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927437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257 大小:7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7页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7页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7页
资源描述: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课堂PPT(2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参考教材:参考教材:陆俭明、沈阳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一、句法结构的层次性一、句法结构的层次性1.1.养奶牛好养奶牛好 2.2.他不休息他不休息 3.3.便宜、美观、实用便宜、美观、实用1.养养 奶奶 牛牛 好好 2.2.他他 不不 休休 息息3.3.便宜、美观、实用便宜、美观、实用.2所以,同样包含三个词的句子结构,其内部层次构造却所以,同样包含三个词的句子结构,其内部层次构造却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表面上看,一个句法结构是一个线性序列,表面上看,一个句法结构是一个线性序列,其实其中词与词的结合松紧程度不一样,词

2、和词的组合其实其中词与词的结合松紧程度不一样,词和词的组合有层次的序列,有层次的序列,各个组成成分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各个组成成分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合,而并非像人排队那样,只是简单地相邻两个词挨次而并非像人排队那样,只是简单地相邻两个词挨次发生关系。发生关系。句法结构的以上特性,称之为句法结构的以上特性,称之为“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句法结构的层次性”。.31.1.句法结构层次性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句法结构层次性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1 1)a.a.发现了敌人发现了敌人 b.b.发现过敌人发现过敌人(2 2)a.a.这篇文章不很好这篇文章不很好 b.b.这篇

3、文章很不好这篇文章很不好(3 3)a.a.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b.b.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1 1)中)中a a、b b的不同是由于各自包含的词不同造成的的不同是由于各自包含的词不同造成的(2 2)中)中a a、b b的不同是由于各自的词序不同造成的的不同是由于各自的词序不同造成的(3 3)中)中a a、b b的不同是由于句子结构内部层次构造的不同造成的的不同是由于句子结构内部层次构造的不同造成的,这种层次的不同从句子表面看不出来,所以是隐性的这种层次的不同从句子表面看不出来,所以是隐性的。.4发现发现 敌人敌人 的的 哨兵哨兵 回营房了回营房

4、了发现发现 敌人敌人 的的 哨兵哨兵 回营房了回营房了.52.2.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属性之一,只要一个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属性之一,只要一个语言结构所包含的成分大于二,就存在语言结构层次性的问语言结构所包含的成分大于二,就存在语言结构层次性的问题。题。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由于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属性之一,所以分析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属性之一,所以分析语言结构必须考虑其层次性。语言结构必须考虑其层次性。层次分析可以分化句子歧义的结构。层次分析可以分化句子歧义的结构。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

5、照其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照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做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做“结构的层次分析结构的层次分析”。.6层次分析包括两部分:层次分析包括两部分:1.1.切分;切分;2.2.定性定性“切分切分”是解决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有哪些是解决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有哪些(在什么地方切分),(在什么地方切分),“定性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关系。例:例:We do not need the imp

6、orted facilities.7我们我们 不不 需要需要 进口进口 设备设备我们我们 不不 需要需要 进口进口 设备设备显然显然,以上切分不能解释该句子的歧义以上切分不能解释该句子的歧义。.8我们我们 不不 需要需要 进口进口 设备设备我们我们 不不 需要需要 进口进口 设备设备左侧属于左侧属于“切分切分”,右侧属于,右侧属于“定性定性”。主谓关系主谓关系状中偏正关系状中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偏正关系定中偏正关系主谓关系主谓关系状中偏正关系状中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宾关系动宾关系动宾关系.9英语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可以只讲英语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可以只讲“切分切分”不讲不讲“定性定性”,而在汉,

7、而在汉语句法层次分析中必须既讲切分又讲语句法层次分析中必须既讲切分又讲“定性定性”。英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有英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有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包括形态)可以直接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包括形态)可以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且无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上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且无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不能直接组成成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词类序列和机构层次不能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8、层析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是找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称层析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是找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称之为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直接组成成分直接组成成分”英文是英文是“Immediate ConstituentsImmediate Constituents”,简称,简称“ICIC分析法分析法”。每一层次基本上是每一层次基本上是“二分二分”,又称为,又称为“二分法二分法”。.10三、一些特殊句式的分析三、一些特殊句式的分析像像 木头木头 似的似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结构像像 木头木头 似的似的助词结构助词结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像病了似的像病了似的丢了魂儿似的丢了

9、魂儿似的两种分析法都有道理,且在汉语中都有类似的句式。两种分析法都有道理,且在汉语中都有类似的句式。但是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来进行观察。但是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来进行观察。.11汉语中类似与“像似的”的表达方式还有“跟一样”,通过观察“跟一样”的句式特点,可以提供参考。“跟一样”的句法特点:(1)表示比较:a.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b.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一样。c.我的物理分数跟数学一样,都是90分。(2)表示比拟a.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一样。b.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c.你呀,真笨,脑袋跟木头一样。.12(1 1)和()和(2 2)在语法意义上有很多不同。如:)在语法意义上有很多

10、不同。如:重音不同。重音不同。(1 1)的重音在)的重音在“一样一样”上上,(2 2)的重音在)的重音在“一样一样”前。前。(1 1)有时可以受程度副词)有时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很”、“非常非常”等的修饰,(等的修饰,(2 2)不能。)不能。表示比较表示比较: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他的相貌跟张三他的相貌跟张三很很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一样。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一样。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非常非常一样。一样。表示比拟表示比拟: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一样。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一

