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486076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目录引言1正文1第1 章 概述1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1.1 光纤通信的定义11.1.2 光纤通信发展过程11.1.3 光纤通信的优点21.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21.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21.2.2 光纤通信系统分类2第2 章 光纤32.1 光纤基本的概念32.1.1 光纤基本结构32.1.2 光纤分类32.1.3 光缆结构及类型32.2 光纤传感原理42.2.1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42.2.2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2.3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52.3.1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三种方式)52.3.2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52.3.3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6

2、2.3.4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62.3.5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72.3.6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72.3.7 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82.3.8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82.3.9 时分调制型光纤传感器8第3 章 光端机93.1 光端机的功能93.2 光端机基本组成9第4 章 复用技术94.1 光复用技术概述94.2波分复用(WDM)的基本原理104.3波分复用(WDM)系统结构104.4 波分复用系统优点10第5章同步数字系列(SDH) 105.1 基本概念105.2 SDH帧结构11第 6 章 现代光纤网络11第 7 章 未来的全光网络12第 8 章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2结束语13

3、参考文献13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而网络技术的诞生又使信息资源的应用达到 更加充分和完善的地步。信息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推到了信息全球化。信 息全球化中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已经成为现代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现在世界上绝大 部分的通信业务都是采用光纤通信方式传送的。特别是,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的互联网已 遍布全球各地,没有光纤通信,就没有今天因特网(Internet)的巨大规模,现代信息社会的 发展也就不可能这样快速。第 1 章 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1.1 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传输信息的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光纤通

4、信中 用户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与发送端和接收端相连,发送端将用户输入的信息(语音、文字、图形、 图像等)经过处理后调制在光波上,然后入射到光纤内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对收到的光波进 行处理,还原出发送用户的信息并输送给接受用户。根据光纤通信的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光纤通信归属于光通信和有线通信的范畴。1.1.2 光纤通信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光纤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 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探索阶段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Charles Kao)发表了名为“用于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了用石英光纤做光波导进行光纤通信的新概念。该论文是打开现代光 纤技术大门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指

5、向性意义。2. 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起步阶段这个阶段是光纤通信能否问世的决定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制出低损耗光纤(2)研制出小型高效的光源和低噪声的光检测器件(3)研制出高效通信实验系统3. 20世纪80年代进入商用阶段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已在长途通信网中广泛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并大力发展洲际海底光 缆通信。我国于 1987 年前在市话中继线路上应用高效通信,1987 年开始在长途干线上 应用高效通信,铺设了多条省内二级光缆干线,连通省内一些城市。从1988 年起,我国 的光纤通信系统由多模向单模发展。4. 20世纪90年代进入提高阶段这一阶段,许多国家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宽带需求

6、,一方面继续铺设更多的光缆。另一方 面,一些国家还不断努力研制新器件和开发新技术,用来提高光纤的信息运载量。20世 纪 90 年代也是我国光纤通信的大发展时期。1.1.3 光纤通信的优点1. 速率高,传输信息量大2. 损耗低,传输距离远3. 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4. 耐腐蚀、耐高温、防爆,可在恶劣环境中工作5. 重量轻、体积小,便于线路施工1.2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1.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纤、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光中继器和适当的接口设 备等。其中,光发送器的功能是将来自用户端的电信号转化成为光信号,然后入射到光纤内传 输。光接收器的功能是将光纤传

7、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送往用户端。光中继器 用来增大光的传输距离,它将经过光纤传输后有大衰减和畸变的光信号变成没有衰减柯畸变的 光信号,再继续输入光纤内传输。实际中,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安放在同一机架中,合称为光 纤传输终端设备,简称光端机。1.2.2 光纤通信系统分类1. 按传输信号划分(1)光纤模拟通信系统(2)光纤数字通信系统2. 按光波和光纤类型划分(1)短波长(0.85u 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2)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3. 按调制方式划分(1)直接强度调制光纤通信系统(2)外调制光纤通信系统(3)外差光纤通信系统4. 按传输速率划分(1) 低速光纤通信系统(2) 中速光纤通信

8、系统(3)高速光纤通信系统5. 按应用范围划分(1) 公用光纤通信系统(2) 专用光纤通信系统6. 按数字复接类型(即速率转换制式)划分(1)准同步数字系列(PHD)光纤通信系统(2)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纤通信系统第 2 章 光纤2.1 光纤的基本概念2.1.1 光纤基本结构光纤是由纤芯、包层、涂覆层和护套构成的一种同心圆柱体结构。其中,纤芯位于圆柱体 的最内层,是传光的基本通道。纤芯外层是包层,用来将光波约束在纤芯内传播。护套则在涂 覆层之外构成圆柱体的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纤芯和包层是由透明介质材料构成的。2.1.2 光纤分类1. 按纤芯和包层材料划分 按照纤芯和包层材料的不同,光纤可分

