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户口制度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7286327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1.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明朝的户口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明朝的户口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明朝的户口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明朝的户口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户口制度(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明朝的户口制度自秦始皇迄清朝灭亡,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都是实行君主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体 制,国家的权力归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经过汉、唐、宋、元以来的不断完善,到了封建 社会晚期明代,皇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大权,皆由皇帝一人独 断。君主极端专制主义至此最终确立。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重大发展 和变化。但是,这种发展和变化,并没有改变皇权存在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户和田土。 任何一个政权,一旦失去它们,就势必无法生存。管理户口和田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事关军国大计,非抓不可。明朝开 国皇帝朱元璋,与历代封建帝王一样,从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

2、到这项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对 户口和田土问题始终常抓不懈。并为此颁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相应可以具体操 作的方法和规程,以确保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与徭役征发,巩固皇权统治。户口,包括户数和口数。这两个数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户口的升降影响更大。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速, 而且被看作是国势盛衰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户口制度历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在封建国家制 定的各种典章制度中,户口制度往往置于首要地位(在官修的“正史,中,户口常常列为经 济政策食货志的首篇),并付诸实践,时时命官进行普查登记、核定册籍,实行层层管 理,措施亦颇为严密。明朝的户口制度,承上

3、启下,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更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而后,列圣承业治 国,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明朝户口制度的中心问题是千方百计控制人户与土地,强制农民大众为封建国家交纳赋 税,提供劳役。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第一节建立户帖户籍户贴制的颁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国家,户口制度源远流长。根据史书记载,这个 制度在秦朝以前已经实行。及汉代,设有专官管理户籍。唐、宋两代,户籍编制工作日臻严 密,开始划分户等。元朝统治之日,户口类别的划分更为细致,有民户、军户、匠户、站户

4、、 医户、盐户、窑户、儒户等各种户别。此外,还有驱户、佃户等。明朝的户口制度,就是在 前代,特别是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此,只要看看明朝户籍的分类,即可一清二楚: 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 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著籍。人户以籍为断, 禁数姓合户附籍。漏口、脱户,许自实。明史食货志曰:“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 部,帖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及郊祀,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荐之天,祭毕而藏之。” “籍,通俗也叫册”。所以,户籍也可以称为“户册”。明太祖所以在建国之初急

5、于“籍 天下户口”,是事出有因,非籍不可的。因为人户和土地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 而土地又要依靠劳力进行开发耕种。不掌握户口,不明人丁事产,就不能了解基本国情,征 发赋役也就无从下手。由于元末以来,连年战争,兵荒马乱,人民流散,田册、户册,或毁 于兵火,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严重失实,不足为凭,“民有一户应数十户差役者”。所以, 整理户口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建国以前,明太祖在四出征战,炮火纷飞的日子里, 就多次下令在其控制的区域内“籍户口”。明建国以后,洪武元年(1368)立即命中书省议役法。以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 顷者,以别田补足,名曰“均工夫;立册叫“均工夫图册”,行

6、于南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以 及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均工夫,按田出夫,只求夫役与田亩一致,尚未与丁口多 寡挂起钩来。同年十月,明太祖命各地总兵官收集元代户册。洪武二年(1369)下诏:“凡 军、民、医、匠、阴阳诸色人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许 以原报抄籍为定”,就是暂时允许以元朝的户籍为准。时值建国之初,社会秩序仍然相当混 乱,漏口、脱户者不可胜计,暂时承认原有户籍的做法,当是可取的。但毕竟非长久之计。 明太祖一直以“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深感不便,屡思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洪武 三年(1370),进一步派遣一部分军人与行政官员,分赴各地核实民户,统计人口。这也

7、是 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人口大普查。户部奉命在普查的基础上制订户籍、户帖。籍保 存于户部,帖则由民自己保管。 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户口。 王毓铨:明朝人论明朝户口,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年第13、14期。明太祖实录* 一卷二八。 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口。户帖,最初是由宁国知府陈灌(璀)创制出来的。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6),明太祖 朱元璋命陈灌为宁国知府。陈灌为良吏,关心民间疾苦,在府内大力除弊兴利,“革兼并之 俗,核欺隐之籍”,首创户帖之制。明太祖得报,以为可法,遂取以为式,颁行天下。对 于这种户帖的创设与规制,明人多有记述。其中,以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一书所记,似最 为详尽。兹摘录于下

8、: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钦奉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 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 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看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著与那 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著 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 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除钦 遵外,今给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一户某府州县乡都保附籍户计家口男口成丁不成丁妇女口大小事产基田瓦草屋右户帖 付某收执。准

9、此。洪武三年十一月日。书中,又谓此帖“周围梅花阑,大不满二尺,号数处用户部印合同半铃,年月日下空处 用全印,后有一大部字,印下花押,直连者三,又横并者三,无官吏职衔姓名。背后沿边, 县刊一小牵长腔宕印于其上,首行云:江阴县提调官,下分注知县钱文德,县丞傅学。第二 行司吏麋宗文。第三行典史朱贯道。每人皆有花押。末行洪武三年十一月日。县印向前,不 在年月处”。据称,洪武户帖的原件,今世有存。李诩是明朝常州府江阴县人。他所记的江阴县户帖, 与其他地方的户帖,规制完全一样。由上可见,明代初年户帖的内容与格式,主要有以下三 项:前面,记载皇上圣旨;中间,写明户主姓名、籍贯,全家口数,分为男子成丁、不成丁

10、 以及妇女大口、小口,俱记各人姓名、年龄及其与户主之亲属关系;最后,登录事产。包括 不动产(如房屋、田地)以及动产(如船只、耕牛)等之种类与数量。“唯不载户丁等则及 田地科则等,此其与赋役黄册不同之处”。 参见明史卷二八一循吏传陈灌。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半印勘合户帖。户帖制的推行,对于明代初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从洪武三年起全面实施,迄洪武十四年(1381)编造“赋役黄册”为止,在十多年间 一直是明太祖用以管理户口、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不仅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巩固新生政权 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是对“均工夫”法的完善和发展,并为实行赋役黄册制度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另一方面,户帖

