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概论ysm动科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187395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兽医学概论ysm动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兽医学概论ysm动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兽医学概论ysm动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兽医学概论ysm动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学概论ysm动科(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兽医学概论兽医学概论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理论讲授(42学时学时)药理学基础:药物基本作用、处方原则、常见分类、药理学基础:药物基本作用、处方原则、常见分类、抗生素应用等抗生素应用等(4(4学时学时)诊断学基础: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等诊断学基础: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等(4(4学时学时)动物传染病学基础动物传染病学基础(11(11学时学时)动物寄生虫病学基础动物寄生虫病学基础(4(4学时学时)动物内科学基础动物内科学基础(11)(11)动物外产科学基础动物外产科学基础(8)(8)课程说明:授课对象为动物科学专业,总学时为课程说明:授课对象为动物科学专业,总学时为6464学时,

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其中理论讲授4242学时,实习为学时,实习为1818学时学时,自学自学4 4学时。学时。教教 材:高作信主编。材:高作信主编。兽医学兽医学(第三版)(畜牧、(第三版)(畜牧、动物营养专业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营养专业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01年。年。兽医学概论兽医学概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实习安排实习安排内内 容容学学 时时实习一实习一动物的接近、保定与基本检查方法动物的接近、保定与基本检查方法4实习二实习二动物常规治疗技术动物常规治疗技术4实习三实习三动物尸体剖检技术动物尸体剖检技术4实习四实习四动物中毒性疾病的诊

3、断治疗或乳房炎的诊断治疗动物中毒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或乳房炎的诊断治疗 4实习五实习五手术操作过程手术操作过程(看录像)(看录像)2合合 计计18教 材:邓俊良主编。兽医临床实践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 山西农业大学主篇山西农业大学主篇.兽医学实习指导(畜牧专业用)兽医学实习指导(畜牧专业用).中中国农业出版社,国农业出版社,2003.2003.王天益主编王天益主编.兽医诊疗新技术兽医诊疗新技术.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93 程安春编著程安春编著.禽病防治技术(内部发行),禽病防治技术(内部发行),19981998 汪明主编

4、汪明主编.家畜寄生虫学家畜寄生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003 动物医学专业选用的相关教材。动物医学专业选用的相关教材。考试方案考试方案结业考试采用开卷笔试结合平时考核结业考试采用开卷笔试结合平时考核总成绩以百分制记总成绩以百分制记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笔试成绩占总成绩60%,课堂抽查占,课堂抽查占20%,实,实验实习占验实习占20%第一章 药理学基础 一、药物基本常识 二、常用药物及其使用一、药物基本常识(一)药物的概念毒物 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疾病,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并且规定了其作用、用途、用法、剂量的各类物质。药物对机体产生伤害甚至死亡的物质。(二)、药物的作用

5、1、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抑制 增强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生理生化功能。减弱或降低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生理生化功能。硫酸新斯的明兴奋胆碱能神经,能增强腺体分泌,收缩平滑肌,扩张血管。硫酸阿托品抑制胆碱能神经,能降低腺体分泌,抑制平滑肌收缩。(二)、药物的作用 2、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2)选择作用和普遍作用(3)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吸收入血之前在给药部位所产生的作用。如樟脑涂搽,可消炎镇痛。吸收入血后随血循环所发挥的作用,是指药物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指药物对特定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或最明显的作用 指药物对各种组织和病原体都产生类似和强度相同的作用。原发性作用继发性作用 樟脑的直接作

6、用是兴奋延脑中枢,增强呼吸,升高血压;间接作用是刺激用药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体内代谢为氧化为氧化樟脑有强心作用。(二)、药物的作用 3、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药物的治疗作用 在使用剂量适当,给药方式合理的情况下,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素改善疾病症状替代治疗(2)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B 毒性反应 A 副作用 C 继发反应 E 后遗效应 D 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药物在治疗剂量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该作用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或给药方式不正确,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作用。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是继发于药

7、物治疗作用之后,机体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常规治疗时所产生的对于一般机体很少发生的特异性不良反应。是由药物小分子、或其代谢物衍生物、制剂中杂质,与机体中某种蛋白结合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值以下的药理残留效应。(三)、药物制剂与处方 1、药物制剂药物制剂:药物经过加工被制成便于运输、保存、使用,能更好发挥药物效应的制品。药物剂型:药物经过加工所呈现的形态。液体剂型:溶液剂、注射剂、煎剂、酊剂、气雾剂、搽剂、流浸膏等半固体剂型:舔剂、软膏剂固体剂型:粉剂、片剂、胶囊和丸剂 2、处 方(1)处方的概念 法定处方:兽医师处方:处方包括:处方包括:登记登记 处方上项:处方上项:

