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931392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5.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昆明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 月 日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习地区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第三节 实习的内容及日程安排第二章 昆明及其周缘地区地层层序第一节 地层第二节 构造第三章 矿产资源第一节 概况第二节 武定石棉矿第三节 武定-禄劝地区钛砂矿第四节 铝土矿第五节 磷矿第四章 旅游资源第一节 武定狮子山风景区第二节 西山风景区第三节 石林风景区第四节 抚仙湖风景区第五章 地质环境与环境保护第一节 滇池流域的生态及环境状况第二节 抚仙湖流域的生态及人工湿地第三节 灾害地质的治理及防治第六章 实习总结第一节 实习的收获第二节 存

2、在的问题专题小论文参考文献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习地区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1、武定县地区交通位置及经济概况: (1)、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狮子山在武定县城西3千米,从昆明途经富民县和禄劝县。(2)、武定县资源状况及经济状况 狮山镇为武定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以来一直是府、州、专区驻地。总面积407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72公里,离州府楚雄164公里, 108国道、安武公路横穿全境,交通、通信极为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全县农副土特产和商品交易的集散中心。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铅锌、木纹石等矿产资源、林业资源、野生食品资源。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绚烂多彩,文化底蕴

3、深厚,人杰地灵。闻名遐迩的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狮子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丰富的文物遗址,神奇的动人传说。依托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冶金矿产、烟草种植、特色旅游、绿色食品、畜禽养殖、食用菌种植六大产业。冶金矿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木纹石、钛、铅锌矿等粗、精加工企业。烟草种植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种植烤烟6100亩,完成烤烟收购任务78万公斤,烟农收入达1048万元。特色旅游业欣欣向荣。以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狮子山为依托,创建山水田园式农家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初具规

4、模的农家乐发展到33户,全年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营业额达800余万元。绿色食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依托市场,大力发展以“久香源”牌无公害优质大米、高山反季蔬菜、山药莲藕、经济林果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品,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值达2500万元。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食用菌种植业快速发展。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04亿元。 2、东川区地区交通位置及经济概况: (1)、交通位置图如: (2)、东川区经济状况:彩云南现,风情无限,永恒向往,红土乐园。东川自古就有“天南铜都”之美誉,东汉以后为历代王朝提供铸币原料,到清代盛极一时,称为“京铜”、“云铜”。东川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到目

5、前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铁、磷、金、铅矿等,铜金属储量33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三;东川轿子雪山以“雄、奇、险、峻”被誉为“滇中第一山”;红土地以大奇大美的神韵闻名遐迩;小江流域为世界典型暴雨泥石流区,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小江两岸是昆明市最大的热带作物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美称。2004年4月13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建立东川再就业特区,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产业项目,构建产业群,充分实现“工业兴区”。东川将以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把东川建成工业结构优化,农业独具特色,商贸旅游活跃,城市功能完善,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的昆明新区,“

6、天南铜都”将再现新辉煌。仅拖布卡、播卡1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黄金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储量,其中部分矿段稀贵金属、铂、钯也有异常发现,目前,东川设立了11个金矿勘探区域,勘探范围包括除四大矿山范围内的全部国土面积。东川已成为找金热区,据有关专家分析,一个储量巨大的世界级金矿即将浮出水面。东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样性、立体性、美丽性、变异性等特点,是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处女地。东川是闻名遐迩的典型雨洪型泥石流频发地区,天然泥石流景观有独特的科研、旅游考察价值。3、澄江地区交通位置及经济状况:(1)、澄江地区交通位置如右图:(2)、澄江地区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澄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

7、中心,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磷电结合,创立基础工业,带动县乡工业发展”的经济振兴路子。经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农业、磷化工、电力、建筑建材、旅游等几大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并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飞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台作得到广泛开展,成为国家初级电气化县、水利先进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省级旅游度假示范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是澄江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是富民强县的基础;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澄江县选择

8、了磷、电作为起步产业;以抚仙湖和阳宗海保护为出发点和归宿,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的发展道路。4、西山地区交通位置及经济状况: (1) 、西山地区交通路线图如右图:(2)、西山地区经济状况: 西山区是昆明市区的一部分,是昆明城的西南部分。东濒碧波荡漾的滇池,与官渡区、呈贡县隔水相望,北与五华区、富民县接壤, 西邻安宁市、禄丰县,南连晋宁县。总面积791.14平方千米。在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中,西山区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现代新昆明建设、区划调整等重大发展机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

9、发展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至2005年,西山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亿,总体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亿元,年递增27% ,比2001年翻了两番,完成了历史的飞跃。随着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西山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全区GDP2.6%, 第二产业占26,第三产业占71.4,凸现出3、2、1的产业结构发展布局。其中,第一产业以农产品销售、加工和“农家乐”生态民居旅游为载体,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巩固和发展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进一步形成了团结苹果、葵油,谷律花椒油,“水森源”生态蔬菜等知名品牌和产品。与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速

