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177264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学校名称:姓 名:学 号专 业:教育层次:入学时间:指导教师:论文提纲一、行政执法监督的基本理论(一)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监督的内涵(二)行政执法监督的分类二、现阶段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若干的问题(一)行政执法缺乏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二)行政执法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及可行的操作规程(三)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三、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行政执法方面的原因(二)行政执法监督环节方面的原因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措施,改善行政执法对策建议(一)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健全权力机关的监督(二)完善行政机

2、关的内部监督及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三)加强舆论、社会及群众监督(四)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及程序公示制度(五)调节整顿、充实行政执法及监督队伍(六)加强法制信息化建设,改善条件保证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结束语参考文献试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完善措施【摘要】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行政管理职权也在 不断扩张,富有弹性的行政职权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对 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督已迫在眉睫。因此,面对执法环节中行政权力的 行使缺乏深刻认识和有效监督、权力与责任脱节,需大力培育现代行 政法理念,从法律制度、政策、方法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对行政执法行 为的监督制约,尽快形成科学高效的执法监

3、督新机制,所以改善行政 执法监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了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 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方面的措施与建 议,旨在促进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实现依法行政。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执法监督机制;问题;措施在我国,行政执法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的重要形式,行政主体为 维护经济与社会生活秩序,实现行政目标,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法 律、法规等法律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就可能偏离法治轨道,导致专横、滋生腐败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产生, 行政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就无法有效的保障。行 政执法机关是保障国家经济秩序正常运行,保障社会良性

4、循环的重要 力量,它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又是国家与人民群 众密切相连的桥梁。因此,各国均建立起强大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就实际情况看, 行政执法虽然比过去有很大进步,但仍不适应客观要求,存在一系列 突出问题,已成为我国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而加强和改善 这一薄弱环节的关键或基本对策,在于要加强和改善执法监督,形成 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执法而言,权力不受监督和控制,就会被滥 用。因此,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观念,促使行 政执法监督真正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公 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建设社会主义

5、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 一项民生工程。一、行政执法监督的基本理论(一)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监督的内涵行政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 利益和服务社会目的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具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制定规范行为;一类为直接实施法律和行政 规范的行为。在我国有些法律法规中, 立法弹性较大, 意味着行政机关适用时有 一定选择和解释的自由。行政机关在选择和解释这些弹性规定时, 必须根据法律 法规的立法精神和目的,遵循惯例和先例,使之成为有一定标准和原则的规则。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正常。行政执

6、法时对人对行政机关活动的预测必须要有 一定的标准或参照系数。行政执法监督又称行政法制监督或者对行政的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是 履行此职责的各级权力机关、政府及政府部门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相对人是 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监督客体是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 监督的内容是行政执法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是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据此,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定义是:行政执法监督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执法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贯彻实施政策、法规、法律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的检查、制约、纠 正,以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机制和活动。其特征之一是它是对行政机关各 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专门机关和行政执法人

7、员的执法活动的监督。这些机关内部 的某些日常工作和有关事务,不在监督之列。(二)行政执法监督的分类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可作如下 分类:1.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根据监督主体享有监督权的属性不同进行的分类。国家监督以国家强制力为 后盾,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社会监督又称非国家机关的监督,通常是指政党、 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媒体、人民群众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 政执法行为实施的监督。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监督权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 只是一种具有法律影响力的活动。2.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根据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是否属于同一组织系统进行的分类。内部监督

8、是指 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监督,是行政系统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各种监督中最经常、 最直接的监督。它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监察监督和审 计监督等。而外部监督是指由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作为监督主 体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它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 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是紧密联系的。内部监督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的, 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以一定的外部监督为前提,离不开外部制约的社会环境;外部 监督也离不开自我约束的作用。只有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让 二者各自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最终达到监督的目的。3. 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这是根据监督的

