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845964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的X线诊断及中医整合手法应用价值(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颈椎病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应用价值(2013-06-10)胡伟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服务中心门诊部,北京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诊断对指导整合的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的病例1690例,其中845例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845例未进行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疗效好于未行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总有效率提高5.1%。结论:根据病人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适当体位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整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提高疗效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关键词 X线摄影

2、;颈椎病 ;整合手法X-ray diagnosi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TCM integration practices applied valueHu Wei-liang(State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headquarters service center,beij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X-ray diag

3、nosis guidance TCM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reat various typ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value. Methods: collect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2 due to neck discomfort TCM integrated manual therapy cases 1690 cases, of which the 845 routine DR cervical ordinary X-ray photog

4、raphic examination, 845 cases of ordinary X-ray photography check ,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ine DR cervical ordinary X-ray photography group efficacy is better than not cervical ordinary X-ray photography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5.1%.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

5、toms and signs, the appropriate postural cervical ordinary X-ray photography check,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approach improve efficacy, has certain promotional value.Keywords X-ray photography; Cervical spondylosis; TCM integrated approach0引言 普通X线摄影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颈椎

6、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正常和异常表现,这为诊断颈椎病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整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病例1690例,其中845例颈椎行DR摄影检查,845例未进行DR摄影检查,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第一组行颈椎DR摄影检查845例中,男性480 例,女性365例。年龄2868 岁,平均56 2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半个月,平均10.5年。其中颈肩部疼痛170例,上肢麻木感252例,头昏、头痛84例,恶心84例,心慌19例,失眠26例,胸闷17例,气促25 例,高血压168 例。第二组未进行影像检查845例

7、,男性468 例,女性372例;年龄2772岁,平均552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半个月,平均10.5年。颈肩部疼痛156 例,上肢麻木感254例,头昏、头痛101例,恶心87例,心慌17例,失眠36例,胸闷15例,气促23 例,高血压156 例。1.2 诊断方法:第一组摄影采用飞利浦直接数字化平板X 线摄影系统( DR), 摄影条件选择出厂标准条件,选择AEC曝光,SID100cm, 均摄取标准颈椎正、侧位,双斜位以及寰枢关节开口位像, 胶片打印采用AGFA Drystar5500 干式激光相机。正位片主要观察椎间隙是否有狭窄,两侧钩突是否有骨质增生,颈椎棘突是否有偏歪或其他异常。侧位片观察颈

8、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有无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斜位片左、右侧斜位主要观察椎间孔的矢径、高度和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寰枢关节开口位示寰齿关节间隙是否对称以及第2颈椎体棘突是否偏歪。颈椎相关改变X线表现1:(1)寰枢椎错位示:环椎及枢椎关系,张口位X线照片显示环齿间距两侧是否等宽,齿轴与环轴是否不相重叠。(2)左右旋转式错位示:椎骨后边是否有“双边”或上下关节突征。(3)侧弯摆式错位示:颈椎是否侧弯及棘突偏歪。(4)前后滑脱式错位示:颈椎上椎体是否脱离其下方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5)项韧带钙化及椎体前后纵韧带骨化示:项韧带及椎骨前后纵韧带是否有软骨变性、无菌性炎症导致修复钙化。

9、(6)钩椎关节错位示:X线斜位片能较好的观察,如有骨质增生唇样状突起致椎间孔形态不规则。(7)颈曲变直反张、成角、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示:颈椎曲度改变,可用测量方法检查颈椎曲线弧距正常为12mm(5mm)。(8)椎间隙变窄示:与相邻椎间隙比较易确定。(9)骨质增生示:椎骨前缘、后缘骨质增生或钩状突呈不同程度骨赘突出。(10)颈椎不稳示:椎骨可轻度前后滑移,颈椎生理曲度线出现中断及椎间孔狭小变形等。(11)混合式错位示:多种错位形式存在。1.3整合治疗方法第一组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选择合适的整合治疗方法。枕环枢关节错位、颈椎曲度改变选择仰头摇正法;颈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选择低头摇正法;颈椎2

10、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选择侧头摇正法;第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选择侧搬按法;第26钩椎关节增生并后关节滑膜嵌顿错位选择挎角搬按法;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选择侧卧推正法;颈椎椎间隙变窄及混合式错位选择牵引下整合法等不同手法治疗。第二组未做X线检查,通过触诊后直接选择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牵引下整合法等不同的整合手法进行治疗。1.4 疗效标准 2: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无功能障碍,仅于劳累后略有不适。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不影响工作。无效: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2、颈椎病患者各年龄组疗效观察结果颈椎病患者各年龄组疗效

11、观察结果(表1)X线诊断指导中医整合手法疗效直接中医整合手法疗效年龄2029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161111994.7131111693.830394925151110188.15226101410286.390.488.491.479.855.685.74049423212179392.5392719994505910248241118594.1101341720172606913487381026996.312192412427870792849312313182.44039222812980以上合计838016258913014774784570.

