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寐、便秘、泻泄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660651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冒、不寐、便秘、泻泄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感冒、不寐、便秘、泻泄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感冒、不寐、便秘、泻泄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感冒、不寐、便秘、泻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冒、不寐、便秘、泻泄(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感 冒一、概述: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伤风”、“冒风”病因:外因:感受 六淫之邪 时行疫毒 内因:正气亏虚主要病因病机:卫表失和,肺失宣肃西医:病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咽、喉部卡他症状为主要症状。病因: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辨别:病毒、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主症:恶寒发热、鼻塞、流主症: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涕、咳嗽、头痛 风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风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流清清涕、咽痒、咳嗽、涕、咽痒、咳嗽、痰白痰白清清稀。舌淡红,苔薄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白、脉浮或浮紧浮紧。风热:发热重恶寒轻,面红风热:发热重恶寒轻,面

2、红目赤,鼻塞而干,少涕,目赤,鼻塞而干,少涕,或流黄浓涕,咳声重浊,或流黄浓涕,咳声重浊,痰黄而粘,咽喉肿痛,舌痰黄而粘,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v暑湿:咳声重浊不扬,暑湿:咳声重浊不扬,咯吐白色粘痰,身热不咯吐白色粘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昏重扬,汗出不畅,头昏重而胀,胸脘痞闷,肢体而胀,胸脘痞闷,肢体酸重,纳呆,腹胀,舌酸重,纳呆,腹胀,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淡红苔黄腻,脉滑数。三、辨证治疗风池、大椎、列缺风池、大椎、列缺 、合谷、外关、合谷、外关1、风寒加风门、肺俞;2、风热加尺泽、曲池;(大椎、梅花针+火罐)3、暑湿加中脘、足三里;4、邪盛体虚加肺俞

3、、足三里;5、鼻塞流涕加迎香;6、头痛加印堂、太阳;7、咽肿加少商;四、其它疗法:1、灸法:风寒:大椎隔姜灸,35壮,每日23次。走罐:足太阳膀胱经,留罐大椎穴。2、刺络放血:风热大椎、双肺俞刺络放血。3、穴注:风寒:曲池柴胡注射液;风热:足三里、曲池鱼腥草注射液;体虚:足三里、曲池胎盘注射液;4、耳穴:肺、气管、内鼻、耳尖、脾、三焦五、预防:1.流行期间应该注重预防,冬春季节可用贯众、紫苏、荆芥各10g,甘草3g煎水顿服,连服3日。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可用藿香、佩兰各5g,薄荷3g煮汤代饮料。流感盛行可用贯众10g,板蓝根12g、甘草3g煎服。日一剂。2.醋熏:食醋10ml加水稀释,加热熏蒸2h

4、。便秘一、概论 v定义:指大便秘结,排便周期或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的病症。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分类结肠便秘: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蠕动缓慢而成便秘。直肠便秘:食物残渣在直肠中停留时间过长而成便秘。v分类原因v排便无力,摄液不足,进食少渣食物。v体力活动减少,长期卧床者。v神经功能紊乱及直肠,肛门疾患者。v器质性:肿瘤、机械性肠梗阻等二、临床表现v主症:排便困难。v个体差异:或2日以上至1周左右大便1次,粪质干硬,排出困难;或虽然每日大便1次,但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或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等。v伴随症状:有腹胀、腹痛、头晕、便血等。v辅助检查:X线钡剂透视、纤维结肠镜。

5、临床表现分型v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v气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腹痛连及两胁,得矢气或便后则舒,嗳气频作或喜叹息,苔薄腻,脉弦。v冷秘:大便秘结,腹部拘急冷痛,拒按,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或沉迟。v虚秘: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或数日不便但腹无所苦,临厕努挣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弱。治则v通调腑气、润肠通便通调腑气、润肠通便v热秘、气秘只针不灸,泻法热秘、气秘只针不灸,泻法v冷秘针灸并用,泻法冷秘针灸并用,泻法v虚秘针灸并用,补法虚秘针灸并用,补法处方方义v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v天枢、大肠俞(俞、募)通调大肠腑气上巨

6、虚(下合穴)支沟、照海(经验穴):调三焦气机通腑随症加减v热秘加合谷、曲池清泻腑热v气秘加中脘、太冲疏调气机v冷秘加灸神阙、关元通阳散寒v虚秘加脾俞、气海补脾益气操作v冷秘、虚秘用温针灸、温和灸、隔姜灸或隔附子饼灸。2、其他疗法v耳针疗法v单穴疗法v敷贴疗法v穴位注射法v皮下针法v耳针疗法:大肠、直肠敷贴疗法热秘:生甘草3g,冰片1g,食盐4g寒秘:附子1.5g,生甘草2g置于神阙置于神阙 穴穴 艾柱灸艾柱灸v穴位注射疗法:药物:生理盐水取穴:咳肛穴(尺泽穴下2cm)v穴位埋线疗法:取穴:上巨虚、大肠 俞、天枢适应症:顽固性便秘泄 泻一、概述: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二、病机:脾虚湿盛。

7、三、临床表现:1、食滞胃肠:2、寒湿困脾:3、肠腑湿热:4、肝郁气滞:5、脾气亏虚:6、肾阳亏虚:四、治疗方法:治则:1、寒湿困脾、脾气亏虚、肾阳亏虚健脾益肾,温化寒湿;2、肝郁气滞、食滞胃肠、肠腑湿热行气化滞,通调腑气。取穴: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配穴:1、寒湿困脾加脾俞,阴陵泉;2、肠腑湿热加合谷,下巨虚;3、食滞胃肠加中脘,建里;4、肝气郁滞加期门,太冲;5、脾气亏虚加脾俞,足三里;6、脾气下陷加百会;7、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关元。四、其它疗法:v1、耳压:小肠,大肠,胃,脾,肝,肾,神门。v2、穴位贴药:云南白药1g,加6070%酒精调糊敷脐,风湿膏外固定。治疗秋季腹泻