11、制亦有其不足之处。它“不载户丁等则及田地科则”,势必容易 造成赋役征调轻重失宜。同时,户帖上所登记的人口、事产,又都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反映 出其动态变化,也没有涉及到人口与财产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些都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更为有 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使国家的赋役征收能够有保障,另一方面又使百姓的赋役负担能够平 均一些。编造赋役黄册众所周知,全国赋役事务,原由中书省负责管理。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明太祖以中书省丞相胡惟庸谋叛为由,将其杀死,并宣布永罢丞相制,革除中书 省,分权于吏、户、礼、兵、叭工六部,暂时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集大权于他一人, 皇权从此登峰造极。但是,在经济上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

12、挑战。其中,最严重的现象之一, 就是户口混乱,漏口、脱户、隐瞒丁产者数多,从而引起赋役负担严重不均。隐瞒丁产,直 接威胁国家赋役征派;赋役不均,则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两种现象集中到一点,都不 利于皇权的巩固。因此,非改变不可。如何改变,这又是一道难题,需要认真思考,细心做好。当时中国已是一个世界大国,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都是一家一户,基本上处于一种分散状态。如果没有一种严密的组 织机构,以及可以具体操作的管理系统,是绝对难以办到的。为此,必须首先把一家一户分 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由他们自己管理、监督自己,即赋役由民出民管,公共事务、社会治 安,也由居民自己负责维持。明太祖的聪明伟大,就

13、在于他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敢于 进行变革,政治、经济同时并举。而且讲求策略,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为了 在户帖的基础上,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户口与土地,他首先改革地方政权组织,仿前代 里甲之制,强化户口管制。元代基层一级的政权单位为“社”,每社五十家。明太祖废“社”, 编民为里,实行里甲制。通过里甲组织,把本里本甲的赋役管理起来。从改变农村政权组织 形式入手,以达到管理经济的目的。为了管好赋役,洪武十三年以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编置小黄册”,而后各地相互仿 效、创新,不断摸索,加强赋役管理。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梁方仲:明史食货志 第一卷笺证,北京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认为时机

14、成熟,“以赋役不均,命户部编 赋役黄册”。并以该年为全国第一次大造之年,以后每十年编造一次。其内容、编造方式、 管理程序是这样的:第一,在乡村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其余一 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人(户)。每年役使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负责一里一甲之事。里长、 甲首轮流担任,其先后次序以丁、粮多寡为定。每十年为一周,叫做“排年”。第二,在城镇同时实行这种管理体制,只是建制单位名称不同。乡村叫“里”,城中称 “坊”,城乡结合部为“厢”。坊、厢的钱粮差役,以及其他公共事务,由坊长、厢长督责, 差役由坊、厢内的居民按丁轮充。第三,每次编造黄册时,每里编为一册。册的前面绘有一个总图。鳏寡

15、孤独不服徭役者, 则带管于一百一十户之外,列于图尾,称为“畸零”。僧人、道士给以度牒(身份证明文书), 凡有田者编入民册,按一般民户征派赋税;无田者亦称为“畸零”。第四,赋役黄册每隔十年,由有关衙门重新核实编造,以丁、粮增减而定里长之升降。 册一式四份,一份送户部,其余三份分别保存于司(省)、府、县。送呈户部的那份,册面 用黄纸,故称为黄册。黄册于年终进呈,然后转送南京玄武湖后湖东西二库收藏。每年命 户科给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户部主事四人,厘校讹舛。明中叶以降,各种典章制度多遭到破坏。赋役黄册也徒具形式,失去实际意义。官府征 收赋税,编派徭役,往往自行另造一册,时称“白册”。明史卷一三八范敏传

16、。 明史卷三太祖纪三云: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己丑,“谕户部编民百户为里。婚姻死丧疾病患 难,里中富者助财,贫者助力。春秋耕获,通力合作,以教民睦”。此处百户为里,似为居民互助合作组织。 关于“黄册”一词,明人张萱疑耀卷二另有一种说法:“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黄册。 自刘宋时巳有之。齐高帝即位,尝敕虞玩之与傅坚意检定。诏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云云,时 亦称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义。余偶阅唐开元制,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岁为中,二十有一 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谓之曰黄,亦自男女之始生登籍而名耳” (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册,第4页

17、)。 以上参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五。关于明太祖颁定的赋役黄册,史料多有记载,俱可资参考。其 中,傅维鳞明书卷六八赋役一文所载,似更为详细清晰。其文如下:“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 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十户,名全图。其不能十户,或四五户,若六七户,名半图。城中曰坊, 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系于百十户之外,著之图尾,曰 畸零带管。册成,上户部,而省、府、州若县各存其一以侍会。皆十户。有司将定式给坊、厢、里长,令 人户诸丁口、田塘、山地、畜产,悉各以其实自占,上之州、县。州、县官吏查比先年册诸丁口,登下其 死生,其事产、田塘、山地贸易者,一开除,一新

18、收,过割其税粮。其排年,坊、里长消乏者,于百十户 遴丁粮近上者补之。有事故绝者,附畸零。”以里甲为基层单位,编制赋役黄册,这是明代赋役管理的一项重要变革。以里中富裕者 (丁、粮多者)轮充里长;以老人劝督里中居民,“导民善,平乡里争讼”,这是明代赋役管 理的另一个特点。如前所述,明代对户等的划分,俱以职业为标准,“毕以其业著籍”,为其 户籍制度的根本特征,但它却是沿用元代旧制,非明代之创举。人户以籍为断,禁数姓合户 附籍,凡漏口、脱户,必须向官府自首,目的是防止人民逃避赋役。明代的役法,实行配户当差制,即由朝廷佥拨一定数量的人户去充当某类特定的差役, 时称“户役”。最主要而又最重的户役,有民户、

