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709172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406.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章:生理学(共12章、72节、151个知识点)()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4 .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5 .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

2、上的传导。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5 .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四)血液循环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3、,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2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

4、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 +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 .消化道平滑肌的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干。4 .胰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

5、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L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3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4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0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 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5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6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

6、肽对尿生成的调节。7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8 .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

7、.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6,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层)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

8、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12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内分泌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3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

9、体激素。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第二章: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 .

10、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3 .肽键和肽。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5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7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 .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噤吟、喀咤碱的化学结构,核甘酸。9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10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11 .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前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防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12 .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13 .酶的调节。14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

1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3 .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7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8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9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10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11 .磷脂的合成和分解。12 .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13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14 .生物氧化的特点。15 .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

12、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16 .胞浆中NADH的氧化。17 .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18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9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20 .氨基酸的脱段基作用。21 .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22 .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23 .一碳单位的来源、载体和功能。24 .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25 .喋吟、喀呢核甘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甘酸的生成。噂吟、喀喔核甘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26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27 .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调节)。

13、(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 . 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2 .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3 .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4 . DNA的损伤(突变)及修复。5 . RNA的不对称转录(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6 . 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7 .核酶的概念和意义。8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9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10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1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12 .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3 .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四)生化专题1 .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

14、的信息传递。2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3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4 .血红素的合成。5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 .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7 .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8 .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9 .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10 .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11 .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12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13 .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第三章:病理学(一)细胞与组织损伤1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2 .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

15、态特点及意义。3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4 .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二)修复、代偿与适应1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2 .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3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4 .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3 .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5 .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 .梗死的概念、病因

16、、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四)炎症1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2 .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3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 .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五)肿瘤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3 .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4 .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见肿瘤的特点。(六

17、)免疫病理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2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3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4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6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7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2 .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

18、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5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6 .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7 .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A)呼吸系统疾病L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2 .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4 .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5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6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

19、病机制和病理特点。7 .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8 .肺硅沉着症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9 .肺胞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10 .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九)消化系统疾病1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2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3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4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5 .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6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

20、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7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8 .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9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十)造血系统疾病1 .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3 .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十一)泌尿系统疾病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2

21、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3 .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4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5 .肾孟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他和临床病理联系。6 .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十二)生殖系统疾病1 .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3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4 .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5 .子宫

22、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6 .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7 .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8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9 .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10 .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 .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2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3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 .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

23、系和结局。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7 .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8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9 .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10 .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肠道、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11 .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12 .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分期。(十四)其他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第三部分分章节详解

24、第一章生理学(-)绪论1.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捽制系统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负反馈捽制系统比例大多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制定义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相同的反馈作用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用正反馈控制系统(举例):排尿、排便反射;分娩过程;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离子通道开放;血液凝固过程;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正反馈1 .下列现象中,哪些存在着正反馈? BCDA.肺牵张反射B.排尿反射C.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的开放D.血液凝固过程(1995年真题)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C.正反馈调节E.前馈调节A.负反

25、馈调节B.自身调节D.体液性调节(2004年真题)(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切活细胞无论处于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生物电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受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不同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值是不同的,如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为一70mV90mV,而人的红细胞为10mV等。(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恰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电位变化是细胞接受刺激时产生的,故

26、而称为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进而变成正电位(膜内电位由一90mV上升到+30mV),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去极相),电位变化的幅度为120mV。上升支超过OmV的净变正部分,称为超射。上升支持续时间很短,约o.5mso上升支达+3OmV后又迅速下降,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接近刺激前的静息电位水平,这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复极相)。上升支和下降支持续时间都很短,形成一个尖锋样图形,称为锋电位。一般所说的动作电位是就锋电位而言。有些可兴奋细胞在锋电位的下降支往往并不是立即F降到静息电位的水平,在此之前有一些微小而又缓慢的

27、波动,称为后电位。一般先有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膜电位轻度去极化;在负后电位之后,再出现段延续时间更长的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此时膜电位比静息电位更负;最后兴奋性恢复正常。(3)动作电位的特点。单一-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1)“全或无”现象: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也就是说,动作电位可因刺激过弱而不产生(无),而一旦产生幅值即达到最大(全)。2)时间短暂:动作电位从发生到发展到恢复,所经历的时间很短,最短的为0.5ms1.0ms(如神经细胞),最长的也只有20()0153001115(如心肌细胞)。3)可以扩布:在同一

28、细胞内的传导和在不同细胞间的传递。2 .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离子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 .造成膜对 Na 离子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1992年真题)3 .减少浴液中的Na浓度,将使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B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1997年真题)4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点表现在ABCA.刺激太小时不能引发B.一旦产生即达到最大C.不衰减性传导D.兴奋节律不变(2002年真题)(三)血液1.生理性止血,血液凝