11、样。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很很一样。(一样。()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她可狡猾了,跟狐狸她可狡猾了,跟狐狸非常非常一样。一样。().13(1 1)有相应的否定形式,()有相应的否定形式,(2 2)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表示比较:表示比较: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他的相貌跟张三一样,也是大眼睛,高鼻梁。他的相貌跟张三他的相貌跟张三不不一样,眼睛不大,鼻梁不高。一样,眼睛不大,鼻梁不高。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一样。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一样。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今年的考试办法跟去年不不一样。一样。表示比拟:表示比拟:她又高

12、又瘦,跟竹竿儿一样。她又高又瘦,跟竹竿儿一样。她又矮又胖,跟竹竿儿她又矮又胖,跟竹竿儿不不一样。(一样。()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她可狡猾了,跟狐狸一样。她不太狡猾,跟狐狸她不太狡猾,跟狐狸不不一样。一样。().14(1 1)(表示比较)中的)(表示比较)中的“一样一样”应看做形容词,应看做形容词,(2 2)(表示比拟)中的)(表示比拟)中的“一样一样”应看做助词。应看做助词。综上,表示(综上,表示(1 1)比较时,)比较时,“跟跟一样一样”的构造层次是:的构造层次是:跟跟 一样一样状中偏正结构状中偏正结构介词结构介词结构表示(表示(2 2)比拟时,)比拟时,“跟跟一样一样”的构造层次是:的

13、构造层次是:跟跟 一样一样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结构.15“像像似的似的”与表示比拟的与表示比拟的“跟跟一样一样”非常相似,如:非常相似,如:她又高又瘦,她又高又瘦,像像电线杆儿电线杆儿似的似的她又高又瘦,她又高又瘦,跟跟电线杆儿电线杆儿一样一样她可狡猾了,她可狡猾了,像像狐狸狐狸似的似的她可狡猾了,她可狡猾了,跟跟狐狸狐狸一样一样所以,对所以,对“像像似的似的”结构层次分析,应参照表示比拟的结构层次分析,应参照表示比拟的“跟跟一样一样”。跟跟 一样一样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结构像像 似的似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结构.16那照片那照片 放放 大大 了了 一点儿一点儿()主谓

14、结构主谓结构动补(动宾)结构动补(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动补结构那照片那照片 放放 大大 了了 一点儿一点儿主谓结构主谓结构动补结构动补结构动补(动宾)结构动补(动宾)结构().17变换理论和句式变换分析变换理论和句式变换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反对反对 的的 是他是他(反对某一项意见等的人是(反对某一项意见等的人是“他他”)主谓结构“的”字结构;动宾结构反对反对 的的 是他是他(别人反对的是(别人反对的是“他他”)主谓结构“的”字结构;动宾结构.18戏台上摆着鲜花戏台上摆着鲜花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演着京戏这两句的这两句的“切分切分”和和“定性定性”都相同,它们之间

15、的差异无法用都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无法用“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法法”体现出来。体现出来。变换:变换:戏台上摆着鲜花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鲜花摆在戏台上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19(1 1)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坐着主席团 (2 2)台上演着梆子戏)台上演着梆子戏 格式相同:都是格式相同:都是“名词名词L+L+动词动词+着着+名词语名词语”语法意义不同语法意义不同:(:(1 1)表存在表静态;)表存在表静态;(2 2)表活动表动态)表活动表动态如何验证在语法意义表达上的不同呢如何验证在语法意义表达上的不同呢?A A式式:名词:名词L+L+动词动词+着着+名词

16、语名词语 C C式:式:名词语名词语+动词动词+在在+名词名词L L 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主席团坐在台上 门口站着人门口站着人 人站在门口人站在门口 前三排坐着来宾前三排坐着来宾 来宾坐在前三排来宾坐在前三排B B式:式:名词名词L+L+动词动词+着着+名词语名词语 D D式:式:名词名词L+L+正在正在+动词动词+名词语名词语 台上演着梆子戏台上演着梆子戏台上正在演着梆子戏台上正在演着梆子戏 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敲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下着大雨 外面正在下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跳着舞 大厅里正在跳舞大厅里正在跳舞 .20反对

17、的是他反对的是他 反对他反对他吃的是馒头吃的是馒头 吃馒头吃馒头看的是电影看的是电影 看电影看电影学的是英语学的是英语 学英语学英语反对的是他反对的是他 反对搬迁方案的是他反对搬迁方案的是他违反的是他违反的是他 违反纪律的是他违反纪律的是他苦练的是他苦练的是他 苦练基本功的是他苦练基本功的是他.21山上架着炮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炮架在山上山上架着炮山上架着炮山上正在架着炮山上正在架着炮“变换变换”的本质是将句子中的本质是将句子中实词实词之间之间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关系的差异以以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形式体现出来。变换分析的原则:变换分析的原则:1.1.合格的变换必须形成矩阵,

18、而非单个句子之间的变换。合格的变换必须形成矩阵,而非单个句子之间的变换。2.2.矩阵左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且各句子的矩阵左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且各句子的语法意义相同。语法意义相同。3.矩阵右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矩阵右侧各个句子之间的词类序列相同,且各句子且各句子的的语法意义相同。语法意义相同。.224.4.每一组变换的句子之间,相同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每一组变换的句子之间,相同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必须一致。关系必须一致。5.5.每一组变换的句子之间,语法意义的差异必须一致。每一组变换的句子之间,语法意义的差异必须一致。以上原则,即以上原则,即“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

