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17237536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丽水市新课程小学语文五(下)册学科培训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与反思、晏子使楚、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与教后感、点评立足文本把握特点讲究策略五年级下册第1至4单元教材简析和单元备课参考缙云县实验小学 章利华第一部分 教材简析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它的特色是:人文内涵丰富,拓宽题材体裁,灵活设置专题,系统设计导练。一、 教材概貌1、按专题分成8组,每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2、 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分有合)。3、 “大综合”1次(第六组)“小综合”1次(第三组)

2、。4、 生字:认200个,写150个。5、 “词语盘点”列出的词语:读读写写176个,读读记记154个。6、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二、本册专题安排的特点1、采取“双专题”形式,即从内容和语文读写点两方面去考虑专题。 2、更加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单元组成的方式更加多样。具体每一个单元有着怎样的编写意图?以及如何展开备课呢?下面就分单元作详细的介

3、绍。第二部分 单元备课参考第一单元 走进西部一、编写意图1、背景:加大西部开发,并要注意保护,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把握主要内容,四年级要求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到了高年级多次强调。3、丝绸之路不仅要知道历史故事及知识,还要了解西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文化。4、写信封,要让学生能把信寄出去。二、教材整体把握第一单元要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发现语言表达的角度,如草原运用修辞的方法,白杨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等。三、教学策略例谈1、整体入手,板块教

4、学。2、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3、体会优美语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案例1:草原教学结构1、你印象中的草原是怎么样的?2、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3、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语段:“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4、讨论:课文主要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四、教学反思草原教学反思:老舍笔下

5、的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比如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研读: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别忘了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我觉得通过“默读”“边读边想”,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可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又通过学生“放声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品味语言,让学生经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阅读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学

6、会阅读。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一、编写意图以童年为专题的单元很多:一下,我们的生活多快乐;三上,多彩的儿童生活;三下,儿童生活中的烦恼;四上,成长故事;除了这组课文,还有综合性学习“我的小学生活”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1、表达真情实感(从写的角度),“交流平台”作了提示,读写围绕一条主线: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是与其它年段要求的区别。冬阳 童年 骆驼队属于成人怀旧文章,与学生生活有距离,人民教育两位老师的争鸣:朗读、背诵等把握好情感基调,不赞成把自己写的感悟呈现给学生看。2、萧红呼兰河传节选的内容主题与原

7、著有出入,作者觉得童年生活并不快乐,文字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节选时要考虑与原著思想情感的吻合。二、教材整体把握第二单元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三、教学策略例谈1、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2、丰富语言积累,描绘自己的童年的生活。 案例1: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想由一课书到整本书。本文是林海音女士所著城南旧事一书的出版后序,教学时若割裂与城南旧事的联系,教学内容显然是孤立的。只有将其置于城南旧事这一创作背景中,学生才有可能更逼近作者的童年生活,对文章情感的体悟更周全。教学中链接林海

8、音在苦念北平中的一段话:“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引导孩子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对北平、对童年思念之“苦”,而后引出城南旧事一书。在舒缓的音乐中,书的目录一行行呈现,孩子们轻轻地读着目录,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进了那些童年往事。课后,所教学的班级中竟有许多学生去阅读了城南旧事一书,显然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实现了由一篇课文带出一本书的超值阅读。四、教学反思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文

9、中“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通过回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为了上好这一课,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最后决定按以下目标展开教学,效果还不错:、明确“自传体小说”这种体裁,介绍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几个故事。学生知道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相近,产生了兴趣,借助于学生的好奇心,就势给他们补充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加深了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处理课文详略分明。“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借此使学生又了解了作者所接受的教育要有坚持不懈

10、的精神。、重点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其一是让学生感受作者优美厚实的语言表达;其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其三是这些句子特别适合朗读训练的指导。4、拓展延伸,推荐学生去看城南旧事这部书。有几个同学去买了来,大家传阅,兴趣很浓。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中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采取了以下的步骤教学:1、资料交流: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的作者的资料,以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