29、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破裂后出血,在很短时间内自行停止出血的过程。血小板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血液凝固的概念和过程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正常人为5分钟10分钟。血液凝用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内源性激活途径。它是由血浆中的因子xn的激活开始的。因子刈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XDA。此后,XIIA相继激活因子XI和IX,1XA与因子vm和CA。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叮激活因子X。(2)外源性激活途径。组织损

30、伤释放的因子ni与因子vn形成复合物,在ca。”存在的情况下激活因子Xo因子in是生理性凝血反应过程的始动物。血液凝固的控制(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1)血管内皮的屏障作用,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的成分接触,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的活化;2)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PGI。、N0,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内皮细胞还能合成释放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TFPI、抗凝血酶川、凝血酶调节蛋白、tPA等,都与抗凝作用有关。(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生理性抗凝物质,即体液抗凝系统注:在临床上由于不同目的的需要常采取一些措施加速或阻断血凝过程。如在体外可用草酸盐或柠檬

31、酸钠结合血浆中游离的Ca离子”,来阻断凝血过程;肝素是种强抗凝剂,可用于体内体外抗凝。适宜的温度可提高酶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增加粗糙接触表面可加速血小板解体,能促进凝血,如外科手术时,用温热盐水浸湿的纱布按压创面以减少出血,就是利用这个原理1 .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ABCDA.血液流动快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有抗凝血物质存在(2001年真题)2 .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ABCA.受损小血管收缩B.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C.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D.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1999年真题)3 .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BA. V因子 B

32、. III因子 C. X因子 D.XU因子 E.V11因子(1990年真题)4 .下列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是AA.因子VB因子VIIC因子XD因子XIIE.因子MH(2006年真题)5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A.抑制X因子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IH的活性C.去除Ca2+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2004年真题)(四)血液循环1心输出量的调节概念:前负荷后负荷定义心肌收缩前所负载的负荷心肌开始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类型心室舒张末期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大动脉压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动脉血压调节途径异长调节异长调节异长调节+等长调节等长调节定义

33、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调节心脏泵血,心肌细胞初长度有改变通过改变心肌收缩力调节心脏泵血,心肌细胞初长度无改变调节途径Starling自身调节,无神经、体液因素参与神经、体液调节适应症对搏出量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调节,只适应短期、细微变化的调节对持续、剧烈循环变化的调节举例体位的突然改变、动脉压突然升高等的调节缺氧、酸中毒、心衰使心搏量减少时的调节1 .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它等于余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1)心室充盈时间长短。(2)静脉回流速度。(3)心包内压。(4)心室顺应性。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

34、少。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收缩时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2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收缩开始后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后负荷。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加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加,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从而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通过异长和等长自身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3 .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35、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短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一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目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看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例如:儿茶酚胺、洋地黄、CA抖等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等降低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能力可以用长度一张力曲线和张力速度曲线来反映,心肌收缩力增强时,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心肌收缩力降低时则相反。4 .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晌心率在40次/分180次/分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

36、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的增加反而下降。1 .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 EA.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B.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下降C.心室开始收缩时的速度减慢D.心室收缩时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延迟E .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2001年真题)2 .心脏的等长自身调节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调节的? D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粗细肌丝间横桥结合的数目D.心脏收缩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996年真题)3 .心肌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其主要原因是AA心肌收缩能力增强B肌节的初长度增加C横桥联结的数目增多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2007年真题)

37、2动脉血压(1) 动脉血压的形成(2) 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最高值,这时的动脉压称收缩压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达最低值,称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指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的动脉血压平均值)(3) 动脉血压变化的特点动脉血压与年龄、性别、个体差异有关每搏量t-收缩压t-脉压t (舒张压升高不明显) 心率t f舒张压t f脉压I (收缩压升高不明显) 外周阻力t-舒张压t-脉压I (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老年人动脉硬化f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If血压波动 大f脉压t失血时f循环血量I 动脉压I(4) 影响动

38、脉压的因素心脏每搏量心率外周血管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5) 动脉脉搏1 .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E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B.平均动脉血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C.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器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强D.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搏压增大E .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令的增长而变化(1999年真题)2 .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BA.每搏输出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C.大动脉弹性的好坏D.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E.血管充盈的程度(2002年真题)3 .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

