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7134588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羧酸和取代羧酸》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四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羧酸是一类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 羧基 (-COOH) (carboxyl) 是羧酸的官能团 。 羧酸分子中 烃基 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 取代后的化合物 , 称为 取代 羧酸 。 (注意和羧酸 衍生物 区分 ) C H C O O H C H 3 C O O H O C O C H 3 ( C H 3 ) 2 C H C H 2 布 洛 芬 ( 芬 必 得 ) 阿 司 匹 林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羧酸 C15H31COOH 软脂酸 C17H35COOH 硬脂酸 许多羧酸最初来自天然产物,因此常采用 俗名 来命 名。 HCOOH CH3COOH C6H5C

2、OOH HOOC COOH 蚁酸 醋酸 安息香酸 草酸 (Z)-HOOCCH=CHCOOH 顺 -丁烯二酸 马来酸 (E)-HOOCCH=CHCOOH 反 -丁烯二酸 富马酸 羧酸的系统命名法: ( 与醛相似 ) 羧酸习惯上常用希腊字母标位 , 与羧基直接相 连的碳原子为 , 其余依次为 、 、 、 (末端 ) 等 。 2,3-二甲基戊酸 或 , -二甲基戊酸 2-甲基 -3-戊烯酸 2,4-戊二烯酸 3-羧基 -3-羟基 戊二酸 ( 柠檬酸 ) C H 3 C H 2 C HC H C O O H C H 3 C H 3 C H 2 C H C H C H C O O HC H 3 C H

3、C H C H C O O H C H 3 H O O C C H 2 C C O O H O H C H 2 C O O H (2-)环已基乙酸 1,2-环已基二甲酸 C H 2 C O O HC H C H C O O H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 (1,2-苯基二甲酸 ) 3-苯基丙烯酸 -萘乙酸 (肉桂酸) C O O H C O O H C H 2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2,4-环戊二烯基甲酸 反 -1, 3-环戊基二甲酸 R R C C C O O H C O O HH H E-( 2-)丁烯二酸

4、CH3(CH2)4 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3CO2H 1 5 8 11 14 20 二十 四烯酸 D5,8,11,14二十 碳 四烯酸 5,8,11,14- (花生四烯酸 ) 10C的不饱和酸在碳数后加 “ 碳 ” 字 碳 看书 P500( 1) 二 、 羧酸的结构 羧基不是羰基和羟基的简单加合 p-共轭体系 O O CR : H R C O O H : sp2 键长部分平均化; 羰基碳的正电性 降低 , 亲核加成 变难; 羟基 H 的酸性 增加; -H 的活性 降低; 羟基较难被取代; p-共轭的结果 : 三、物理性质 易形成 双分子氢键缔合体

5、,与分子量 相近的其它类型有机物相比, 羧酸具有特 别高的沸点。 四、羧酸的化学性质 -活泼 H的反应 酸性 羰基的亲核加成,然 后再消除(外观表现 为羟基的取代) 羰基的亲核 加成;还原 R C C O H O H 脱羧 (一 ) 酸性 羧酸一般都属于 弱酸 , 比 碳酸 和 苯酚 的酸性 强 。 羧酸能分解碳酸氢钠 , 放出二氧化碳 , 而酚不 能 。 利用此性质可以区别羧酸与酚类 。 R C O O H + N a H C O 3 R C O O N a +C O 2 H 2 O+ 分子量大的羧酸难溶于水 , 但其钾盐或钠盐则易 溶于水 。 医药上常将含羧基而难溶于水的药物制成 易溶于水

6、的盐 , 如将青霉素 G制成钾盐或钠盐供注射 用 。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 铵是雪花膏的主要成分。 无 机 酸 R C O O H H 2 C O 3 H 2 O R O H 1 - 2 4 - 5 6 . 4 ( p k a 1 ) 9 - 1 0 1 5 . 7 1 6 - 1 9 O H H C O O H C H 3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 C H 3 C H 2 C O O H C 6 H 5 C O O H 3 . 7 7 4 . 7 4 2 . 8 6 4 . 8 8 4 . 2 0 羧酸酸性的强弱取决于电离后所形成的羧酸根 负离子