10、度势不可挡,在GDP中跃居首位,理所当然的成为西山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涌现出西南、宏盛达建材市场、广丰和前卫的茶叶、旧机动车交易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此外,产品辐射半径达1000公里的螺蛳湾这艘“商业航母”已在东盟国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了规模、名牌、市场的良好效应,由新希望集团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800亩的大商汇,正致力于打造成昆明又一个商务中心区。城市的建设、管理彰显着一个地区的品位和形象。西山区以组织实施“高、畅、绿、荣、安”五大系统工程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绿化、美化、亮化和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了春雨路、碧鸡公园、东寺街灯光隧道等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城市基

11、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投资、企业参与”的开发模式,启动、实施、完成了石咀公园、草海生态公园、滇缅公路纪念雕塑群、春雨路沿线广告等一批城市亮点工程。提升了西山区的城市的形象,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5、石林彝族自治县交通路线及经济状况:(1)、石林交通路线图如下:(2)、石林经济状况:石林彝族自治县有闻名世界的石林风景区,周围还有九乡、阿庐古洞、白龙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加之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昆明市东,距昆明市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

12、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

13、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为年计划万元的103.3%,增10.1%。其中:第一产业49100万元,增5.57%;第二产业53034万元,增11.21%;第三产业66898万元,增12.43%。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29.05:31.37:39.5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二节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一) 目的1、本次认识实习,立足于前期所学的地质学基础,通过野外现象观察及实地考察,重点学习、领会与巩固地学、资源和环境三方面的主要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通过对地形地貌、地层组成、地质构

14、造的实际观察,增加学生对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的科学性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通过考察对矿产、水、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认识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通过考察人类活动影响下滇池环境的退化的现状,及人类为恢复自然生态环境,重塑秀美山川而作出的艰巨努力,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5、通过认识实习,教育学生认识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增强责任感。加深扩宽学生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意义1、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

15、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地质基础理论和地质专业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念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坚持野外调查的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第三节 实习的内容及日程安排(一)室内准备阶段1、实习前

16、夕,由带队老师召开院、系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讲清实习目的、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及野外实习的重要性,介绍野外实习需要注意的事项、实习区交通路线及实习区概况。2、按野外实习要求,准备实习所需资料、文具、仪器设备及个人生活用品。3、由各老师介绍在野外需要做好的工作、安全问题、及所到实习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再由一位老师大概介绍实习区交通路线、实习区特有地质现象及实习区经济状况等问题。(二)野外实习阶段路线安排及观察内容根据实习要求,野外观察路线及观察内容初步安排如下:1、学校福宝文化城西园隧道西山龙门大断裂西山龙门村猫猫箐西山森林公园太华寺1)、参观利用地热温泉修建的室内水上娱乐项目健全的全国十

17、大小康村之一的福宝文化城。 2)、参观西园隧道工程,及排放受污染的水体,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及西园隧道对保护滇池的作用。 3)、西园隧道西山陡壁沿线观察西山大断裂、湖泊的沉积特征、溶蚀现象。 4)、在黄金部队观看西山龙门大断裂 5)、自龙门村龙门猫猫箐沿途观察西山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剖面,认识主要的岩石类型和特征,重点学会岩石类型的鉴别能力,学会地层层序划分的基本方法及信手剖面的作法。 6)、在望海亭俯视滇池盆地,了解湖泊的地质作用,三角洲的形态和发展,滇池北岸围湖造田的历史及其对湖泊环境的危害,认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滇池环境退化的过程;观察西山断裂,了解滇池盆地的成因。

18、 7)、在猫猫箐观察玄武岩的风化,了解其风化条件。 8)、沿途观察西山森林公园的垂直分布现象。 9)、在太华寺参观古树。2、学校梁王山抚仙湖人工湿地帽天山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澄江磷矿后山 1)、参观澄江磷矿后山,懂得如何用地质罗盘测岩层的产状,坡度角等,了解磷矿的形成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2)、参观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 3)、参观澄江化石群博物馆。 4)、认识寒武纪的生命大爆炸。 5)、参观抚仙湖,了解抚仙湖的基本概况。 6)、参观窑泥沟人工湿地,认识窑泥沟人工湿地的作用。 7)、参观东大河人工湿地,认识东大河人工湿地的作用。3、学校武定-禄劝地区钛砂矿武定狮子山武定狮子山石棉矿1)、