39、 EA.动脉舒张压B.动脉收缩压C.平均动脉压D.心输出量E.动脉脉搏压(2001年真题)A.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B.动脉舒张压升高C.二者都有D.二者都无4 .全身小动脉阻力增高时C5 .心动周期缩短时B(2001年真题)(五)呼吸1、肺通气肺通气是指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1) .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是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即呼气动作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而呼气动作则主要是吸气肌舒张引起,而不是呼气肌收缩引起。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吸气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

40、压降低,引起吸气过程。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正常生理状况下,呼吸运动是胸式和腹式的混合型式。(2) .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肺通气的动力主要用于克服弹性阻力,其次是用于克服气道阻力。弹性阻力。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以及相关的顺应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其中肺的弹性回缩力构成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和肺泡的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弹性阻力的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其计算公式为:顺应性一矗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黏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

41、要受气道管径大小的影响。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因素有跨壁压增大、肺实质的牵引、交感神经兴奋、前列腺素Ez、儿茶酚胺类等。使气道平滑肌收缩的因素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组织胺、前列腺素F2。、5 HT、过敏原等。2、胸内压胸内压即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腔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与胸膜脏层所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其间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无气体存在。(2) .胸内压大小正常情况下,胸内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在呼气末和吸气末,肺内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因此胸内压一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故胸内负压是肺的弹性回缩力造成的。平静呼吸时,吸气末胸内负压绝对值最大。(3) .胸内负压形成原因正常情况下,密闭胸膜

42、腔内无气体,仅有少量浆液使胸膜壁层和脏层紧密相贴,两层膜可以滑动但不易分开。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比肺的生长快,使肺通常处于被动扩张状态,产生一定的回缩力,因而使作用于胸膜腔的压力被抵消了一小部分,致使胸内压低于肺内压。(4)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n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增加肺的顺应性:(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4)防止肺不张;(5)防止肺水肿。1 .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

43、错误的? CA.能降低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B.能增加肺的顺应性C.当肺泡直径变小时,使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增加D.当缺乏时,肺泡出现明显的萎陷 E .当缺乏时,间接的结果可能使体循环动脉血的PH下降(1997年真题)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ABCD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C成年人患肺炎、肺血栓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D .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1999年真题)3、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能减少肺的弹性阻力D、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2003年真题)4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可导致EA肺弹性

44、阻力减小 B.肺顺应性增大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D .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E .肺不易扩张(2006年真题)5 .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C .成年人患肺炎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D 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2007年真题)4、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出或吸入肺的气体总量。与肺容量相比,它能更全面地反映肺通气功能。每分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进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它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它是与血液

45、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气体进出肺泡必经呼吸道,呼吸道内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构成解剖无效腔。其计算公式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一(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4)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有不同的影响(5) .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常用的指标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等,从气体交换的意义来说,最好的指标是肺泡通气量。5,肺换气肺换气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的结构基础肺换气的结构基础是呼吸膜(肺泡膜)。它由六层结构组成:单个分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层和肺泡液体层;肺泡上皮层;上皮基底膜层;组织间隙层;毛细血管基底膜层;毛细血管内皮

46、细胞层。肺换气的动力肺泡换气的动力是气体的分压差。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所占的压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影响肺换气。凡影响到呼吸膜的病变将影响肺换气,而呼吸道的病变首先影响的是肺通气,仅当肺通气改变造成肺泡气体分压变化时才影响到肺换气。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也影响肺换气。的分子量小于CO2,肺泡与血液间。2分压差大于COz分压差,仅从这两方面看,02的扩散速度比COz快,但由于C02在血浆中的溶解度远大于6,故综合结果是C0匕6扩散速度快,所以当肺换气功能不良时,缺比C02潴留明显。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通气的重要因素。通气/血流比值(Vn / Q)是指每分钟肺

47、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正常值为0.84左右。V / Qo.84表示肺通气过度或肺血流量减少,这意味着部分肺泡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V/Qo.84表示肺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剩或两者同时存在,这意味着有部分静脉血流过无气体的肺泡后再流入静脉(动脉血),也就是发生了功能性动一静脉短路。,1.如果潮气量减少一半,而呼吸频率加快一倍,则DA.肺通气量增加 B.肺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不变(2002年真题)2、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确的是BA、为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的比值B、比值增大或减小都降低肺换气效率C、人体直立时肺

48、尖部比值较小D、比值增大犹如发生了动一经脉短路E 、比值减小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2003年真题)6.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P 6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氧解离曲线的特点(1)氧解离曲线呈S型,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2)曲线上段较平坦,氧分压在70mmHg100mmHg范围变化时,Hb氧饱和度变化不大;曲线中段较陡,是Hb释放Ob部分;曲线下段最陡,P稍降,Hb氧饱和度就可大大下降,这有利于运动时组织的供氧,因此下段代表02贮备。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DpH和PCO2的影响。血液H和COz增加均使氧解离曲线右移,可解离更多的供组织利用。其中,酸度变化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2)温度的

