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6912639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B/T —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20-XX- XX实施 2020-XX- XX发布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单位: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 联系人:杨春梅 联系电话:13339482166 联系邮箱:chenlihua1973@ DB23/T XXXX -202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I DB23/T XXXX—2020 前 言

2、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梅、陈丽华、张巍、赵晓光、张壮飞、张含生、张建全、单志军、刘运伟、张忠林、丁健。 Ⅰ DB23/T XXXX -2020 蓝莓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莓塑料大棚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建园、栽培周年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寒地蓝莓塑料大棚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3、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T 27658-2011 蓝莓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T 20202-2019 农业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吹塑棚膜(实施时间2020-03-01)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GB

4、/T l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塑料大棚 Floricane Raspberries 塑料大棚也称冷棚,是用钢材等搭建成拱形架构,覆盖塑料棚膜,供栽培作物。 3.2 采后修剪 Primocane Rsaspberrie 果实采收后,对其结果枝、新生枝回缩、短截、疏剪等。 3.3 结果枝 Primocane Rsaspberrie 当年生长且着生花芽,翌年开花结果的二级枝。 3.4 结果母枝 Primocane

5、 Rsaspberrie 二年生以上,着生花芽的枝组。 3.5 双膜冰霜防寒法 Primocane Rsaspberrie 双膜为塑料膜、遮光膜,在防寒前浇透水,然后先盖塑料棚膜,再盖全遮光膜,越冬过程中,塑料膜上形成一层霜,双膜和霜层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3.6 遮光膜 Primocane Rsaspberrie 黑色塑料棚膜,遮光、保温。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GB/T 18407.2的规定。建园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4.2 园地规划 规划前实地勘测并绘制果园平面图,按图建园。蓝莓大棚栽培小

6、区长方形为宜,园内道路由主路、干路和支路组成。作业房、车库、储藏库集中修建。灌排水系统建造安装到位。大面积栽植时,在大棚群的北边应建造防风林,以防风、增温、调节小气候。 4.3 大棚建造 4.3.1 大棚类型 钢骨架拱形结构,棚顶有通风设备。 4.3.2大棚规格 大棚跨度12m,棚顶高3m,长 50m~80m。 4.3.3大棚间距 南北走向,两棚间距应为3.0m~4.0m。 4.3.4棚膜选择 选用0.12mm厚长寿无滴膜。 4.4 扣棚时间 大棚建成后定植蓝莓,可扣棚选在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 4.5土壤改良 4.5.1 土壤pH值调节 土壤pH值大于5.5

7、时,需施200目~300目硫黄粉进行调酸,使pH值调到 4.3~5.2 为宜。 4.5.2添加有机物料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需添加有机物料改善结构。可用烂树皮、腐苔藓、腐松针、农作物碎秸秆、菌糠等,有机质含量增加至5~12%。 4.6灌溉管网设置 以滴灌、微喷灌为宜,根据园区规划图,铺设滴灌、微喷灌管网系统。 4.7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区域栽培试验的品种,主栽品种以果型大,丰产、适口性好、中早熟、抗逆性强的北高丛和半高丛品种为宜,有蓝丰、泽西、都克、北蓝、北陆、奇伯瓦、慧兰等。 4.8苗木选择 选4年~5年生大苗,根系发达,分枝多,枝条粗壮,无病、无机械损伤的健壮

8、植株建园。 4.9栽植 4.9.1时期 春季和秋季定植均可,以春季栽植为宜。 4.9.2密度 株距0.8~1.0m,行距2.0m。 4.9.3作畦挖穴 南北向作畦,宽1m,高20cm。在畦面中轴线上等距挖30cm30cm30cm栽植穴。 4.9.4栽植方法 把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理好根系,扶正苗木,分层回填,把表层土壤填于根际,当回填土2/3深时,向上轻轻提苗使根舒展,踩实,回填土高于根茎2~3cm。浇透植苗水。 4.10授粉树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5:1比例栽植。 5  栽植周年管理 5.1环境调控 5.1.1休眠期 5.1.1.1防寒越冬 南部

9、地区可用双膜冰霜防寒法,即棚膜上覆盖遮光膜;北部地区可棚膜上用棉被覆盖,遮光保温越冬。10月中下旬气温降至0℃以下时,浇透越冬水,关闭通风口,保持棚内温度低于7.2℃。 5.1.1.2解除防寒 3月中旬升温解除休眠,人为卷放遮光膜或棉被控制光照,夜间覆盖保温,满足植株发芽生长的温度需要,须循序渐进升温,解除休眠。撤掉遮光膜或棉被。 5.1.2萌芽期至现蕾 白天温度15℃~23℃,最高温度不超过25℃,夜间最低温度7℃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 5.1.3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 白天温度18℃~22℃,最高温度不超过25℃,夜间最低温度10℃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50%~

10、60%。 5.1.4果实着色至果实采收期 白天温度20℃~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夜间最低温度15℃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65%。 5.2土壤管理 5.2.1耕翻 1年2次耕翻,春季萌芽前和秋季结合施肥,用旋耕机耕翻行间,耕深15~18cm。 5.2.2覆盖 可采用行内除草,行间园艺地布覆盖,园艺地布的幅宽根据行距确定,地布沿行间均匀平铺,紧贴地面拉紧绷直,栽植行株间对接固定。或行上覆盖10cm的松针、树皮、秸秆等有机物料。 5.3施肥管理 5.3.1使用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以用营养全面的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为主,有机复合肥氮(N)、磷

