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72579947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古希腊古罗马1 柱式:一种建筑结构的样式。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种不相同的柱子样式,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2 古典建筑:特指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柱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被视为欧洲建筑的源泉。3 古希腊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应。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希腊人称作“柱式”。主要包括三种:爱奥尼(古风时期)、多立克(古风时期)、科林

2、斯(古典时期)。4 古罗马叠柱式:是古罗马为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而采用的建筑手段,是在希腊晚期出现的叠柱式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上层柱式的轴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为了稳定,极少有纯柱式的叠加,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5 巨柱式: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同多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个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优点是能突破水平分化的限制,可使得建筑显得高大雄伟。缺点是尺寸失真。拜占庭建筑6 希腊十字教堂:产生于拜占庭时期。主要用于教堂类建筑。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称为希腊十字。它内部空间的中心在穹顶之上,但东面有三间华丽的圣堂,主要成为建筑艺术的焦点,教堂的纪念性形制

3、同宗教仪式的神秘性不完全契合。代表作: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平面。西欧中世纪建筑7 拉丁十字: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的日益增多,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较大的教堂也分中庭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厅的对应相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由于很适合仪式的需要,加上拉丁十字象征耶稣基督受难,由此流行于整个中世纪的欧洲。8 罗马风:指1012世纪在欧洲基督教地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于1112世纪大道巅峰,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其结构基础来源于古罗马的建筑构造方式,经常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同时多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形成研究和发展,采用扶壁

4、以对抗沉重拱顶的侧推力,后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膜拜的需要,在东段增设若干小礼拜堂,平面形式逐渐复杂。实例:比萨大教堂建筑群。9 哥特建筑的骨架券:哥特时期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哥特时期出现的骨架券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减少了券脚的推力,也简化了施工。文艺复兴建筑10 文艺复兴建筑:14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

5、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顶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早期作品: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盛期:伯拉孟特设计的坦比哀多;晚期:帕拉第奥设计的维晋察巴西利卡和圆厅别墅。11 巴洛克建筑:盛行于17世纪的意大利。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建筑的支流与变形。突破了欧洲古典、文艺复兴和后期古典主义的常规。主要特点: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色彩鲜明,一身珠光宝气;追求新奇:建筑师标新立异。首先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或者波折流转,或者骚乱冲突;其次,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再次,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趋向自然。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建造

6、了一些开敞的广场。建筑也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加入了自然题材;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气氛。代表作: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 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伯尼尼古典主义建筑12 古典主义:起源于法国,其主要思想是:推行古罗马的建筑,尤其对柱式极为崇拜;试图建立一种先验,普遍的绝对的建筑艺术规则。这种规则建立在纯粹的几何比例和数学关系;标榜合理性,逻辑性,主张柱式只能有梁柱结构,反对罗马的券柱式构图;倡导理性,主张建筑的真实性,反对表达感情和情绪。代表作:早期维康府邸,盛期: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伊斯兰建筑13 阿拉伯图案:8世纪中叶后,两河流域的清真寺

7、里的装饰。几何纹样几乎排斥了写实的形象,只有少量的形式化的植物形象点缀着。这种图案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图案。印度建筑14 窣堵坡:是半球形的建筑物,是一种埋葬佛祖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坟墓建筑。脱胎于建筑。窣堵坡的基本形制是用装饰垒筑圆形或方形的台基,周围一般建有右绕甬道,设一圈围栏,分设4座塔门,围栏和塔门装饰有雕刻。在台基之上建有一半球形覆钵,即塔身。塔身外砌石,内是泥土,埋藏舍利容器。日本建筑15 寝殿造:日本府邸和住宅形制之一。受中国建筑影响通过皇宫,庙宇的建设而流行于日本的大贵族的府邸中。它的总体形制:正屋居中,前有池沼,两侧有配屋,其间连以开场的游廊。更复杂一些的,在配屋外侧又向前伸

