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992897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词语卡片。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

2、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范读。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巩固字、词,指导写词。“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

3、是撇折。3学生写字。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b.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c.配乐朗读这一段。2.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

4、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3.朗读有关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a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3.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

5、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四、作业五、小结板书设计穿戴不同大青树下的小学 好朋友语言不同 教学反思课题2、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难点: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准备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6、: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准下列字音。降、润、罚、扬、臂、赏、碰2.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润湿:潮湿润泽。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狂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7、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六、作业设计:画一座花的学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二

8、、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节。A.老师范读。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

9、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节。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变放假了”?3.指导学习第三节。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变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四节。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

10、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蛤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三、介绍作者,推荐阅读:1.介绍作者泰戈尔。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四、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五、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板书设计2 花的学校跳舞狂欢花孩子 冲出来美丽、活泼、可爱、调皮急急匆匆教学反思课题3、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11、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要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掌握新字、新词。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的图片、文字资料。2词语卡片。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 揭题。2、介绍孙中山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多种方法识字。 3、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如:孙(子)+(小)孙(孙子) 诵( )+( )诵(背诵) 4、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

12、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这个习惯就是(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

13、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6.全班汇报。 7.指导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板书设计背诵很快不懂就要问心想不懂好习惯提问壮胆教学反思课题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学

14、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2.板书: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二、品读古诗,领悟意境1.明确目的,交给方法(学习要求)(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说一说诗的意思。2.再读古诗,品读诗句(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书)从这些景物中,你们知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2)解读感

15、悟诗句。(出示课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谁来读第一句?(个别读、齐读)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过渡: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这么一幅宁静、悠远的景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他看到什么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欣赏枫林,感悟诗境。(出示枫林图)师:在作者的眼里,这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还要美。谁来说说,春天的花是怎样的?(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生机勃勃)漫山遍野的枫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呢?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

16、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枫叶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指导朗读三、整体感知,体会诗情1.想象画面,边想象边用自己的话再来描绘这深秋的山林景色?2.背诵四、为画题诗,指导默写1.(深秋山林图的练习纸)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3.展示作品,点评。五、总结学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正确流利地读古诗,看图片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学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读、多背古诗。六、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背诵秋天的古诗。2、板书课题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感知诗

17、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5、再读后一句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四、诵读全诗,体

18、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朗读、背诵。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五、抄写古诗。六、课外延伸。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第三课时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

19、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感情朗读。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五、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善于

20、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学会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略)4课外延伸(介绍法国梧桐)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1、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四、交流课文内容。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3书写点拨。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2小组内合作交流。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5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铺满金色

22、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四、总结感受。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五、拓展练习。(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4)我还知道:_像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6、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

23、炎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秋天的是个怎样的季节!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朗诵)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后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看谁读得准,记得

24、牢。(3)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裳)。出示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比喻)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出示句子:“橘子、柿子倾斜角挤我碰。”“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两句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拟人)谁来读读、齐读。指导“柿”字的笔画,区分“喇”和“刺”。再读中的句子,像这样的好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看,读一读。学生展示读,教师适时鼓励。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25、是钥匙、是颜料、藏气味、吹喇叭。)4、再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三、课后练习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课件

26、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的银杏树 ( )的枫树 ( )的田野( )的果树 ( )的菊花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秋雨“五彩缤纷”了吗?你喜欢哪种颜色?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谁也听到了?(喜鹊、松鼠、青蛙)引读课文。小结: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

27、的情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激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媒体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朗读全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三、小结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赛读,评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1.让我们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颜色”这首小诗,现在你能按这个格式自己写一首吗?2.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

28、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做的又是会么?3.自选作业: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教学准备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

29、带。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复备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2、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

30、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3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板书设计大树 听听,秋的声音 蟋蟀 大雁教学反思课题8、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2.渗透通过加批注、多元对话等手段理解课文的方法。3.感受鸟儿和树之间友谊的纯真。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要真诚奉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课文描写,体会树和小鸟的友情,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理解课文包含的情感和寓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复备课教

31、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境导入,提示课题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1.xx年10月28日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2.xx年1月28日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题:去年的树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1)读懂估计:*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读段*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去年枝繁叶茂的树不见了,于是,鸟儿追寻着树的踪迹,一步步寻访,当它终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树时,火柴也即将燃尽。*树树根火柴灯火(划一划,你有能把书读薄的