19、奥陶系红石崖组岩性。 2)、武定河河流地貌。3)、螺旋式钛砂矿选矿机。4)、认识奥陶系与泥盆系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认识燕山期基性侵入岩与围岩的侵入不整合接触关系。5)、武定狮子山石棉矿4、学校筇竹寺西尖村梨花箐1)、参观西尖村地质构造。2)、参观梨花箐地质构造。5、学校白泥沟蒋家沟 1)、了解小江断裂带的划分。 2)、认识白泥沟的形成及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3)、了解蒋家沟泥石流的形成、危害及治理成果。 4)、在蒋家沟实地收集各种岩石,认识蒋家沟岩石成分。 5)、参观蒋家沟泥石流观察站,进一步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泥石流的划分及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6、学校晋宁磷矿 1)、参观晋宁磷矿办公区,

20、了解其概况。 2)、参观晋宁磷矿“小长城”,和其采场。7、学校阳宗海乃古石林风景区石林火车站 1)、参观阳宗海,了解其形成,周围地形。 2)、参观乃古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3)、参观石林火车站。第二章 昆明及其周缘地区地层层序第一节 地层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21、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1)太古代 2)元古代 3)古生代 4)中生代 5)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

2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关系: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一)震旦系1)、根据岩石和层序地层以及生物多样性事件的综合研究,建议以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为界线层型将目前暂定的震旦系底界上移至陡山沱组二段近底部,以南沱冰期后首次海侵所形

23、成的含巨型结构复杂的疑源类的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Marinoan冰期后盖帽白云岩”之上的Brachirra组沉积与此层相当.厘定后震旦系上下统的界线以宜昌灯影峡剖面为层型,界线划在灯影组石板滩段近底部,以出现可供广泛对比的文德生物群以及痕迹化石和后生动物为标志,其时代似应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Edicaran)生物群对比.重新厘定后的下震旦统内部两个阶(田家院子阶和庙河阶)和上震旦统内部两个阶(四溪阶和龙灯峡阶)之间的界线分别以秭归庙河剖面和宜昌灯影峡剖面为界线层型,界线分别定在陡山沱组四段和白马沱段近底部,前者以含庙河生物群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Bunyeroo组上部

24、产大量leiosphaerids的黑色硅质泥岩沉积大致与此段地层相当.龙灯峡阶底界以产管状骨骼化石cloudiniids为特点,其确切层位尚需进一步研究.2)、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之中。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倾角4o 12o ,层间裂隙控矿,共有三个矿体,长约300480m ,延深200300m,厚0.120. 15m,石棉呈单式脉、网状脉、复式脉产出,为蛇纹石石棉矿床,规模为小型。如图所示:(二)寒武系 寒武

25、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中国寒武系共有九个阶,分属三个统。下寒武统(以滇东为例)包括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沦浪铺阶和龙王庙阶;中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徐庄阶和张夏阶;上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崮山阶、长山阶和风山阶。中国寒武系全为海相沉积,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寒武系代表古生代第一次海浸,多为浅海相,对各种生物繁殖极为有利。岩层沉积程序也极有规律,由砂岩、页岩到灰岩。在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寒武统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灰岩;中寒武统以厚层鲕状灰岩为主;上寒武统主要为薄层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在华中西南,寒武系以巨厚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厚层灰岩为主。下寒武统在东南区以黑色页岩为主,中上寒武

26、统以黑色薄层灰岩含大量球接子类三叶虫为主。在西北区的三叶虫类与东南区相似。寒武系底部含有磷矿层,分布于滇东、黔、川、鄂、湘、皖南、豫西及陕南等地。河北、辽东上寒武统的厚层白云灰岩具有工业价值。磷和白云灰岩是中国寒武系中的主要矿产。1、梅树村组1)、梅树村组属于早寒武世早期地层,含软舌螺、磷块岩而不含三叶虫。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云南昆阳梅树村,故名。分布于滇、黔、川等省。自下而上分为三层:蓝灰色磷块岩,含软舌螺,厚12米;黑色泥质粉砂岩,含软舌螺,厚32米;灰绿色细砂岩与钙质页岩,厚33米,风化后呈黄色。本组与下伏震旦系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筇竹寺组呈整合接触。 2)、中国三大磷矿开采基地之一

27、。主要分布在滇池周围地区,具有资源量大、分布集中、矿石含磷高和易采的有利开发条件。已知磷矿均属下寒武统梅树村组沉积磷块岩矿床,矿层分上、下两层,分别厚8.01米和7.28米,层距815米。含磷矿物主要为氟磷灰石,矿石以砂质磷块岩为主,平均含P2O525.67、SiO221.5927.13、CaO3537.53、MgO0.672.05。2、筇竹寺组 1)、筇竹寺地区 筇竹寺属西山区团结乡,位于昆明盆地北西方向,距离市中心大约12公里,与昆明盆地的高差为1000米左右。本区内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无河流,以水库和各种泉的出露为主要供水来源。本区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植物生长茂盛,使本区成为较为良好