8、出廊庑,到池沼边沿以亭阁结束。在中廊的中端有一个“四脚门”。实例:紫宸殿。16 书院造:日本住宅府邸形式的一种。其主要特点:一栋屋子的若干的房间里,有一间是主要的,这间房间的正面墙壁划分为两个龛,左侧的宽一点,叫床,右面是一个博古架,叫棚。代表作:京都的二条城二之丸殿。17 鸟居:一种类似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栏杆处。做法是一对柱子上架一根横木,也有的在横木下再加一根枋子,这种牌坊叫做鸟居。近现代建筑18 水晶宫: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新建筑形式和新纪元,设计师帕克斯顿采用了装配建房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玻璃铁架结构。整个建筑物只采用了铁、木、

9、玻璃三种材料,外形为以简单阶梯型长方形,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示铁架和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19 工艺美术运动: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生产。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代表人物是罗斯金和莫里斯。韦布的“红屋”。20 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创始自比利时。创始人是费尔德。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的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形式,试图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

10、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1906年左右便很快的衰落了。代表作品是奥太在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和费尔德在1906年设计的德国魏玛艺术学校。21 集仿主义: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意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汇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22 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在德国

11、、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与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表现派建筑师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是他们是用一种新的表面的处理手法去代替旧的建筑式样,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它在战后初起时兴过一阵,不久就消退了。建筑师门德尔松,代表作19191920建成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23 构成主义:一战前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他们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形、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的创造的富

12、有动态的建筑机体。虽然没有实际建筑作品,但在建筑师中有一定的影响。24 风格派:又称为“新造型派”或“要素派”。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的造型艺术团体。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的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情感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建立在对新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体。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其主要成员有画家蒙特里安(用点线面,垂直

13、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代表作是由里特弗尔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有简单的立方体,光光的板材,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成的建筑,可以说是蒙特里安绘画的立体化)现代建筑25 田园城市:19世纪末由英国活动家霍华德所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可分为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仓库等地带以及铁路地带,由六条36米的放射性“米”字的大道,将城市划分为留个等分面积。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对现代城市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的“有机疏散”、“卫星城市”都有影响。26 国际式:20世纪20年代以后,各国的建筑相互影响,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彼此接近的形式风

14、格。1925年,格罗皮乌斯编印过一本建筑图集,其中收集了德国建筑师贝伦斯、法国建筑师贝瑞、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这本图集题名为国际建筑。这个书名在20年代末期转变为一种特定建筑风格的名称国际式。1932年约翰逊编写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从此,“国际式”这个名称在许多地方被当作现代建筑的同义语了。国际式不是一种创作思潮,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象。国际式建筑的特点是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27 草原式住宅: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15、。建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布局、形体以及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闲情逸致及田园诗意般的典雅风格。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应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地面一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型,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案化的植物图案或由直线组成的

16、几何图案,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28 CIAM:1928年在瑞士成立,发起人包括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S.基甸等在瑞士拉萨拉兹建立了由8个国家24个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他们研究建筑工业化、低收入家庭住宅、有效使用土地与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1933年发表了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29 新建筑五点:1926年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的建筑思想:底层独立支柱、屋顶花园、横向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代表作:萨伏伊别墅。30 少就是多:密斯1928年提出的建筑观点:简化结构构件,使产生偌大,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净化建筑形式

17、,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精确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盒子。代表作:巴塞罗那德国馆。31 全面空间:又叫通用空间。密斯提出。他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因此主张创造打的没有阻碍的可以供自由划分的实用经济的空间,以满足多种多样的功能要求。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明白它的结构逻辑,通过设计一个大空间,通过隔断的变化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代表作:范斯沃斯住宅、伊利诺伊工学院、克朗楼。32 密斯风格: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范德罗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来源,以“全面空间”、“纯净空间”、“

18、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他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整的细部处理方法。33 典雅主义:亦称“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比较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序,以传神代替神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逊、斯通和雅马萨奇

19、。34 新陈代谢派: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桢文彦、菊竹清川、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天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的、自然的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种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引进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时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的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建筑观。35 高技派: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新技术手段创造性的解决建筑问题以及表现独特建筑美