8、。失眠失眠失眠 一、概述一、概述 1 1、定义:失眠又称、定义:失眠又称 “不寐不寐”、“不得不得眠眠”、“不得卧不得卧”、“目不眠目不眠”。指。指经常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2 2、常见于西医学的常见于西医学的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贫血贫血”等疾病中。等疾病中。3、失眠的诊断、失眠的诊断失眠症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

9、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精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 版修订版版修订版失眠症诊断标准:失眠症诊断标准:v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失眠,包括难

10、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v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上;v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碍社会功能;v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疗效标准v 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睡眠率 =实际入睡时间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100%WHOWHO分级:分级:

11、级:睡眠率级:睡眠率707080%80%,睡眠尚可。,睡眠尚可。级:睡眠率级:睡眠率606070%70%,睡眠困难。,睡眠困难。级:睡眠率级:睡眠率505060%60%,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级:睡眠率级:睡眠率404050%50%,中度睡眠障碍。,中度睡眠障碍。级:睡眠率级:睡眠率303040%40%,严重睡眠障碍。,严重睡眠障碍。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q病位在心。睡眠为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病位在心。睡眠为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不安则不寐。q主要病机:脏腑功能紊乱主要病机: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气血亏虚,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致神不安。致神不安。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心脾两虚心脾两

12、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饮食、饮食、思虑、思虑、劳伤)劳伤)2、心胆气虚心胆气虚:心神不宁:心神不宁(体质、七情)(体质、七情)3、阴虚火旺阴虚火旺: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肾水不能上济心火(体质、劳伤)(体质、劳伤)4 4、肝郁化火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扰动心神(七情)(七情)5 5、痰热痰热:内扰心神:内扰心神(饮食、(饮食、思虑伤脾)思虑伤脾)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 1、心脾两虚、心脾两虚2 2、心胆气虚、心胆气虚3 3、阴虚火旺、阴虚火旺4 4、肝郁化火、肝郁化火5 5、痰热内扰、痰热内扰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身疲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身疲乏力、

13、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心悸胆怯,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舌淡心悸胆怯,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舌淡苔薄苔薄,脉弦细。脉弦细。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红苔少,脉细数。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黄,脉弦数。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口苦痰多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

14、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四、治疗方法四、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法基本治疗法 治则治则-宁心安神、清心除烦。宁心安神、清心除烦。v心脾两虚者心脾两虚者v心胆气虚者心胆气虚者v阴虚火旺者阴虚火旺者v肝郁化火者肝郁化火者v痰热内扰者痰热内扰者补益心脾补益心脾 补气养血。针灸并用,补法补气养血。针灸并用,补法.以手少阴心经以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为主足太阴脾经为主补心壮胆。针灸并用,补法补心壮胆。针灸并用,补法.以手少阴心经以手少阴心经 /足少阳胆经为主足少阳胆经为主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以足少阴肾经以足少阴肾经 /手少阴心经为主

15、手少阴心经为主平肝降火平肝降火 解郁安神。只针不灸,泻法解郁安神。只针不灸,泻法.以以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为主手少阴心经为主健脾健脾清热化痰。只针不灸,泻法清热化痰。只针不灸,泻法.以足阳明胃经以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为主手少阴心经为主 处方:处方:神门神门 内关内关 百会百会 安眠安眠方义:失眠主因心神不宁,故需养心安神方义:失眠主因心神不宁,故需养心安神【神门神门】心经原穴心经原穴 ,宁心安神,宁心安神【内关内关】心包经络穴,宁心安神心包经络穴,宁心安神【百会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入络于脑,清头目督脉足太阳之会,入络于脑,清头目 宁神智。宁神智。【安眠安眠】治失眠之经验穴

16、治失眠之经验穴针灸大全针灸大全:心中虚惕、神思不安,取神门、内关、:心中虚惕、神思不安,取神门、内关、百会百会处方加减处方加减心脾两虚: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胆气虚:阴虚火旺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痰热内扰:v脾俞、三阴交脾俞、三阴交 -健脾益气养血健脾益气养血 心俞心俞 -养心安神定悸养心安神定悸v心俞、胆俞、丘墟心俞、胆俞、丘墟 -补心益胆镇惊补心益胆镇惊v太溪太溪、太冲、涌泉、太冲、涌泉 -滋肾阴降心火滋肾阴降心火v行间、太冲行间、太冲 -平肝降火解郁平肝降火解郁 风池、风池、足窍阴足窍阴 -疏调肝胆疏调肝胆v中脘、丰隆、内庭中脘、丰隆、内庭 -清热化痰和胃清热化痰和胃2

17、、其他治疗法其他治疗法v耳针: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神衰耳针: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神衰v梅花针法:从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梅花针法:从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 第一线叩打,以皮肤潮红为度。第一线叩打,以皮肤潮红为度。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Vit B1(100mg)+Vit B12(500mg)注射心俞(双)注射心俞(双)其他治疗法其他治疗法4 4)穴位敷贴)穴位敷贴:取朱砂取朱砂3-5g3-5g研末研末,用浆糊均匀用浆糊均匀粘粘 于白布上于白布上,外敷涌泉外敷涌泉,胶布固定胶布固定,睡前敷贴效果更佳睡前敷贴效果更佳5 5)艾灸)艾灸:百会、涌泉百会、涌泉小结小结1、首先辨虚实首先辨虚实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2、备穴、备穴四神聪、神庭四神聪、神庭、申脉、照海申脉、照海、大陵大陵、风池、三阴交风池、三阴交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