28、的游览区。筇竹寺是省AAA级风景区,这里峰峦叠翠,林密山幽,云绕雾漫,自古便是昆明的佛教胜地。寺庙以筇竹为名,相传源于一个神奇的故事。寺庙为元朝初年的雄辩法师李法镜所建,有700多年的历史,寺内有元朝仁宗皇帝颁布的保护此寺的圣旨“筇竹寺白话碑”,是研究云南佛教、寺院的重要实物。到了清朝末年,著名的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和他的艺徒,为里塑造了五百尊罗汉以后,更增加了它的光彩,使筇竹寺闻名遐迩。2)、筇竹寺组(1q):厚155米。八道湾段(1qb):浅灰、紫灰、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磷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具水平及微波状层理。局部见菱铁质粉砂岩扁豆体。为浅海海湾陆棚相。 玉案山段(1qy):黄绿深

29、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上部夹砂岩。底部为黑色页岩。化石丰富云南头虫、武定虫、古介形虫、痘疹关扬虫。为浅海陆棚相。3、沧浪铺组1)、沧浪铺组属于早寒武世中期地层,分布于滇东,为海相泥砂质沉积,由石英质砂岩、黄色砂质页岩、绿灰色泥质砂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含马龙虫、拟蝙蝠虫、古油栉虫、大古油栉虫等,厚139米。最初命名地点在云南马龙县沧浪铺,故名。与下伏筇竹寺组为整合接触。2)、沧浪铺组(1c)分为两段: 关山段(1cg):厚95米,为一套厚层中细粒砂岩及中薄层砂质页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广海型陆源海岩相。 乌龙青段(1cw):厚31米,为一套砂页岩互层,泥质中细粒砂岩,底部为风化后颗粒较粗大的

30、石英砂岩,为浅海陆棚相。4、龙王庙组1)、龙王庙组属于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与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的馒头组和毛庄组相当,最初命名地点在云南昆明附近的龙王庙,故名。由砂岩、页岩及厚层灰岩组成,含三叶虫(莱德利基虫),厚183米,与下伏沧浪铺组呈整合接触。2)、龙王庙组:(1c):厚58米,顶部为灰白色细晶灰岩,中部灰色块状白云质灰岩、砂岩类页岩;底部为页岩类白云岩,为浅海台地相。(三)奥陶系1、中国奥陶系分下、中、上三个统、六个阶。下奥陶统(以皖南、浙西、赣东北为例)包括新厂阶和宁国阶,中奥陶统(以皖南、浙西、鄂西、赣南为例)包括胡乐阶和江阶,上奥陶统(以赣南、桂湘为例)包括石口阶和五峰阶。2、人民桥

31、奥陶系红石崖组(OIh )与泥盆系坡松冲组(DIPS)的假整合接触关系。从人民桥向北到山上所见地层如下:红石崖组(O1h):为紫红色、褐黄色薄中层石英粉细砂岩夹紫红色薄层泥岩、灰紫色薄层砂质泥岩。可见大量虫管遗迹及水下滑动形成的包巻构造。坡松冲组(D1PS):为紫红色铁质砂岩,底部含豆状赤铁矿,由下至上豆状赤铁矿含量逐渐减少,粒度变细。曾采到华南鱼化石。与红石崖组呈假整合接触。坡脚组(D1P):上部为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粗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3层含铁石英砂岩,风化后形成铁质皮壳状。中部为灰绿色钙质泥岩夹灰色透镜状泥灰岩,含腕足类、苔藓虫等化石。下部为灰黄色、褐黄色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互层

32、,与坡松冲组呈整合接触,厚44m。缩头山组(D2S):上部灰黄、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波状层理及交错层理发育。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具波状层理。底部为含砾细砂岩,具双向马蹄状、“槽模”、含植物碎片化石,厚约21m,与坡脚组呈假整合接触。(四)志留系 志留系(Silurian System)是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志留系在波罗的海的哥特兰岛发育较好,故曾称哥特兰系(Gotlandian System)。志留系现分为下、中、上、顶四个统。在西欧(英国),下、中、上三个统分别称为兰多弗里统、文洛克统和拉德洛统。后来把英国志留系与泥盆系之间的过渡层含鱼化石的当顿统置于志留系。(五)泥盆系

33、 泥盆系是泥盆纪形成的地层,可分下、中、上三个统、八个阶。在中国南方,下统曾叫“云南统”,中统曾叫“广西统”,上统曾叫“湖南统”。下泥盆统包括莲花山阶,那高岭阶、郁江阶;中泥盆统包括北流阶、东岗岭阶或四排阶、应堂阶;上泥盆统包括余田桥阶和锡矿山阶。中国中部及南部(尤以西南各省)泥盆系层序清晰,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系的理想地区。中国西南地区泥盆系可分为陆相滨海相和浅海半深海相两种类型。陆相滨海相中含有鱼类和植物化石。浅海半深海相沉积以泥质、灰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底栖固着生物,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等;以灰黑色泥质、硅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漂浮和游泳生物,如竹节石、菊石、三叶虫、介形虫等。中国南部湖