20、学的创作倾向。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70年代后,他们的创作思想更加精良,在人文关怀的建筑思潮影响下,高技派开始表现出对环境生态甚至文化历史的思考,使作品展现出既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又强调高度感人的特殊景象。代表作:蓬皮杜艺术中心,皮亚诺、罗杰斯;欧洲人权法庭,罗杰斯。36 高技派:亦称“重技派”。20世纪60年代,建筑造型、风格上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美感,它主要表现三个方面:(1) 提倡采用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盒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快速与灵活装配建筑;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主

21、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2) 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3) 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很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感。37 可发展图形:代表作为路易斯康设计的理查德医院研究楼,塔楼的布局采用了可发展图形,为日后扩展坐下准备条件。38 结构主义:有两个特征:对整体性的强调和要求,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共时性。建筑上认为建筑师的任务并不是提供任何现成理论,而应该提供空间框架,最终由使用者自己选择占有并呈现特征。实例:赫茨贝格 荷兰

22、 中央贝赫保险公司大楼 范.艾克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39 后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有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和时间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后来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元素,并运用讽喻的手法的折衷风格。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归纳为:文脉主义:作为历史和文化反映的建筑;隐喻主义:将传递信息作为重要的建筑要素,重新认识象征的作用;装饰主义,以及重视墙面装饰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实例:文丘里的栗子山母亲住宅、约翰逊的美国电报公司大楼。40 引喻主义:斯特恩将后现代建筑分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象征主义,建筑是具体的物,也是抽象的符号。人们可以通

23、过非语言的直觉来解释它,也可以从语言符号化的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方面来理解它。建筑的意义只有通过人与建筑的交往才能被理解,隐喻主义注重大众文化形式的运用,强调建筑语义的象征作用,把建筑风格与相对稳定的意义对应起来,说明何种风格适用于何种类型的建筑,同时某种建筑遵循某种句法关系,句法特征的变化会带来意义的变化等。另外,后现代隐喻主义强调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应该表现人文、地理和历史的延续性,在现代建筑中应该运用传统的建筑语汇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而不是对建筑文化进行解体。隐喻主义建筑应该具有隐喻性的设计思想,运用暗示、联想、回忆的手法使建筑具有更多看不见的意义。代表作: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环球航

24、空公司候机楼、小沙里宁 悉尼歌剧院、伍重。41 纽约五:白色派,以纽约五(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迈耶、海杜克)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五”与“白色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42 新地域主义:关注建筑所处的文脉和都市现状,试图从场所、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

25、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性。代表作:西班牙 莫奈奥 马德里银行大楼和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西扎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43 新乡土派:是注重建筑自由构思结合地方特色与适应各地区人民生活习惯的一种倾向。它继承了芬兰建筑师阿尔托的主张并加以发展。这种思潮不仅在芬兰继续传播,而且70年代以后广泛影响到英、美日等过一级第三世界国家。44 解构主义: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由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演化而来的。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其矛头是指向这以前在西方影响很大的结构主义哲学。解构主义的含义就是对于结构主义哲学所认定的事物诸要素之间构成关系的稳定性、有序性、确定性的统一整体进行破坏和分解

26、。解构主义用怀疑的眼光扫视一切、否定一切,对西方许多根本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一切固有的确定性,所有的既定界限,概念、范畴等等都应颠覆、推翻。1998年6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现代艺术陈列馆举办了解构建筑展,展出了7名建筑师(盖里、埃森曼、李伯斯金、库哈斯、哈迪特、蓝天组、屈米)的10件作品。建筑理论学科45 行为建筑学:46 建筑形态学:47 建筑符号学:48 建筑现象学:49 建筑图式思维理论:50 券柱式:古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矛盾,产生了被称为券柱式的组合。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

27、,取得细节的一致。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的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与墙面大约3/4个柱径,产生虚实对比,光影变化丰富,但由于柱子只起装饰作用违反了结构逻辑。51 巴西利卡:古代罗马时期用作法庭、交易所和会场的长方形大厅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设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成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为中厅,两侧各部分狭小而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如位于图拉真广场的巴西利卡有两个半圆形龛,廊设夹层,而位于君士坦丁堡巴西利卡设一个圆龛,大厅由三个十字拱组成,侧廊覆以筒形拱。52 十字拱:为突破承重墙的限制,公元1世纪中叶,古罗马开始使用十字拱。它覆盖在方形的空间上