11、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并在读书的基础上,交流(1)“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2)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拓展迁移。在你的生活周围,有你曾经难忘的去处吗?说给班上的同学听听吧!最后请同学们进行仿写练习!结果,孩子们仿写得非常好。同学们在相互交流时,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注意 第三组、第四组学习内容还是以专题的方式组织学习单元,任务驱动、强调整体、凸现个性、文体形式多样、语言色彩鲜明是这两个学习单元的显著特点,而文体形式多样、语言色彩鲜明又是这两个学习单元与本册其他学习单元之间的最大不同点。第三单

12、元 语言的艺术一、编写意图阅读本组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1、体会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体裁的表现方法,学习得体地表达。2、第一篇是文言文,小学阶段没有要求,但应该让学生了解,台湾教材文言文比例高,准备在小学阶段放一些文言文,并计划加大比例,但课程标准没有提,尤其是要达到什么目标。在教学时:(1)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意思。(2)要处理好朗读与理解的关系。不提有感情朗读,要求读得正确、通顺、流利。朗读的要求要降低,但要会背诵,朗读指导从以下几步入手:重视范读,如何断句和停顿等;指导读通顺,一

13、掌握速度快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3)关于理解的要求,吕叔湘认为:什么是文言文的基本训练,首先是字义,常见的字要注意,不止一个意思,又有时代的限制,不能用现代的意思去理解它。如“七月流火”是农历八月天气渐渐转凉时的特征。(4)古文不应该仿写,如伯牙绝弦的仿写亮点没有必要。(5)半截蜡烛可以排一出课本剧,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用角色对话来推进情节,塑造人物;穿插布景、神态等。(6)晏子使楚要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可以安排改写剧本。(7)打电话要知道:说话不简练不得体的后果。(8)口语交际劝说:要培养应对的技能。(9)写发

14、言稿:学生选择写的内容可宽泛些。总之,学这一组课文,要“活”起来。二、教材整体把握第三组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包括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杨氏之子和历史小故事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是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在课文学习为主的前提下安排了一次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发现、积累、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还安排了五下教材中唯一的一次“展示台”,它是作为展示小综合的学习成果而安排的。语文学科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语言方面的内容,但是将语言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来学习是这套教材编排中的第一次,可见编者对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这一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三、教学策略例谈(一) 理解感悟语言1、文言的理解杨氏之子是

15、小学阶段首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古今异义、表达习惯不同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这篇课文,体会人物语言机智幽默的难点,但相对同类型文本来说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是打开文言文殿堂的敲门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些方法理解文言:阅读注释法(如对“甚、惠、诣、乃、曰、未”等词的理解);参考资料法(如阅读词语手册、查字典、翻阅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法(如“未设果”可通过阅读上下文理解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案例1杨氏之子教学片断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说说整句话的意思。“非常”是原文中哪个字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的?【阅读注释的方法学生很有可能已经会用,在此处要明

16、确予以强调,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2)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句呢?2、为设果,果有杨梅。(1)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此处,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2)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句呢?3、读懂文言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此处对查找资料、运用典故理解等方法只是稍作介绍】理解语言是为了进一步体会语言,体会语言的艺术特点。如杨氏之子中那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对“此是君家果”以否定的方式委婉的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怎么就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教学中,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再深入体会这句话机智幽默、得体恰当,体会语言的精妙。案例2杨氏之

17、子教学片断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应答孔君平的话?(适当交流)2、让我们来看看杨氏之子是怎么回答的?(幻灯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读。)(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你不懂?(应声、未、闻、夫子)(2)“未闻”是怎样的语气?“夫子”是怎样的称呼?【从“未闻”“夫子”中体会遣词造句的恰当得体】(3)孔君平听了会怎么想?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发?(要尊重交流对象,用词要得体)4、杨氏之子的回答言语很巧妙,反映很敏捷,体现了语言的艺术,那么你能将“严禁践踏草坪”这句提示语写得更温馨更富有情趣些吗?(幻灯出示提示语)5、提示语交流