9、阶段性不同进行的分类。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为防患于 未然,在行政执法行为开始之前依法实施的监督,是一种预防性或防范性的监督。 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行政执法行为在实施之中进行的监督,以便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是一种追踪性的监督。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 监督内容规定过于简单,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将事前监督的防范性与事 后监督的补救性结合起来,构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密切配合的监督 防线,保证行政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以收到良好的监督效果。二、现阶段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若干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正从 人治走向法

10、治的轨道,因而各方面矛盾大量涌现和相互交织,这对公共行政管理 特别是行政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行政执法从总体上 看取得了很大成绩和进步,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执法不严、滥用职权等现象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在许多地方存在,而且近年来在社 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亟需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一)行政执法缺乏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问题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但在法律体系内部仍旧存在许多矛 盾和冲突,由于行政活动的复杂性以及部门、地方利益的差异,各种法律、法规、 行政执法规章以及被广泛使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二)

11、行政执法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及可行的操作规程由于立法工作缺乏,我国宪法规定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的,基本 理念也体现了民主和法制的原则。但是,由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制度与地方 政府订立行政法规权力并行,从而执法依据时常出现偏倚,使人民代表大会的立 法权威性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而且又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以及传统体制的约束, 宪法规定的法制原则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落实,在具体问题上表现为有法不依、违 法不严、执法不纠、越权处罚、无权处罚等现象时有发生。“无法可依,有法难 依”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必要的可行性研究,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以后,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用;有些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

12、缺乏衔接,对有些问 题之间的矛盾缺乏协调,造成执法人员无所适从;有的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 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对违法的行政执法人员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或者规定得不十分明确,或者没有规定,造成执法违法行为得不到应 有的惩罚。(三)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受传统思想、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影 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1. 行政执法监督理论缺失和力量薄弱的问题在行政法学关于行政执法监督法律关系的论述之中,几乎没有涉及到政府法 制机构的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理论上的缺失使得这一内部监督的存在和重要性容 易被忽略。行政执法监督力量薄弱,不利于我国依

13、法行政目标的实现,有些地方 没有设置专门的政府法制机构,法制工作由相关部门作为一项“兼职”来对待。 有些政府法制机构人员、设备配置较为薄弱、办公经费不足,没有足够的人力物 力来完成对政府行政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权得不到有效的行使和落实。2. 执法监督制度和行政执法机构不够健全的问题不少行政执法机构尚未建立并实行监督责任制,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 制度化、具体化,面对执法违法行为的发生会出现相互推诿、无人查究的现象。 监督内容规定过于简单,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 ,与我国行政执法现状不 协调。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应该设立的机构没有设立,如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活 动中行使着重要的职权,但在部分县、

14、区政府里却没有机构、编制,致使行政职 权无法行使。缺乏执法本身应有的权威性,执法活动难以开展,这些情况都是在 执法队伍中非常常见的现象。3. 执法权限划分不清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有些执法领域一直处于多部门、多头管理、上下错位和职责重叠的困扰之中,另 外还有一些因政策变化而产生的非常设性机构管理的现象,造成执法权限的不 清。同时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报告、检查、约束机制,造成地方政府对各级行 政执法主体、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监督不力,出现“走过场”、“护短” 等有 错难纠的现象。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这也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 存在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当前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

15、题是对执法工 作监督力度还亟待加强,各个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工作中不断强调加强执法工作 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4. 执法不严、不作为和放弃职责的问题。此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执法者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敢管理、处理 过轻或简单地以罚款了事,以及执法者对相对人寻求权益保障的要求应作为而不 作为,随意放弃职责等等。从现实情况看,在房地产业、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领 域中此类问题特别突出。此外还存在某些行政机关对于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含义模 糊和有争议的规章条款拒绝履行职责加以解释,致使相对人无所适从的现象。5. 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的问题其表现形式甚多,例如,在中央三令五申“八项规定”和高压反腐的