8、R Rp p或或R R 处方中项处方中项:药名、剂量、药名、剂量、处方下项:制剂和使用方法处方下项:制剂和使用方法 兽医师签名兽医师签名 处方日期处方日期处方必须按用药原则,处方必须按用药原则,正确、清楚开写,不允正确、清楚开写,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许有任何差错(2)处方格式与内容 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所开列的药物及药剂配制的一项重要书面文件,用于指导药房配药、发药和用药。指部颁兽药规范中所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效力。主药佐药矫正药赋形药(四)、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 1、药物本身的因素 (1)药物的化学结构 (2)药物剂量:(3)药物剂型剂量:最小有效剂量常用剂量极量最小中毒剂量药物安全范围 2、合并用药

9、、重复用药和配伍禁忌 (1)合并用药 协同作用:增强和相加 拮抗作用:互相抵消好处:减少不良反应 减少用药剂量 提高疗效1:繁殖期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2:静止期慢效杀菌剂,如氨基苷类、多粘菌素类3: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4: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12 增强23 增强34 相加13 拮抗14 增强 2、合并用药、重复用药和配伍禁忌 (2)重复用药好处:保持血药浓度,持续发挥药物作用。坏处:使机体产生药物耐受。(3)配伍禁忌疗效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3、给药途径 内服或口服:直肠给药: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定点给药:腹腔

10、,胸腔,气管,乳房,瓣胃。其它:阴道,皮肤,子宫内,乳房。4、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分布,转化,排泄,消除。5、动物方面的因素 (1)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 (2)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3)动物的机能状态二、常用药物及其使用作用于各系统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作用于呼吸系统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作用于泌尿系统作用于神经系统作用于生殖系统1、抗微生物药物2、抗寄生虫药物4、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5、麻醉药物6、作用于各器官系统的药物3、消毒防腐药物抗微生物药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1、青霉素类2、氨基糖苷类3、氟喹诺酮类4、氯霉素类5、大环内脂类6、洁霉素7、多肽类8、四环素类9、磺胺类1、金

11、刚烷胺2、三氮唑核苷1、灰黄霉素2、制霉菌素抗G+阳性细菌类抗生素抗G-阳性细菌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一、抗细菌类药物(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耐酶类;广谱类 共同特点:以内酰胺环为抗菌功能集团,可被内酰胺酶破坏;对多数G细菌和少数G球菌均表现抗菌作用,对G杆菌作用弱;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个别出现过敏反应;适用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克拉维酸可增强其抗菌力,延缓耐药菌出现;存在交叉耐药性。1、苄青霉素2、阿莫西林(羟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3、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等(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由氨基糖分子与非糖苷分子结合形成的一类抗

12、生素。特点:多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偏碱性溶液中抗菌作用强;对多数G杆菌抗菌作用强;链霉素与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之间存在单向交叉耐药性;内服吸收率低;体内以肾脏分布高,有神经和肾脏毒性;。1、链霉素2、卡那霉素3、庆大霉素4、丁胺卡那5、新霉素6、壮观霉素(三)、氟喹诺酮类 指含有4-喹诺酮环结构的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对多数G杆菌抗菌作用强,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抗菌作用也较强;通过抑制细菌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杀灭敏感菌的目的;目前也有许多耐药菌株出现;安全,毒副作用小。目前临床上常用:(一)氟哌酸 (二)环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恩诺沙星 四、氯霉素类 特点:对多

13、数G细菌和G球菌均表现抑菌作用,对G细菌作用不如青霉素和四环素,对绿脓杆菌无效;犬猪内服容易吸收,肌注吸收缓慢,易滞留局部;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脑脊液可达到较高药物浓度;长期运用可使骨髓造血机能抑制,出现贫血;细菌对氯霉素容易产生耐药。临床上:(一)氯霉素 (二)甲砜霉素 (三)氟甲砜霉素(氟本尼考)五、大环内脂类(一)红霉素:临床上多以乳糖酸盐或异硫代酸盐存在,其盐类易溶于水;通过抑制菌体蛋白合成达到抗菌目的;对G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是青霉素的良好替代品,同时巴氏杆菌、布氏杆菌等G杆菌也对其敏感,对霉形体、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与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与氯霉