18、。6、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富有情趣的能打动你的心的提示语呢?可以记录在“小练笔”中,也可以自己写几则。【此处很巧妙地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尽在其中】语言的学习光是有内化的过程是不够的,还要有模仿和运用。这个单元第一课就安排了这册教材中的唯一一个小综合“发现、积累、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目的就是在感受的同时模仿和运用。在案例2中,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行不悖,并且这两种学习活动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 2、经典语段的理解感悟晏子使楚一课故事性强,用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是它的显著特点,主干就是三次对答。三次交锋中晏子的语言从逻辑上看是典型的三段论,“

19、条件1,条件2,结论”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本课语言理解感悟的重点。案例4晏子使楚教学片断1、你是怎么理解“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理解晏子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方法: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那么。2、如果你是楚王,听了晏子的这段话会怎么想?3、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话言辞缜密有条理,善于辞令,机智果敢)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三次对答的教学从扶到放,在此处先教一个学习的方法】5、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另两个小故事。6、按三段论形式出现三句话寻找特点: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那么。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

20、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了强盗,因为。7、从这三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在归纳中发现语言特点,在三句话整体读中体会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二)、文体互换中运用语言剧本有它独特的情境,独特的表达方式,如一个场景之前只有简单的环境描述,人物对话是常态下最自然的口语,说话之前也只有简单的神态、动作提示(即旁白)。主观上的心理活动、作者态度等阅读空间都由读者自己去填补。相声的语言基本是以口语为主,说唱做演结合,风格幽默,浅显易懂。如半截蜡烛中我们应先让学生体会剧本特点,例如:案例5半截蜡烛教学片断观看二战影像资料中导入

21、新课。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机智的回答、巧妙的语言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有时还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决定战争的结局,这篇课文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但是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很多不同,快速浏览超出不同点。(1)交流不同点,引出剧本的概念。强调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的介绍,小括号、中括号内的语言与以前课文的区别。尤其是中括号与中括号之间表示一个场景。强调表演时与阅读时不一样,这些不同点是不用读的,人物名字也是不用读的。(2)教师表演朗读第一个场景。(3)学学老师的方法、运用说话的语调表演朗读第一个场景。3、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了更好

22、地比较体裁差别,可以在学完剧本后模仿剧本的写法进行创作。比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就可以将它改写成剧本演一演。反之,也可以将剧本半截蜡烛改写成一般叙事文体、小故事等。在单元习作中还需注意到的是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感情要真实。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提供一篇范例,对发言稿的格式做适当的讲解,其次为学生创设发言的具体情境。四、教学反思晏子使楚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其实这篇文章学生一看就懂,内容上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但是晏子的智慧体现在每次反驳都是抓住楚王的漏洞,非常巧妙,又不失礼节风范,让楚王恼也不是,怒也不是,最后只好赔不是

23、。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在教学设计上,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把课文改成课本剧,并在活动课上演一演。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对人物对话的理解,效果很好!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课文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在教学本文时,我注意了读写结合,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可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

24、,他们的心情怎样?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合理的想象。再让学生从说到写。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更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孩子们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了半截蜡烛续篇。写得挺不错的。第四单元 他们让我感动一、编写意图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交流。1、四篇感人故事是革命传统教

25、育、国际主义教育,要防止的问题:老师感动,学生无动于衷;老师感染学生,学生也感动,但语文学习的目标没有落实。光感动不行。2、再见了,亲人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积累。金色的鱼钩和梦想的力量篇幅较长,培养快速阅读。目前,默读能力欠缺。课程标准提出“浏览”,需要训练,高年级,默读比朗读更重要,教学时要先默读再大声朗读。“默读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从表达方式看,金色的鱼钩和梦想的力量通过事件的叙述来真实地反映人物品质;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刻画人物形象。再见了,亲人直接抒情。4、关于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文章,只有增加不能减少,尤其是人教版教材。如江总书记来我家、检阅、狼牙山五壮士;其价值取向非