16、背景下, 某些行政执法部门便改换方式,凭借手中行政权力强行向行政相对人大量“划” 款“借”物或收取保证金、押金,并长期占用不退还、不付利息;有如某些行政 执法部门以各种借口将确认、盖章、验照、答询等许多本职工作,冠冕堂皇地变 成有偿服务项目,并强迫行政相对人接受其有偿服务等等。6. 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增强拒腐蚀能力要强,但有些执法人 员有法不依,知法犯法,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主要表现为执法队伍力量薄弱, 执法机关办案经费不足、设备技术落后,与社会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等等,导致行 政执法难以正常进行,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效果。有些行政执法部门的一些执法人 员没

17、有受过专业培训,有的甚至聘用临时人员执法,他们既没有专业知识,也不 懂法律,作为执法人员,自己本身法律知识就没有很好加强,这样的执法人员怎 么能严格执法。这是目前许多行政执法领域都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计算机产业、 金融证券业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以及国有资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行政管理 需求陡增的领域,行政执法者的知识、经验不足和手段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7.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跨地区执法困难的问题此问题在水利行政、环保行政、工商行政等领域特别突出。跨行政区域执法 往往受阻,执法协调非常困难。三、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行政执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一是在执法环节本身

18、;有法律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的深层内因。二是在执法监督 环节中,有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社会法制意识淡薄的现实因素。 (一)行政执法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行政执法本身的特征,即行政执法不仅范围广、数量大、任务重、 执法主体多、执法依据的层次和种类多,而且执法程序富有弹性,执法结果不够 稳定,同时与普通公民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等等,因此执法的困难较多、纠纷 较多、容易失误,不易得到相对人很高很一致的评价。第二,从宏观上看,我国正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正由人治 走向法治的轨道,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管理体制、新的法制体系、新的社会关系、 新的市场规则等等,还未完全形成和定位,而传统的习惯、观念

19、、规则等还在发 生作用。在新、旧关系相互交织、冲撞、拉锯、相持、消长和调整过程中,不可 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矛盾和问题,失衡、失调、失当的情况难以避免。第三,行政执法机制,政策的不健全对行政执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不合理的部门利益驱动,执法程序规定不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不健全,缺乏严 格的执法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职能部门受利益的驱动,常常按照本系统 的上级文件或实施办法(意见)争相执法,因而导致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错位 现象。譬如打假,按有关法律规定市场准入、商标侵权等方面由工商部门负责, 商品内在质量问题由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而实际操作中两个部门都按照各自上级 的有关实施意见和文

20、件精神,将执法范围扩大到整个环节,导致明显的职能交 叉。其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后,对行政执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些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人事制度改革没有完全 到位,执法人员缺乏物质、安全等方面的有力保障,存在后顾之忧;明显偏低的 人员素质造成了执法错位。(二)行政执法监督环节方面的原因第一,执法监督机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监督部门缺 乏应有的独立性,地位偏低、权力不足、权威性差;一些监督部门职能重复、交 叉过多,监督权责关系未理顺;监督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对行政

21、执法部门 尚未形成应有的监督合力。第二,目前,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 部门的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对于执法者的腐败渎职行为 往往靠搞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来“紧急救火”,追求轰动效应,但过后依然如故; 未普遍建立并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面对执法违法行为时难免出现相互推诿、无 人查究的现象;不受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过于宽泛的行政 执法自由裁量权有时就像可以随意伸缩的“牛皮筋”一样,使行政执法机关在行 使这些自由裁量权时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不仅可能严重侵害行政相对 人的合法权益,更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而且还容易造成行政相对人

22、因不服、 不满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而不断申诉、闹访,损害经济建设软环境,影响社 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三,执法监督部门监督不力,以及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惩处不严。这主要表 现为:一些执法监督部门力量薄弱,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许多空档;执法监督 手段单一,效果差;执法监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严重,一些执法监督部门热衷于 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机关检查和取悦于领导;在执法监督检查中习惯于搞“既往 不究、下不为例、亲疏有别”,此种做法往往成为一些执法犯法、滥用职权、贪 赃枉法者的避风港和保护伞;从我国行政法律实践看,虽然目前对行政权力既有 党委、人大、法院等外部监督机制,也有行政复议、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机制。 但