34、南、江西一带中、上泥盆统海相沉积多成狭长条状,与陆相沉积犬牙交错,说明加里东运动后,局部隆起和凹陷,地形差异强烈。泥盆系的沉积矿产有铁、锰、石油、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等。泥盆系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是古陆,故泥盆系缺失。1、海口组海口组(D2h): 浅灰灰白、灰黄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深灰黄绿色页岩。产化石:沟鳞鱼、古鳞木。与下伏地层1c假整合接触。为滨海沼泽相。2、宰格组1)、宰格组D3z:灰色、深灰色粉中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白云岩含层孔虫。浅海局部台地相。2)、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泥盆系上统(D3)宰格组(D3):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35、(六)石炭系 石炭纪时期沉积的地层称为石炭系(Carboniferous System)。中国及俄罗斯曾为三分,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当前随国际上统一二分。在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年将下石炭统(曾称丰宁统)自下而上分为岩关阶、大塘阶和德坞阶;上石炭统(曾称壶天统)自下而上分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1、大塘组1)、大塘组属于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因在中国贵州平塘县大塘地层发育完好。故名。属于滨海、浅海相沉积。按岩性及所含化石不同,可分为下、上两段:下段(旧司段),以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及泥灰岩,偶夹煤层。含沫柱珊瑚、广西珊瑚及大长身贝,厚100200米。上段(上司段),以灰岩为主,

36、夹白云岩及燧石,含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及大长身贝。厚100400米。大塘组分布于华南、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2)、大塘组C1d:灰色、暗灰、黄褐色厚层状角砾状白云岩、砾状灰岩,局部上夹纯灰岩。产细线贝中间缝康宁珊瑚。与下伏地层D3z假整合接触。为局部台沟相。3)、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石炭系下统(C1)大塘组(C1d):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含珊瑚化石。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整合接触,厚12. 5。石炭系中统(C2)威宁组(C2w):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含珊瑚及化石。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七)二叠系 二叠系(Permian System)是指二叠纪时期形成

37、的地层。现国际上和国内均分为上、中、下三个统。2000年,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划分为下统乌拉尔统、中统瓜德鲁普统、和上统乐平统。德国的二叠系下部为红色砂岩,称为赤底统,包括奥图阶和萨克森阶,上部为镁质灰岩,称为镁灰岩统,包括提林根阶;俄罗斯的下二叠统包括萨克马尔阶、亚丁斯克阶和空谷阶,上二叠统包括卡赞阶和鞑靼阶。2001年,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将中国二叠系三分,下统包括紫松阶、隆林阶,中统包括栖霞阶、祥播阶、茅口阶、冷坞阶,上统包括吴家坪阶和长兴阶。中国二叠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海相为主,如华南、青藏和台湾;另一种是以陆相为主,如华北;其他如西北、内蒙古及东北北部,既有海相沉积,也有陆相沉积

38、。在中国南部,二叠系以浅海相灰岩为主,底部常有煤系;中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早期,在西南地区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称峨眉山玄武岩(东吴运动);晚二叠世早期为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龙潭煤系),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含煤地层;晚二叠世晚期又形成海相沉积。华北及东北南部,在若干盆地内形成了陆相含煤堆积,二叠纪末期,气候由温湿转为干燥,形成了红色砂岩(孙家沟)。东北北部的二叠系,以含有火山岩系及火山沉积岩为其特征,下二叠统为海相沉积,上二叠统为陆相沉积(开山屯组)。新疆的二叠系,陆相沉积较多,海相地层只零星出露。青藏地区,在早二叠世晚期与华南相似,发生大规模火山活动,形成千余米的玄武岩,晚二叠世早期,局部地区也沉积

39、了与龙潭煤系类似的含煤地层;在台湾地区也发现了二叠纪海相灰岩沉积。沉积矿产有煤、铁、锰、铜、磷、石油、耐火材料、矾石、石膏等。1、倒石头组1)、倒石头组P1d:矿山段(P1dk):黄褐、灰紫色铝土质页岩、粘土岩、铁质细粒石英砂岩浅灰、暗绿色致密状铝土岩、豆状土状铝土矿。局部夹黑色页岩、植物碎片及黄铁矿晶粒;亦可相交为赤铁矿透镜体。与下伏地层C2W假整合接触。为滨海沼泽相。2)、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沿线可观湖泊形状、地貌特征,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等现象,出露地层: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