7、 (即共轭碱 )的相对稳定性 。 常见酸酸性比较: 羧酸的酸性强弱受整个分子结构的影响 Z为吸电子基 , 酸性增强 Y为斥电子基 , 酸性减弱 H COOH CH3 COOH CH3CH2 COOH pKa 3.77 4.76 4.88 H COOH C6H5 COOH CH3 COOH pKa 3.77 4.17 4.76 C O H O YZ C O H O 如丙二酸的一个羧基负离子对另一个羧基酸性 的影响:既有诱导效应 , 也有场效应 。 二种影响都 使质子不易离去从而使第二电离度大大减弱 。 场效 应的大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 距离越近 , 作用越大 。 诱导效应 场效应 不同电负性取

8、代基的 影响 , 除了沿着碳链传递 (诱导效应 )外 , 还可通过 场效应 传递 。 场效应是某 些取代基的静电作用 ,通过 空间对反应中心产生影响 。 - O H CH2 C O O=C O + 场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影响方向也 有不一致的情况 , 如: H O Cl C=O H O H C=O 6.25 pKa: 6.04 Cl的 -I效应使酸性增强 , Cl的场效应使酸性减弱 芳香酸: 间位 只考虑 诱导 效应, 对位 同时考虑 共轭 效应和诱导效应 ,邻位取代比较特殊 。 C O 2 H O 2 N C O 2 H N O 2 C O 2 H N O 2 C O 2 H C O 2 H H

9、 O C O 2 H O H C O 2 H O H p K a : 2 . 2 1 3 . 4 2 3 . 4 9 4 . 2 0 2 . 9 8 4 . 0 8 4 . 5 7 邻位效应: 当取代基处于邻位时,无论这个取代基 是吸电子基还是供电子基 ( NH2除外 ),都将使酸性 增强,即 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大于对位、间位取 代苯甲酸,也大于苯甲酸。 ? P486: 14-1;14-2; P501 : 3;4;5 (二 ) 羧酸的还原 一般情况下 , 羧酸不容易被还原 。 只有一些特殊的还原剂如 氢化铝锂 (LiA1H4)、 乙硼烷 (B2H6) 才能被还原 成相应的 醇 。 NaBH4

10、 LiAlH4 催化加氢 B2H6 烯 炔 烯 炔 醛 酮 醛 酮 醛 酮 醛 酮 酰卤 羧酸 羧酸衍生物 腈 、 肟 羧酸衍生物 腈 、肟 羧酸 羧酸衍生物 (酰 卤除外 ) 卤代烃 (亚 )硝基化合物 卤代烃 (亚 )硝基化合物 卤代烃 (三 ) 羧基中羟基被取代的反应 羧基中的羟基可被卤原子 ( X)、 烃氧基 ( OR)、 酰氧基 ( OCOR)和氨基 ( NH2)等取代 , 产生 酰卤 、 酯 、 酸酐和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 反应 历程为 亲核加成消除 。 1 酰卤 (acyl halide or acid halide)的生成 PCl3适于制备低 b.p.酰氯 ; PCl5适于制备

11、高 b.p.酰氯 ; 用 SOCl2制备酰氯 , 产物除酰氯外 , 都是气体 , 容易提 纯 , 但所制酰氯与 SOCl2的 b.p.不应相近 。 R C O O H + P C l 3 P C l 5 S O C l 2 R C O C l + H 3 P O 3 P O C l 3 + H C l H C l + S O 2 2 酸酐 (acid anhydride) 的生成 脱水剂:乙酰氯、乙酸酐、五氧化二磷等 混合酸酐的制备 : R C O C l + N a O O C R R C O O C O R 单酐 SN2 2 R C O O H P 2 O 5 ( R C O ) 2 O

12、甲酸在脱水剂作用下生成 CO ? P490: 14-3; 14-4 某些二元酸,只需加热即可生成五元环或六 元环的酸酐。 C O O H C H 2 C O O H ( C H 3 C O ) 2 O C C O O O C O O H C O O H C C O O O C O O H C O O H C C O O O ? P491:14-5 3 酯 (ester)的生成 酯化反应 为提高产率,可采用: A. 增加其中一种便宜原料的用量。 B. 不断除去反应生成的水 C . 或者及时将生成的低沸点酯蒸出。 R C O O H + R O H H R C O O R + H 2 O 酯化反应