19、军户、匠户、灶户四种。役户各有籍,“列 其人户丁数于内,以便差派。民户籍、灶户籍隶户部,军户籍隶兵部,匠户籍隶工部。全部 各类役户在五十种以上。充当户役的则是全国的编户齐民。上述四类役户中,军户户役、灶 户户役最重”。军户、灶户,都是世代永充,不得更改。匠户也是如此。赋役黄册,侧重 于户口管理,强调人户统计与控制。洪武十四年第一次大造黄册时,南直隶应天十八府州, 以及浙江、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广、江西、福建等十二 省(布政司),编入赋役黄册的户口数,共计为一千零六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户、五千九 百八十七万三千五百零五口。以里、坊、厢为编审赋役的基层单位,以及里长、

20、坊长、厢长职能的确立,是明代赋役 管理体制日为完善的表现,也是当时地方基层政权暂趋成熟的反映。赋役黄册编定以后,户 籍不得随意改动,从农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户都处于封建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任何人不得擅 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其组织系统之完备, 层层管制之严厉,实超越于前代。可是,在封建剥削制度下,这种层层控制的高压政策,事实上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 杜绝人户逃亡、移徙,隐瞒人户的现象更是有增无减。终于迫使封建皇朝不得不认真对付这 部分群众。 王毓铨:明朝人论明朝户口,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年第13、14期。第二节抚辑各色人户明史称:“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

21、。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 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在封建社会,“逃户”与“流民”的出现,往往有着非常复杂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史、地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为封建地主阶级及其 国家的剥削压迫本质所决定的。附籍,却有些不同。应该说,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 的一种正常现象。至于朝廷所实施的“移民”,原因更复杂,这个问题将在下面专门叙述。 这里先介绍朝廷对待逃户、流民、附籍等各色人户的政策。关于逃户与流民逃户和流民的产生,除了 “避徭役、“年饥或避兵”之外,躲避赋税也 是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这两种情况,历代皆然。就明朝而言,从明建国开始, 迄明朝灭亡

22、为止,逃户与流民从未间断。从发展阶段来看,大约可以宣德朝为界始,宣德以 前,由于国力相对强大,社会比较稳定,逃户和流民问题尚不十分突出,规模小,对封建国 家的直接威胁还不严重。从宣德后期开始,从南到北,人民逃亡的现象已经变得相当严重。 为了明白起见,先将明实录所记洪武二十四年1391)至正统十二年(1447)五十多年 间,逃户与流民的一些资料,表列于下:时间地区人数与去向逃亡原因资料出处洪武二十四 年四月癸亥山西繁峙县逃民300余户,“累岁招抚不还”。迫于苛政。明太祖实录卷208。建文四年八月丁丑南直隶淮安、北平、永平、河间诸郡流移复业者71300余户。“避兵流移”。明太宗实录卷11。永乐元年

23、正月庚辰北平布政司流民复业者130600余户。明太宗实录卷16。(续表) 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时间地区人数与去向逃亡原因资料出处永乐元年闰十一月了未河南开封诸府复业之民 302230户,计男女1985560人。未复业者32050余户,男女146020余人。因赋税繁重“不得已而去”。明太宗实录卷25。永乐五年八月壬辰广东揭阳诸县民多流徙者,近招抚复业1000余户。“此皆逃避差役之人”。明太宗实录卷70。永乐八年七月戊子山东莒州等县复业之民13400户。明太宗实录卷106。永乐十六年二月癸巳湖广随州等地各处逃来之民5O0余户。“厄于饥寒”。明太宗实录券197。永乐二十年十月戊子山东高密县复业逃民70

24、0余户。“科差烦扰,衣食不给”。明太宗实录卷252。洪熙元年十二月丁亥浙江海宁等县民逃徙复业者9100余户。“科敛无度所致”。明宣宗实录卷12。宣德三年闰四月甲辰河南南阳诸县由山西流入之饥民不下10余万人。“民饥流移”。明宣宗实录卷42。宣德五年十一月甲寅河南开封等府逃民复业者115600余户。徭役所致。明宣宗实录卷72。宣德十年六月丁未河南彰德等府逃民复业者50000余户。“追累年负欠税粮,民不聊生”。明英宗实录卷6。正统二年三月戊午陕西汉中逃民四、五万人。“比因徭役频繁,饥寒明英宗实迫切, 遂致转徙”。录卷28。(续表)时间地区人数与去向逃亡原因资料出处正统二年四月戊寅河南归德诸处逃民54

25、0余 户。“赋税浩繁,家道贫窘”。明英宗实录卷29。正统五年正月辛亥真定、太原各州县招抚逃民复业计36640余户。租役烦扰。明英宗实录卷63。正统五年正月甲子山西、河南等处流民34230户。“贫民困乏,迫于科关,遂致逃移”。明英宗实录卷63。正统五年十二月甲午山西招回复业流民计11533户。“岁荒艰窘,流移各处”。明英宗实录卷74。正统十年五月庚子凤阳宿州自山东、山西诸处逃入之民动以万计,已招抚男女4100余 人,计780余户。差徭所致。明英宗实录129。正统十二年三月戊子河南邓州自山东、山西逃入流民350余户。“徭役繁重,逃移至此”。明英宗实录卷151。正统十二年四月戊申山东青州诸城县民先逃

26、移者10300余户,继又逃者2500余家。“地瘠民贫,差役繁重,频年荒歉”。明英宗实录卷152。正统十二年五月壬子河南自各处逃入流民将及20万,尚有行勘未尽之数。累因旱伤,辗转流移。明英宗实录卷154。正统十二年六月丁卯山东兖州府沂州饥民逃移者5500余户。“累岁旱涝,民饥逃移”。 明英宗实录卷155。表中所列的数字,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从中不难看出:在此五十多年间,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都已出现大批逃户和流民。如果每户按五口计算,人数多达440余万(包括复 业与尚未复业)。在如此众多的“辗转流移”的农民中,不排除有些在元末战争中已经弃家 逃出,但大部分都是明皇朝建立以后,由于经济剥削和“靖难