19、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句式变换分析的主要作用:句式变换分析的主要作用:更有效的分化歧义句式。更有效的分化歧义句式。句式变换分析的主要作用:句式变换分析的主要作用:发现汉语语法规律发现汉语语法规律。把一本书送他把一本书送他 送他一本书送他一本书把十块钱还他把十块钱还他 还他十块钱还他十块钱把一幅画卖他把一幅画卖他 卖他一幅画卖他一幅画 把我的笔记借他把我的笔记借他 借他我的笔记借他我的笔记(?)(?)把你的帽子送他把你的帽子送他 送他你的帽子送他你的帽子(?)(?).23把这个字擦了把这个字擦了 这个字擦了这个字擦了 把旧报纸卖了把旧报纸卖了 旧报纸卖了旧报纸卖了把那啤酒喝了把那啤酒喝了 那啤

20、酒喝了那啤酒喝了把这鸡窝拆了把这鸡窝拆了 这鸡窝拆了这鸡窝拆了把他撤了把他撤了 他撤了他撤了(?)(?)把他扔了把他扔了 他扔了他扔了(?)(?)把她杀了把她杀了 她杀了(?)她杀了(?)无标记无标记“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句”的主语不能是一个人称代词。的主语不能是一个人称代词。.24变换分析还可用来给某种句式分类定性。例:变换分析还可用来给某种句式分类定性。例:动词后带数量词有三种情况动词后带数量词有三种情况:(a)数量词由名量词构成,买一本数量词由名量词构成,买一本 吃一个吃一个 写一篇写一篇 (b)数量词由动量词构成,洗一次数量词由动量词构成,洗一次 蔽一下蔽一下 唱一遍唱一遍 (c)数量词

21、由时量词构成,看一天数量词由时量词构成,看一天 停一年停一年 等一分钟等一分钟 (a)类都认为是述宾结构,对于类都认为是述宾结构,对于(b)、(c)类看法就不同了,类看法就不同了,有人看作述补结构,有人看作述宾结构。可利用有人看作述补结构,有人看作述宾结构。可利用变换分析帮助确定。变换分析帮助确定。.25(a)类有下列类有下列A和和B两种变换两种变换:A:V+n m V+了了/过过+nm B:V+nm nm+也也+没有没有+V 买一本买一本 买了买了/过一本过一本 买一本买一本 一本也没有买一本也没有买 吃一个吃一个 吃了吃了/过一个过一个 吃一个吃一个 一个也没有吃一个也没有吃 写一篇写一篇

22、 写了写了/过一篇过一篇 写一篇写一篇 一篇也浑有写一篇也浑有写nm代表数量词,代表数量词,nm 代表数词限于代表数词限于“一一”的数量词,的数量词,V代表动词代表动词(b)、(c)类也有类也有A和和B这两种变换这两种变换所以所以,(a)、(b)、(c)三类有相同的变换。它们所包含的量词各不相三类有相同的变换。它们所包含的量词各不相同,但就整个格式看,它们显然属一个大类。把它们都分析为述同,但就整个格式看,它们显然属一个大类。把它们都分析为述宾结构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宾结构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26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1.1.句式变换分析的局限句式变换分析的局限戏台上摆

23、着鲜花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鲜花摆在戏台上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左侧的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左侧的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1 1)都是)都是“名词名词+动词动词+着着+名词语名词语”结构(词类序列相同)结构(词类序列相同)(2 2)内部构造层次相同()内部构造层次相同(“切分切分”相同)相同)(3 3)各层面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相同()各层面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相同(“定性定性”相同)相同)通过通过“变换分析变换分析”可以揭示这两个句子之间的不同,但不能解释可以揭示这两个句子之间的不同,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27(A)门口站着人

24、门口站着人 (B)场上敲着鼓场上敲着鼓 黑板上写着字黑板上写着字 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跳着舞 胸前别着校徽胸前别着校徽 舞台上唱着戏舞台上唱着戏这两组句式不同的变换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句子中的动词决定的。这两组句式不同的变换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句子中的动词决定的。(A)组)组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站站”、“写写”、“别别”;(B)组)组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句子中的主要动词为“敲敲”、“跳跳”、“唱唱”“站站”、“写写”、“别别”等词都具有等词都具有“使某物附着于某处使某物附着于某处”的语义内涵的语义内涵,“敲敲”、“跳跳”、“唱唱”等词则没有。等词则没有。动词动词A A(“站站”、“写写”

25、、“别别”等):【等):【+使附着】使附着】动词动词B B(“敲敲”、“跳跳”、“唱唱”等):【使附着】等):【使附着】(A A)组句子只能变换为)组句子只能变换为“名词语名词语+动词动词+在在+名词(处所)名词(处所)”(B B)组句子只能变换为)组句子只能变换为“名词(处所)名词(处所)+正在正在+动词动词+着着+名词名词”主要动词的差别与句式变换的差别表现一致主要动词的差别与句式变换的差别表现一致。.282.2.语义学上的语义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和语法学中的和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1 1)语义学上的)语义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分析分析火【火【+现象,现象,+亮度,亮度

