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95446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八纲辨证医学荟萃(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一类特制2一类特制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八纲辨证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任何一对和其它两对相连,辩表里须与寒热、虚实相关联。在一定条件下,症候之间还会相互转化,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还会出现假象。3一类特制八纲辨证出处和历代医家的论述八纲辨证出处和历代医家的论述 奠基于奠基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运用于运用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明代医家张景岳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景岳全书说:说:“凡诊病施治,必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须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清代医家程钟龄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医学心悟说说“医道至繁何以得其医道至繁何以得其要领而执简驭繁、受病百端,不过表里、寒热、虚实、

2、要领而执简驭繁、受病百端,不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4一类特制5一类特制6一类特制适用范畴适用范畴l辩表里能判断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趋辩表里能判断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趋势进退,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为解表与治里势进退,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为解表与治里提供依据。提供依据。7一类特制8一类特制9一类特制表证的共同特征表证的共同特征10一类特制辩证要点辩证要点l一、有感受外邪的病因可找一、有感受外邪的病因可找l二、有以寒热并见为必有症状二、有以寒热并见为必有症状11一类特制12一类特制13一类特制14一类特制里证里证l辩证要点辩证要

3、点一、病位已不在表,也非半表半里,邪已深入于内。二、以病邪入侵不同的脏腑而症状而各异,通常以辩实热、实寒证为例。15一类特制表证和里证的关系表证和里证的关系l一、鉴别:寒热脉象舌象表证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浮一般舌苔薄,舌质无明显变化里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无寒热沉舌苔厚腻或无苔,舌质变化明显16一类特制表证和里证的关系表证和里证的关系l二、相互关系l有两种情况l转化l表里同病17一类特制18一类特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9一类特制20一类特制寒证寒证21一类特制寒证寒证22一类特制寒证寒证l辩证要点辩证要点l一、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主要机理一、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主要机理l二、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

4、温煦形体的作二、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温煦形体的作用。故根据主证恶寒、肢冷、蜷卧、喜暖、面用。故根据主证恶寒、肢冷、蜷卧、喜暖、面白、舌淡、苔白滑等白、舌淡、苔白滑等23一类特制热证热证24一类特制热证原因热证原因l外感火热之邪外感火热之邪l寒邪化热入里寒邪化热入里l七情过激郁而化火七情过激郁而化火l饮食不节,积滞化热饮食不节,积滞化热l房室劳伤,劫阴夺精,阴虚阳亢房室劳伤,劫阴夺精,阴虚阳亢25一类特制热证热证26一类特制热证热证l辩证要点:辩证要点:l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理机制l以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脉数为主症l有热伤津液表现,如:渴饮、便结、尿赤、苔黄干l有火热灼伤血络,

5、迫血妄行的表现,如:吐血、衂血27一类特制寒热证鉴别要点寒热证鉴别要点28一类特制29一类特制30一类特制寒热之间的关系寒热之间的关系l1.寒热错杂寒热错杂l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l3.寒热真假寒热真假31一类特制32一类特制虚证虚证l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临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床表现的病理概括。33一类特制34一类特制35一类特制虚证虚证l辩证要点可归纳为两大类:辩证要点可归纳为两大类:l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面色恍白,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嫩,脉虚弱沉迟。l阴血不足阴血不足面色淡白或萎黄,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6、舌红少苔,脉细数。36一类特制37一类特制实证实证l形成原因:形成原因:l一、外邪入侵人体的初期或中期,邪气亢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处于剧烈阶段。l二、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l三、因食积、虫处于体内所致。38一类特制39一类特制实证实证l辨证要点:辨证要点:l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l病邪性质各异,症见多端,具体要详细参详40一类特制41一类特制42一类特制虚实之间的关系虚实之间的关系l虚实夹杂虚实夹杂l虚实转化虚实转化l虚实真假虚实真假43一类特制阴阳辨证阴阳辨证44一类特制45一类特制46一类特制阴证阴证l概念:是指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

7、概念:是指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证候。47一类特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畏冷肢凉、倦怠乏力、语声低微,纳呆、畏冷肢凉、倦怠乏力、语声低微,纳呆、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l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语声低微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语声低微气虚气虚l畏冷肢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畏冷肢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里寒里寒l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虚寒舌脉虚寒舌脉48一类特制阴虚证阴