11、(PO)、钾(KO)的比例通常为1:1:1。忌含氯复合肥。 5.3.2肥料选择 当土壤肥力不足或土壤pH>5.2时,使用酸性肥料N:P:K(14:8:8),以(NH )SO 作N源;当土壤pH<5.2时,使用非酸性肥料 N:P:K(18:10:10),以尿素作N源。 5.3.3施肥时间 追肥每年3 次,第一次在萌芽前,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在采收修剪后进行。 5.3.4施肥方法 采用沟施或穴施。沟或穴深度为10~15cm。叶面施肥可作为一种补充的施肥方式。可实行水肥一体化,施入水溶肥。 5.3.5施肥量 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中等肥力土壤,前两

12、次每株施入N、P、K(1:1:1)硫酸钾型复合肥80~100g。采收修剪后成龄树每株施入N、P、K(1:1:1)硫酸钾型复合肥150g,配合施入腐熟农家肥 4~5kg。 5.4水分管理 5.4.1水质要求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2005 的要求。 5.4.2适时浇水 根据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浇水。浇足催芽水和封冻水。 5.5花果管理 5.5.1辅助授粉 每栋大棚放入1箱熊蜂授粉,花绽放初期放入。 5.5.2疏花疏果 开花前结合复剪调控花芽,一般每个枝条顶端有8~13个花芽,可疏掉2/3左右的花芽,保留3~4个饱满花芽。 5.6整形修剪

13、 5.6.1休眠期修剪 升温前对植株进行修剪,合理调节负载量。疏除徒长枝、无花枝、过密枝、细弱枝、病虫危害枝;适当调整花芽量,根据品种特性,长果枝(≥20cm)剪留6~8个花芽,中果枝(10 cm~20cm)剪留4个~5个花芽,短果枝(≤10cm)剪留2个花芽。 5.6.2采后修剪 果实采收后必须进行采后修剪,6月中旬前进行。修剪方式为疏除、短截、回缩更新结果母枝,即根据具体品种、树势等,疏除弱枝(枝组),将壮枝条短截、回缩到相应部位,使结果母枝立体合理分布,数量15个~25个; 5.6.3夏剪 当萌发新梢长到15 cm~25cm,进行1次~2次夏剪,方式摘心或短截,时间不晚于8月上

14、旬,目的控制树势,培养、增加结果枝数量,使枝条立体、层次分布,较壮果枝剪留80个~150个。 5.7病虫害防治 5.7.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 8321的要求。 5.7.2主要病虫害种类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茎腐病、灰霉病和枝枯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天牛、刺蛾、果蝇等。 5.7.3 防治方法 5.7.3.1农业防治 结合修剪、深翻等农事操作,去除病虫枝梢、叶、果及杂草,以减少菌源,降低虫口基数。农家肥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虫卵和幼虫。 5.7.3.2物理防治

15、 成虫发生为害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防虫网等诱杀害虫。 5.7.3.3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农药或害虫天敌等防治病虫害。 5.7.3.4化学防治 在花前、果实膨大期,及时喷施多抗霉素、嘧霉胺或异菌脲等杀菌剂稀释800~1500倍,防治灰霉病;采收修剪后,新梢生长期喷施嘧霉胺、异菌脲、多抗霉素等,防治叶斑病病、茎腐病、枝枯病等病害。在萌芽期及新梢生长期喷施吡虫啉、阿维菌素等稀释1000~3000倍防治蚜虫、刺蛾等;用毒死蜱1000倍~1500倍灌根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5.8其他管理 5.8.1鸟害 果实成熟期,可用防鸟网、电驱鸟器、驱鸟剂等方式驱赶喜鹊、灰喜

16、鹊、红嘴(长尾)蓝鹊、麻雀等鸟类,防止啄食果实。 5.8.2风雪天气管理 遇到大风天气,应及时检查并加固棚体,防止大风刮破棚膜。大雪过后,应及时把棚顶积雪用刮雪板刮下来,防止积雪压塌棚体。 5.8.3土壤pH值监测 每年要进行一次土壤pH值检测,当pH值大于5.5时,再次调酸,使pH值恢复到 4.3~5.2。 5.9采收、包装、运输、贮藏 5.9.1采收 手工采摘。用具提前清洗、消毒、晾干。果实表面由青绿转为蓝黑色时,开始采收。盛果期2-3d采收1次,初果期和末果期4d~6d采收1次。采收持续3~4周。 5.9.2预冷处理 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使果实温度降至10℃以

17、下。预冷的方式宜主采用真空冷却或冷风冷却。 5.9.3包装 装果容器宜采用较浅的透气纸箱、果盘等。鲜食销售的果实包装通常选用有透气孔的聚苯乙烯小盒,每小盒装125g,每个纸箱单层摆放6个小盒;速冻果实包装通常选用聚乙烯袋,每袋10kg或13.5kg。 5.9.4运输 蓝莓果实应采用冷链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10℃以下温度。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与常规品种分离,装运时应轻装轻卸,并防止挤压、颠簸。 5.9.5 贮藏 5.9.5.1 低温贮藏 适用于蓝莓鲜果的贮藏。宜采用冷藏保鲜或气调贮藏保鲜的方式,贮藏温度0~1℃。 5.9.5.2 冷冻保存 适用于蓝莓冷冻果的贮藏。果实采收分级包装后,每10kg或13.5kg一袋,装箱,在-20℃以下速冻,速冻果在运输过程中也应冷冻。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