23、是在这些监督途径中,党委、人大的监督大都属于宏观的监督,不具有经常性、 也不针对具体个案;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外部监督只能通过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 讼的被动方式才能实现,这种外部监督大都属于事后监督,且往往由于各种因素 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而且行政机关的强势地位往往左右着这些监督的效果 与力度。尽管行政复议、行政监察这些主要的和经常性的监督,但这些监督是行 政机关的内部监督,而这种内部监督因“自家人不揭自家短”的固有缺陷决定了 其监督的效果常常难以保证。第四,社会监督、民主监督,意识不强,监督力度不大。这主要表现为:由 于实用主义作祟,在实践中群众监督难以受到重视,因而逐渐丧失民主监督的积 极

24、性;舆论监督的独立性不够,相应的安全保障不够,对重大监督案件往往只能 避重就轻地作滞后报道;社会组织的监督分散和乏力且监督渠道有限。四、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措施,改善行政执法对策建议(一)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健全权力机关的监督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方法技术层面着手,努力推动行政法文化的革新, 特别是在全社会普遍树立现代行政法治观念。我国长期存在“重立法、轻执法、 忽视监督”的现象,这极不利于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国家。自亚 里士多德以来的法治观强调依法行政,认为“凡是法律有明确、详细规定的,都 必须严格执行;凡是法律不周详的地方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就要按照法律原来 的精神,公正的处

25、理和裁决。依法治国是个总方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我们以往在运用法律手段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等方面强调得多些,做得也好些,但在依法治理经济环境方面重视不够,特别是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需要法律来界定,市 场竞争需要法律来规范和引导,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也要靠法制来保障。 同时权力机关的监督在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中居于最高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原因,权力机关的监督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督制约机制薄弱,监 督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权力机关监督作用的发挥和监督目标的实现。为此, 我们必须改进和健全权力机关的监督。(二

26、)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及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要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关键要从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抓起,建立严密的 内部监督机制,正本清源,防微杜渐。进行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改革,同时实现 执法与执法间的职能分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对分离,即在同一个机关内, 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机构与人员必须分离开,不进行一般的行政管理活动;另 一种是完全分离。即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分别设置,组建综合性的行政 监督机关,而且在组织体系上、财政关系上以及人事关系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实行定期交流和轮换岗位制度,执法机关的负责人要定期交流,重要岗位执 法人员要定期轮换。由于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是整个行政执

27、法工作的最终落实者, 无论是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执法,还是代表现代行政方向的“服务型”行政执 法,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服务型行政执法 工作而言,尤为如此。所以,首先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录用行政执法 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其次,要实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 制度,在行政执法人员的年度考核中,将法制观念的强弱、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 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提 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三)加强舆论、社会及群众监督首先,实行行政公开,增强公众对行政执法的参与,

28、建立一种有效的事中监 督途径;通过立法确定规范的程序, 对行政机关行使权限的依据、资讯、条件、 过程、决定意向、结果予以公开, 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的及与公共利益关系密 切的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 , 使权力行使为公众所瞩目 ; 赋予行政行 为双方相应公平的程序权利。要处理好法律条文的“弹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 的关系, 尽量做到明确、具体 ,减少“弹性”, 尤其是对涉及到公民合法权益的 条款更应如此。监督主体不仅有党、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 机关、审判机关), 还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和公民。对已 有的法定监督方式还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 继续补充、完善

29、; 对没有法定监督方 式的, 要通过立法或制定规章, 以保证卓有成效的监督。同时, 要加强新闻舆论 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行政执法外部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新闻舆论不仅是 民意的反应,而且对民意还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而且外界监督本身就起着重要 的作用,它的效果的发挥,既有赖于政府机关的支持和保护,也有赖于人民群众 的信赖和配合,群众监督是行政执法监督的基础,只有将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 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要的监督作用。(四)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及程序公示制度历史经验教训早已证明,由于行政法律规范的面广量大,普通公民难以熟悉; 而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如果执法依据和程序不为相对人知晓,往往又