13、机理 : 两种断键方式: 酸和醇的体积 (空间因素 )对酯化反应的速率 有很大影响。所以酯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醇 : CH3-OH RCH2-OH R2CH-OH 酸 : HCO2H RCH2CO2H R2CHCO2H R3CCO2H 上述机理为 酸 催化的 酰氧断裂 的双分子机 理。羧酸与 伯 /仲醇 酯化时多属于这一机理。 3oROH按此反应机制进行酯化。 由于 R3C+易与碱性较强的水结合,不易与羧酸结 合 ,故逆向反应比正向反应易进行。所以 3oROH的酯化 反应产率很低。 *2. 烷氧断裂 - 碳正离子机制 属于 SN1机制 该反应机制也从 同位素方法中得 到了证明。 (CH3)3

14、C-OH H + (CH 3)3COH2 + -H2O O R -C -O C ( C H 3 ) 3 + O H R -C -O C ( C H 3 ) 3 ( C H 3 ) 3 C + O = C - R O H -H+ 按 SN1机制进行反应,是烷 氧键断裂 O C H 3C -O 1 8H+ (CH3)3COH O 1 8 C H 3 C - O C ( C H 3 ) 3+ H2O 是 SN2反应。 只适用于 1o RX和活泼 RX。 常用的是钠盐。 (有时也用 Ag盐,优点:速率快。 缺点:太贵。 ) 体系中双键不受影响。 RCOO - + RX RCOOR + X- SN2 此

15、外,还可采用羧酸盐与卤代烷反应合成酯 (SN2) 在药物合成中常利用酯化反应将药物转变为前药 (prodrug), 以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 赛他洛尔( cetarnolol) 为 -肾上腺能阻断剂, 可治疗 青光眼和降低眼压,由于极性强和脂溶性差, 难于透过角膜。丁酰 赛他洛尔 的脂溶性增高,制成 的滴眼剂透过角膜的能力增加了 4-6倍,进入眼球 后,经酶水解再生成 赛他洛尔 而起效。 O N NN S O N O H H O N NN S O N O C O C 3 H 7 H 赛 他 洛 尔 丁 酰 赛 他 洛 尔 4酰胺 (amide)的生成 羧酸与 NH3或 RNH2、 R

16、2NH作用,生成铵盐, 然后加热脱水生成酰胺或 N-取代酰胺。 R C O O H + N H 3 R C O O N H 4 R C O N H 2 C 6 H 5 C O O H + H 2 N C 6 H 5 C 6 H 5 C O O N H 3 + C 6 H 5 1 9 0 C 6 H 5 C N H C 6 H 5 =O H 2 O N - 苯 基 苯 甲 酰 胺 腈 的生成 未取代酰胺 (四 ) -氢的卤代反应 羧酸分子中 -碳上的氢 , 受到邻位羧基的影 响变得活泼 , 能被卤素取代 , 这种情况和醛酮 - 氢一样 。 但羧酸 -氢的卤代需三卤化磷或红磷等 的催化 。 该反应

17、称为 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 C H 3 C O O H + C l 2 P C l C H 2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 + C l 2 P C l 2 C H C O O H C l 2 C H C O O H + C l 2 P C l 3 C C O O H 一 氯 乙 酸 二 氯 乙 酸 三 氯 乙 酸 三卤化磷或红磷是催化量,否则 -OH继续被溴取代( P494:14- 7) 控制卤素用量可得一元或多元卤代酸。 - 碘代酸 由 - 氯(或溴)代酸与 KI反应 来制备。 -卤代酸很活泼,常用来制备 -羟基酸 和 -氨基酸、丙二酸等。

