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36660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鉴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别枝:_社林:_2画“_”的句子从_觉和_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农村的丰收景象。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_2. 阅读理解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解题,了解纪行诗,判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从“道中”看,诗人写出游,只写

2、到“去”,并没有写到“回”。_2请找出诗中两处明显的对比,填写下面的内容。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是第一处对比:“梅子黄时”正是江南_时节,难得有这样“_”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是第二处对比:山路上苍翠的树树,与来的时候一样_,森林丛中传来_,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3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_诗中“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_“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_3. 古诗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

3、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本诗作者宋代词人_,号_,与其父苏洵、其弟_合称“三苏”。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把雨比作_。3本诗后两句中“”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我能再写一句有关雨的诗句。_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问题。山高路远(汪国真)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

4、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1下列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诗的中心(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人生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的各种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B.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敢者应该“走向远方”“走向大山”。C.从“走向远方”“走向大山”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都市生活,渴望宁静平淡的生活。D.全诗洋溢着经历人生风雨,战胜艰难的沧桑感。3诗中加点的“呼喊”和“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_5. 课外美文欣赏。题金陵渡唐张

5、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1这首诗的诗眼是_。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牧童遥指杏花村。1把古诗补充完整。清明一诗描写的是(节日)时的景象。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_。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的_。2“独”的意思是_,“倍”的意思是

6、_。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是农历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和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B.思念亲人。7.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描绘云和雨的特点;“”和“”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7、后两句中一个“”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8.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的向往。9. 朗读古诗江上渔者,完成练习。1把诗句补充完整。江上_,_鲈鱼美。君看_,出没_。2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

8、音,填在括号里。mmi(1)君看一叶舟,出没(_)风波里。(2)小明今天没(_)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ssh(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_)的。(4)他似(_)乎有一点不高兴。dntn(5)一个弹(_)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6)他弹(_)奏的乐曲非常好听。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渔者:_(2)但:_(3)出没:_4填一填。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代的_。反映了_,唤起人们对的注意。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6根据诗意写诗句。(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_(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

9、鲈鱼的味道鲜美。_10. 课外拓展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小路。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娇:可爱的样子。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季节是_。2“千朵万朵”形容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的样子。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怎样)、黄莺_(怎样),表现了诗人_的心情。11.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

10、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_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_3“千里莺啼”说明了_,“绿映红”表现了_。4读古诗的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_5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两句。_13.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11、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14. 对比阅读下面文段,体会表达。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补充诗句。2第一首题目是_,第二首题目是_。3“何当”的意思是_,“任尔”的意思是_。第一首中“快走”意思是_,“走马观花”中“走马”意思是_。4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