28、,仅需四角有支柱。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它促使了建筑平面的模数化。十字拱又便于开侧窗,大有利用大型建筑物内部的采光。53 肋架拱:是产生于公元4世纪的古罗马的一种拱券结构。其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一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方法也能节约模架,后被欧洲中世纪建筑大大发扬。54 帆拱: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四个墩柱上,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长方形平面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做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四个券之间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成就:把

29、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55 飞扶壁:哥特建筑所特有的一种飞券,利用从墙面上部向外挑出一个或多个券形构件,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空,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侧推力,将墙面所承受的压力传到一定距离外的柱墩上,实际上起支撑作用,解决了水平侧推力的问题。缩小了中厅与侧厅之间的墩柱的断面,加强了两部分的联系。56 叠涩:一种结构方式,层层出挑,只有垂直支撑而无侧推力。57 穆达伽风格:西班牙在8世纪被阿拉伯占领,10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渗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的风格,叫做穆达伽风格:用马蹄形券,

30、缕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他花纹。58 广亩城市:赖特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内容:工业化发展,已经使得没有必要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分散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原则,在他的广亩城市中,每个独户家庭四周有一英亩地,生产自己消费的食物,用汽车作交通,公共设计沿公路布置。59 双重译码:詹克斯解释的后现代的定义双重译码,他认为建筑应具备两个层次的东西。一种是大众译码,他就像口头语言一样,变化缓慢,充满俗语和俚语,并根植于家庭生活,另一种是现代译码,它中满新词,及时反映技术、艺术、时间的变化。建筑应体现专业人员和大众都理解的双重语言。60 提契诺学派:新理性主义的探索,瑞士

31、南部的提契诺地区,与比邻意大利北部有着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几十年来这里活跃着一只尝试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建筑探索队伍,形成了所谓的提契诺学派。代表人物:博塔,代表作: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61 支提窟:佛教中用于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平面为纵长方形,半圆为结束,半圆部分有一个窣堵坡,沿侧墙有一列柱子,柱子也绕过窣堵坡。62 枯山水: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溢、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63 主殿造:日本府邸住宅形式的一种。平面比寝殿造紧凑。12世纪末,武士阶

32、层当权。他们的府邸形制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不仅放弃了寝殿造的总格局,而且寝殿本身也不对称了。经常有配屋,在寝殿的西南角直接向前伸出西中廊,不长,前端以西中门结束。寝殿本身大大复杂。进深增加,用格栏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没有内走廊。64 孟莎式屋顶:方底两折式屋顶。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不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65 迈锡尼卫城狮子门:迈锡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其建筑的城市中心已卫城为代表。风格粗狂,防御性强,迈锡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狮子门是卫城的主要入口,由凉快垂直的石块和一巨大的过梁组成。门道上起缓冲作用的三角石灰石上

33、刻有两头狮子。门两侧城墙突出,形成一狭长的过道,加强防御性。66 空中花园:位于新巴比伦城门西侧,该建筑是建在梯形平台上的花园,为四层平台,25米高,用砖铺地,铅板上覆盖水泥。建筑群有空心柱子,每层设有喷水装置。它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开的小山”,并且被誉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67 柱式:建筑的柱子、檐部与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定性的做法,这种有特定做法的梁柱艺术形式称为柱式。68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族群,几乎影响了以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

34、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69 帕提农神庙:帕提农原意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位于卫城的最高点,是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不仅是宗教的圣地,也是雅典国家的财库和档案馆,同时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形制是卫城中最典型,即长方形平面,列柱围廊式。全方面采用了最庄严的庙宇型制多立克,内部综合运用了多立克、爱奥尼。主要设

