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358090 上传时间:2020-11-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典诗歌之抒情手法.ppt(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之 抒情手法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 条理的答题 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 抒情手法 ? “汝果要学诗 先懂诗家语”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 也叫 直抒胸臆 , 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 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 民生之多艰” 优点:感情直白显露,让人一目了然, 感染力强 。 “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 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 “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的 双调 沈醉东风 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

2、诗人往往借助 多种手段委婉含蓄 表达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 中往往 没有直接表明情感 的词、句。 叙事抒情 间 接 抒 情 托物言志 咏史抒怀,借古讽今 史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景 事 物 典故 用典抒情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的“映阶碧草自 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音”,通过 写景 来抒发 情感;“三顾频烦天下 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通过 用典 来抒发情感: 这就是 间接抒情 。“长 使英雄泪满襟”,就是 直接抒情 。 咏史抒怀

3、 练 习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借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抒发某种情感, 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 情与景的融合。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是方式,情 景交融是效果。几者不是对立的,也没有严 格的界限。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 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 大特点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诗人 通过 对 “青苔”、“红树”以及“雨”景、 “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 营造

4、 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表达 了悲愁,孤 寂和思亲的情感。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 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 题? ()“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 本诗用了 “以乐景写哀情” 手法 ()“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 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 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 伤的情绪。 乐景 乐情 哀情 哀景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景与情 表现形式 以乐写乐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以哀写哀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

5、窗 。 以乐写哀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 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绝句 ) 以哀写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 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 塞下 曲 其一)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姜斋诗话 2、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的 物 来表明人生的 志向、情操、 爱好、愿望、要求 等。 答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 托物言志 的手法。诗中三 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 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 的人生态度。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抒情特点。 例

6、: 托物言志 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 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托 物 言 志 和 借 景 抒 情 的 区 别 托物言志 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 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 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 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 3.借古讽今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 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 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7、济沧海。 (宗悫的典故 ) 2、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 ) 4.用典抒情 在诗歌中 使用典故 (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 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 ,借以表 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 。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 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 在武陵微醉。 问: 简要回答末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由此 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 答:( 1)“人在武陵微醉”是 用典抒情 。 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 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由此可知这首宋 词抒写的是 桃花 。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借古讽今 引

8、用前人前事等 来评论当 前风气、时政等 ; 用典抒情则是 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 迹来表现 自己的感受 。 5.叙事抒情 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情表达 ,通俗易懂。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无穷。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该诗 叙事抒情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 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 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 手法 。 (2)联系诗文 说说这个手法的具体运用 。 (3)说说用这种手法怎样有效地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 诗。( 4分) 这首诗写了作者 “ 春行 ” 时的所见所 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 “ 花自落 ” 、 “ 鸟空 啼 ” 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 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