18、R-CH-COOH Br R-CH-COOH R-CH-COOH R-CH-COOH R-CH(COOH)2 NaOH H2O H+ NH3 NaHCO3 NaCN OH NH2 CN H3O+ (五 ) 脱羧反应 缩短碳链 羧酸分子中羧基脱去二氧化碳的反应称为脱羧反 应 。 一般一元羧酸很难直接脱羧 。 当羧酸分子中 -碳 原 子上连有 吸电子 取代基时脱羧反应比较容易进行 。 C O 2 H H 2 O N O 2 O 2 N N O 2 D N O 2 O 2 N N O 2 + C O 2 C O + C O 2 A : 代 表 各 种 基 团 A O H A H C l 3 C C

19、O O H 5 0 C H C l 3 + C O 2 丙二酸型化合物的脱羧 原因:基团 Y的吸电子作用;另外 , 环状过渡态机制 。 H O 2 C C H 2 C O 2 H C C H 2 CH O O O O H C C H 2H O O H + C O 2 C H 2 C O 2 HY + C O 2C H 3Y Y : C O O H , C O R , C H O , N O 2 , C N , C X 3 , C = C H 2 , P h 比 较 容 易 脱 羧 + C O 2 + A g B r C H 3 C H 2 C H 2 C O 2 H A g 2 O B r 2

20、 无 水 C H 3 C H 2 C H 2 C O 2 A g C C l 4 D C H 3 C H 2 C H 2 B r ( 一 级 溴 代 烷 较 好 ) 汉斯蒂克( Hunsdiecker )反应 R C O O A g B r 2+ A g B r R C O O B r R C O O B r . + . R C O 2 + . B r+ . R B r C O 2+ Ag2O用 HgO替代 Cristol反应 自由基机理 (相当于 -COOH 被卤素 Br取代) 脂肪酸和芳香酸都可通过这个途径脱羧 科西( Kochi) 反应 自由基机理 (制备仲、叔 氯 代烃较好) 脂环酸收

21、率好 。 R C O O H + P b ( O A c ) 4 + L i C l R - C l O C H 3 O HC H 3 O O C H 3 O HC H 3 O C O O H B r A g 2 O B r 2 C O O H C H 3 + P b ( O A c ) 4 L i C l C l C H 3 C l C H 3 * * * 有几何异构的环烷酸生成顺反异构 Kolbe电解法 羧酸盐电解制备高级烷烃 自由基机理 2 C H 3 ( C H 2 ) 1 2 C O O N a C H 3 ( C H 2 ) 2 4 C H 3 电 解 ? P492:14-6 (六

22、 ) 二元羧酸受热时的特殊反应 二元羧酸受热时 , 随着两个羧基间距离 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 。 1 两个羧基直接相连或只间隔一个碳原子 , 受热发生脱羧反应 , 生成一元羧酸 。 H O O C C O O HC H 2 C H 3 C O O H + C O 2 H O O C C O O H H C O O H + C O 2 乙 二 酸 甲 酸 丙 二 酸 乙 酸 二三脱羧成羧酸 2两个羧基间隔 2个或 3个碳原子,受热发 生脱水反应,生成环酐。 2-甲基戊二酸 2-甲基戊二酸酐 C O O H C O O HC H 2 C H 2 C O C O C H 2 C H 2 O 丁 二

23、酸 丁 二 酸 酐 C O O H C O O HC H 2 C H C H 2 C H 3 C O C O C H 2 C H C H 2 C H 3 O 四五脱水成酸酐 3 两个羧基间隔 4个或 5个碳原子 , 受热发生脱水脱羧反应 , 生成环酮 。 己二酸 环戊酮 庚二酸 环己酮 六七脱水又脱羧 4 两个羧基间隔 5个以上碳原子 , 在高温时发生脱水反应 , 生 成高分子链状酸酐 。 C O O HC H 2 C H 2 C H 2C H 2 C O + H 2 O + C O 2 C H 2C H 2C O O HC H 2 C H 2 C H 2 C H 2C H 2 C H 2 C

24、 H 2 OC + H 2 O + C O 2 C O O H C O O H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Blanc (布朗克 )规则: 在可能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条件下,总是比较容易 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状化合物 (即五、六元环容易形成 )。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H O O C 二三脱羧成羧酸; 四五脱水成酸酐 ; 六七脱水又 脱羧 羧酸可与 RMgX、 RLi反应,结果不一 。 C O 2 H C 2 H 5 M g B r C O 2 M g B r C 2 H 5 M g B r X C 2 H 5 L