40、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2、栖霞组1)、栖霞组(Qixia Fm,Chihsia Fm)曾称栖霞石灰岩。时代属中二叠世早期。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命名地点在南京东郊约20千米的栖霞山。为浅海相硅质碳酸盐岩沉积,以暗蓝灰色层状灰岩为主,含不规则的燧石结核,厚110250米。在南京地区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四层:臭灰岩层,为黑色沥青质泥质灰岩,无燧石结核,含Misellina claudiae及Schwagerina tschernyschewi等;下硅质层,为黑色不纯灰岩及硅质页岩,含燧石结核,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 volzi,厚218米;为黑或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上部

41、含珊瑚Polythecalis yangtzeensis,Hayasakaia elegantula及Nankinela orbicularia等,下部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 volzi等,厚100米;上硅质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及不纯灰岩,含燧石结核,含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珊瑚Polythecalis multicystosis等,厚约20米。在宁镇山脉及桂西宜山等地,本组与下伏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在皖南贵池、巢县、和县等地,栖霞组底部有一含煤组,即“牌楼煤系”,栖霞组的Misellina claudiae带直接与底部煤组相接触,Schwageri

42、na tschernygshewi带可能为底部含煤组所代替。在贵州郎岱茅口河以东,拉当附近的栖霞组上部页岩中含菊石Propopanoceras,说明栖霞组下部可与俄罗斯的萨克马尔组(狭义)对比。本组与下伏底部含煤组(梁山组)呈整合接触。2)、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 栖霞组(P1x):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及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3、茅口组1)、茅口组原称“茅口灰岩”,属于早二迭世晚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贵州六枝县郎岱镇附近的茅口河两岸出露的地层,故名。分布于华南、西南一带,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块状纯灰岩为主,厚40450米。按岩性及

43、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眼球状构造页岩及泥质灰岩,富含隐石燕;浅灰至灰色块状灰岩,含厚壁珊瑚、拟犬齿珊瑚、矢部、朱森、苏门答腊,浅灰色块状质纯灰岩,含新希瓦格、矢部、朱森;浅灰至灰色灰岩与燧石层互层,含朱森、矢部、新希瓦格。上述分层仅见于四川境内。本组与下伏栖霞组呈整合接触。与茅口组相当的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石盒子组地层全为陆相沉积。三峡的茅口组与苏南的孤峰组相当,广西、滇东、川西的茅口组,则与粤、湘的当冲组、闽西南的童子岩组和吉林的范家屯组相当。2)、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茅口组(P1m):上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及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

44、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4、峨眉山玄武岩组1)、峨眉山玄武岩(Emeishan Basalt,Omeishan Basalt)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命名地点在四川峨眉山。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在云南、四川会理及金沙江流域,厚达10002000米。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宣威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昆阳石龙坝附近玄武岩组底部发现有孔虫、腕足类及珊瑚等海相化石。在贵州威宁玄武岩

45、下部夹凸镜状灰岩层。2)华亭寺西山龙门地区:二叠系上统(P2)峨眉山组(P2):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八)三叠系 1)、三叠系(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系。它位于二叠系(Permian)和侏罗系(Jurassic)之间。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

46、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系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系初期继承了二叠系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2)、五孔桥观察辉绿岩(u4)与三叠系舍资组(T3s)的接触关系(图3)。下为灰绿色辉绿岩(u4),上为三叠系舍资组(T3s)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粗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二者就竟属于何种

47、接触关系?(九)第四系 低山丘陵区第四系地层 低山丘陵区第四系沉积物,依据成因类型主要为残积物,坡积及残坡积物和洪积物三种。残积物 是基岩经风作用残留的产物,集中分布于山丘分水岭与平缓剥蚀面上,一般不规则斑块状或小面积零星分布,厚度为0.1-30米,残积物的岩性特征与下伏基岩关系密切,花岗岩区为黄褐色亚粘土,粘土质沙及沙砾火山碎屑岩区的残积物,上部为红色碎屑状粉砂,黄褐色粘土含铁锰质结核,下部为风化破碎的角砾层,变质岩区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及碎屑粉土,下部为沙质角砾。坡积及残坡积物 分布于地形变化的缓坡及坡麓地带属重力作用堆积物,分布范围广泛但堆体积小,崂山及珠山低山丘陵区的许多倒石锥即为坡积物

48、,残坡积物一种是分布在坡麓台地上的黄土状堆积,组成物质为灰黄及棕黄色粘土质沙,底部为沙砾石,砾石呈菱角状分选很差,堆积物剖面表面常有灰黄色薄膜复盖,远看似黄土但实非黄土,堆 积层度有时大于2-3米,在大珠山北麓可大于5米,另一种是在崂山石老人海滨与胶南沿海分布的棕红色沙质粘土层,沉积层中含白色斑结构, 残坡积物被认为是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早期生成的古风化壳。洪积物 是山区洪水携带残积坡积物质,在山谷与山麓地带堆积形成的,堆积体除分布于山谷沟谷中外多呈扇形,锥形或裙状分布于沟谷出口处和坡麓地带崂山西部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常见有分布,青岛区洪积物分布也较广泛,一般堆积体面积为0.5-1平方公里,个别大