8、虚证l概念:是指机体阴液亏虚,而导致阴不制阳的虚热证。l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形体消瘦,两颧发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眩晕心悸失眠,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49一类特制阴证与阴虚证的辨别阴证与阴虚证的辨别l以上两者截然不同。阴证是体内阳气不足,温煦不足或代谢产物停留,而阴虚是热象虚热,津液亏损,突出一个“干”字。其次要注重脉、舌象。50一类特制阳证阳证l概念:机体阳气亢盛,脏腑功能亢进导致阳热概念:机体阳气亢盛,脏腑功能亢进导致阳热壅盛而表现的证候。壅盛而表现的证候。51一类特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

9、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语声高亢,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脉浮数、洪大、滑实。l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热证热证l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实证实证l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高热舌脉高热舌脉52一类特制阳虚证阳虚证l概念:阳虚是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的病变和证候,又称虚寒证。l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面色恍白,形寒肢冷,喜踡卧,神疲乏力

10、,痛处喜温喜按,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微或沉迟无力。53一类特制阳证与阳虚证的辨别阳证与阳虚证的辨别l两者均叫阳证,但性质截然不同。l阳证表现实热证,是阳气亢盛,功能亢进l阳虚证是阳气不足失于温煦l其次注重脉、舌象54一类特制阳证与阴证鉴别表阳证与阴证鉴别表 恶寒畏冷,喜温,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身热,恶热喜凉,恶食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烦,口渴饮冷,心烦,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精神萎靡,

11、倦怠乏力、舌淡胖嫩,舌淡胖嫩,面色赤,烦躁不安,面色赤,烦躁不安,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语声低微,语声低微,语声高亢,烦而多言,语声高亢,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腹痛喜按,肢凉,腹痛喜按,肢凉,脉沉迟、微弱、细。脉沉迟、微弱、细。腹痛拒按,肌肤灼热,腹痛拒按,肌肤灼热,脉浮数、洪大、滑实脉浮数、洪大、滑实55一类特制阳虚与阴虚的鉴别表阳虚与阴虚的鉴别表面色寒热口渴出汗两便舌脉阳虚淡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沉迟无力或微阴虚两颧发赤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盗汗小便黄赤大便干舌红少苔细数56一类特制亡阴亡阳亡阴亡阳l亡阴亡阳是疾病发展过

12、程中,由于阴液与阳气亡阴亡阳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液与阳气衰竭而出现的危重证候。衰竭而出现的危重证候。57一类特制亡阴亡阴l亡阴证亡阴证是机体阴液衰竭所表现的一种危重证候。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汗出,汗热而粘,手足温,口渴喜冷饮,呼吸气粗,舌红干,脉细数无力。l亡阴原因亡阴原因:一是高热、大汗、大泻、大出血等致阴液迅速丧失;二是阴亏日久,渐至枯竭 三是阳虚日久,反致阴液耗竭。58一类特制亡阳亡阳l亡阳亡阳是机体阳气暴脱所表现的一种危重证候。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汗淋漓,汗冷而清稀,肌肤冷,手足厥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气微,舌淡暗,脉微欲绝。l亡阳原因亡阳原因:一是邪气极盛,暴伤阳气 二是阳虚日久,渐至亡脱 三是亡阴导致亡阳59一类特制亡阴亡阳的鉴别亡阴亡阳的鉴别汗面色四肢神志呼吸口渴舌象脉象亡阴汗热潮红温和躁妄不安喘息气短口渴红干细数疾亡阳汗凉苍白厥冷神识昏迷气息微弱不渴淡润微欲绝60一类特制思考题思考题l什么叫八纲?l什么是表证,怎样识别表证?l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如何?l什么叫亡阴、亡阳?并如何鉴别?61一类特制附注:八纲研究进展附注:八纲研究进展l八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纲。有人认为它源于内经,发展于仲景,规范于宋,完善于明,推普于清。(一)八纲的现代理解 1.对八纲辩证的“证”的理解 2.“三论”在八纲中的解释 3.机体反应性的解释(二)八纲证的科学基础62一类特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