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457945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1结合自己经历,谈谈教育的定义。怎样理解教 育的本质。答:(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 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 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 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 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民展的 社会活动。首先: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 其次,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再次,这种影 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最后,它是人类的社 会活动。2试列举教育的起源学说。 答:(1)神话起源说,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这种观点

2、是错误的。(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法国的利托尔诺与美国的沛西能。把动物的本能 行为当成教育,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3)心 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把儿童对成人 的无意识模仿当成教育,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 性和意识性,不全面。(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主义观点。 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人类社会特 有的社会现象,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存在了。(5) 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叶澜。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 类的交往活动。3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 明。答:(1)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具有维系社会 稳定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政治变革的功能: 推动社会变革;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 促进社

3、会政治变革;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化。(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的功能: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是科 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 知识的重要手段。(3) 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地方?答:(1) 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 的功能;(2) 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3) 教育具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5根据你对教育的认识,谈谈教育是怎样促使个 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答: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方面:(1 ) 教育在个 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 社会化。首先

4、,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其 次,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最后, 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2)人在社 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个性化,同时也要求个 性化。人的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依赖于教育的作 用。首先,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其次,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最后,教育促进 人的 个体价值的 实现。6、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2)有 助于掌握教育理论,熟悉教育的实践规范;(3) 有助于总结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第二章教育目的1 说明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与培养目标、教育方 针的 关系。答:(1 )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

5、什么样的 人的规定,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 换言之,所 谓教育目的就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 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具体从 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 观实现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其次,教育目的既 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最后,教育目的首先是学校的教育目的。 (2) 教 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表现在: 教育目的是 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 畴; 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 于政策学范畴; 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 要求作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是对教育事业发展 方向所提出的要求; 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 体或个人

6、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 而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等提出的,对教育 实践具有强制性。(3)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 系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 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不同 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 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 体目标;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 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 具有一定的终极性;培养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 体努力方向,因学校与专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因教育阶段, 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也因课程的不 同而不同。具体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教育 目的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具体学校教

7、育的任务 和特点,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 平。任何终极性的教育目的都必须转化为一系列 具体的培养目标才能避免流于空泛;而如果每一 个具体的培养目 标不能与其他平行的培养目标以 及其上位培养目 标一起联系起来, 并且最终与教 育目的相联系, 则一个个具体的培养目 标也会因 失去整体性而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 值。2分析影响教育目的功能发挥的原因。答: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 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体现在以下及方面:1、 规范功能, 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政 党人才利益的意志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 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2、调控功能, 从宏观和微观

8、上谈。 3、评价功能, 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 根本标准时教育目的。3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 张,并给予分析和评价。答: 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指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 社会价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为教育目的的根本 所在的一种主张。 这种理论论点可以归纳为:重 视个人价值, 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个人个性发 展及 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价值所在, 认为教育价 值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天然发展, 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 身完善这种“天然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按照任的本性和发展需求来规定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即把社会价值看成高于个 人的价值,把社会作为制

9、定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的思想主张。 这种理论论点可以归纳为: 教育目 的是由社会的需求所决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就是教育目的。4分析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的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是我国的培养目标。第三章学生 1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 师。”试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看从哪方面来说,若从学生立场看:即使教 师没有因材施教。若从教师立场看:学生教不好, 影响的因素很多,如先天、环境等。 2请追述一件你经历过的或

10、遇见过的由教师造成 的学生委屈事件,从教育理论上做出分析、评价。 答:实例自己看。【用小刀划小学生5 年级全班学 还是呢个的手心,称其是让学生知道以后要好好 学习】教育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 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看,它包括显性功能和隐 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 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 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 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教育的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 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 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 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

11、质看,它包括正向功能和负 向功能,正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积极的 良好的效果而言,负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 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 上例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代课教师*没有认 识到教育功能的复杂性。从案例中可以看到,代 课老师刘*只看到了教育的显性功能,为了让孩 子“好好学习”而忽视了教育的隐形功能,没有看 到粗暴的教育手段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 另一方面,刘老师没有注意到了不良教育手段可 能给孩子带来的负向教育功能,导致了行动上的 不当。要彻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根本方法是提高教师 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如何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各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答: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