49、于2平方公里。沉积层厚度一般为3-5米,最大可达5-10米,洪积物成分主要为砾石,沙和粘土,分选差,有时具有斜层理构造,角砾磨蚀程度依搬运距离不同有一定差异,有的可达0.5以下的磨圆度,在胶南和平度沿海洪积物及残坡积物中,发现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有披毛犀,纳玛象,普氏羚羊和鹿等多种化石,属晚更新世。第二节 构造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简称。任何构造都是岩石或岩层受了内力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原始位态或面貌,如层理,粒序层、波痕等各种原生构造,以及各种原始位态或面貌的改变,即变形与变位,如各种次生的褶皱、节理、断层、韧性剪切带、裂谷,俯冲带、转换

50、断层等。(一)小江断裂带1)、近南北向(35010)的小江活动断裂带位于滇东,按其几何结构可大致分为三段:北段起于巧家以北,向南延伸至蒙姑东南,总体走向355,长约50千米;中段分东西两支:中段东支自蒙姑西向南东延伸,经东川、功山、寻甸、小新街和宜良等地,直达徐家渡一带,其走向由350逐渐变为10左右,长约200千米;中段西支由达朵以北向南延伸,经乌龙、沧溪、甸沙、杨林和汤池等地,直达澄江,走向05,长约180千米;小江活动断裂带南段自徐家渡和宜良盆地南端继续向南延伸,经华宁、盘溪和建水等地,止于建水东南的山花一带,走向05,长约150千米。小江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发展和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

51、期;但是,现今所见的小江活动走滑断裂带是在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才基本形成的。据最新的活动断裂填图所获资料,断裂带中段的东、西两支,自中更新世以来单条断裂带的左旋位移速度为4586毫米/年;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东、西两支部分断裂的左旋位移速率大致为413毫米/年;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左旋位移速率也大致相近。小江活动断裂带的垂直位移速率相对于水平位移速率要小得多,分布也不均匀。自公元1500年以来,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小江活动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发震断裂带。沿带共发生破坏性地震50多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3次,6级地震约10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833年9月6日嵩明8级地震,它造成了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

52、变形带。沿带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丛集性,时疏时密。小江活动断裂带的北端与北北西向的则木河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相接,而则木河断裂西北端在西昌附近与南北走向的安宁河活动断裂带相接,后者的北端又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相接。这样就构成了鲜水河 安宁河 则木河 小江左旋走滑活动断裂系统;这个断裂系统乃是“康滇菱形块体”的东北部边界,而红河右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则是“康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在印度板块向北楔入和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这种断裂边界条件使得“康滇菱形块体”得以向南东方向“挤出”。2)、小江断裂带与云南四川地震关系:云南省境内的小江断裂北起滇川边界金沙江的巧家县北,向南经东川、宜良、通海、建水,

53、最后并入红河断裂,走向近南北(周光全等,2003),平均水平滑移速率4 mm/s。自东川小江村起,小江断裂分东西两支,近乎平行向南延伸。小江断裂是一条构造成熟度较低的断裂带,带内有多条次级断层,彼此雁行排列,形态复杂,不仅断裂阶区多,断层面陡且转弯亦多,这些部位常处于闭锁状态, 剪应力易强烈集中而引发强震。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现今区域台网中小地震观测资料,对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地震活动特征,特别是小江断裂带不同段落的现今断层活动习性进行了研究,依据b值,结合其它地震活动性参数,勾画出了该区未来强震的潜在危险区:石屏-建水断裂段68级地震重现期为88193年,目前已平静121年;小江断裂带的

54、宜良-嵩明段68级地震重现期是108225年,目前已平静175年。小江断裂东川段具有中等偏大应力水平,属于中小地震活动频繁的地段;小江断裂华宁段具有较低应力水平,属于以小震活动为主的地段;通海-峨山断裂具有中等应力水平,属于中小地震活动频繁地段。石屏-建水断裂和小江断裂宜良-嵩明段存在较低的b值和较小强震复发周期,具有较高应力水平,属于潜在地震震级偏大的区域,是未来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潜在危险区1833年云南嵩明8.0大地震发生在小江断裂西支。同震地表破裂带北起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沧溪,向南经甸沙、清水海、嵩明陆良山、南冲、上下李子箐、火头村、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的阳宗丫口附近,全长130 k