30、会带 来许多弊端。所以,有必要按照行政民主化、规范化的原则,认真实行执法依据 和程序公开制度,即除了法定的保密范围和内容以外,行政执法人员在作出处分 行为前,必须将执法依据、理由和程序明确地告知相对人;行政执法机关则应以 各种形式公开执法依据和程序规定,而且应当便利相对人知晓,并为相对人免费 提供有关的查询和咨询服务(提供书面资料时按成本收取一定的规费除外)。在 这方面,许多地方和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系统都在积极探索,并取得许多成功经 验,值得重视和总结。(五)调节整顿、充实行政执法及监督队伍现在,政府机构、人事的发展很不平衡,一方面存在冗职冗员的问题,另一 方面又存在某些执法部门(如公安、交警

31、、城管、环保、技术监督、卫生监督等 部门)人手紧张的问题。故应实事求是地按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强法制建设的要求, 妥善解决人员调整、分流、补充的问题,确需加强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部门应 当加强。特别是在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后,在人员配备上如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则 应保质保量地及时充实行政执法队伍,保持必要的行政管理和调控能力,而不要 “因减人而废政”。鉴于临时人员(指未经培训、未取得执法资格和证件的人员) 顶岗执法的弊端甚多,既严重影响到行政执法机关的形象,又增大了社会成本(行 政违法行为一方面损害相对人权益,一方面又因行政败诉须由国家赔偿,从而造 成国、民两亏),故应进一步严格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坚决禁

32、止行政执法机关随 意授权给不具备执法资格的组织和临时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六)加强法制信息化建设,改善条件保证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的顺 利进行目前,我国提高执法水平推行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行政执法机关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以信息化来加强和改进行政 执法监督工作,运用计算机局域网服务执法工作的路子,努力提高行政执法监督 工作的科技含量。通过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网络化、实时化信息的采集、数据 分析、案件的审核把关和质量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执法办案 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要大力改善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监督机关的设备技术条 件,充分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监

33、督机关的执法工作和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别是在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调查取证工具、检测分析仪器、强制执行手段、 资料档案管理设施等方面,应予充分保障,并保持一定的先进性。这是一种不可 减免的行政和法制成本,必须按需付出。现在许多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监督机关 都存在缩减服务范围、大量积压案件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经费不足,物质技 术条件不适应客观要求,其后果往往是导致“有偿服务”、“看钱办案”等弊端, 实际上这反而增大了社会成本。因此,在财政能力范围内,应尽可能保证行政执 法机关和执法监督机关有足够的业务经费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以提供有效服 务和消灭积案,而作此必要投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将是巨大的。总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课题,存在复杂、多变、 工作量大等特点,它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深刻分析才会实际有 所增益,而执法监督现在仍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未能充分 发挥对行政执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理论体系,加 大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在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 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从严治标、着力治本、标本兼治”的方针,加强执法监督、 严格执法责任、改善行政执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要求的新机 制,推进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进程,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就一定会朝着健康、有 序的方向发展

35、,才能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确保依法行政,社会秩序的稳 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以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作为政府法制工作的 一项重要制度,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打造“法制政府”实现“依法行政”的目 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行政执法管理监督机制受传统思想、经济 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行政执法监督的实现仍然处于一种探索 阶段,各地的做法不一,急需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机制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 措施,解决行政执法监督难点,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相关立法,加大行政执法监 督力度,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和

36、行政执法人员资 格管理制度,从内部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方面,提出行政执 法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重点,把行政执法监督权力落在实处,应该借鉴国外的 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促使行政执 法监督真正步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参考文献】1】 王宝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年版2】 姜明安著: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版3】 王毅主编:论依法行政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法学杂志;2000 年 05 期4】 武志忠主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教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5】 莫玉川: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论要6】 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