12、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是物质基础。对个 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 的生物前提,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能 性。环境环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个体 发展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个体身体及心理发展 会带来一定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的突出方面是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人的社会实 践的结果,正是人的社会实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规范着人的发展。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

13、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 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社会实践中接受客观世界 的影响,反映客观现实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离不 开人的社会实践。教育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对个体发展的 主导作用。 教育对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 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 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4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 予合适的教育。发展的顺序性;学生身心的发 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发展的阶段 性;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 容和方法。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的稳 定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阶段、

14、每个阶段的 变化过程及速度以及年龄特征大致是相同的。可 变性是指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会随着社会条件和 教育条件的变换而变化。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 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要因材施教 5请结合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谈炎你的教育应 对策略。答: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共五点。 1.生理成熟期 的提前。 2.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3.学习兴趣不高。 4.心理问题增多。 5.自我意识的增强。6试归纳比较现代学生学习的三种方式,谈谈你 对现代学习方式特点的认识。答: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 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 学”;是一

15、种独立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生。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 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具互补性、 互补性、自主性、互补性。 3.探究学习。又分接 收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具有问题性、过程性、 开放性。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提出问题, 组织研究。然后搜集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再次 是采取社会行为。7阅读下面的案例,思考我们学生的学习究竟出 现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几年前,什么叫自己的看法?”答:学习方式不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 习。第四章 教师1如何理解教师的本质。 答:主要表现在劳动特点、职业角色、职业形象 三方面来考察。 1.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创造

16、性、示范性、长期性、空间广泛性和时间连续性、 个体性及集体性; 2.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是教育 者、是文化传播者、研究者、3.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3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如何形成这些素 养?答:应具备以下几点:1专业道德。忠于事业, 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合作, 互勉共进。严与律己,积极进取。2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半 文化知识。3专业技能。教师的教学技巧教 师的教学能力.4你认为 21 世纪的教师怎样才能拥有高质量的 职业生活。答:学习。从方法和途径来谈。自己的知识要与 时俱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这是一个教 师最重要的

17、。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本人 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如何成 为一名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师。我认为,要着重从 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思想品德素质方面,教师 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人们对教师的思想道 德要求远远超过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德” 是师之本,德高方有严教。2、职业道德素质方面,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则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核 心。3、知识与综合素质方面,要提高全民族思想 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自身必须要具有扎实 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4、个性修养和心 理素质方面,教师的人格, 教师对社会、 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 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专

18、业发展的途径: 职前的教师教育、新教师 的入职培训、 教师的在职学习。5问卷调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并对现 实中的师生关系进行归类。答:生关系的内容非常复杂,可以从师生关系的 外部结构和实践表现两方面来考察。师生关系的外部结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单一 的人际关系形式,外部结构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关系;心理关 系;伦理关系。师生关系的实践表现: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将分 为三种形态: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最佳的实践形态。6怎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 教师居于主动 地位,具体应该做到: 1.树立正确人生观。

19、2.树 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3.发扬教育民主, 倾听学 生意见。 4.善于控制自己,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 矛盾。7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享有哪些合法权利? 答: (1)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隐私权,名誉权, 荣誉权。 (2)受教 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 帮助权等。第五章 课程1、 如何全面、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含义? 答:在中国课程一词始于唐朝。在英国课程一词 最早出现在英国某种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 有价值?一文中。 课程从广义来说, 课程是指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 有计划的学科设置、 教学活动、 教学进程、 课外 活动以

20、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从狭义来说,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 的学科及其目的、 内容、范围、活动、 进程等的 总和, 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和教科 书之中。2、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各有何特点? 应该如何正确评价? 答: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 在于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 遗产,而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 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学科课程是 一种古老、基本的课程形式。其代表人物有夸美 纽斯、赫尔巴特等。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三种典 型的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以学

21、 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 知识的优先性;课程组织遵循学生学科知识的 逻辑体系进行。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其代表 人物有杜威、卢梭等。其基本特征是: 以学习 者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 课程目 标的基 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基生长需要。 在经验 课程中, 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存在。 在经验 课程中, 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 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无意间获得的未包括 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 规范、价值、 态度或行 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3、试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22、教材概念及其对教 师的指导意义?答:课程计划是指由课程权力主体根据国家教育 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 性文件, 它规定课程门类、 课程设置顺序、各门 课程的教学和学年编制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它从整体上规 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 教材编写、 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 标准”的简称。表明国家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国 家意志,正因为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所以它具有 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活动的材料, 教学的 主要媒体,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 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