55、m, 原先呈雁行排列的6条断裂在地震中得以贯通,6条断裂之间5个阶区处于局部拉张(二)普渡河断裂带根据资料,昆明位于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区和易发区。历史上,昆明周边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 19世纪中叶曾发生接近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近年来云南强震活动呈现出由西向东转移的态势。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该断裂在西山龙门一带,断层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矿产资源第一节 概况 矿产资源指经过

56、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它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

57、工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和建材等)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工业结构特点。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工业价值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有紧密联系,随地质勘探、采矿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第二节 武定石棉矿1、石棉矿床成因类型 蛇纹石石棉矿床成因类型 镁质超基性岩蚀变类 1)、大气降水热液蚀变型:控制围岩为前震旦纪的地慢岩部分熔融残余体,大气降水热液在扭性及压扭性裂隙中伴随构造扭动方向结晶生长石棉纤维。棉脉为纵纤维网状组合,盛产长纤维,品位低,矿床规模可达大型。典型矿床在四川石棉、陕西大安和略阳石棉矿。2

58、)、混合岩化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早元古代胶东群中绿岩带之橄榄质岩。由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纤维短品位高,矿床规模多为小型。典型矿床有山东日照石棉矿。 3)、地下水混合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蛇绿岩套中超镁铁质岩石,地下水混合热液在张扭性裂隙中充填成矿。棉脉为横纤维网状及单独脉为主,另有平行脉、环状脉,纤维中长、品位高,矿床规模可达大型。典型矿床有青海茫崖石棉矿。 4)、自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质岩石,超基性岩期后气液充填各种破裂生成细小棉脉,棉脉为横纤维不规则网状、枝状及帚状为主,另有平行脉、眼球状及环状,纤维短,品位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

59、是青海祁连小八宝石棉。 镁质碳酸盐岩蚀变类 1)、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震旦系厚层及条带状白云质石灰岩,晚侏罗世辉绿岩沿白云质石灰岩顺层浸入,岩浆期后热液沿层间裂隙活动,交代围岩生成石棉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有辽宁金州、朝阳等石棉矿。 2)、接触交代温矽卡岩热液蚀变型:控矿围岩为震旦系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燕山期花岗岩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生成镁矽卡岩,在温矽卡岩阶段提供热液沿层间裂隙充填交代生成石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少数环状脉,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可达中型。典型矿床有河北涞源,四川南江石棉矿。3)、混合岩化蚀变型:控矿围岩为前

60、震旦系白云质大理岩,为混合岩化残余体,混合岩化热液沿层间裂隙及构造破碎带活动,热液中高含Mg、Fe、SiO2、(OH),交代岩层形成蛇纹岩。在裂隙中形成石棉,棉脉为横纤维平行脉组合,亦有网状及分枝状,纤维中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多为小型。典型矿床有吉林集安,山西吕梁,内蒙武川,察右中旗。 2、该矿点位于狮子山向斜北侧及东侧,产于狮子山黑云辉绿岩体与Z2d2的白云质灰岩外接触带中,近矿围岩普遍具大理岩化、蛇纹石化、硅化、滑石化等围岩蚀变,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与地层产状一致,产状2904-12.有三个矿体,长300-480m,厚0.12-1.5m。石棉呈单式脉、网脉、复式脉,以蛇纹石石棉为主,少量

61、滑石、方解石。为接触交代型蛇纹石石棉矿体。第三节 武定-禄劝地区钛砂矿 1、钛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导弹及核动力战舰,国际上列为重要战略物资,钛资源亦相应列为重要战略物资。钛资源的开发将对我国的国防及军队现代化提供金属钛及钛合金材料的有力支撑。 钛还应用与高科技,如纳米钛材料应用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制造业及民用工业中亦被广泛应用。品种众多钛材料问世还必将引发众多钛材料深加工工业,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我国是钛资源大国,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49%,居首位。钛资源主要富集于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滇中地区。攀西地区以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为主,已探明的储量8.7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3%。滇中

62、地区以残积钛砂矿为主,资源量以钛铁矿计算约3000万吨,约占全国资源量的25%。 云南钛砂矿的保有矿物储量1088万吨,居全国第4位。产地8处,集中分布在昆明、保山地区,资源远景2924万吨。在昆明附近的武定、禄劝、富民一带发现的 特大型钛砂矿,品位高,且易采选,地质储量1400万吨,是目前我最好的资源远景区之一 。2、螺旋选矿机:该机特点:投资可大可小。资金小,可采用单台式选矿,资金大,可群组式选矿。例如一组2台、4台、8台、12台都可以生产。总之,不管球磨机还是碾机,都是起到碎矿达到所须目数为目的,另外,我厂生产的碾磙是采用套圈式的,使用一年后,换碾磙时只须换外边的磙圈就行了,碾磙、碾底是

63、用纯白铁加入特种耐磨材料加工制成,经久耐用。第四节 铝土矿 1、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呈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