26、常明确,不要做多元解读,不能随意改变和解读其主题思想。但不是思想品德课,要突出语言特色。二、教材整体把握第四组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包括再见了,亲人和桥这两篇精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这两篇略读课文和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这组课文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感、品质,都是建立在对崇高理想和事业的不断追求中的,这种感动相对以往课文中的那些感动在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上更为自觉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三、教学策略例谈一要体会思想感情金色的鱼钩中的长征,再见了,亲人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桥中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梦想的力量中赚钱筹款的经历,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思

27、想感情上也容易产生多元冲突。所以,在这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就有必要注意。如何缩短学生认识与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上的差距。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案例7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1、“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中的“雪”指什么?“炭”指什么?(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打糕)2、文中大娘是怎样“雪中送炭”的?(幻灯出示“雪中送炭”相关语句,研读“带、顶、冒、穿、送”)3、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送去了送去了送去了),此时战士们心中是多么(多么多么多么)【从“雪中送炭”中悟情】4、有感情地读句子。5、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还会发生哪些“雪中送炭”的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

28、形是“雪中送炭”?6、小结“雪中送炭”的含义。【将“雪中送炭”中所悟到的情迁移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仔细研读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的细节,在拓展运用中深入挖掘、深入理解“雪中送炭”的内涵是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塑造形象、激发情感,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对大娘的感激之情和大娘对志愿军战士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二)补充背景资料,如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展示图片、阅读背景资料等。金色的鱼钩就可以提供长征的文字、图片,观看过草地视频,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三)利用情感的生发点体会崇高精神、革命传统。像再见了,亲人中“雪中送炭”、“失去唯一的亲人”、“舍身救老王

29、”等情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嚼草根和吃鱼骨头的细节描写,桥中老汉的“推”的动作等。案例8桥的教学片断1、抓住“推”字设置情感冲突:(1)找找描写老汉动作的词语: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为什么?(2)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矛盾,多么令人费解啊!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3)谈谈感受(结局太出人意料了,父爱太伟大了,老汉实在太了不起了等等)(4)将这些感受都读出来吧!自己练读。2、抓住“关系”设置情感冲突:如果这个小伙子不是老汉的儿子,他还会“揪”,还会“推”吗?全文虽没用一个字来

30、抒情议论,但经过两次情感冲突,学生不但深刻地体会了老汉在生死危急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岸形象,在脑海中更刻下了慈爱的父亲的形象。二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人教版教材中安排过很多以关爱、感动为主题的学习单元,那么这次的“他们让我感动”和以往的这类主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作为第三学段的教材,我们要以怎样的眼光去看这类课文呢?面对第三学段的孩子,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教学这类课文呢?我以为,光是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已远远不够了,更要考虑的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种感受传递给读者的,也就是在这里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如何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再见了,亲人在表达方式上很有特点,前三个

31、自然段都是以满含恳求意愿的语气开头,中间是送别的情景和对往昔的追忆,最后都是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结尾,叙事抒情相互交织,情感强烈语言感人。金色的鱼钩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尤其是老班长嚼草根和吃鱼骨头的细节描写更让我们唏嘘不已。桥中设置了悬念,在故事结尾才让读者知晓“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是父与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案例9桥教学片断1、读课文14到23自然段,再将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给你什么感受?2、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课文这样的结尾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用

32、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不求使用,但必须要能领悟这种表达技巧所造成的效果】3、确实,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震撼人心,更震撼人心的是老汉的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形象。设置悬念往往能冲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是一种很有效的表达技巧。三要注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最终还是为模仿与运用。(1)模仿再见了,亲人一课可让学生模仿文中前三个段落的表达方式,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朝鲜人民的视角来叙志愿军战士的事,以朝鲜人民的口吻来抒对志愿军战士的情,实现语言训练的迁移、内化和运用。(2)运用如在实际教学中,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会产生这样一对矛盾: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要

33、求允许写听到、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事,要么出现抄袭的嫌疑,要么就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如果限定写经历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学生又觉得无事可以,或者觉得事小写不具体。针对这个矛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所限,在习作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尽量在生活小事中寻找感动人的细节,在平淡中见真情。可以在金色的鱼钩一文的教学中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学写细节,并布置观察任务:留意周围感动人的小事情。四、教学反思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