23、教材和视听教材。对教师的指导意义在于:1、课程计划是从整 体上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明确规定,体现国家对 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 工作的依据。 2、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简 称,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不同于教学 大纲。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4、试述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 加以评价?答: 1、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其主要观点: 学校 课程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 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技能为 目标。 2、 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其主要观点: 主张以学生兴趣、 爱好、 动机、需要、能力和态 度等为基础来编订课程理论。 3、

24、社会中心主义课 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 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认为课程的编订应从社会改 造要求出发、使课程在同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的 联系起来。5、什么是课程资源?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开发课程 资源?答: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 标的各 种因素,也称素材性课程资源; 狭义的课程资源 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又称条件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间接性;具体 性;多质性。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以 下几点。(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 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 外实践活动。(5)制

25、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 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第六章教学理论1、“教学”语义的由来是什么? 答:在汉语中“教学”语义发展:在古代甲骨文中, “教”的意思是指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 学习行 为。 教的语义最早是一种教者先学后教、教中又 学的活动,实际上,“教”源自于“学”,简单来说, 在古代,教学是指教人而学,侧重于学习。 随着 社会的发展及新式学校的出现,在近代班级授课 制的影响下,“教学”的语义被演变成“教授”,并被 人们所接受。最后教学又有了一种特别的语义, 即“教学生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学者认为 教和学是同一 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 教学是教师

26、教和 学生学的统一活动。2、 教学本质是什么? 答:1.从教学概念的语义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 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从教学本质的规定看,教 学时教与学 相统一的过程; 2.教会学生学习是教 学本质的具体规定; 3.育人性是教学本质的核心 特点。广义上的教学是指教育者指导学习者,主要以 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主动学习的活动,狭义上的 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与学 相统一的活动。3、教学意义和任务有哪些?答 1. 教学 的意 义 教学时传授知 识经验 ,促进学 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教学时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 本途径。教学时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 的重要手段。2教学任务

27、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 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 和创新才能, 教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体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审美情趣并奠定科学的世 界观关注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4、教学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循 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展 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 用。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 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利 于因材施 教不利于 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 启

28、 发。6、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有哪些形式?答: 1.分层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小班教学 第七 章 教学实践1. 教学实践分为哪些环节?这些环节彼此之间有 什么关系?举例说明答: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 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谈话 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 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并通过问答的形式 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 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演示 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 进行示范 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 知识

29、和 巩固知识的方法。 (5)练习法。是指在教师 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 并形成技能、 技巧的方法。 (6)参观法。(7)复习法。(8)学习 指导法。2、教师备课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进行教 学设计? 答:可简单概括为:“四备”,即备教材, 备学生, 备设计, 备媒体等。教学设计的目 标是在教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 间架设桥梁, 将教育教学理论系统地运用于教学 的实际问题,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3、一趟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趟好课的标准是: 1.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2.内容正确、充实, 抓住重点、 难点和关键。 3. 结构合理,充满机智 4.媒体有效,方法适当,善 “启”善“导”

30、5.语言科学而艺术。 6.板书有序,科学 合理。4、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策略的。 答:是根据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 为 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二产生的, 对教学活动进行控 制和调节, 并选择运用适当教学媒体所使用的方 法和方式的 总和 称。5、中学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等于注入式吗?为什么?答: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 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直观感知的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 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 学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讲授法不一定等于注入式,分两种情况,其一 讲授法是教学方法,若用启发式指导思想则为启 发 式 讲 授法。注入式是一

31、种 思想。6、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方法有哪些影响? 答:多样性7、为什么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答: 教学有法指有很多教学方法,但在在实际应 用中要结合学生, 环境和教师本身特点,无定法 指要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8、什么是教学评价?你认为我国教学评价存在什 么问题?答: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原则,利用所 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 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 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别的过程。当前制约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瓶颈之一则 是评价问题。 教育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 运用 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 对教学活动 过程、 结果及其有关因素。 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在 教学领域, 它主要对老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课外改革、 课外活动等工作, 教学成果及学生学 习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 生不断成长、 教师素质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