35、计人是伊克底努,卡利克拉特参加了设计,雕刻由费地和他的弟子创作。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70 建筑十书:是欧洲古代建筑学专著,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等,内容十分完备。成就:第一成就就是他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第二成就是,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第三成就是,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第四个成就,

36、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缺点:除了科学本身发展水平的历史局限之外,主要是:第一,为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忽视共和末期以来券拱技术和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重大成就,不公正地贬低它们的质量;第二,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作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第三,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一致以后有些人钻空子随意加以解释。71 券柱式:是古罗马建筑技术上以及艺术上一大成就,由券同柱式或券同柱式中之檐部与柱子组成。支撑拱券的墙和柱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他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艺

37、术风格相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券,后来产生了券柱式的组合,解决了柱式与拱券的矛盾。非承重构件也是一种装饰,券柱式的目的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72 图拉真广场: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做多层纵深布局。图拉真广场的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两侧敞廊在中央各有一个半圆厅,形成广场的横轴线,在纵横轴线交点上,立着图拉真的镀金的骑马青铜像,这个广场的底面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这是古罗马最大的巴西利卡之一。巴西利卡之后是一个小院子,中央立着纪功柱,穿过小院,是一个围廊式的大院子,中央是台基高高的庙宇,这是图拉真本人的庙宇,是整个广场艺术高潮所在。73 帆拱:沿方形平面的

38、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74 帕拉迪奥母题:帕拉迪奥奉命改建维晋察巴西利卡,将其外围加了一圈两层的券柱式围廊。此券柱式构图细腻,有条不絮。它在尺度上有两个层次,具体做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它的适应性强。后来从者甚多,称为帕拉迪奥母题。75 肋架拱:是一种拱顶形式,早期的肋架拱做法是先筑一系列的发券,然后在他们上面架设石板。其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

39、,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一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方法也能节约框架,有很大的意义。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大大发扬了这种肋架拱。76 坦比哀多: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典型代表,设计人伯拉孟特。这是一座集中式圆形建筑,周围16根多立克柱子,有地下墓室。建筑物体积虽小,但有层次,有几种几何体的变化,有虚实的映衬,形体端庄,手法娴熟,构图丰富。它是第一个成熟的集中式建筑。77 建筑论:1485年出版,作者阿尔伯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出版早,体系完备,成就相当高,因而影响较大。阿尔伯蒂的著作有意追随维特鲁威,模仿他的体例。建筑论代表盛期建筑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着重 基本理论及造

40、型美的客观规律,没有超出维特鲁威的建筑体系,但对其有驳论。它重视古罗马的成就,重视实际经验,建筑创作的基本任务是实用、经济、美观。建筑的没是客观的,存在于建筑本身,美的规律是数的规律,建筑中最完善的体现是柱式,把推敲柱式当做建筑艺术构思的主要课题。78 洛可可: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级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79 巴洛克

41、: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的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80 透视门:在哥特式建筑中,教堂墙垣很厚,以致门窗洞很深,为了减轻建筑的沉重感,讲门旁的墙壁做成一排一排锯齿形装饰,得名透视门。如巴黎圣母院就是这种做法。81 装饰就是罪恶: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

42、建筑史洛斯提出的最激烈的观点,他主张与传统分离,反对装饰,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把装饰和罪恶等同起来。他认为凡是使用的东西都不必美观,建筑上只应留下素壁窗瓦。82 粗野主义:又译为野性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被理解为一种有理论方法的设计倾向。其特点是:体态沉重,表面毛糙,构件粗鲁,构件之间没有碰撞没有任何装饰。名称最初由英国史密斯夫妇1954年提出。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83 粗野主义:亦称“野性主义”或“朴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

43、布西耶比较粗狂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 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求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建筑自身的平面、空间、形体、质感和比例而获得;(2) 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物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商保持自然本色;(3) 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的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84 典雅主义:亦称“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比较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序,以传神代替神似,是战后新

44、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逊、斯通和雅马萨奇。85 有机建筑:是赖特1902年提出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个派别。有机:主要指形式的创造。是内在的、自然地、本质的。有机建筑:自然地,属于自然的,为自然创作的建筑。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的每个建筑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

