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822433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匈: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彭匈: 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作者:彭匈公元二 OO 八年,“恭城油茶” 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 文化遗产。这无论从民族特色文化,还是地方饮食文化的角度而 言,都是一件大事。恭城瑶族自治县近年已成四方瞩目的旅游胜 地。说到这个地方的特色风物,恭城人会很自豪地告诉你:恭城 有三宝,山歌、油茶、文武庙。对于恭城油茶的魅力,广西山歌 协会 副会长、恭城县政协委员宁梓戈先生会用生动的俗话和一首 首的山歌来向你描述。比如这句在恭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恭城土俗,油茶泡粥” 。粥字,普通话念“周” ,恭城话念 “足”。山歌就这么唱: “讲起恭城有土俗,常拿油茶来泡粥; 油茶好比仙丹水,

2、人人吃了喊舒服。 ”南宁有位老作家听了之后 评点说,这个“喊”字用得好。 “舒服”经这一“喊”,就会成 倍扩大。 又比如:“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 隆喝 两碗,给它取名爽神汤 。”这里把恭城油茶同乾隆皇帝 挂 上了钩。 当然,就史实而言,乾隆皇游江南,那是苏杭一 带, 没有到过两广;然而对于老百姓的民间传说,我们也不妨姑 妄听之,存此一说吧。 (一)恭城人说到油茶的历史,还会把 它跟从恭城走出去的北宋监察御史周渭联系起来。周渭,字得 臣。恭城路口村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的出道比包公还早 了六十年。包公从政的时候,是把周渭这个恭城人当作自己的楷模的。根据宋史上的记载,周渭作为

3、一个 清官,他的政绩十分显 著,处理贪官果断利索,他本人更是 清廉,可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死的时候,家中无钱下葬C宋史就有这么一段关于周渭的记述: “上闵其贫不克葬, 赐钱十万”,才使他得以入土为安。于是恭城瑶乡一直有一 个美 好的传说,说是恭城原本叫茶城,每年向朝廷进贡的茶 税让地方 不堪重负。周渭怜悯百姓,遂将“茶”字添了些笔 画,将茶城改 成恭城,免除了繁重茶税,救民于水火之中。 史上茶城改恭城也确有其事,据光绪十五年版恭城县志 载:“隋末梁肖铳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曰 茶城。唐武德四年平肖铳,更名恭城县。”恭城人民把来放在周渭身上,表示了恭城人民对这位瑶乡赤子的深切感念。

4、 县城 就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周渭祠,又叫周王庙。现在已是我 们的廉政 建设教育基地。 (二) 应该说,要考据恭城油茶 的历史,必须跟恭城瑶族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千 家峒古本书记载:元大德九年(一三 O 五年)三月,世居 湖南 千家峒的瑶民因抗粮避官,集体逃离,由北往南,到了 恭城上垌 的茅塘村,见此地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遂定居下 来,取名“新 家峒”,后来叫成了 “伸家峒”,这就是恭城“瑶 族第一村”的来 历。经过明清两朝数百年的发展,瑶族人口大增,遍布恭城县境各乡。 如此说来,恭城油茶伴随着恭城瑶民的踪迹,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油茶 一直与瑶民的生活形影相随呢?应该说,这与他们

5、生活的地 理气 候环境密切相关。恭城瑶民一直居住在亚热带的山林地 带。山高 林密,潮湿闷热,瘴疠之气,百毒之虫,时时都在 侵害着瑶民的 健康。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聪明智慧的 瑶民就地取材,把 茶叶、生姜、葱、蒜、花生、油盐等集于 一锅,打出了这种既能 清热解毒、 驱寒避瘴,又能提神醒脑、 强身健体的瑶山饮料一一 油茶。这瑶乡油茶又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开来的呢?当地朋友 介绍, 恭城一带,自古有“认老同”的习俗。只要是同年生 人,二人讲 得来,搞得拢,无论汉人瑶人,都会结拜“同年”, 月分大的是 “同年哥”,月分小的是“同年弟”。经常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 山里的同年弟下山赶圩,会到同年哥家里

6、坐一 会,喝杯清茶,吃 碗粥赶路;平地的汉族同年哥有时也会到 瑶山同年弟家作一回 客,此时,同年弟就会把瑶家最好的东 西一一油茶,拿来招待客 人。同年哥吃了这瑶山的油茶,吃 了香喷喷的炒花生、炒黄豆、 炒苞谷,还有鼎锅里的红薯、 芋头,顿时大喊舒服,过后难以忘 怀。于是回到家中,如法 炮制,瑶山的油茶,就这样,毫无悬念 地传播到了平地。 平 地的汉人得了这个好东西,又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就形成 了我 们今天尽情享用的基本定型的恭城油茶。 (三) 我们 今天到恭城喝油茶,会领教如下几个步骤,我们姑且把它称 作“恭城油茶四步曲”吧。 第一步,器具。一进门,我们 的眼球就会立刻被那一套别具一格的器具