34、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教学本课,

35、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毛泽东写的长征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

36、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咬定语言不放松,千方百计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至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莲都区九里小学 付永飞课程改革已走过6、7个年头,刚好经历了一轮的实验。在课程改革之初,我们的语文教学曾走过了一大段的弯路,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

37、提高轻基础有的教授提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就自然体现出来了。改革还是要继续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抓住“语言学习”这一根本,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理念。基本理念:一、关注语文本体 所谓语文本体论问题,就是一个“何谓语文”的问题。即“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这是语文教育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这

38、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回答,具体的回答,我们不知道语文的本源和实质,我们不知道语文由一些什么要素构成,我们不知道语文课可以教什么、要教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语文课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等于说,我们对语文教育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们怎么来搞语文教育呢,我们所谓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改什么呢?改成什么样子呢?用什么东西来改呢?这些问题,不统统都“成问题”吗?当然,语文课程标准也说得很明白:“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我们一线的教师就可以具体去关注语文本体论方面的论述,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时非常有意义的。二、感受语文魅力语文是一门充满

39、魅力的学科,既有语言的魅力,也含有丰富的人文魅力,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充分领会感悟这些魅力,是我们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所在,也是语文老师本身魅力之所在。“好课是一种享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希望老师们也注意关注这一方面的有关理论。第五单元教学建议:一、教材文本解读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 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四篇课文,与之相关的还有口语交际.习作5、回顾拓展5将相和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 景阳冈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口语交际.习

40、作5中,安排了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演演课本剧 “交流平台” 在学生具体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回顾、总结所感所悟。 “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与古代名著相关的六句歇后语 课外书屋内容是要求学生读读西游记原著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第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以“走进名著”为主题,开展以读、讲、演为主要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名篇的兴

41、趣,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 四、主要方法,以主题单元教学法作为主题单元教学法,这将是我们语文教学今后的一大趋势,各位老师在实践中一定要逐步去尝试。在去年12月宁波参加五下年级新教材培训会滕春友老师在总结发言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现在还有老师说教学时间不够,到期末还没完成教学任务的话,那是很不应该的,因为我们现在完全可以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法”。五、单元教学整体构思 一、整体入手,前后勾连,彰显单元主题1、主题单元学习引言 。2、将相和让学生弄懂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 ,其次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草船借箭重在引导学生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了解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从而

42、感受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4、景阳冈着重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对文中武松武艺高强、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个性特点有所把握,感受名篇语言的精彩、情节之生动。5、猴王出世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感受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6、口语交际.习作5、回顾拓展5可以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就安排学生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开展自主的读、说、背、演等系列实践活动。 二、关注细节,加深对文本的品读感悟 例段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

43、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里廉颇说话的语气和蔺相如说话的语气完全实不一样的,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咄咄逼人,而蔺相如却尊重别人,处处谦让,以国家为重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这样细节的语言比较,彰显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例段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此处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个“笑”字来作文章,你觉得,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什么?这

44、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例段3:景阳冈一文,教师就可以抓住文中老虎的三个动作,一扑”“一掀”“一剪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

45、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文中写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写到哨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这些动词,用得无一不是恰到好处。请看:“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再看,经过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

46、”。一个“挨”字,可以说比用任何一个表示“走”的意思的动词更合适不过了。它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筋疲力尽的状态。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因此,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例段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

47、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此处教师可以提出: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戏耍玩闹,早把先前的誓言忘在脑后。可此时的石猴却相当清醒,提出人要讲信用,按先前讲的拜他为王。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看出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我们似乎能想象当时的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端坐在一个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伏首称臣的情景。三、与

48、原著对照,架设初中、小学文言文学习衔接的桥梁从这册的杨氏之子一文,我们已经感受到我们的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把文言文教学纳入教学目标之一,而我们的古典名著本身就是文言文的,选入课本时才作了翻译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与原文对照,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巩固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将相和一课: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

