棍 没(化)话” “吃了二十五只老鼠一一百爪挠心”(四)1“人多力齐推山 倒,众人拾柴火焰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谦虚的人学十当 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大海里捞针一 无出寻”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失 去权力)”“小葱拌豆腐一一一清二白” 3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 赛龙舟,吃粽子,乡亲们一

11、般都会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屈 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3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赛龙舟, 吃粽子,乡亲们一般都会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2 分,体 现家乡端午节特点即可)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活动三庆阳特产有那些?庆阳有“陇东粮仓”之美称,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规模最 大的杏制品和白瓜子加工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红富 士苹果、黄花菜等有机绿色食品和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农产品享誉国内外。 是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 杂粮之乡”和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杏乡”

12、。庆阳的杂粮也开始成为都市人们 的新宠。而著名的庆阳香包,正是在这种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萌芽、 诞生、发展起来的。活动四庆阳的民俗文化.庆阳的民俗文化正以其特有的风范为世人所瞩目“庆阳四绝”,成为民俗文 化产业的知名品牌。庆阳世界上黄土层积淀最深厚的一块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在传承古老 农耕文化的同时,大力开发以香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将传统民间文化的抢 救、保护、开发、创新与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结合起来。“藏在深闺无人识” 的民俗文化走出了窑洞,走向社会。2006 年,庆阳香包绣制、西峰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等荣列首批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歌民谣:活动五发展中的庆阳。八、活动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