26、,+温度,速度,温度,速度,+形体,形体,】光【光【+现象,现象,+亮度,亮度,+温度,温度,+速度,形体,速度,形体,】作用:作用:凸显同一语义类中词语之间的差异,解释某种词法现象。凸显同一语义类中词语之间的差异,解释某种词法现象。大火、小火;大光、小光(大火、小火;大光、小光()看看 【+凭眼睛,被动感知,凭眼睛,被动感知,+自主,自主,+可控,可控,】看见【看见【+凭眼睛,凭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被动感知,自主,可控,】作用作用:辨析近义词辨析近义词.29(2 2)语法学上的)语法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分析分析目的:目的:解释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因。解释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因

27、。相同词类的不同语法用途。相同词类的不同语法用途。语法学上的语法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指的是某一类(个)实词所特有的、,指的是某一类(个)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类实词的“语义要素语义要素”。所以。所以:词义学上的词义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不一定都具有句法价值,并不等同不一定都具有句法价值,并不等同于语法学上的于语法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他刻了一个图章给小王 他给小王刻了一个图章他给小王刻了一个图章他画了一幅山水给小王他画了一幅山水给小王 他给小王画了一幅山

28、水他给小王画了一幅山水从词义学角度看,从词义学角度看,“刻了刻了”、“画了画了”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从语法学角度看,从语法学角度看,“刻了刻了”、“画了画了”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语法学上的某些语法学上的某些“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只是根据具体的句法结构概括出只是根据具体的句法结构概括出来的,与语义学上的来的,与语义学上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无关。无关。.30两个句子有相同的句法结构(两个句子有相同的句法结构(如:名词如:名词L+L+动词动词+着着+名词语名词语),),但是各自有不同的句法特点(但是各自有不同的句法特点(如只能变换为不同的句式如只能变换为不同的句式

29、),是),是由于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具有不同的由于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如如“站着站着”与与“演着演着”)。)。3.3.汉语句式语义特征分析举例汉语句式语义特征分析举例名词名词(主语)(主语)+动词动词+名词名词(受事)(受事)+给给+名词名词(与事)(与事)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 他送给小王一本词典他送给小王一本词典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 他卖给小王一件衣服他卖给小王一件衣服他取了一些钱给小王他取了一些钱给小王 他取给小王一些钱他取给小王一些钱()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 他偷给小王一份情报他偷给小王一份情报(

30、)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小王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小王 他做给小王一只风筝他做给小王一只风筝()他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他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 他刻给小王一只图章他刻给小王一只图章().31他取了一些钱给小王他取了一些钱给小王 他(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小王他(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小王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 他(从国防部)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他(从国防部)偷了一份情报给小王 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他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 他(从他(从)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送了一本词典给小王()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他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 他(从他(从)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卖了一件衣服给小王()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小王他做了一只

31、风筝给小王 他(从他(从)做了一只风筝给小王)做了一只风筝给小王()他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他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 他(从他(从)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刻了一只图章给小王()以上通过变换揭示了三类句子语法意义的不同,但无法解释原因。以上通过变换揭示了三类句子语法意义的不同,但无法解释原因。以上三类句子语法意义的差别是由各自的动词决定的,它们有不以上三类句子语法意义的差别是由各自的动词决定的,它们有不同的同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送、卖送、卖【+给予、取得、制作】给予、取得、制作】偷、取偷、取【给予、【给予、+取得、制作】取得、制作】做、刻做、刻【给予、取得、【给予、取得、+制作】制作】.32“形容词形

32、容词+(一)点儿(一)点儿”的祈使句的祈使句(A)(B)谦虚点儿谦虚点儿 客气点儿客气点儿 高一点儿高一点儿 大一点儿大一点儿大方点儿大方点儿 灵活点儿灵活点儿 远一点儿远一点儿 近一点儿近一点儿坚强点儿坚强点儿 积极点儿积极点儿 第一点儿第一点儿 细一点儿细一点儿(C)滑头点儿滑头点儿 悲观点儿悲观点儿 蠢一点儿蠢一点儿()骄傲点儿骄傲点儿 啰嗦点儿啰嗦点儿 小气点儿小气点儿()胆小点儿胆小点儿 冒失点儿冒失点儿 笨一点儿笨一点儿()那些形容词可以进入那些形容词可以进入“形容词形容词+(一)点儿(一)点儿”祈使句结构中呢?祈使句结构中呢?.33(D)健康一点儿健康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平凡一点

33、儿()伟大一点儿伟大一点儿()优秀一点儿优秀一点儿()形容词形容词+点儿点儿(A)【褒义褒义,贬义贬义,可控】可控】(B)【褒义褒义,贬义贬义,可控】可控】(C)【褒义褒义,贬义贬义,可控】可控】(D)【褒义褒义,贬义贬义,可控】可控】.34“名词语名词语+了了”句式句式你都大学生了,还是那么不讲文明!你都大学生了,还是那么不讲文明!今天星期四了。今天星期四了。几年不见,她都大姑娘了。几年不见,她都大姑娘了。桌子了(桌子了()肥皂了(肥皂了()香烟了(香烟了()黑板了(黑板了()足球了(足球了()苹果了(苹果了()名词具有以下特点:名词具有以下特点:【顺序性顺序性 循环周期性】循环周期性】【顺

34、序性顺序性 时间推移性】时间推移性】.35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 一一.“.“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引起的问题结构引起的问题(一)(一)“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的不同内涵的不同内涵(A A)他买的(他买的(=东西)东西)开会的(开会的(=人)人)他开的(他开的(=汽车)汽车)吃肉的(吃肉的(=人)人)开车的(开车的(=司机)司机)卖东西的(卖东西的(=售货员)售货员)以上以上“的的”具有名词性质,能指称人或事物,有的能独具有名词性质,能指称人或事物,有的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立做主语或宾语。.36(B B)他游泳的(他游泳的(=?)?)他开车的(他开车的(=?)?)他参观展