14、素、链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临床上除用于耐受青霉素的金葡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各种感染,也常用于猪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鸡慢呼、鸡传染性鼻炎、坏死性肠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二)泰乐菌素:临床上多磷酸盐或酒石酸盐存在,其盐类易溶于水;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G细菌的作用不如红霉素,对霉形体有较强的作用;口服容易吸收,注射给药在体内药物浓度一般是内服的23倍;毒性小;临床上用于治疗鸡慢呼、猪喘气病、猪痢疾、猪羊胸膜肺炎等。另外还有: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也开始用于兽医临床。六、洁霉素类 为林可胺类抗生素,有盐酸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两种类型。抗菌作用主要针对G细菌和厌氧菌,对G

15、细菌作用差;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与氯霉素也有一定的交叉耐药;口服氯林可霉素的吸收较林可霉素要好,前者只有2035%不完全;体内分布广泛。临床用途:猪痢疾,猪肺炎,关节炎以及敏感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等。七、多肽类抗生素 为多粘杆菌的提取物,多以硫酸盐形式存在。有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和杆菌肽三种。特点:1、抗菌作用主要针对G杆菌,对G细菌、G球菌、变形杆菌不敏感;2、不容易产生耐药性;3、内服很少吸收,肌注吸收良好,但安全范围狭窄;4、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也可用于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及创伤等的感染。八、四环素类 指含有四环母核的一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特点

16、:1、略溶于水,易溶于稀酸稀碱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稳定,碱性中 易破坏;2、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3、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同时对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及原虫有抑制作用;4、各种抗生素抗菌效力不尽一致,如金霉素主要G细菌作用,土 霉素对一般细菌的作用不如四环素,但对绿脓杆菌、梭状芽孢和立克次 氏体则梢好,四环素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作用稍强;5、可产生耐药,各类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6、内服易被吸收,体内分布广泛,易于渗入胸水、腹水、乳汁和胎 畜循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7、具有引起局部发炎、二重感染和肝脏脂肪变性等毒性反应,除土 霉素而外不宜肌注。九、硝基呋喃类 化学结构中含有硝基

17、呋喃集团的一类抗菌物质。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吗唑酮和呋喃妥因(呋喃旦啶)三种。特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但对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和绿脓杆菌作用较差,细菌较少产生耐药,部分具有抗球虫作用;内服容易吸收,但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不宜作为全身治疗药物;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毒性反应,尤其雏鸡、雏鸭、犊牛对该类药物敏感。呋喃西林:常作为表面消毒药,用于冲洗创伤、子宫、膀胱等,也用于球虫等治疗呋喃唑酮:常用于肠道感染治疗。呋喃妥因:常作为尿路消毒药。磺胺类药物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磺胺结构的一类化学抗菌药物。R1-NHSO2NHR4 磺胺类药物为白色晶粉,除磺胺醋酰外,水溶性很低。通常

18、制成钠盐,易溶于水,呈强碱性。R1可被许多基团取代,若取代的基团能在体内代谢或还原为游离NH2-,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否则失去抗菌活性。-SO2NHR4也可被取代,R4基团取代可显著增强磺胺药的抗菌活性。磺胺类药物 1、对大多数G+细菌和部分 G-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磺胺氯吡嗪(Esb3)、磺胺喹恶啉(SQ)、磺胺二甲氧嘧啶(SM2)对球虫、血液原虫有抑制作用;磺胺-6-甲氧嘧啶(SDM)对猪弓形虫有抑制作用。SMMSMZSIZSTSDSMPSDMSMDSM1 SM2 SDMSN 2、磺胺药的敏感菌,在体内外均可产生耐药,不同磺胺药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3、动物内服磺胺药,其吸收效率在不同

19、动物以及不同磺胺药物之间存在差异。SM2 SM1SDMSNSMPSDST。家禽狗猪马羊牛磺胺类药物 4、磺胺在体内以肝、肾及尿中浓度最高。可进入乳腺、胎盘、胸膜和滑膜。磺胺吸收入血后,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失去抗菌活性,但可以逐渐分离。各种动物的磺胺蛋白结合率各不相同,以牛最高,其次为羊、猪、马。SD为治疗脑部感染的的首选磺胺药。5、使用中如果静脉输注太快或用量过大,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以牛容易发生,以表现神经症状为主。用药超过1周或剂量过大,可见结晶尿、血尿和蛋白尿,食欲不振,呕吐,便秘,腹泻或间隙性疝疼。家禽表现产蛋下降,蛋壳变薄,造成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缺乏,表现多发性神经炎和全身性出血变化