9、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2. 按光纤折射率分布特点划分 按照光纤折射率分布特点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3. 按光波模式(即电磁波类型)划分 按照纤芯内光波模式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2.1.3 光缆结构及类型1. 光缆结构光缆基本上由缆芯、加强构件、光缆护套、填料、铠装等部分构成。2. 光缆类型(1)按敷设方式光缆可分为架空光缆、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水下光缆(海底光缆)、 室内光缆等。(2)按缆芯可分为光纤束光缆和光纤带光缆(3)按加强构件材料分为金属加强构件光缆和无金属光缆。(4)按加强构件位置可分为集中型加强构件和分布型加强构件。(5)按有无铠装可分为简式光缆和

10、铠装光缆。2.2 光纤传感原理2.2.1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光纤传感器是用光而不是用电来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纤而不是用导线来作为传递敏 感信息的媒质;因此光纤传感器同时具有光纤及光学测量的一些极宝贵的双重优点。 光纤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灵敏度高;(光学测量的优点)2. 耐高压、耐腐蚀、阻燃防暴、抗电磁干扰;(光纤是电介质,电绝缘性好)3. 无源器件,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本质安全);4. 频带宽;5. 柔软纤细绕曲性好;(任意形状的光纤排列,有利于航空、航天以及狭窄空间的应用)6. 体积小、质量轻、耗电少;7. 易于对被测信号的远距离监控,便于连网。2.2.2 光纤传感

11、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将一个稳定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送入到测量现场(调制区),在该调制区内,外界被测量 与进入调制区的光波相互作用,使光波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和偏振态 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然后由同一根光纤或另一根光纤送到光探测器,把光信 号转化成电信号。之后经过放大、滤波、信号解调等信号处理电路而获得被测量。光纤传感器的构成框图从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不难看出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如 下:2.3光纤传感器的分类2.3.1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三种方式)1.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分类(1)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FF) (Function fiber optic sens

12、or)(2)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NF) ( Non- function fiber optic sensor)2. 按光受被测对象调制的形式分类(1)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2)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3)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4) 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5)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6) 时分调制型光纤传感器3. 按测量对象分类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光纤流量传感器、光纤电流传感器、光纤磁场传感器、光纤应变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等等。光纤传感器所用光纤种类繁多,单模、多模、大芯径、多芯;石英光纤、塑料光纤;低、高双折射;特殊参杂、特殊芯结构、特 殊涂敷光纤;色散位移光纤(零色散、零

13、损耗窗口)等等。光纤传感系统中所用器件, 很多都已产品化,如PC、FC、光纤耦合器、相移器。2.3.2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的特性,使光纤在其中不仅充当导光媒质,而且也是外界信息的敏感元件 光在光纤内受被测量调制,它是将传和感在光纤内合为一体的传感器。所以又称传感型或内调 制型光纤传感器。在这类传感器中,光纤是连续的,因此也称全光纤型光纤传感器。它的优点 是结构紧凑、灵敏度高,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往往需要特殊光纤(或加工处理)作探头。功能型光纤传感器框图光纤智能皮肤、光纤陀螺、光纤电流传感器等2.3.3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以外的其它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光纤在其中仅作为光的传

14、输介质来传送 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所的光信号。因此也称传光型或外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光纤在调制区是 不连续的,中断部分接上其它介质的敏感元件。这类传感器一般无需特殊光纤,结构简单、可 靠,易实现、成本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框图光纤气体传感器、光纤速度传感器、光纤麦克风、光纤角度、粗糙度、滑觉传感器等。2.3.4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利用被测对象的变化引起敏感元件(可以是光纤)的折射率、吸收、反射参数(角度)的 变化,或对光路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挡,从而导致接收光纤中的光强度变化来实现敏感测量的光 纤传感器。它是最早使用的调制方式。内调制:功能型强度调制型r透射型外调制:非功能型+反射型光闸型优点:结

15、构简单、易实现、成本低缺点:需要设强度参考光路,补偿因光源强度漂移和连接器损耗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传感原理光学现象被测量遮光板遮断光路-温度、振动、压力强/加速度、位移度“一一半导体透过率变化-温度、荧光、黑体辐射-温度光纤微弯损耗L-振动、压力、 加速度、位移振动膜或液晶的反射-振动、压力、位移气体分子光谱吸收-气体浓度光纤泄漏模液位2.3.5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通过某些物理效应,改变光波的偏振态,进而传递被测对象信息的光纤传感器。优点:灵敏度高缺点:感器;理光学现象被测量偏 振/法拉第效应电流、磁场普克尔效应场、电压调 制飞双折射效应应力、温度V旋光效应温度光弹效应振动、压力、加速度光纤