35、览会的(他参观展览会的(=?)?)他说话的(他说话的(=?)?)以上以上“的的”不具有名词性质,不能指称人或事物。不具有名词性质,不能指称人或事物。(C C)吃的(吃的(=施事者)(施事者)(=受事)受事)指施事:这餐馆排骨好,来吃的很多。指施事:这餐馆排骨好,来吃的很多。指受事:我去买点吃的。指受事:我去买点吃的。讲述的(讲述的(=施事者)(施事者)(=受事)受事)可指施事:(站在台上)讲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指施事:(站在台上)讲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指受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指受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以上以上“的的”具有名词性质,能指

36、称人或事物,能独立做具有名词性质,能指称人或事物,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但有歧义。主语或宾语。但有歧义。.37(D D)有的中心语(名词)可以省略:有的中心语(名词)可以省略:开车的(司机)都吃饭去了。开车的(司机)都吃饭去了。有的中心语不能省略:有的中心语不能省略:那位司机呀,开车的(技术?)好极了。那位司机呀,开车的(技术?)好极了。以上问题用以上问题用“层次分析层次分析”、“句式变换分析句式变换分析”、“语义特语义特征分析征分析”等方法都无法解决。但是通过等方法都无法解决。但是通过“配价理论配价理论”可可以得到圆满回答。以得到圆满回答。.38二二.“.“配价配价”理论理论(一)(一)“配价

37、配价”思想的由来思想的由来 法国学者吕西安法国学者吕西安特思尼耶尔,在五十年代创立了一种语特思尼耶尔,在五十年代创立了一种语言学理论言学理论从属关系语法。这个语法又称为从属关系语法。这个语法又称为“依存语法依存语法”。因为使用了。因为使用了“价价”的概念,所以又被成为的概念,所以又被成为“配价语法配价语法”。(二)(二)“配价配价”理论的内涵理论的内涵1.1.句子的构成成分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词,而是词与词之句子的构成成分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词,而是词与词之间的间的“关联关联”,如同氢氧化合为水。,如同氢氧化合为水。2.2.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它支配着别的成分,而它本身却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它支配着别的成

38、分,而它本身却不受任何成分的支配。因此主语和宾语一样,都置于动不受任何成分的支配。因此主语和宾语一样,都置于动词的支配之下。如词的支配之下。如“我吃苹果我吃苹果”这个句子中,三个词之间这个句子中,三个词之间的关系如下:的关系如下:.39 吃吃(支配词)(支配词)我我(从属词)(从属词)苹果苹果 (从属词)(从属词)3.3.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名词词组名词词组”(行动元)和(行动元)和“副词词副词词组组”(状态元)。从理论上说,状态元可以无限多个,而(状态元)。从理论上说,状态元可以无限多个,而“行动元行动元”(名词词组)不得超过三个。动词的(名词词组)不得超过三个。动词的“价

39、价”就决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定于动词所支配的“行动元行动元”(名词词组)(名词词组)的数目。的数目。4.4.价,化学术语,指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几个氢原子化合价,化学术语,指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几个氢原子化合或能置换出多少氢原子。特思尼耶尔将其引入语言学,或能置换出多少氢原子。特思尼耶尔将其引入语言学,用以说明动词支配他类词的特性。用以说明动词支配他类词的特性。.40一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咳嗽、游泳等。一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一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咳嗽、游泳等。二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参观、爱等。二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两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参观、爱等。三价动词:

40、强制要求与三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给、告诉等。三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三种性质的名词相关联。如给、告诉等。5.“5.“价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逻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逻辑语义现象,受词义制约。语义现象,受词义制约。(德)威廉(德)威廉邦茨欧认为,在句法结构的组合过程中,词邦茨欧认为,在句法结构的组合过程中,词汇提供了决定性的前提。词汇本身具有联结的可能,其汇提供了决定性的前提。词汇本身具有联结的可能,其联结能力源于词汇的语义特点。词汇的概念核心反应了联结能力源于词汇的语义特点。词汇的概念核心反应了语言外现实中诸现象直接的关系。如语言外现实中诸现象直接的关系。如 “访问访问”一词表示两一词表示两者直接的关

41、系:者直接的关系:X X,访问者:,访问者:Y Y,被访者。在不同的语言,被访者。在不同的语言中,同一概念的逻辑价数是相同的。逻辑中,同一概念的逻辑价数是相同的。逻辑-语义关系是超语义关系是超出个别语言的共同现象,在某个具体语言中某个逻辑语义出个别语言的共同现象,在某个具体语言中某个逻辑语义关系如何实现,则需要借助该语言的特殊表现方法。关系如何实现,则需要借助该语言的特殊表现方法。.41如:如:“帮助帮助”(帮助者、提供的帮助、被帮助者)三价动词(帮助者、提供的帮助、被帮助者)三价动词他帮助我工作他帮助我工作He help me He help me(toto)workwork在英语中,在英语

