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病句入门.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121090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法病句入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法病句入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法病句入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语法病句入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病句入门.(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讲病句辨析入门语法透析-分类突破UFATOUXI FENIJ5 ITirpO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高 考不考。可是,在学习 语病、句式仿用、 句式变换以及古诗文阅读(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等)时,我们又无法回避 它,甚至连高考命题都无法绕开它。由此 可见,语法知识确有学习的必要。事实上, 各地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在学习本专题前总 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因此, 我们特地编写了本专题内容,目的是给同 学们提供一点应知应会的语法常识,重点 是句子常识,而且仅限于“一点”“常 识”范围之内,其余的不作展开,不作探 究。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依次

2、是词组、词、语 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词、短语、句子是我们在做题时经常遇到的语法单 位。业島曰词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两大类。1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 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 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 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词、量词、代词六类。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 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 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1) 名词 :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 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 思维、政治等。(2) 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 及发展趋势的词。如:

3、走、跑、思考、学 习、有、存在、能、可以等。(3)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 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 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 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4)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 第八、每等。(5) 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 单位的词。如:个、件、幢、下、次、趟 等。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6) 代词 :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 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2. 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副词除外 ),不能单独回 答问题 (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 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

4、示某种语法 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 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 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 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1) 副词 :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 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 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 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 (比如“不、没有、 也许、大概”等 )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 有一定的实词特点。(2) 助词 :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 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 “ 的 ”“ 地 ”“ 得 ”( 结 构 助 词 ) , “着”“了”“过” (时态助词 )。文言文中 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

5、有“之”“者”等。(3) 连词 :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 词往往表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 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 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 搭配使用,女口: “因为所以”“即 使也” “只有才”等。(4) 介词 :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引介 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5) 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类型的词, 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 啊、唉、呀等。(6) 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如:哗、唧唧、哐、滴答等。1. 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 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 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

6、谓语,说明主语怎 么样或者是什么。例如:粮食/丰收(名动)(什么/怎么 样)2. 动宾短语由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 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词,表示动作行 为;后面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 么、是什么。例如:想 /他 (动/代)(想/谁)3. 偏正短语 由有修饰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修饰 部分在前面,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 面,叫中心语。可再分为两种:(1)定中短语 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 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志。例如: (他)的马 (代/名) 还有一种特殊的定中短语,属于名词 性短语。例如: (中国 )的崛起 (名/动)(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

7、组成, 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 志。例如: (刚)回来 (副/动)4. 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 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词充当;后面 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起述说 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 补语前头有助词“得”作标志。例如:学得 好 (动 /形 )5. 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 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 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 词表示。例如:今天和明天(名“和”名,并列)一个或两个 (数量短语“或”数量短 语,选择)tr劈垦*a=l句子(一)单句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 定语调并表

8、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 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 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 可分为单句和复句。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 语、杀、语。符号: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 ( )状语 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 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3. 划分句子成分(1) 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 谓语、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 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 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 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9、什么”一类 问题。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如:杨亚II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如: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谓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 + “怎么样”(谓语、宾语)例如:猫II捉鱼。主 谓宾一只小猫II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 “谓语”。例如:他II是学生。主 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 (定 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

10、 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 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1:画眉唱歌。分析: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 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独提出的句子。原 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I高兴地唱(一首) 歌”。在这句话中,“两只美丽”是“画 眉”这个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 语”;“高兴”是谓语中心语“唱”前边 的修饰、限制成分,叫“状语”;“一首” 是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 叫“定语”。例2:歌唱得v好。分析:“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 “唱”,并放在它后面,叫“补语”。4. 划分句子的口诀(1)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

11、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2) 句子成分要划对, 纵观全局找主谓;(3)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4) 宾语只受谓支配; “的”定“地”状“得”后补; 例如:(1) 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 的建筑工匠。分析:鲁班 (主语 )是(谓语 )我国古代春 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 (定语 )工匠 (宾语 )。(2) 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 后。分析:那个时候的 (定语 )社会 (定语 )生 产力(主语)还十分 (状语)落后(谓语)。(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 务。分析:鲁班 (主语 )接受 (谓语 )了(状语 ) 一项大的建筑工程 (定语 )任务 (宾语

12、)。(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分析: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 启发(宾语)。(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分析:蔡伦 (主语)出生 (谓语 )在一个贫 苦的铁匠家里 (补语 )。(二)复句1.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 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复句中 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 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 示。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 于单句的分句的句子。2.基本类型(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 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几个 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13、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还, 也,同样,不是 而是 ,是 不 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有时,有的有的。例如: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 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 七步。(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 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 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 关联词语有:就,便,才,于是,然后, 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 ,从而。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 穿过树林, 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 然后又问 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 军的 动静。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

14、打谷子。(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 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 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 (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 说、还),况且。例如: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 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 施工技术更 是巧妙绝伦。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疋就疋,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例如: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 生,不如站着死。 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

15、心去 搞假呀! 武松这一去, 或者把老虎打死, 或者 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5)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 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 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 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 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 却、而、还是) ,但是,但,然而,只 是,不过,倒,竟然。例如: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 但又不是我 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 他 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6)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 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 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

16、假定的条 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有:如 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 若、如若) 就(那么、那、便、那就) , 即使 (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 使) 也(还、还是) ,再 也 。例如: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宀完。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 就不该错过。(7)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 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 果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 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 实。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因)所以 (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 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 是

17、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 个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 不一定是事实。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既然(既 是)就(那就、便、又何必)。例如: 我们之所以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 是 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 使 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 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 所以很寂 静。 由于病魔缠身, 两次体检未通过, 他 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8)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 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 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三种类型。常 见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 有 才 ,除非 才(不) ,无

18、论 (不管,不论)都。例如: 衣服只要干净整齐, 越朴素穿着就越 称心。 只有具备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 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 上。 除非我们预先做了准备, 否则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 我们都得赶往 阵地。(9) 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 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 用关联 词语。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 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 站 着纺。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 两种都是主观主义。(10) 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 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的 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如: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答题之前, 我们应仔细思考, 省得过 后又来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