49、影响。温度升高可使氧解离曲线后移。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的血液温度升高,使Hb氧亲和力降低,释放出更多的Oz供肌肉组织利用。(3)2,3 DPG的影响。2,3-DPG浓度升高,Hb对02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1.下列哪种情况下氧解禺曲线发生右移? CA.肺通气阻力减小B.代谢性碱中毒C.2,3一二磷酸甘油酸增多D.血温降低E. 血co2,分压下降年真题)2.氧离曲线表示C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的关系曲线 曲线C.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曲线E. 血液中氧的溶解度 (1993年真题)(2002B.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血液氧分压的关系 D.溶解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氧分压的关系

50、与氧分压的关系曲线7、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调节呼吸的化学因素调节呼吸的化学因素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的II、CO?和02o周化学感受器的特点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其中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主动脉体在调节循环方面较看要。觉细胞。I型细胞(球细胞)。受的适宜刺激。H Pa CO2、Pa O2,三种刺激有相互加强的作用。枢化学感受器的特点位。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理刺激。脑脊液和化学感受器的细胞外液的O2和CO?刺激的敏感性。不感受缺色的刺激,但对C02的敏感性比外周的高,反应潜伏期较长。(4)02对呼吸的影响COz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a 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51、CO?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C0?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其中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是主要途径。(5)H对呼吸的影响血液中H升高,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比外周敏感,但H通过血脑屏障慢,脑脊液中的H 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Oz对呼吸的影晌低&在一定范围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而低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活动。1.动脉血中C02分压的增加 BCA.在适当的体育锻炼时出现B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C.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D.引起血压的反射性下降(1994年题)2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

52、通过CA.直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E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1998年真题A、刺激颈动脉体感受器B、刺激主动脉体感受器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直接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E、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时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A4动脉血氢离子浓度增加时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A2003年真题(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学特性消化道平滑肌与其他肌肉组织相似,也具有兴奋性、收缩性,但这些特性的表现均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1)兴奋性较低,收缩舒张过程缓慢,变异较大;(2)具有

53、一定的自律性,但自律性不如心肌规则,频率也较慢;(3)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收缩;(4)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即受到刺激时消化道平滑肌可以表现为进一步舒张,这使消化管能容纳更多的食物;(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牵张、化学、温度刺激敏感。,2胃肠激素肠激素的概念由胃肠道黏膜中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因它们的化学本质均为肽类物质,故也称胃肠肽类激素。肠激素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泌方式。指内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远距离靶组织或靶细胞的活动。分泌方式。指内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通过局部组织液直接扩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经分泌方式。即一些胃肠壁内的神经纤维释放的递

54、质是胃肠激素,它们可经内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胃肠激素的功能胃肠激素的功能可概括为: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节其他胃肠激素的释放;养作用,即一些胃肠激素可促进消化道组织的生长3,胃的运动形式和作用紧张性收缩是指平时胃的平滑肌就保持定的紧张性收缩,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其作用在于,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胃内压,使其他形式的运动得以有效进行。容受性舒张是指进食过程中,食物刺激口腔、咽、食道等处的感受器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部肌肉的舒张。其生理作用在于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迷走神经所释放的递质不是乙酰胆碱,而

55、是VIP或N()。蠕动蠕动是一种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空腹时极少见,进餐后显著增多,约为3次j分。其生理作用是:(1)磨碎食物团块,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后形成食糜:(2)将食糜不断地推向十二指肠,故有蠕动泵或幽门泵之称。4.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胃酸的成分分泌细胞功能胃酸壁细胞激活胃蛋白酶 原;保持胃小肠 内无菌状态;刺 激胰液、胆汁、 小肠液分泌;有 助于小肠内铁 钙吸收胃蛋白酶原主细胞(主要) 粘液细胞 被盐酸激活后 消化水解蛋白 质粘液和碳酸氢 盐粘液细胞、贲门 腺、幽门腺 保护胃粘膜内因子壁细胞与维生素B12结 合,促进回肠对 其吸收根据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将消化期胃液分泌