27、”战争等原因而造成的。无论 是还乡复业者,还是累招不还者,概不例外。洪熙元年1425)十二月,浙江海宁县的奏言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民逃徙复业者九千一百余户,所欠夏税丝绵四万余斤,粮三万余石, 乞恩优免。上谓尚书夏原吉曰:一县几何民,而逃者九千余户。此必官不得人,科敛无度所 致”。宣德时,宣宗又说:“人情皆欲安居,谁肯弃业他徙。只缘有司不善抚恤,横征暴 敛,致其如此疽他还说:“天下人民,国初俱入版籍,给以户帖,父子相承,徭税已定。 近年各处间有灾伤,人民乏食,官司不能抚恤,多致流徙”正统时,英宗说:“朕自即位 以来,屡诏轻徭役,蠲逋负,慎简官僚,善加抚字。今岁未为荒歉,而民流移如此。盖由府、

28、 州、县官尸位素餐,苟且度日。稍有科差,则放富差贫。征收税粮,则横加科敛。或徇势要 所嘱,督追私债,甚于公赋。或为豪猾所饵,通同侵渔,无所不至。以致小民不能存活,弃 家业,携老幼,流移境外”,“迁徙不常”。 明宣宗实录卷十二,洪熙元年十二月丁亥条。 明宣宗实录卷六八,宣德五年七月丁巳条。逃户与流民大量涌现的后果是,“田地荒芜,庐舍荡然”,经济萧条。例如:苏州府太仓城,洪武二十四年编造赋役黄册时,原有六十七里、八千九百八十六 户。至宣德七年(1432),只余下十里、七百三十八户。四一年间,户口逃亡十分之九。 经济最发达的苏州府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人户逃绝,田多荒芜,势必“逋 负税粮

29、,遗累乡里”,“公私耗竭”,皇权的经济基础也受到猛烈冲击。为此,必须有相应的 政策予以调整。逃户明初洪武、永乐二朝,对选户的政策一般说来是恩威并重,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有暴力强制,又有宽恤之举。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国子监生会同各地府、州、 县官员,审查逃户,派人押回原籍复业,免其徭役一年。而对于老弱不能还乡以及不愿还乡 者,则令所在著籍,授田输赋。洪武二十四年(1391),山西繁峙县奏言:“逃民三百余户, 累岁招抚不还,乞令卫所追捕。”明太祖不同意,谕户部官曰: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 因此而逃,宜听其随地占籍,令有司加以善抚。永乐七年(1409),山西安邑县奏曰:逃 民田土荒

30、芜,而税粮尚征,里甲赔纳。明成祖立即指示户部尚书夏原吉,说:百姓必耕以给 租税,既弃业逃徙,则租税无出。若令里甲赔纳,必致破产。破产不足,必有逃徙。于是租 税愈不足。应马上发文,凡有此种情形者,一律停止征收租税。永乐十九年(1421),令 原籍有司核审逃户。永乐二十年,山东高密县奏言:“逃民七百余户,已还乡复业。其历年 所欠粮料,上司一再遣官催征,请予宽免。”明成祖即谕户部官,宜申令有司:“自今逃民复 业者,历年所欠粮料等物,悉与蠲免。”永乐帝勇于开拓进取,他在位二十二年为中华民 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宣宗实录卷六九,宣德五年八月乙未条。 明英宗实录卷一二七,正统十年三月辛丑条。 明

31、英宗实录卷一二一,正统九年九月己酉条。 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二二。 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逃户;明史卷七七食货一 户口。明太祖实 录卷二。八,洪武二十四年四月癸亥条。 参见明会要卷五。民政一 逃户。 明太宗实录卷一二四,永乐二十年十月戊子条。但他毕竟是一位封建皇帝,有功劳,亦有过错。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大动作,有 的值得歌颂,有的难免有副作用。当时最为轰动的有三件:迁都北京、出兵安南、派郑和下 西洋。这三件事都有得有失,既为大明帝国树起了威武强盛的形象,又使国家财力消耗太大, 增加了百姓的赋役负担。于是从宣德朝开始,人户逃亡的现象很快蔓延开来。宣德帝为了制 止这种现象

32、、巩固皇权的经济基础,宣德五年(1430),一方面,选派一批廉能官往治财源 所系或名都大邑等繁剧难治之地:以况钟为苏州知府、赵豫为松江知府、莫愚为常州知府、 马仪为杭州知府、陈本深为吉安知府、罗以礼为西安知府、邵旻为武昌知府、陈鼎为建昌知 府、何文渊为温州知府。又择才堪重任之臣周忱为工部侍郎,巡抚财赋重地江南,督责税粮, 整理赋役,均平官民田科则;另一方面,还是实行宽恤政策。他说:“人情皆欲安居,谁肯 弃业他徙?.比闻漳州强贼,皆是逃民,罪虽可诛,情亦可悯。推原其始,责在有司,其即 榜示各处,务从宽恤,若有扰害,致其逃亡者,罪不贷。”正统元年(1436)六月,为了 摸清各地逃户的情况,命山西、

33、河南、山东、湖广、陕西、南北直隶、保定等府州县,造“逃 户周知文册”,备开逃民乡里、姓名、男妇口数、军民匠灶等籍,及遗下田地税粮若干,原 籍有无人丁应承粮差。若系军籍则开某卫军役及有无缺伍,送各处巡抚并清军御史处,督令 复业。其已成家业愿入册者,给与户由执照,仍令照数纳粮。若本户原有了多税粮十石以上 者,今止存一二丁者,认种地五十亩。原籍有人办粮者,每人认种地四十亩,俱照轻则民田 例,每亩起科五升三合五勺。原系军匠籍者,仍作军匠附籍,该卫缺人,则发遣一丁补役。 该轮班匠,则发遣一丁当匠。原籍民灶籍,灶户免盐课,量加税粮。如仍不首,虽首而所报 人口不尽,或辗转逃移及窝家不举首者,俱发甘肃卫所充军