42、中,“帮助者帮助者”要用主格表示,要用主格表示,“被帮助者被帮助者”要用给要用给予格表示,予格表示,“所提供的帮助所提供的帮助”用介词结构表示。这些属于用介词结构表示。这些属于不同语言的不同语法现象,与不同语言的不同语法现象,与“配价配价”无关。无关。三三.“.“配价配价”理论与汉语研究举例:理论与汉语研究举例:(一)(一)“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1.“1.“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在语法上相当于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在语法上相当于一个名词性成分。一个名词性成分。2.“2.“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所引起的语义问题(如所指对象、句结构所引起的语义问题(如所指对象

43、、句法规范等)可以用法规范等)可以用“配价理论配价理论”加以解释。加以解释。.42“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的语义解释问题取决于两个要素:结构的语义解释问题取决于两个要素:“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的配价数(结构中的动词语的配价数(N N),即该动),即该动词属于几价动词。词属于几价动词。例:送给;滑冰例:送给;滑冰“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实际出现的配价成分数量(结构中实际出现的配价成分数量(M M),),即该结构中实际出现了几个由动词语支配的名词语。即该结构中实际出现了几个由动词语支配的名词语。例:例:“给给”是一个三价动词。是一个三价动词。“给你这本书给你这本书”这个句子中只

44、出这个句子中只出现了两个名词性成分:现了两个名词性成分:“你你”、“这本书这本书”。.43(二)结论(二)结论“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零价动词零价动词”(如地震、下雨(如地震、下雨等),该结构不能独立用来指称任何人或事物。等),该结构不能独立用来指称任何人或事物。“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一价动词一价动词”(如咳嗽、游泳(如咳嗽、游泳等),而这一个配价成分没有在等),而这一个配价成分没有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则该中出现,则该“的的”字结构字结构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没有出现的配价成分。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没有出现的

45、配价成分。游泳的游泳的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安全 咳嗽的咳嗽的到那边排队到那边排队如果如果“一价动词一价动词”的配价成分已经在的配价成分已经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在该中出现,在该“的的”字结字结构不能指称人或事物。构不能指称人或事物。小孩儿游泳的小孩儿游泳的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安全().44“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二价动词二价动词”(如参观、喜(如参观、喜欢等),而这两个配价成分只有欢等),而这两个配价成分只有一个一个在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则该中出现,则该“的的”字结构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指没有出现的字结构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指没有出现的另一个另一个配价

46、成分。配价成分。参观博览会的参观博览会的到左边排队到左边排队 小王戴的小王戴的是红色的帽子是红色的帽子外宾参观的外宾参观的是博览会是博览会 戴红色帽子的戴红色帽子的是小王是小王如果如果“二价动词二价动词”的的两个配价两个配价成分都已经在成分都已经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在该中出现,在该“的的”字结构字结构不能不能指称人或事物。指称人或事物。“外宾外宾参观参观博览会博览会的的”()“小王小王戴戴红色帽子红色帽子的的”().45“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三价动词三价动词”(如(如“送给送给”),),而这三个配价成分只有而这三个配价成分只有两个两个在在“动词语

47、动词语”中出现,则该中出现,则该“的的”字结构字结构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指可以指称人或事物,即指没有出现的那一个没有出现的那一个配价成分。配价成分。送给小张字典的送给小张字典的是小王是小王 小王送字典的小王送字典的是小张是小张小王送给小张的小王送给小张的是字典是字典 如果如果“三价动词三价动词”的的三个三个配价成分都已经在配价成分都已经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在该中出现,在该“的的”字结构字结构不能不能指称人或事物。指称人或事物。“小王送给小张字典的小王送给小张字典的”().46“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结构中的动词语如果是“二价动词二价动词”(如参观、喜欢(如参观、喜欢等)

48、,而这两个配价成分等),而这两个配价成分没有一个没有一个在在“动词语动词语”中出现,则该中出现,则该“的的”字字结构在指称人或事物时就会有结构在指称人或事物时就会有歧义。歧义。“歧义指数歧义指数”=动词价数实际动词价数实际出现的配价成分数目。出现的配价成分数目。例例1 1:“参观参观”是一个是一个二价二价动词。动词。“今天参观的今天参观的”这个结构中这个结构中没有没有出现出现配价成分(配价成分(“今天今天”是时间名词,不属于是时间名词,不属于“参观参观”的配价成分),所以的配价成分),所以“今天参观的今天参观的”可以指称任何一个没有出现的可以指称任何一个没有出现的“配价成分配价成分”:“参观参

49、观”的的受事者受事者或或施事者施事者。2 20=20=2例例2 2:“例例1 1:“送给送给”是一个是一个三价动词三价动词。“送给你这本书送给你这本书”这个句子中这个句子中只出现了只出现了两个两个名词性成分:名词性成分:“你你”、“这本书这本书”。“送给你这本书的送给你这本书的”所所指称的就是在这个结构中指称的就是在这个结构中没有出现没有出现的那个的那个“价成分价成分”:主语名词(施主语名词(施事者事者)。)。“送给你这本书的送给你这本书的”结构结构“歧义指数歧义指数”为为1 1(3 32 2),也就是),也就是没有歧义。没有歧义。.47例例3 3:“不同意的不同意的”不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举手