45、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得名“有机建筑”,包括: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与局部的有机;实体与空间的有机;材料与建筑的有机;装饰与建筑的有机。86 流通空间:概念:建筑是放在空间中的。同时用封闭的空间,又形成内部两种空间。可以是内外空间流通。三种方法:把内墙延伸到外部;通过开口的墙体印回内部;房屋内部分割也是开敞的。就形成了流通空间。87 通用空间:是密斯1928年提出的,也叫全面空间。概念:是密斯后来去美国后发展空间理论而形成的。他认为建筑物的用途是经常变化的,但因此把它推倒重建划不来,所以我们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颠倒过

46、来。从而创造大的、没有阻碍的、可以功能自由划分的实用经济空间。在使用功能适应它,要明确哪样是承重结构、非承重结构。明白它的结构逻辑关系,通过设计一个大空间,通过隔断的变化来满足一个功能要求。88 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即草原与住宅相结合。在住宅设计上,草原式住宅是赖特有机建筑的先声。它的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起居室、书房、餐厅都围绕着壁炉布置,卧室一般放在楼上。造型上力求新颖,以水平线条为主,层高较低,出檐又大,室内光线比较暗淡。建筑物的外形充分翻译了内部的空间关系,形体构图的基本形式是高低不同的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的水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被

47、垂直的大烟囱所统一,显得很有层次,也很丰富。外部材料多表现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很协调,内部也以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与结构为特征,由于它以砖木结构为主,所用的木屋架有时就被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暴露于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89 草原式住宅: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建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布局、形体以及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闲情逸致及田园诗意般的典雅风格。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应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地面一

48、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型,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案化的植物图案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案,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90 流水别墅: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郊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楼板同边上的栏杆好像一个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上。各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地悬挑出来,用墙和玻璃围合不同的空间,或开敞

49、,或封闭。建筑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向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整个建筑在颜色和质感上均有对比。另外,它最成功的地方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体现建筑的本质。91 理性主义:20世纪初期,欧美建筑界扬弃古典主义思想,科学的探索现代建筑发展方向的创作思潮。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建筑目的的逻辑性,将房屋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放在首位。试图以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注重建造过程的逻辑性。系统的引进工业技术、标准化和在环境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预制化。反对装饰,提倡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及建造过程协调一致,建筑外形能如实反映建筑结构及建筑特点;注重建筑使用的逻辑性。提倡简介、清晰、

50、明朗的建筑风格,视空间为建筑的实质,强调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应尽可能的满足功能要求。理性主义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思潮。92 人体模度图解:柯布西耶从人体尺度出发想,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身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身手臂高恰好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认为柯布西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

51、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93 走向新建筑:是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里面充满了激奋甚至是狂热的言语,观点比较芜杂,甚至互相矛盾,但是中心思想是明确的,就是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与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书中许多篇幅歌颂现代工业成就,柯布西耶还在书中给住宅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住宅是居住的机器”。94 后现代主义:建筑界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它既出现在西方世界开始对现代主义提出广泛质疑的时代背景中,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到80年代,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

52、多地描绘为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元素,并运用到作品中的折衷风格。是信息社会和信息学霸权带来的某种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也是一种延伸的畸变,是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的精神的感受的变化。95 芝加哥学派: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求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之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

53、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96 形式追随功能:它是由芝加哥学派的沙利文提出来的。他认为要每一个建筑物一个适合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内而外,应该按照更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使形式与功能一致。他的设计方法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但是不排斥装饰,装饰应表达功能。功能应是同形式,结构有关的功能。这是有机的功能主义,和与之同时流行着的折衷主义治安传统的历史样式设计,不考虑更能特点是完全不同的。97 现代建筑:是一种具有强烈时间阶段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指建筑摆脱了传统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时间大约为19世纪下半叶至目前的整个阶段。98 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定术语,指19世纪20年代以欧洲为代表,局部在美国的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精英,以钢和玻璃的技术结合以及混凝土的应用为技术背景逐渐兴起的、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的设计运动,其主要的发展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其指导思想是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