34、。正统八年(1443),令逃军、逃匠、逃犯人等,自首者免罪。正统十四年(1449) “土木之变”,明军惨败,国力大衰,社会开始动荡不安,逃户现象 加剧,一些大臣对此深为忧虑。景泰五年(1454),镇守福建兵部尚书孙原贞上言:臣昔官 河南,尝稽核逃民簿籍,凡二十余万户。此辈悉转徙南阳、唐、邓、樊间,群聚谋生,安保 其不为盗?宜及今年丰,遣近臣循行,督有司籍为编户,给田业,课农桑,立社学、乡约, 使敦本务业。生计既定,徐议赋役,可无他日患矣。 明宣宗实录卷六八,宣德五年七月丁巳条。 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逃户。此处文字据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第6页,中华书 局1982年版。 明英宗实录卷二四七,景泰

35、五年十一月辛酉条。成化四年(1468)三月,巡抚陕西右都御史陈价奏曰:“平凉、延安、庆阳等府所属人 户,为因年荒贼扰,逃移外郡十有七八。所遗田土、粮草、钞、绢,俱责现存人户代纳。存 者被累,亦欲思逃;逃者惟虑追赔,不愿复业。臣愚,欲将逃于河南、山西、湖广、四川地 方者,或行文彼处官司差人送回,或令回文原籍府县发人起取。无分彼此,悉与口粮。其代 逃户赔纳者,悉与蠲除。凡公私逋负,一皆停免。庶逃者乐于复业,而存者不致思逃。”奏 疏呈上,下户部商议,以为“逃民近而知所向者,宜如拟起取;远而无定在者,宜行该巡抚 官勘实遣回。于粮差实免二年,于赔纳则量蠲其半”。诏从之。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巡抚湖

36、广都御史阎仲宇奏:“本镇地方,多流民啸聚。请下 各州县审核,有系逃军、逃匠、逃囚者,各递解原籍处理。其不系逋逃,愿自还乡者,抚遣 以归。如住久置有产业,不愿回还者,照例收附里籍,三年之后,随垦田多少,从轻纳粮当 差。若军匠冒称民籍者,从原籍官司查取改正。”诏从其议。由此可见,明朝廷对逃户的政策不外数条:动用武力强迫还乡复业;老弱不能归或已在 外地成家立业等原因而不愿归者,准予所在附籍;适当减免赋役;原来的户籍不得改变。中 心是为了使所有的民户都必须有户籍,人人都在户口管制之列,而且不得改变原来的户籍类 别,以保证社会治安和应征丁粮数目。明代的“逃户”,就其政治、经济地位而论,除了以贫民为主体外

37、,还有一种类型,那 就是有钱有势的富户。富户之逃,起于明太祖仿效汉代徙富民实关中之制,又惩元末豪强欺 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尝命户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十八府州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 以次召见,徙其家以实京师,谓之富户。成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平)、 大(兴)二县厢长,附籍京师,仍应本籍徭役。供给日久,贫乏逃窜,辄选其本籍殷实户佥 补。宣德以后,随着法制松懈和贫民逃亡日趋严重,那些当初被迁徙南京、凤阳、北京的富 户,也由于长期困累于徭役,纷纷开始逃窜。于是朝廷在宣德年间又出台了对付富户逃亡的 政策,总的精神比对贫民逃户严厉得多。宣德三年(1428)定制:凡富户逃亡,一律发

38、边境 地区充军,官司、邻里隐匿者,俱坐罪。宣德六年又令:富户在京入籍,逃回原籍或躲避他 处者,正犯发口外充军。至成化时稍作变动,令顺天府查勘在逃富户,应清勾者,造册送部,发各该司、府、州 县,拘解补役。 明宪宗实录卷五二,成化四年三月庚辰条。 明孝宗实录卷一四七,弘治十二年二月癸丑条。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富户;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户口。关于明太祖移徙富 户实京师及其户数,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四年七月庚子条云:明太祖谕工部臣曰:“昔汉高祖徙天下豪 富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朕今亦欲令富民入居京师。卿 其令有司,验丁产殷富者,分遣其来。于是工部徙天下富民至者凡

39、五千三百户。”迄弘治朝始为放宽,改为罚银助役。弘治五年(1492)令:顺天府在逃富户,各省不必 起解,每户每年征银三两,转发宛平、大兴二县帮贴见在厢长当差。嘉靖时,又进一步放松, 减为征银二两,以充边饷。嘉靖二十九年(1550)题准:将原收富户银两,历支四百两,给 宛平、大兴二县厢长代役。仍行文原籍查各富户果系逃亡,节年累徭户帮佥者,自本年为始, 每名减银一两,止征二两解部。流民“流民”与“逃户”(富户除外),有时很难分别开,按照明史食货志所下定 义,只是起因有所不同而已,“逃户”主要是为了逃避徭役,而“流民”则主要是由于饥荒 和兵火所致。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流民,不知何时而始有,自宋以上无闻

40、。大抵自元政不 纲,富者骄而贫者顽惰,有司莫之问。未流之先,不为存恤;既流之后,不为安集,相沿至 于成化而始剧。初为流民,既为流寇,遂延绵而不可弭”。流民,“自宋以上无闻”一说, 恐有些失实。在封建社会,哪朝哪代没有流民。而元代末年以来,流民成批涌现则属无疑。 明朝从宣德开始日趋严重,至成化时规模空前,矛盾激化,并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 陕西、湖广诸省。据明宪宗实录卷十九,成化元年(1465) 七月辛未条记载,当时仅南阳及荆、襄一 带,就有流民十余万人。同书卷六一,成化四年十二月丁酉条称:于时荆、襄、安、沔之间, “流民不下百万”。明初洪武、永乐二朝,对待流民的政策,与对待逃户大体相当,