25、i C O L i C 2 H 5 L i C O L i O L i C 2 H 5 O C O C 2 H 5 H 3 O (七 ) 其它反应 羧酸镁盐不溶于有机试剂,且成盐后羧羰基活性降低,故不再 和格氏试剂进一步反应。 羧酸锂盐的解离性不是很高,但溶解性却很好,且易于接 受亲核试剂进攻。 羧基一般不被氧化 , 但甲酸 、 草酸具有还原性;甲 酸甚至可被 Tollens试剂 、 Fehling试剂氧化 , 草酸 能被 KMnO4氧化 。 -碳原子上取代基少的,空间位阻小的羧酸易于 发生加成反应。常用溶剂乙醚、苯、四氢呋喃等。 一、卤代酸 第二节 取代羧酸 取代羧酸为双官能团化合物,兼有取

26、代基和羧 基的性质,且由于二者相互位置的不同,又具有一 些特性。 卤代酸的酸性强于羧酸 通过卤代酸可制备其它取代羧酸 R - C H - C O O H B r N H 3 R - C H - C O O H N H 2 R - C H - C O O H O H R - C H - C O O H C N R - C H - C O O H C O O H O H - C N - H 3 O + -卤代酸碱性水解: 浓碱 作用下,构型翻转。 C O O - C O O - C O O - C H 3 C H 3 C H 3 HH H B r B rH OH O - H O - B r - S

27、N2 O - O H C H 3 B r A g + O O H C H 3 O O H C H 3 O - O H C H 3 O H O H OH O H C H 3 O H - O H H + s - C H 3 C H B r C O O H - O H A g 2 O - A g B r s 在 Ag2O存在下,用 稀碱 作用,构型保持。 反应过程中经历两次 SN2, 构型保持 复习邻基参与 , 注意立体化学问题 邻基参与 内酯 -或 -卤代酸在碱作用下生成内酯 -卤代酸在碱的作用下生成 , -不饱和羧酸 R C H C H C O O H B r H . . . . . . . .

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C H C H C O O H O O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HB r N a 2 C O 3 C H 2 C H 2 C H 2 C O OB r 羟基酸包括醇酸和酚酸 。 2-羟基丙酸或 -羟基丙酸 羟基丁二酸 2,3-二羟基丁二酸 (乳酸 ) (苹果酸 ) (酒石酸 ) 3-羧基 -3-羟基戊二酸 邻羟基苯甲酸 3,4,5-三羟基苯甲酸 2-苯基 -2-羟基乙酸 (柠檬酸 ) (水杨酸 ) (没食子酸 ) (扁桃酸 ) 二、羟基酸 H O O C C H

29、 2 C H 2 C O O HC O H O H C O O H O H C O O H O H C O O H H O C H O H C O O H C H 3 C H C O O H H O O C C H 2 C H C O O H H O O C C H C H C O O H O H O H O H O H 1) 从羟基腈水解 1. 制备 C H C N O H H + R H ( R ) O CR H ( R ) C N O H CR H ( R ) C O O H R C H H O X H + C H 2 R C H C H 2 O H X K C N R C H C H

30、2 O H C N R C H C H 2 O H C O O H -羟基酸 -羟基酸 2)从卤代酸水解 3) 雷福尔马茨基 (Reformatsky) 反应 是制备 -羟基酸 酯和 -羟基酸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机锌试剂只与醛酮的羰基反应, 不能 用 镁 代替 锌,因有机镁试剂太活泼,与酯也发生反应。 增碳 -卤代酸酯 H 3 O + B r C H 2 C O O C 2 H 5 Z n 醚 C H 2 C O O C 2 H 5 Z n B r R C H O R C H C H 2 C O O C 2 H 5 O Z n B r R C H C H 2 C O O H O H C H 3