49、相与谏。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草船借箭一课: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

50、?”孔明曰: “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四、借助班级读书会,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走进三国 一、激趣导入1 、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猜片名。2 、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有些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检查一下读书的成果。 3 抢答激趣。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谁?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51、? 二、走进“三国”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词语积累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成语:一身是胆(赵云) 望梅止渴(曹操) 割发代首(曹操) 单刀赴会(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计谋集锦 1、 欣赏电视剧草船借箭片段

52、 2、 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 “三国”必要说计谋。 3、 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4、 学生读书介绍计谋故事。 5、 计谋展示。 三、再入“三国” 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走进水浒 一 激趣导入1、导入谈话:听歌曲好汉歌。听到好汉歌这熟悉的旋律

53、,我们就知道今天大家要走进水浒。 老师发现同学们爱上了水浒,现在就考考大家。2、抢答激趣:(1)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共(120)回,反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2)(林冲)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谦)、(富安)。(3)生辰冈是给(蔡京)的礼物,水浒中最具代表性的反面人物是(高俅)。(4)水浒中前半部分的梁山泊头领是(晁盖)。(5)水浒中三大女豪杰指(扈三娘、孙二娘)及顾大嫂。(6)七星指刘唐、(吴用)、公孙胜、晁盖、(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一白指(白胜)。二、 走进水浒(一) 娓娓道来知水浒 水浒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对这些梁山好汉,你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来考考大

54、家。 1、你还知道哪些水浒人物呢? 2、看图猜人物林冲 杨志 武松 鲁达 林冲林冲逼上梁山的经过。杨志杨志为什么卖刀?武松这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你还知道武松的什么故事?鲁达名字的来历,故事,看电视,欣赏书中的三拳。(二) 品头论足评水浒 1、教师谈话:水浒传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水浒人物、水浒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如:逼上梁山、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对歇后语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时迁偷鸡 不打自招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a、 对歇后语 b、 说歇后语的由

55、来)3、交流收集的歇后语、成语。(四人小组交流)4、众多的水浒人物、水浒故事肯定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翻开水浒,把你最喜欢的梁山好汉的故事找出来,细细地品味一番。 学生看书。5、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好汉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之处。如果你来到这些水浒人物身边,你想对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三、走出水浒 1、总结 :众多的人物故事加上精美的语言组成了一部宏篇巨著水浒传。走进水浒,我们领略了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走进水浒,我们认识了水浒好汉的不同性格;走进水浒,我们感受了经典文学的魅力。希望这只是我们走进经典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2、再听好汉歌

56、。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好汉歌,聆听这气势恢弘的旋律,再来回味那一个个水浒故事、水浒人物。第七单元教学分析第七组单元概貌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单元目标概述第五单元(中国名著之旅):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第七单元(典型人物形象):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进一步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通过阅读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怎样把风情景物写具体。积累优美的语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每个片断

57、篇幅短小,易于阅读,便于借鉴,而它形成的合力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 ,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难以及的。抓住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现象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例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摔跤时动作描写: 通过“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运用,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 摔跤时心理描写: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去勾他的腿”,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片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

58、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策略一:还原空白 丰满形象教学流程: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

59、见解。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头摇了两三摇、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闭着眼摇头,手只是指着不动。)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策略二:联系语境 读懂弦外之音“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60、,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 (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2)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相见恨晚之意。)(3)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

61、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4)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因为她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策略三、整合拓展 迁移运用一、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1、你对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作者是怎样把她写得活灵活现的? 2、总结人物描写方法。二、拓展阅读,强化写法 1、以小组为单位,选出课前阅读的四个人物片断描写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2、学生讨论,汇报。 三、游戏拓展,反向强化以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为谜面,猜出谜底是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李逵)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还有斧头,都是李逵的特点。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花荣)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箭术高超的人物特点。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教他骨肉为泥!”(林冲)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这人和陆虞侯有深仇大恨。 四、课堂练笔 ,迁移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