41、主要是以招抚为主,减 轻赋役,令其还乡复业。洪武初年,韩政镇守河北,由于实行招抚政策,流民复业者甚众。 永乐四年(1406)九月,朝廷对苏、松、常、杭、嘉、湖六府流民加以救济,还乡复业者达 十二万余户。永乐六年四月,明成祖下诏:凡流民归里复业者,三年免予赋役。宣德以后也 基本上如此。宣德三年(1428)七月,工部郎中李新自河南回京,奏曰:“山西饥民流徙南 阳诸郡,不下十余万。官司遣人捕逐,民愈穷困,死亡日多。”宣德帝遣官抚辑,发仓粮赈 济。正统时,除继续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救助之外,又从组织上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正统 四年(1439),英宗令流民勘籍编里互保,由所在甲长严加管束,并设抚民佐贰官。

42、凡归本 籍务业者,官给耕牛、种籽、口粮。又从河南、山西巡抚于谦之请,对流民复业者免征税粮。 正统六年(1441),山东、陕西二省流民二十余万人流入河南,于谦发粟救济,同时令官安 抚,授田给牛耕种,流民得以安居务业。景泰初年,对河南、山西等处流民还乡复业者, 有的计口给粮,有的免除赋役五年。以上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富户。 王夫之:恶梦。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册),第388页。 明史卷 一三。韩政传。参见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成化朝,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加之灾伤频仍,河南、陕西、湖广、四川等省,流民蜂 拥而起,且集中屯聚荆襄地区,发动武装起义,成为明朝历史上流民潮最为高涨的时

43、期。封 建国家对流民的政策,也从此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以军事镇压为主,另一方面令添设专 官抚治,从组织上行政上加以控制。是时,从各处流入湖广荆、襄山区的流民,多达百万人。成化元年1465)三月,刘通 号“刘千斤”,集众数万起义,署将军、元帅等职,称“汉王”建元德胜,进军于襄、邓之 间。次年闰三月,朝廷派大军镇压,刘通被俘遇害。成化六年十一月,其党李胡子等人冒死 起义,称“大平王”,设立总兵、先锋等职。朝廷前后调兵二十五万,分八路进行血腥围剿。 与此同时,为了整治荆襄山区流民,朝廷不断加强地方统治力量,于湖广境内增设府、州、 县,在湖广周边地区设专官进行抚辑。成化元年,添设陕西按察副使一员,于

44、汉中抚治流民。 又专门为此增置府、县,建立郧阳府,设上津等县,从事统治。成化十七年(1481),添设 四川按察司副使一员,在重(庆)、夔(州)、保、顺四府,抚治流民。弘治八年(1495), 添设河南布政司参议一员,于南阳县抚辑流民。自是,一时席卷湖广等地的明代流民大潮, 次第平息,有的就地附籍,有的被迫还乡复业。明朝统治者采取上述种种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民紧紧控制在国家手里,维护户籍 制度,防止人户流徙、动摇赋役根基,以保证“皇统万世不易”。随着流民大潮的结束,从正德年开始,朝廷对各地流民又逐渐恢复以经济扶持的做法, 进行优恤安抚。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给京师流民发放米粮,每人三斗。

45、次年五月,诏 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流民归业务本者,官给粮食、庐舍、耕牛和种籽,五年免纳 租税。嘉靖二十四年(1545)二月,诏流民还乡复业者给耕牛、种籽,开垦闲田者十年免租。 隆庆元年(1567)七月,招山东、河南被灾流民复业,免租五年。万历四年(1576),刑科 给事中郭四维言:山东百姓流移,有一邑而逃数十社者。皆因灾眚频仍,催科无序。数年之 逋,取盈一时,小民安所措足。乞谕有司,务酌缓急,加意招徕,有不称者,治以抚按法。 万历帝以为然。关于“附籍”与鳏寡孤独“附籍”,简单说就是原先外来的人户,附入后来所在地的户 籍,成为当地正式的编户民。其由来原因很多。主要有二:大量的是原来的“逃

46、户”与“流 民”,其次为文武官吏及其家属。前者,缘于封建剥削制度;后者,是出于维持国家机器运 转,加强统治力量。附籍封建皇朝为了控制户口和土地,严禁百姓流移,变乱户籍。然而,残酷的政治经济 压迫,又不断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逃户与流民,无论统治者采取什么手段,都不可能使他们 一一回到原籍,终归有一部分人在他乡异土生存下去,传宗接代。另外,由于明代实行官员 回避制度,不得在原籍从政,必须异地对调,一些文武官死于外乡,而其家属不能回到原籍, 不得不就地入籍。对这些人如何处置、管理,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生产 发展、社会秩序,以及对待官僚家属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在这方面,明皇朝的政策主要是区

47、 别户等,宽严相济。具体有:第一,对非世袭的民户,许予随地附籍。例如,正统初年山西 参政王来疏言:流民所在成家,及招还故土,每以失产复逃去。乞请随在附籍为便。上从其 请。第二,对世袭的永充户,不许随地附籍。例如,景泰三年(1452),令民籍者收附;而 军、匠、灶役户,冒充民籍者,发还。这条规定,到了嘉靖年间有所松动。嘉靖六年(1527), 诏巡城御史,严督该兵马司官查勘京师附住军、民人等,其年久置立产业者,令附籍宛平、 大兴二县,一体当差,仍暂免三年,以示存恤。嘉靖四十四年1565)九月,又令编南畿流 民户入籍。第三,对老疾致仕事故官家属,按其离原籍道里远近酌情处置。正统十三年(1448)令,