7、所吸引。三件头, 第一 件就很新奇,一个生铁铸成的小锅,形状浑圆,一嘴一 把,像一 个翻仰的乌龟壳。口径虽未盈尺,分量却是很重。 操作的时候, 需要很强的腕力。锅形的优劣和铁水的好坏关 乎油茶的质量,因 而恭城人挑选茶锅时是很舍得动脑筋的。 恭城周边县份也有打油 茶的习俗,只是他们用炒菜的扒锅来 操作,一大锅熬在那里,清 汤寡水,当然也能喝,但与恭城 油茶完全不是一回事。第二件,在锅里捶捣油茶料的,是一把形状奇特的木棰。它 一要 用结实的茶子树木来做,二要自然弯曲成九十度角。这 样的曲尺 形木棰,有时你找遍一座茶子树林,都是踏破铁鞋 无觅处。当 然,它也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时候,要不然, 每一

8、户恭城家 庭,都不会缺少一把这样的木棰。第三样器具是一个滗水的隔子,竹蔑编成的一个捞篱。用来 把茶 汤与茶叶渣隔开。三样俱备,家什就算齐了。第二步,备料。茶叶以清明、谷雨两个节气的为好。恭城人 有个 说法,谷雨那天,山上无论什么植物,把嫩芽摘来泡水 都可当药 当茶。所以,谷雨茶最金贵。恭城瑶胞的火炕头上, 多半吊着一 个装有谷雨上品的小竹篓,平时轻易不会取下, 除非两种情况, 一是来了贵客,属最高规格的款待;二是家 中有人感冒拉肚子, 一般这样的小病小痛,谷雨茶就能解决 问题。说到底,油茶是老 百姓的日常饮品,故而茶叶大可不 必都是那种名贵的顶尖细叶。 拇指大小的叶片,有的还带些 细梗,那样的

9、茶叶有个好处,经得 捶,经得煮。姜一定要上 好的老姜,色黄,肉厚,味辣。有了这 两样主角,再加些生 花生、葱蒜根须,就可以开打了。 第三步,捶打。动作并不复杂,可是很要功夫。一般在家中 掌锅 的,多半都是主妇一级人物。 火塘边,老妇人正襟危坐, 从她脸 上,你会看出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权威。她们先是 把作料放进 茶锅里炒作、捶捣,这个时段需要把握的是火候 和力度。待到捶 出的浆汁略见黏锅,便放油再捣,此刻,在 温度升高的同时,一 股有巨大亲和力的混合香味便在屋里弥 漫开来,这种如同福音骤 然而至的香味,真让人有点说不清 道不明,只感觉它的与众不同 处在于, 任你当时怎样的厌食, 怎样的没有胃口

10、,轻轻一闻,霎 时间便胃口大开了。 再下来是放水。不要用骨头汤。有的地方用肉汤或者骨头汤 来打 油茶,说是营养丰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打出来的油 茶,味道 不正。标准的油茶就用清水。但是水一定要烧开再 用,老妇人 说,冷水打油茶喝起来“臭水” ,属于大忌。整 个捶打过程,表面上看,无非寻常动作,可是万万小看不得, 倘 若贸然由一个嫩鸟来掌锅, 效果便大相径庭。先是那汤色, 老妇人打出的油茶呈一片黄爽诱人的鸡汤色,而嫩鸟的作品 十有 八九会隐隐地泛出一片铁锈红来,视觉上就不及格。客 人看见这 铁锈红,弄不好兴致就会败光。当茶汤勃勃滚沸时, 老妇人便用 油茶槌在锅中如同磨墨一般搅动,搅动的力度和

11、时间的长短,老 妇人心中自有定准。一般来说,客人中有远 方初来者,她会搅动 得轻些,时间也短些。这有点像蒙古族 兄弟吃水煮全羊,讲究一 个鲜字,一刀割下,鲜血直冒;若 是招待远方来的汉族朋友,他 们会多煮几分钟,以免客人见 了害怕。老妇人手上称得上绝活的还有一桩,她端着茶锅,直接筛进 你的 碗中。不大的一锅油茶,任你多少人,她都能大体上做 到平均分 配。有的地方人打油茶没有这种本事,连打几锅先 倒进罐子里, 再慢慢舀到各人碗里。恭城人不大看得起这种 做法,说“油茶一 进罐,味道去一半” 。还令人佩服的是, 各人的碗,随便怎样乱放,老妇人都能一一识别,有条不紊 地端 奉到客人手上。据说蒙古族、藏