50、不同意的是张经理不同意的是张经理不同意的是拆迁方案不同意的是拆迁方案例例4 4:给的:给的救济款给的都是受灾最严重的人救济款给的都是受灾最严重的人这笔募捐款当中,给的大多是一些知名企业这笔募捐款当中,给的大多是一些知名企业。我们人手不够,因为给的太少了。我们人手不够,因为给的太少了。练习练习1:以下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下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开车的人开车的人=开车的开车的 司机开的车司机开的车=司机开的司机开的司机开车的技术司机开车的技术司机开车的司机开车的他吃的水果他吃的水果=他吃的他吃的他吃的地方他吃的地方他吃的他吃的.48练习练习2.2.指出并分析下列指出并分析下列“动词语动词语+的的”结

51、构意义所指。结构意义所指。被反对的(被反对的()所吃的(所吃的()我用来切肉的(我用来切肉的()我请他来帮忙的(我请他来帮忙的()帮他收拾屋子的(帮他收拾屋子的().49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1.1.什么是什么是“空语类空语类”1.11.1什么是什么是“语类语类”。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和词组”的总称。或者所有由词和词组充的总称。或者所有由词和词组充当的当的“句法成分句法成分”的总称。的总称。前者如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等。后者前者如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等。后者如主语、谓语、定语等。如主语、谓语、定语等。

52、(1 1)孩子孩子病了病了(2 2)孩子孩子吃了吃了两个苹果两个苹果。1.21.2“空语类空语类”是指在语句中的某些句法成分位置上没有出现的一些是指在语句中的某些句法成分位置上没有出现的一些词和词组。也就是说这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词和词组。也就是说这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空空”的。不过,一般的。不过,一般所说的所说的“空语类空语类”主要是指结构中没有出现的主要是指结构中没有出现的“名词成分名词成分”。(1 1)()()病了)病了(2 2)()()吃了两个()吃了两个()。)。.501.3“1.3“空语类空语类”与与“省略省略”的区别的区别1.3.1“1.3.1“省略省略”的可以是任何成分。的可以是

53、任何成分。“空语类空语类”主要是指结构中没有出现主要是指结构中没有出现的的“名词成分名词成分”。“省略省略”的成分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的成分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问:谁病了?问:谁病了?答:孩子。答:孩子。省略了省略了“病了病了”。问:昨天晚上孩子怎么了?问:昨天晚上孩子怎么了?答:病了。答:病了。省略了省略了“昨天晚上孩子昨天晚上孩子”。“空语类空语类”主要根据抽象的主要根据抽象的“句法结构形式句法结构形式”来判断某个结构是否存来判断某个结构是否存在一个在一个“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的成分。的成分。“病了病了”前面至少必须要联系一个前面至少必须要联系一个NPNP(名

54、词词组),如果没有,就(名词词组),如果没有,就是存在一个是存在一个“空主语空主语”,即,即“空语类空语类”。“吃吃”前后至少必须要联系一个前后至少必须要联系一个NPNP(名词词组),如果没有,就是(名词词组),如果没有,就是存在一个存在一个“空主语空主语”,一个,一个“空宾语空宾语”。(只有动词才能根据其特点推断出必须与之联系的名词词组,名词(只有动词才能根据其特点推断出必须与之联系的名词词组,名词不能。所以不能。所以“空语类空语类”只指名词性成分)只指名词性成分).511.3.2“1.3.2“省略省略”主要指的是没有出现的具体的主要指的是没有出现的具体的“词语(组)词语(组)”。“空语类空

55、语类”指的是没有名词(词组)占据的指的是没有名词(词组)占据的“位置位置”。问:孩子怎么了?问:孩子怎么了?答:病了。答:病了。省略了省略了“孩子孩子”。问:爸爸怎么了:问:爸爸怎么了:答:病了。答:病了。省略了省略了“爸爸爸爸”。“病了病了”这个词要求前面一定有一个名词主语的位置,如果这个位这个词要求前面一定有一个名词主语的位置,如果这个位置是空的,就是存在置是空的,就是存在“空语类空语类”。(对于一个动词来说,能确定的与之联系的名词成分只能是主语(对于一个动词来说,能确定的与之联系的名词成分只能是主语位置和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成分,所以实际上位置和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成分,所以实际上“空语类空语类

56、”只指主宾语只指主宾语位置而言。)位置而言。)1.3.3“1.3.3“省略省略”的成分具有不确定性,的成分具有不确定性,“空语类空语类”是由核心动是由核心动词的结构特性推断出来的,是确定的。词的结构特性推断出来的,是确定的。“病了病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被认为省略了不同的成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被认为省略了不同的成分。“病了病了”这个动词的特性决定了前面只有一个这个动词的特性决定了前面只有一个“空语类空语类”“空主语空主语”。进一步讲,所有的进一步讲,所有的“光杆光杆”一价动词前面一定由一个一价动词前面一定由一个“空主语空主语”。.522.2.空语类是否存在空语类是否存在2.1.12.