48、 凡离本籍千里者,准予收附;不及千里者,发还本籍。景泰中,令文职改调事故(事故,指 或被处死,或病死,或受处分等)等项官员遗下家子弟,如有畏避原籍军、匠、灶役,朦胧 报作民籍寄住,以致原籍缺役者,不分年月久近,已未附籍,押发原籍官司收管,听继。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对附籍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人户“毕以其业著籍”,不 得变乱,凡世代永充的军、匠、灶户,更不得改变。总而言之,凡人户都必须编入户籍,纳 入朝廷的管理范围,不得脱户。若离开原籍,应随地附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明律 第四户律一明文规定:“凡一户全不附籍,有赋役者家长杖一百;无赋役者杖八十,附 籍当差”。鳏寡孤独如果说,一些“附籍”者

49、流落异乡的处境有时令人为之可叹的话,那末,许多 鳏寡孤独者的命运,更使人感到怜悯。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往往不为人注意,成为 被遗忘的角落。当然,他们中间也有所不同,有的有田产无劳力;有的两者皆无,是社会的 负担,国家的包袱。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这个群体毕竟是人户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养其年, 送其老。也正因如此,历代对他们都采取优恤政策。明代亦不例外。明建国之初,虽然民力财力俱困,百废待举,明太祖也没有忘记他们。洪武元年(1368)七月,下诏救济中原贫民。八月,又诏对鳏寡孤独者时加存恤。同时 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于洪武五年(1372)五月在全国各郡县置立养老院(养济院),收 养无业贫民,每

50、人每月给米三斗、薪材三十斤,冬夏各给布一匹,小孩发给大人三分之一的 口粮。又设漏泽园,收埋贫民,在府州县立义冢。对高年者,实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 赐爵。参见明史卷一七二王来传。以上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十九户部六附籍人户。洪武八年(1375)正月,明太祖命给穷民无告者房舍、衣食。尔后,多次下令给钞和口 粮。洪武十四年(1381),编制“赋役黄册”时,尽管他们不能服徭役,也没有抛弃他们, 将其编入里甲组织之中,列于图尾,名为“畸零”,视其为整个国家户口的有机组成部分。 洪武十九年(1386)四月,诏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每年给米六石。建文元年1399)令每 年给米三石,由亲戚收养;笃废残疾者收入养

51、老院,按例支取衣、粮。宣德元年1426)十 一月,命顺天府尹加意恤贫,一概收入养老院。天顺元年(1457),令收养贫民,在大兴、 宛平二县各设养老院一所,日给二餐。成化以后,由于流移日多,经济困难,救济工作的重 点主要放在京师地区。但救济物多为董事者据为私物。成化十六年(1481),户部进言:大 兴、宛平二县,岁廪孤老七千四百九十余人,岁赡粮二万六千九百余石,布如人数。近有司 疏于稽察,董其事者日肆侵牟,无告之民不沾实惠,宜令府尹勤于巡视,使惠泽下流,毋负 朝廷恫痕至意。帝准其请,诏天下有司殚心存恤。所在巡按御史廉其怠者,奏闻治罪。朝廷优恤鳏寡孤独,目的在于通过宣扬皇帝的“仁慈”与“德意”,防

52、止他们扰害社会 秩序,巩固现存制度。到了明代后期,由于政治日益腐败、国家财政危机,鳏寡孤独者的处 境,也终于越来越“困穷可悯”。有一种观点认为:鳏寡孤独者,“一般不计算在总户数之内”。第三节调整人口布局明初的移民垦荒调整人口布局,在明初是通过移民垦荒运动而实现的。这次移民垦荒运动的出现,有着 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又反过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政治作用。而影响最深远 的,是由此基本奠定了中国近代人口分布的格局,为南北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明代调整人口布局,最初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朱元璋之所以要实施这个大动作, 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加快人口增长,恢复

53、社会经济,巩固皇权统治。明皇朝,是在元末群雄割据中建立起来的。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全国反元大 起义爆发,一时间,群雄并起,拥兵据地,称王称帝,争夺天下,干戈不息。在他们当中, 除去明太祖朱元璋的南京政权(亦称“西吴”政权),尚有兵力最强大、割据江西与湖广等 地的“大汉国”陈友谅;经济实力最强,立都苏州的“大周国”张士诚(又称“东吴”政权)。 他们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此外,还有称雄浙东海上的武装集团方国珍、建国四川重庆的“夏” 政权明玉珍等。群雄割据局面的出现,很快演变成为一场群雄之间与群雄和元皇朝之间复杂、 激烈、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从至正八

54、年(1348)方国珍起兵海上开始,迄洪武元年(1368)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为止,历时整整二十年。朱元璋即位以后,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又与 元朝残存势力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前后总计近五十年。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是唯 一的胜利者。他用战争的手段,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政权。但是明朝政权的建立,并不意味 着他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高枕无忧,在他面前仍然摆着重重困难。其中,最使他感 到头痛的问题是,由于连年战争造成许多地方居民死亡,人口减少,田园荒芜,社会经济严 重破坏。同时,也使全国各地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史称:“自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耕桑之地变为草莽,道路

55、榛塞,“人烟断绝”,所在萧条。江、淮之间,不少地方是“百里无几家,但见风尘起”。 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情景更加可怜。如众所知,北方本为元朝统治的心腹之区,饱受赋役剥 削由来已久。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统一中国,又把主战场由南方移到北方,于至正二 十七年(1367)十月,命徐达统帅二十万大军北伐中原,入山东、转河南,从此战火不息、 硝烟弥漫,“地多荒芜,遗骸遍野”。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明太祖实录卷三三。其间,受祸最烈的是久罹兵革的山东、河南两省。山东、河南,原为北方的两个大省, 人口众多。元末以来,因为人民大量逃亡,竟然成为“多是无人之地”。洪武元年七月,明 太祖对新任命的北方守令说:新附之邦,