56、分成头期、胃期和肠期。(D头期。食物对口腔、咽、食道、眼、鼻、耳等的刺激,通过相应传人通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胃腺,或作用于ECL细胞间接刺激胃液分泌。迷走神经还可引起G细胞释放胃泌素,再引起胃液分泌,但支配G细胞的迷走神经纤维释放的递质不是乙酰胆碱,而是胃泌素释放肽(或称蛙皮素样肽)。(2)胃期。食物进入胃后对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可引起胃液大量分泌。调节通路包括:1)食物扩张胃体和胃底部,兴奋迷走迷走神经反射通路,也可兴奋壁内局部反射通路:2)食物对胃窦的扩张刺激,可通过壁内反射引起胃泌素释放;3)食物的化学刺激,主要是蛋白分解产物肽、氨基酸,可以宜接兴

57、奋G细胞分泌胃泌素。(3)肠期。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后,可刺激某些胃肠激素,如胃泌素和肠泌酸素的释放,引起胃液分泌。各期胃液分泌的特点:(D头期:分泌量较大,胃蛋白酶含量丰富,酸度也较高,受情绪因素、食欲影响明显。(2)胃期:分泌量最大,酸度很高,但酶含量较头期略少。(3)肠期:分泌量较少。5、小肠运动的形式与作用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并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肠腔内压。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运动,空腹时极少发生,进餐后逐步加强。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从十二指肠(12次/分)至回肠末端(6次/分8次/分)依次递减。生理作用是:充分混合食糜

58、;增加食糜与肠黏膜的接触机会;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对食糜有弱的推进作用。所有这些均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蠕动蠕动是一种环形肌与纵行肌共同参与的运动,表现为向小肠远端传播的环状收缩波,可始于任何部位,行约数厘米。作用是将食糜向小肠远端推送。6、胰液分泌的调节空腹时胰液基本不分泌,进餐时食物对头、胃、小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其中体液因素的作用更重要。神经调节食物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直接引起胰液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还能引起胃泌素释放,后者也可刺激胰液分泌。此时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酶含量较高,但水和HCOr分泌量较少。体液调节胰泌素的作用。酸性食糜、蛋白分解产物等都可刺

59、激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释放胰泌素,它经血循环至胰腺后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特别是水和HCOa胆囊收缩素。蛋白水解产物、脂肪酸、脂肪、酸等都可刺激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黏膜分泌胆囊收缩素,后者可刺激咦腺分泌胰液,特别是胰酶的分泌。胰泌素。胆囊收缩素存在着协同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也存在着协同作用。CCK刺激胰酶分泌的途径有二:1)直接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2)先作用于迷走神经,再通过迷走一迷走反射,引起胰酶分泌。胰酶分泌存在着负反馈效应,特别是胰蛋白酶。进食后,在蛋白水解产物作用下,通过CCK 释放肽引起CCK的释放,CCK再引起胰酶分泌增加。分泌的胰蛋白醐又可使CCK释放肽失活,反馈性抑制CCK和胰酶

60、的分泌。这一效应可以防止胰酶的过度分泌。刺激物作用部位 胰液特点迷走神经的兴奋促胰液素(胰泌素)食物f迷走神经兴 奋胰腺腺泡细胞 水份和碳酸氢盐少 胰酶多胃酸(最强)蛋白 质分解产物脂肪 糖类胰腺导管细胞 水份和碳酸氢盐多 胰酶少缩胆囊素(CCK、胆囊 收缩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 肪酸盐酸糖类胰腺腺泡细胞 水份和碳酸氢盐少 胰酶多7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肠一肝循环(1)成分。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等。(2)作用。胆汁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即胆盐、胆固醉、卵磷脂可以使脂肪乳化成微滴,从而增加脂肪酶对脂肪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另外,胆汁可与脂肪分解产

61、物形成混合性微胶粒,将脂肪分解产物运载到小肠黏膜表面而吸收,但胆盐在此并不吸收。(3)胆盐的肠一肝循环。胆盐协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后,随小肠内容物被推送至回肠远端,并在此大部分(95%)被审:新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返回肝脏,再随胆汁分泌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一肝循环。每次进餐后,可有2次3次循环。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DA刺激胃酸分泌 B.促进胃运动C刺激胰酶分泌 D.促进唾液分泌E.促进胆汁分泌(2006年真题)2、分泌胃酸的细胞为AA、壁细胞B、主细胞C,颗粒细胞D、黏液细胞E、Cajal细胞(2003年真题)3、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B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少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2003年真题)A血管活性肠肽B去甲肾上腺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胃液素E.促胰液素4.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H20和HC03的是E5 .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C(2006年真题)6 .胆汁的生理作用包括ABCDA.在十二指肠中,中和一部分胃酸,有利于肠内消化B.乳化脂肪C.促进脂肪酸的吸收D.促进维生素A. D、E、K的吸收(1993年真题)7 .下列关于小肠分节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DA.以纵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