20、。6、磺胺类可与磺胺增效剂联合使用。磺胺增效剂有二甲氧磺胺嘧啶(DVD)和二甲氧磺胺嘧啶(TMP)。合用比例可为1:4或1:5。二、抗真菌类药物 1、灰黄霉素:主要针对毛券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等真菌表现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放线菌及细菌无效;主要用于治疗浅表皮肤的真菌感染;通常采用口服给药;毒性低,不宜用于具有肝脏疾患和妊娠动物。2、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隐球菌、胞浆菌、小孢子菌等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临床上用于鹅口疮、烟曲霉菌病以及皮肤粘膜的真菌感染;其它还有:两性霉素B、酮康唑、克霉唑(抗真菌1号)、益康唑、5-氟胞嘧啶(5-FC)三、抗病毒类药物 1、金刚烷胺 该药易溶于水,通

21、过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具有解热和提高体液免疫的作用。用于流感、新城疫以及其他病毒感染。通常已25mg/kg 体重饮水给药(鸡),也可肌肉或静注。2、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易溶于水,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表现抑制作用。通常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气管炎)以及角膜炎、口炎,也有用于新城疫、禽流感等。25mg/kg,饮水 四、消毒防腐药物 关于几个概念 消毒和消毒剂:防腐和防腐剂:理想消毒剂的条件:影响消毒防腐效果的因素:消毒防腐药物 一、酚类消毒药 特点:对繁殖期细菌、亲脂性病毒、真菌显示杀灭作用,对亲水性病毒、芽孢没有杀灭作用;偏酸或偏碱的环境可增强其杀菌

22、效果;浓度高时对皮肤有刺激、腐蚀作用。有:苯酚、煤酚(甲酚)、鱼石脂、复方媒焦油(农福)、复合醇(均毒敌、农乐)。消毒防腐药物 二、醇类消毒药 特点:主要杀灭繁殖期细菌、亲脂性病毒、真菌;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脱水、溶脂杀灭细菌等;对皮肤刺激小。有:乙醇(酒精)、2%苯氧乙醇、0.5%三氯叔丁醇。消毒防腐药物 三、醛类消毒药 特点:主要细菌及其芽孢、病毒、真菌、昆虫等都有杀灭作用;甲醛溶液散发较重刺激性气味,对呼吸道刺激较大,不宜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穿透力弱。有:甲醛溶液(福尔马林)、露它净、戊二醛、乌洛托品消毒防腐药物 四、碱类化合物 常用有:烧碱(氢氧化钠)(25%)、新鲜草木灰(30%)、生石

23、灰(1020%)。特点:具有较确实的杀灭细菌、病毒作用;但对消毒物品的腐蚀作用也大。消毒防腐药物 五、氧化物 (一)过氧化氢(H2O2)溶液 (二)高锰酸钾(KMnO4)溶液 (三)过氧乙酸(过醋酸)溶液消毒防腐药物 六、卤素消毒药 1、氯制剂:漂白粉 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2、碘制剂:碘酊(5%或10%),碘 甘油,碘伏消毒防腐药物 七、酸类化合物 (一)乳酸 (二)硼酸 (三)水杨酸 (四)苯甲酸消毒防腐药物 八、季铵盐类消毒药 特点:对细菌、真菌、亲脂性病毒具有杀灭作用,但对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只有抑制作用而无杀灭作用;稳定,毒性小,无腐蚀、漂白作用;碱性环境下杀菌效果增强,反之

24、,降低杀菌效果。有:新清尔灭、百毒杀五、抗寄生虫药物 一、驱线虫药物 (一)左旋咪唑 (二)丙硫咪唑 (三)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抗寄生虫药物 二、驱绦虫药物 (一)吡喹酮 (二)氯硝柳胺(灭绦灵)(三)硝硫氰醚抗寄生虫药物 三、抗原虫药物 (一)抗球虫药物 磺胺类药物:SM2,SQ,SDM,SMM,Esb 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痢特灵)。硫胺衍生物:氯丙啉,氯代硫代硫胺。喹啉类:癸氧喹酯,甲苄氧喹啉,苯甲氧喹啉。酰胺类:硝苯酰胺(球痢灵),双酰胺咪唑,硝基氯苯酰胺。嘧啶类:尼卡巴嗪,乙氨嘧啶。聚醚离子载体抗生素类:盐霉素,莫能霉素,拉沙里霉素,马杜霉素。双胍类衍生物:氯苯胍(罗本尼丁)抗寄生虫药物(二)抗住白细胞原虫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磺胺-2,6-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喹恶啉(SQ)。抗寄生虫药物 四、杀虫药 双甲咪:能有效杀灭螨、蜱、跳蚤、虱、蝇等寄生虫;主要采取药浴。敌百虫: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增强毒性成为敌敌畏;具有驱杀牛羊线虫、姜片吸虫和犬蛔虫、钩虫和饶虫等作用;也用于驱杀螨、蜱、蚤、虱、蝇和牛皮蝇、羊鼻蝇等体表寄生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