32、本领,真了不起)*小鸟不忘记对树的许诺,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读最后一段*这一只候鸟。读有关句子(你很会捕捉课文信息,真不简单)(2)问题估计:*课文为什么取名为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或小鸟和树提问:今年还有树吗?*为什么鸟儿还会对着灯火看了这么长,还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板书后存疑)*为什么要看了两次?3.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文稿):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她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会来飞回来,却发现。她四处寻访,问了、和,知道。于是,鸟儿。4.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潜心对话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

33、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次?(课件出示)1.(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相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示意学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他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他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他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1)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2)指名一组同桌读。听他们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

34、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舍不得、难过,难舍难分)(3)请你邀请一位好朋友一起读读他们的对话,把这种感受读出来。(4)全班男女共读。过渡语: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相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文稿插入: 地找 (我们可以说小鸟历尽千辛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她怎么找?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在寻找过程中,小鸟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朋友在哪儿呢?2.(出示: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次对话)(1)请自由读下面的三次对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体

35、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学生练习。(2)指名读,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是,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门先生对发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读他的话是,要平淡、冷漠。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鸟儿的三次询问要一次比一次焦急。(找不到朋友,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呼唤她的朋友呢?(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3.(文稿出示:两个“看”的句子)师:鸟儿在寻找朋友的一次次询问中,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在亮着时。(1)(出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36、?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鸟儿费劲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2)(出示文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小鸟“又看”了灯火一会儿,从第二个“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体会,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感受的那样,这两个人“看”字虽然平淡、普通,却包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与留恋

37、。(连读两个句子)(3)有感情朗读句子。“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二、体会道理,拓展延伸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文稿出示:)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门说“。”我想对火柴说:“。” 我想对伐木人说:“。”1.选一个,写下来。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三、回归课题,升华理解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

38、,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四、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xx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板书设计去年的树好朋友、约定、寻找鸟儿大树(守信、友情、环保、奉献)依依不舍、历尽艰辛、遵守诺言教学反思课题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目标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理解课文使用的叙事手法。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p

39、pt。复备课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40、?在文中画出来。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我们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1.ppt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

41、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六、课堂练习ppt出示练习题。板书设计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 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长成大树手推车椅子 木地板教学反思课题10、在牛肚子旅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4.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5.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

42、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分段指名读课文。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2)指名反馈。(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3、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5-17自然段。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1)指名反

44、馈找句子。(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板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原因:捉迷藏躲在草丛中被牛吃到肚子里(意外) 遇事冷静不慌张 (大吼一声) 团结互助定成功过程:第

45、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教学反思课题11、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认读词语,掌握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从本文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蚂蚁们的心理活动。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复备课教学过程一、 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3

4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_事。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一)默读课文,思考: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四

4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五、知识拓展。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板书设计一块奶酪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教学反思课题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

48、事。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复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揭题,板书课题。3教师范读。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三、朗读练习。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

49、要写成“水”。“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二自然段。(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2)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

50、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2第三、四、五自然段。(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品读下列句子:“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3第六自然段。(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

51、是什么?4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四、续写故事。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板书设计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

52、雨老母鸡 孵小鸡蜘蛛 好饿助人为乐教学反思课题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目标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2.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3.以读写绘的方式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故事性。难点: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教学准备课件。复备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2、板书课题。二、观察封面。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一)板块一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地长了起来。他一

53、步一步往前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二)板块二1.一个小女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她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过屋顶。小女孩的心里可着急了。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小女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的长线了。”女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风筝一下子就越过了屋顶。3.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什么?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哪位鸟太太来

54、高兴地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宝的尿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4.教师继续讲故事,鼹鼠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走啊!5.这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让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过了马路。6.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

55、两包,然后,拎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7.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多用处。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着像前面一样给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8.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老师请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9.胡萝卜先生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用长胡子做绳子,把眼镜系住,就不怕找不到眼镜了。”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镜。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

56、不小心从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四、整体回味,感悟主题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齐读。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

57、人的心。4.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五、创编故事,绘写结合:(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2)评价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4、不会叫的狗教学目标1.了解、体会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2.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基本方法。3.体会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与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在阅读理解中使童话的概念更清晰,初步掌握解读童话的方法。2.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难点:体会、挖掘课文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