56、民生凋瘵,若不加以安养,必将再次流离失所。同 年十二月,命宋冕为河南开封知府,谕之曰: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 辟,户口增,此正为中原今日之急务。当地的守土官也多次上书朝廷,说:北方郡县近城 之地多荒芜,宜召乡民无田者往辟。洪武三年(1370)三月,郑州知府苏琦上言时政,曰: “自辛卯(至正二十三年)河南起兵,天下骚然。兼以无政衰微,将帅凌暴,十年之间,耕 桑之地变为草莽。”继而,户部郎中刘九皋疏言:河北诸郡,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北方地区所受的破坏最为严重,特别是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于是,各地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十分鲜明、相互对比强烈的反差现象;北

57、方不少地方,“多 是无人之地”,地多人少,时称“宽乡”;南方和北方某些地区,却是“地狭人稠”,地少人 多,时称“狭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自然而然也就成为明太祖必须解答的一道大难题。明太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移民垦荒和军队屯田,向着变“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为“田 野辟,户口增”的目标前进。这场移民垦荒运动,虽然是沿袭前代旧制,但其规模之大,延 续时间之久,参与的人数之多,则为前代所罕有。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 在命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伐中原的同时,下令迁徙苏州府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明初 移民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其后,不断完善,全面推广,深入发展。洪武三年(1370)五月,在河南

58、设立司农司,议计民授田,负责移民垦荒事宜。六月, 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狭民稠,而皇明发祥地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贫民四千余 户往耕。洪武四年(1371)三月,移山后之民一万七千户到北平耕种。六月,复徙山后民三万五 千八百户、十九万七千二百人入籍北平各处卫所和州县。不久,移徙沙漠故元遗民三万二千 八百六十户到北平开荒种田,分别落户于大兴、宛平、良乡、固安、通州、三河、武清、蓟 州、昌平、顺义等地。洪武九年(1376)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 往凤阳垦田。 明太祖实录卷五五。 明太祖实录卷三七。 明太祖实录卷五三。 明太祖实录卷五。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明太祖实录卷五三

59、。 明太祖实录卷六六。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元将何真所部降民二万四千四 百余人到泗州屯垦。洪武二十年(1387)十月,命湖广常德、辰州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洪武二十一年(1388 )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迁苏、松、杭、嘉、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到滁、和 二州等地开荒。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稠府州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 作。洪武二十四年(1391)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悉 徙其家,以实京师(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移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五千

60、六百三十五户,赴 本省东昌等处编籍耕种。上列至正二十七年十月至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的十几次移民中,有户口数据可考者七次, 如按每户五口推算,合计约五十九万零三百七十五人。“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太祖以后,移 民垦荒运动继续进行。建文四年(1402)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到北平种田,五年内不征税粮。永乐元年(1403) 八月,“靖难”之役结束以后,明成祖发遣流罪以下者垦田北京。又迁苏州等十府、浙江等 九省富民三千余户,填实北京。永乐二年(1404)九月,移山西居民万户入北京务农。永乐十四年(1416)一月,迁徙山东、山西、湖广无业流民,往保安州开荒,三年免租。以上所举只是国初洪武、永乐年间规模较大的移民

61、垦荒事例。至于由江南移入江北地区; 江、浙省内各地的移徙;湖广移居云、贵、川,以及由内地移入边区或由边区移到内地的, 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由山西移居北京、河南、山东等地和山东本省东西部之间的移民,次 数尤为繁多,不胜枚举。“朝廷所移民曰移徙”。明初朝廷移民垦荒,至永乐末年基本结束。“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明代初年,恢复社会生产,调整人口布局,除了移民垦荒之外,另一个重大措施,就是 开展军队屯田。军队屯田,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南、西北等广大边陲地区,即辽东、蓟州、 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太原等“九边”地区。正如明史食货志所说 的:洪、永之世,“东起辽左(东),北抵宣(府)、大(同)

62、,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 交耻,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天下卫所州县军民皆事垦辟”。这场军民垦荒大生产, 也是一次人口布局大调整,这是由移民和军队屯田的区域与方向所决定的。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 明太祖实录卷一八六。移民的原则和路线明初朝廷实行移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从“狭乡”移居“宽乡”,以均衡人口、调节 地力,使“地无遗利”,“人无失业,而有恒产”。当时移民的区域和路线,都充分证明这一 点。洪武朝移出居民最多的地区,依次为:山西及山东东部,移出人数为五十万以上;塞北 地区,约移出四十七万(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目的考虑);江南苏、松诸府,约移出二十 万人。而移入人口最多的,“多是无

63、人之地”的山东西部、河南及北京三地交界处,总计约移 入一百万人。其次,南京、临濠、泗州各约移入二十余万人。洪武时移民的路线:前期,主 要是由塞北一华北;江南一临濠。中期,广东一淮南;全国各地一南京。后期,山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南部、山东东部山东西部。到了永乐年,由于发生了 “靖难”战争、出兵安南、迁都北京,以及郑和下西洋等一系 列重大事件,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对移民的区域与路线 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是时,移出人口列于首位的地区是南京。一是因为它已变为陪都, 不再是全国政治中心。二是人口过多,洪武末年,驻军除外,尚有三十余万人,且多匠户。 其次,为山西与

64、山东东部,总计约移出十余万人。原因是“民户丁多”,且“多无田”。再次, 为安南,约移出二万人,意在安抚。移入居民最多的为北京,总计为三十万人左右。原因是 北京本为人稀地旷之区,同时也是为了建设、充实京师。总之,除一部分边民和故元官吏将士之外,都是由人多地少的地区移入人少地多的地区。 洪、永二朝的移民人数,有数字可考者为二百万左右,实际可能有四百万左右。再加上大 批军队开入边境地区屯田,长期从事生产,有一部分人以致世世代代留在那里,事实上与移 民无异。如此众多的军民进行空间大转移,由“人稠地窄”之区移居“人稀地旷”之地,对 于改变人口分布密度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明代初年移民运动从至正二十七年(1367)开始,迄永乐末年大体结束,前后约六十年。 这次移民能够顺利开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应该近年有人提出,仅洪武二十 六年(139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