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6958509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在朦胧的(系寂)静中(玉欲)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洋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用“”标出。2根据意思写词语。(1)模糊不清。(_)(2)晶莹明亮。(_)(3)走路缓慢从容。(_)(4)安闲自在地步行。(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初一夜月明苏福朔日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注释:苏福(13721385):明代潮阳(今广东惠州)人,2岁丧父,5岁还不会说话。后来出口

2、成章。8岁时就写了三十夜月诗(30首)。1385年,他14岁时到京城参加考试,皇帝朱元璋亲自面试后,非常赏识他,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录用,派人护送回家,并通知地方官每月资助。朔(shu)日:农历每月初一。盈虚:指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的变化过程。一初:一个开头。底事:什么原因。浑似:完全好像。先天太极图:解说宇宙万物最初如何生成的图形。1圈出押韵的字,并说说初一的夜晚明明看不到月亮,作者为何要写“初一夜月”?2小作者由初一夜晚天空漆黑一片联想到“先天太极图,这是一种_联想法。3.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卢纶 卢纶林暗草惊风 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 单于夜遁逃。平明

3、寻白羽 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没:陷入。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 )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C.武器相同,都有弓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的特点。3塞下曲(其三)中“_”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的精神。4.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塞下曲(其二)卢纶林暗草

4、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其三)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没(m):陷入。石棱(lng):石头的突起部分。1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塞下曲(其三)中描写的将军在“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的特点。2塞下曲(其三)中“_”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的精神。3试着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塞下曲(其三)描述的情景写下来。_4我知道的边塞诗句还有:

5、_,_。5.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解释下面的词语。翁媪:_ 亡赖: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之情。6. 古诗阅读。出塞唐王昌龄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但使:(2)教:(3)胡马: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4这是一首著名的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的愿望。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强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7. 阅读综合训练。候鸟之歌北岛我们是一群候鸟,飞进了冬天的牢笼;在绿色的拂晓,去天涯

6、远征。让脱落的羽毛,落在姑娘们的头顶;让结实的翅膀,托着那太阳上升。我们放牧着乌云,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我们放牧着风,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是我们的叫喊,冰山吓得老泪纵横;是我们的嘲笑,玫瑰羞得满面绯红。北方呵,故乡,请收下我们的梦: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1读了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我们的故乡”在_,“我们的梦”是:_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诗歌第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的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之情。3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嘲笑玫瑰,太狂妄B.“在绿色的

7、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D.“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4如果为这首诗选择一幅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A. B. C._8. 我会阅读,我会回答。劝学(宋、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你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吗?把你自己的理解写下来。_2类似“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名句还有(写一句)_9. 理解古诗,完成填空。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中“飞将”原本指的是_(谁),在这里指_,“但使”的意思是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2.王翰的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是_。这两句诗的

8、意思是_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君莫笑”的意思是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4.读到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凉州词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你的感受是_10. 阅读理解。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诗的作者是_,她是中国诗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_文学作家。2诗中第一个加点的“风雨”指_,第二个加点的“风雨”指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假如你把这首诗送给妈妈,她会有怎样的反应?想一想,写下来。_11. 阅读理解。成长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

9、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中辛勤地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将别人也当做自己的玩具在没有粉饰的环境中野树般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感恩当多数人围着奇花异卉齐声赞颂孩子啊!你们要多注视随处坚忍地生长的小草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辛勤(_) 尊重(_) 赞颂(_)2用“野树”比喻孩子有什么含义?_3诗中描绘的三类孩子的个性特点是_;_;_。4为什么说“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_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注释)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

10、阴湿的地方生长。1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苔_的特点。2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苔花的_进行细致观察的。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4读了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_5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梁越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什么道理?_13. 延伸阅读。四

11、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供:从事。傍:靠近。1解释下列词语。杂兴:_解:_2从“_”和“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14. 阅读天地。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

12、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2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_3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_15. 快乐阅读。夜作者:(俄国)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欣喜 难受)的心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打“”)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3这首诗主要运用_的修辞手法。把_、_、_、_、_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4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_1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和:_镜未磨:_3古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4后两句的意思是: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