31、C O O H C l 2 P C H 2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 O H H + 4)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备 -羟基酸 具有 -H的酯在二异丙醇锂( LDA) 作用下与醛 酮反应制备 -羟基酸酯 5)内酯水解 环酮通过过氧酸氧化处理得内酯,经水解后制得羟 基酸 O 过 氧 酸 O O O H - O H C O O - H + O H C O O H 选择性氧化 Baeyer-Villiger 反应 2 R C H 2 C H O O H - R C H 2 C H C H C H O H O R A g 2 O R C H 2 C H C H C O O H H

32、O R 选 择 性 氧 化 6) -羟基酸的合成: 将二元酸单酯的酯基还原成醇 HOOC(CH2)nCOOC2H5 HOOC(CH2)nCH2OH Na + C2H5OH H2O 2. 性质 1) 酸性 由于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 醇酸的酸性 比相应的羧酸强 。 分子内 氢键 2) 脱水反应 -羟基酸受热时 , 分子间交叉脱水 , 形成 交酯 。 丙交酯 -羟基酸受热时 , 分子内脱水生成 ,-不饱和酸 。 C H 3 C H O H O C O H OC H 3 C H OH O C H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O C H 3 C H 3 O H 2 O+ R C H C H C O O H O H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C H C H C O O H -羟基酸和 -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的 -内酯或六元环的 -内酯; -内酯较难生成。 . . . . . . .

34、 C H 2 C H 2 C H 2 O C O O H H. . . . . . . . . . . . . . . . . O O -丁内酯 当羟基与羧基相距四个碳原子以上时,加热可 生成链状聚酯。 羟基处于羧基的邻位或对位的酚酸 , 加热易引起 脱羧反应 。 -羟基酸( 含 - H) 可与 Tollens试剂作用发生 银镜反应 C O O H O H 2 0 0 2 0 0 2 2 0 O H C O 2+ O H O H C O O H H O O H O HH O C O 2+ 3)分解脱羧反应 4)氧化反应 羟 基 酸 羰 基 酸 O H 水杨酸又叫柳酸 , 学名邻羟基苯甲酸 。

35、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俗名为阿司匹林 (Aspirin), 水杨酸与乙酐在磷酸 、 硫酸存在下共热而 生成乙酰水杨酸 。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 、 镇痛 、 抗血栓形成及抗风湿的 作用 , 刺激性较水杨酸小 , 是内服退热镇痛药 。 C O O H O H O C O C H 3 C H 3 C O O H+ ( C H 3 C O ) 2 O H 3 P O 4 C O O H 可供药用的其他 水杨酸衍生物 有: -CO2CH3 OH -CO2C6H5 OH -CO2Na OH H2N- 冬青油 . 可止痛 , 亦用作牙膏 、 糖 果等的香精 . 水杨酸苯酯 (

36、Salol). 肠道 和尿道消毒剂 对 -氨基水杨酸钠 (PAS-Na). 用于治 疗各种结核病。 第三节 氨基酸 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 代后的产物 , 叫做氨基酸 。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 蛋白质在酸 、 碱或酶的作用下 , 能逐步水 解成比较简单的分子 , 最终产物是各种不 同的 -氨基酸 。 1 -氨基酸 与羧基相邻的 -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 , 因而 叫做 -氨基酸 。 除甘氨酸外 , 所有 -氨基酸中的 碳原子均是手性碳 , 故有 D型与 L型两种构型 。 天 然氨基酸均为 L-氨基酸 。 它们的结构通式如下: R H 2 N H COO H L-氨基酸 1.1 -氨基酸 的分类与命名 在 -氨基酸分子中可以含多个氨基和多个羧基 , 而且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 根据其分子中 所含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中性氨基酸 、 碱性氨 基酸和酸性氨基酸 。 中性氨基酸:分子中氨基数 =羧基数 ( 氨基的碱性和羧基的酸性不是完全相当 , 所以并 非真正中性的物质 ) ; 碱性氨基酸:分子中氨基数 羧基数 (呈现碱性 ); 酸性氨基酸:分子中氨基数 3000mg/L. -羟基丁酸 、 -丁酮酸和 丙酮 , 在医学上称为 酮体 。 -羟基丁酸 -丁酮酸 丙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