12、族的老奶奶招待客人喝 酥油茶时 也有这种功夫。要练出这样的功夫,那可是冰冻三 尺,非一日之 寒呀。 看老妇人打油茶,那架势,那动作, 那节奏,那韵味,直让人想起杜甫的“昔有佳人公孙氏,一 舞剑 器动四方”,想起白居易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 盘”,横竖都是一种享受。 第四步,享用。喝油茶也 有一些小小的规矩。老到的油茶客他一不用筷子,更不用调 羹, 端着个茶碗,一边喝,一边缓缓地晃动。有点像品尝高 贵的葡萄酒。他就有本事这么边晃边喝,不但喝光了碗里油 茶, 还吃光了浮在油茶里的米花、 麻蛋、排馓和花生米。 初 来乍到 的客人若对油茶的风味一时不太适应,打油茶的主妇 就会笑眯眯 地劝你

13、,一杯苦,二杯夹(涩) ,三杯四杯好油 茶,慢慢喝吧。你要是喝到十碗八碗还想喝,她就会朗朗地 笑出声来了。(四) 喝油茶会不会上瘾?会。茶瘾发作,那比烟瘾、酒 瘾发 作还要命。 我就有两位油茶瘾很大的朋友,他若在外 出差十天半月回来,不得了,茶瘾发作,行李一甩,直奔厨 房, 迫不及待地架起茶锅,打出一锅酽油茶,那油茶浓得起 丝。过足 了油茶瘾,才顾得上回房间收拾行李。 恭城油茶 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除了油茶本身的优势之外,那一桌 子的 琳琅满目的佐料和耙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据旅游部门粗 略统计,称之为耙耙的,竟有三十多种。随着 季节的变化,计 有:粽耙、糍耙、艾耙、熟粉耙、印子耙、

14、水浸耙、芋头耙、萝 卜耙、南瓜耙、船上耙、狗舌耙、大肚 耙、糖糕耙、肉糕耙、茯 苓耙、蕨根耙、养麦耙、籼籽耙, 等等等等。种类之多,名称之 怪,足以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到过恭城的人,还 有两个与油茶有关的不 小的发现: 第一,在这里你找不到一个大 胖子。因为油茶 除了营养丰富,让人精神抖擞,它还有苗条瘦身 的作用。 第 二,你会感觉这里人比别处更加热情好客。 “到我家喝油 茶”,zJ , 这几乎成了见面的法定问候语。请吃饭,不杀鸡宰鸭你开不 了这 个口,而请餐油茶,那是很简单方便的事。因而每天入 夜时分, 村头巷尾都会有一个奇景: “迎来高朋满堂坐,夜 半油茶阵阵敲。”恭城油茶成

15、为一个市场品牌,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从经 济学 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物产,你若没有进入市场,没有得 到市场的 认可,哪怕你那里的人天天都在吃,那只能算是你 那个地方的一 种习惯,或者叫做风俗。改革开放激活了恭城 人创新热情,恭城 油茶和各种各样的耙耙,走出瑶乡村寨, 走到了桂林,走进了首 府。既在街头大排档迎客,也登堂入 室,进入一流宾馆饭店。有 感于此,我写下一首油茶古风, 以纪其盛: 恭城油茶好,今 登大雅楼。未饮先开胃,入口 即润喉。舌底生凉意,经络畅暖 流。提神似仙丹,驱寒赛锦 裘。健体苗条显,强身百病休。满桌 皆风味,羡煞万户侯。 瑶妹更有意,嘉宾复自留。若不喝七碗,岂可言风流!【彭

16、匈简介】广西政府参事、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 出版 传媒集团编审。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学者、广西 区图书馆阅读推广大使、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曾任中共恭 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漓江出版社社长、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 辑。 已出版乐此不疲又见众生等十五部文化随笔及 专著,作 品入选多种版本“中国年度最佳散文” “中国年度 精短美文”。曾获两届自治区政府最高奖铜鼓奖、第三届汪 曾祺文学奖银奖。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纵横中国栏目 特约嘉宾。 广西电视台“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主讲专 家。【彭匈著作】彭文说世相,谈古今,观山水针眨时弊,入木 三分,更重一 “谐”字,常能带动读者的想象,让人忍 俊不禁, 开怀大笑。 贾平凹对他著作的评价:“我读了他的 文稿,突出的印象有二:一,他的文章没有造作,一任率真, 质朴 可爱,但貌似朴素之中充满灵动。二,他是一位饱学之 人,世事 又洞明,写来就极从容,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可以说,眼高 手也高,使他成为一个好的编辑家和散文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