57、1.1你看过这部电影吗?(你看过这部电影吗?()看过()看过()。前后两个括号里可以分)。前后两个括号里可以分别填入别填入“我我”和和“这部电影这部电影”。2.1.22.1.2他推开门,(他推开门,()走进屋里,()开了灯,()走进屋里,()开了灯,()拉上窗帘,()拉上窗帘,()坐了下来。括号里都可以填入坐了下来。括号里都可以填入“他他”。实际上,这些成分通常不说出。实际上,这些成分通常不说出来。别的语言也有这类情况。来。别的语言也有这类情况。2.1.3 2.1.3 It is unclear what()to do()It is unclear what()to do()。(某人某人)该干

58、(什么)不清楚。该干(什么)不清楚。例子里的括号标示句子里的例子里的括号标示句子里的“空位空位”。填入括号里的成分属于。填入括号里的成分属于“虚范虚范畴畴”(空语类)。(空语类)。.532.22.2如何证明如何证明“空语类空语类”的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2.2.12.2.1从句法上证明语言结构中存在空语类。从句法上证明语言结构中存在空语类。a1:Who do you want to see?a1:Who do you want to see?(你希望见谁)(你希望见谁)a2:Who do you a2:Who do you wanna wanna see?see?(你希望见谁)(你希望见谁)b

59、1:Who do you want to see Bill?b1:Who do you want to see Bill?(你希望谁去见比尔)(你希望谁去见比尔)b2:Who do b2:Who do you wannayou wanna see Bill?see Bill?(你希望谁去见比尔)(你希望谁去见比尔)(x)(x)a a中中“who”who”是是“see”see”的对象,的对象,“who”who”从从“see”see”的宾语位置的宾语位置移到句首;人们移到句首;人们在心理上并不认为在心理上并不认为“want”want”和和“to”to”之间原来有一个成分,所以才使得之间原来有一个成

60、分,所以才使得“want to”want to”连读连读。Whoi do you want to see(ti)?Whoi do you want to see(ti)?(你希望见谁)(你希望见谁)b b中中“who”who”是是“want”want”的客体,的客体,“who”who”从从“want”want”的宾语位置的宾语位置移到句首;移到句首;人们在心理上就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就认为“want”want”和和“to”to”之间原来有一个成分,这就阻止之间原来有一个成分,这就阻止了了“want”want”和和 “to”to”的连读。的连读。Whoi do you want Whoi do yo

61、u want(ti)(ti)to see Bill?to see Bill?(你希望谁去见比尔)(你希望谁去见比尔)语言结构中有这种看不见但又至少心理上存在的成分,这就证明语言结构中有这种看不见但又至少心理上存在的成分,这就证明“语语迹迹t”t”是存在的。是存在的。.542.2.22.2.2从语义上证明空语类的存在从语义上证明空语类的存在比较:比较:(a a)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b b)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John is too st

62、ubborn to talk to him.a1: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a1: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约翰太固执,以至于没人愿意跟约翰太固执,以至于没人愿意跟他他(约翰约翰)谈)谈)a a中中John John 是从是从句尾句尾移来的,移来的,a a中中talk to talk to 的对象是的对象是JohnJohn,因此,因此a a 中中talk talk to to 后面一定有个后面一定有个“语迹语迹”。a2: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a2:John is too

63、 stubborn to talk to().b1: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b1: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约翰太固执,以至于不愿意跟约翰太固执,以至于不愿意跟他(别人)他(别人)谈谈)b b中中JohnJohn不是从句尾移来的(不是从句尾移来的(talk to talk to 后面另有词语后面另有词语him);bhim);b中中talk to talk to 的对象是原来位置的的对象是原来位置的himhim。b2:Joh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b2:Joh

64、n is too stubborn to talk to him.553.3.英语空语类的确定和分类。英语空语类的确定和分类。3.13.1英语空语类的确定英语空语类的确定对于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来说,对于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来说,“空语类空语类”就是指就是指“动词动词”前后没有出前后没有出现的现的“主语名词主语名词”和和“宾语名词宾语名词”,或者说是没有出现词语的,或者说是没有出现词语的“主语位主语位置置”或或“宾语位置宾语位置”。形态的丰富的语言往往都存在。形态的丰富的语言往往都存在“主谓一致主谓一致”关系关系和和“动宾粘着动宾粘着”关系。当一个关系。当一个动词动词前面或后面没有出现与之前面或后

65、面没有出现与之直接联系直接联系的的名词结构名词结构时,就存在空语类。时,就存在空语类。3.23.2英语空语类的分类英语空语类的分类3.2.1“3.2.1“语迹语迹”:主要指动词后的宾语位置,也就是都是宾语名词向前主要指动词后的宾语位置,也就是都是宾语名词向前移位造成的,所以主要是一种移位造成的,所以主要是一种“宾语空语类宾语空语类”。“WHWH语迹语迹”:移到句子的移到句子的最前面最前面,如疑问句移位。,如疑问句移位。Who did you seeWho did you see(WHWH语迹语迹)?“NPNP语迹语迹”:移到句子的移到句子的主语位置主语位置,如被动句移位。,如被动句移位。The

66、 house was soldThe house was sold(NPNP语迹语迹).563.2.2“3.2.2“隐含隐含P”P”“隐含隐含P”P”:英语英语限定动词限定动词的主语不能不出现(也不能省略),而的主语不能不出现(也不能省略),而非限定动词(不定式动词)非限定动词(不定式动词)前面则不能出现前面则不能出现主语名词主语名词,所以,所以“隐含隐含p p”主要就是不定式动词(或动名词)前面的主要就是不定式动词(或动名词)前面的“主语位置主语位置”。“隐含隐含P”P”主要是一种主要是一种“主语空语类主语空语类”。(a a)I tryI try()()to learn Japanese.(to learn Japanese.(我将努力学日语我将努力学日语)(b b)()()To learn Japanese is difficult.To learn Japanese is difficult.(学日语很难)(学日语很难)4.4.汉语空语类的确定和分类汉语空语类的确定和分类4.14.1汉语确定汉语确定“空语类空语类”的难点。的难点。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没有英语那种主谓一致关系和动宾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