16、中的光必须是偏振光,光纤必须是保偏光纤。例如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电流、磁场传2.3.6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利用由被测对象引起的光波频率的变化来测量外界物理量的光纤传感器。例如利用光学多利用光弹效应的压力、振动、声传感器等。普勒的光纤速度、流速、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利用物质受强光照射时的拉曼散射现象构成的 气体传感器等。传感原理光学现象被测量多普勒效应速度、流量振动、加速度气体浓度温度受激拉曼散射光致发光2.3.7 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外界信号在调制区与换能器作用,通过换能器选频、滤波等方式改变光纤中传输光的波长通过测量波长变化来检测外界信息的光纤传感器。例如光纤光栅(FBG)温度传感器、利用热

17、 色物质(钻盐溶液)颜色变化的温度传感器、光纤PH值传感器(酚红溶液)等。2.3.8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被测对象对敏感元件的作用,使敏感元件的尺寸、折射率、传播常数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波相位发生变化,然后利用干涉仪来检测这种相位变化,进而得到被测对象信息。传感原理光学现象被测量制磁致伸缩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SAGNAC效应应力应变效应温度应变效应电流、磁场电压、电场-角速度振动、压力、声场加速度、位移、温度2.3.9 时分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外界信息与光波作用后,通过检测基带信号幅度大小、延时来测量外界物理量的大小 和空间分布。(可以判断光纤裂纹的断裂程度和位置)。例如光时域反射计(

18、OTDR);另外,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如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等。新的传感原理不断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光纤传感网络的出 现,促进了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波长调制型光纤光栅多参量测试系统的出现,促进了 多参量传感系统的发展;光子晶体光纤(多孔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用于传感的可能性促 进了光子晶体的发展等。第 3 章 光端机3.1 光端机的功能光端机是位于电端机和光纤之间不可缺少的设备。光端机包含发送和接收两大单元。其 中,发送单元将电端机发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为符合一定要求的光信号后,送至光纤传输;接 收单元将光纤传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后,送至电端机处

19、理。可见,光端机的发送 单元是完成电/光转换(即 O/E 转换)。通常,一套光纤通信设备含有两个光端机和两个电端 机。对于TDM系统,单工和半双工方式只需要一根光纤;全双工方式则需要两根光纤。光纤通信系统分为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和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两大类型。对于光纤数字通信 系统,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脉冲编码一强度调制CPCM-IM)型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其中电端机 是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的数字复用设备,光端机是采用强度调制(IM)方式的光 电和电光的转换设备。3.2光端机基本组成光端机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光发送电路、光接收电路和其他一些辅助电路(包括监控、 告警、公务电话、区间通信、自动倒换

20、、电源等电路)组成。其中,输入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和 码型变换两个部分,输出电路包括输出接口和码型反变换两个部分。输入电路和光发送电路一起构成光端机的发送单元,输出电路和光接收电路一起则构成光 端机的接收单元。第 4 章 复用技术41光复用技术概述光复用技术种类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波分复用(WDM)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M) 技术。光复用技术是当今光纤通信技术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它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光纤 通信事业的发展,给传输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波分复用当前的商业水平是273个或更多 的波长,研究水平是1022个波长(能传输368亿路电话),的潜在水平为几千个波长,理论极 限约为150

21、00个波长(包括光的偏振模色散复用,OPDM)。据1999年5月多伦多的Light Management Group Inc ofToronto演示报导,在一根光纤中传送了 65536个光波,把PC数字信 号传送到200m的广告板上,并采用声光控制技术,这说明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潜在能力是 巨大的。OTDM是指在一个光频率上,在不同的时刻传送不同的信道信息。这种复用的传输 速度已达到320Gb/s的水平。若将DWDM与OTDM相结合,则会使复用的容量增加得更大, 如虎添翼。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 到1%, 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

22、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 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4.2波分复用(WDM)的基本原理波分复用是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 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复用),在接收端又将组合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并分送 入不同的终端。4.3波分复用(WDM)系统结构波分复用(WDM)系统主要由光发射、光传输部分(光纤和光中继放大)和光接收部分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

23、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 迅速。第5章同步数字系列(SDH)5.1 基本概念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是CCITT于1988年在美国贝尔 (Bell)实验室的同步光网络(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ONET)标准基础上修改建立 的一种新的传输体制。SDH解决了准同步数字系列PDH不能适应光纤

24、通信发展而出现的一些 问题。同步数字系列SDH的出现,是高速率光纤通信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步数字系列(SDH)的最基本速率等级是STM-1,其速率为155.520Mb/s。其他高速 率等级分别为STM-4,STM-16,STM-64和STM-256。这些等级的速率之间恰为整数倍数关 系。这些速率等级分别由一个或多个AUG管理单元组复用并加上相应的开销字节而构成。由 于各个AUG的比特速率保持一致,故称SDH速率等级的复用为同步复用。5.2 SDH 帧结构SDH帧结构采用矩形块状帧格式,纵向共有9行,横向共有270列字节。所以,一帧由 9行X270列的字节构成。STM-1帧的传输顺序是:

25、从第1行开始自上而下逐行进行,每行字 节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传输,直到整个9X270个字节都传送完毕,便转入下一帧的传输。 ITU-T规定:STM-1每帧占有时间为125us,即帧的传输速率是8000帧/s。所以,STM-1每 帧总的比特速率为9x270x8b/125us=155.2Mb/s,STM-1每个字节总的比特速率为 155.2Mb/sv(9x270)=64kb/s。STM-1帧结构排列规则,其净负荷中的信息也是按字节间插复用构成的,这个特点与PDH 的基群复帧结构相似。STM-1 帧结构中各字段意义如下:(1) 再生段开销:占有3行X9列字节,对应比特率为64kb/sx3x9=1.

26、728Mb/s,是供再 生段维护管理使用的附加字节。再生段开销在中继站进行处理。(2) 复用段开销:占有5行X9列字节,对应比特率为2.88Mb/s,是供复用段维护管理 使用的附加字节。复用段开销在终端站进行处理。(3) STM-1净负荷:占有9行X261列字节,对应比特率为150.336Mb/s,用来存放各种 业务学习。其中少量字节是供通道监控管理用的填充比特,称为通道开销,又分为 高阶POH和低阶POH。通道开销在虚容器中进行处理。(4) 管理单元指针:占有1行X9列字节,对应比特率为576kb/s,用来指示STM-1净 负荷的起始字节在STM-1帧内的位置,以便接收端正确分解。第6章 现

27、代光纤网络现代信息网络又称为多媒体通信网络,其基本特点是信息综合化、信息高速化、传输介质 多样化和应用多样化。1. 信息综合化现代信息网络包含的信息种类很多,既有传统形式的信息,如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 又有现代形式的信息,如音像、计算机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的目标是:将各种文本、音频 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综合在一个网络中传输,以求改变传统电话网 只传输话音信号、计算机网只传输数据信号、有线电视网只传输视频信息的各自封闭独立的状 况,以适应人们对信息需求多样性的要求。信息综合化的追求,导致了通信网与计算机网和有 线电视网互相融合即三网合一的发展趋势。2. 信息高速化 现

28、代信息网络通信量巨大,实时性要求高。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既有较早时候开发出来的常规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等传统局域网,又有近几年开发出 来的百兆位快速以太网、千兆位高速以太网等新型局域网。从发展势头来看,几十kb/s和几 百kb/s的低网速将会被淘汰,而10Mb/s共享式以太网也将逐渐会被lOOMb/s和lOOOMb/s以 太网所替代。3. 传输介质多样化 现代信息网络传输介质种类多,既有有线传输介质,又有无线传输介质。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技术的发展,其中一些传输介质将会逐渐被淘汰。预计,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将是 由超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

29、互联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主体是 由超大容量的光缆构成骨干网,并实现光纤到户的光纤通信网络所构成,同时利用移动通信接 入技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多媒体移动业务,并利用卫星通信接入技术弥补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 覆盖地区的不足。4. 应用多样化 现代信息网络的应用类型多种多样,有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会议、远程协同工作 远程监控、电子商务、电子娱乐及电子政务等。目前,基于现有网络的窄带多媒体业务应 用市场已基本形成,由于通信网络带宽的限制,当前的许多业务还不能充分展示多媒体通 信的魅力。随着网络宽带化的建设,通信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将会千百倍地增长,届时多 媒体通信业务就会像今天的电话业务一样在社会上得到

30、普及。第7章未来的全光网络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 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全光网络。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 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通 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 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 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第8章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一) 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

31、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 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 传输速率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 大致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增 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lO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 2000 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二)向超大容量 WDM 系统的演进。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 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 %, 99%的资源尚待发掘。(三)实现光

32、联网。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 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四)新一代的光纤。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 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五)光接入网。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 都已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 和智能化的网络。结束语通过学习了解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优点,了解了光纤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学习到了光 纤传感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分

33、类,知道了光纤通信中的波分复用(WDH) 技术,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制式有同步数字系列(SDH)。学习了大概的光纤通信原 理与技术,知道在以后的通信中,光纤通信将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 实现高度集成智能化的全光网络,使信息化社会高速、繁荣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方便,给社 会带来更快进步,给人类带来更多利益。参考文献1 中译本李玉权等译光纤通信(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赵梓森,毛谦,周文俊光纤数字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3 马声全.高速光纤通信工程ITU-T规范与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4 张宝富,刘忠英,万谦等现代光纤通信与网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5 邓忠礼光同步传送网和波分复用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6 吴翼平现代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7 韦乐平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Z.泰尔网:通信世界网,2009 8 陶作民,崔繁荣光纤数字通信工程应用手册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