12、290.9737311230121222412054845年龄组对照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疗效高约5.2%;特别5059组及80以上组高出5.7%和14.6%。 颈椎病患者各体征组疗效观察结果(表2)X线诊断指导整合疗效直接整合疗效体征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感11694301225295.211980262925488.6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感855126817095.36639272415684.6头晕头痛39221588490.54826121510185.1恶心38281268492.935281598789.7心慌83441978.

13、974331782.4失眠145432688.5168843688.9胸闷84321788.263421586.7气促137322592125332386.9高血压5944333216880.46437243115680.1合计3802581307784590.937323012212084585.8体征对照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疗效高约5.1%;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感对照组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法总疗效高约10.7%,而心荒、失眠、胸闷、气促及高血压的总疗效差不明显。3、讨论3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改变所致失稳, 压迫临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 称为颈椎病3。颈椎

14、病的发病情况根据Jones 和SPillane 的统计,颈椎病发病人群中年龄在50 岁以上者占58%,年龄在65 岁以上者有75%具有典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的改变4。各种类型颈椎病的X线征象有些特异性,依据大多数患者X线平片结合患者主诉和现病史就可以做出颈椎病的诊断。如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改变、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还有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医生需要准确定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32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椎间盘、钩椎关节、椎间关节的退变、损伤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颈椎力学功能的紊乱,破坏了动力支持系统的平衡。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是主要原因。颈椎椎间盘退变后变扁并向周围膨出、椎体周围的

15、韧带及关节囊变松弛等,使脊柱不稳定,活动度增大,刺激周围的骨膜、韧带、关节囊的充血病理变化反应,引起压迫椎动脉造成供血不足,椎间孔变窄造成颈神经根和交感神经的挤压等。引起颈椎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颈部损伤。颈部损伤分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两种。如颈部的扭伤、挫伤等急性损伤,长期从事缝纫、刻写及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易发慢性劳损。它们都引起颈部肌肉、韧带、筋膜与关节的劳损,使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使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加速,加速小关节的增生,从而引起压迫症状。33 数字化X线检查应用体会 数字化X 线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它有较高清晰度,并有灰白度的调节用来观察颈椎的小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真实反应变化。

16、虽然X线平片不能直接观察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等组织结构受压情况,但其观察到的钩椎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可提示相应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和相应水平脊髓定位。它为临床手法用力方向、力度提供指导性作用。颈椎正位片示两侧钩突关节间隙变窄则是钩突关节增生;椎间隙有狭窄则是椎间盘的病变;棘突有偏歪或其他异常则是颈椎侧弯或侧摆式的错位。侧位片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有无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还可以观察到三条椎线的不连续性则是前后滑脱式错位;椎体双边征、双突征则是左右旋转式错位等。斜位片左、右侧斜位主要观察椎间孔的颈矢径、?矶取匙倒亟诘墓侵试錾榭鲇美磁卸仙窬苎钩潭纫约肮匙倒亟诖砦弧臼喙亟诳谖皇惧

17、境莨亟? 宽度、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用来判断神经受压程度以及钩椎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开口位示寰齿关节不对称则是寰枢椎错位5。考虑到个体感受不同,颈部运动及神经分布变异,症状表现比较复杂,摄影时病人体位的变化等因素,因此,在X线检查时必须和临床症状仔细对照,排除器质性病变,提高本病的准确性。34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照分析,结果见表1、表2。X线诊断指导整合疗效总有效率较直接整合治疗高出约5.1%。体征有上肢麻木感和颈肩疼痛伴上肢麻木感的病例占79%,有效率明显提高。(1)、从颈椎病患者各年龄疗效观察结果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X线诊断指导整合手治疗的疗效都相对要好于直接整合手法治疗。大年患者X线诊断指

18、导整合手法治疗的作用越明显,这是因为年龄越大患者骨质增生、肌肉松驰越明显,在整合手法治疗中定位、定性需要清楚明确。(2)、从颈椎病患者各体征组疗效观察结果看出,X线诊断指导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直接整合治疗。除心慌、高血压、头晕、头痛症状的X线诊断指导效果不明显外,上肢麻木、颈肩疼痛、气促等症状有X线诊断指导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直接行整合治疗。其中颈肩疼痛症状的X线诊断意义最大,作用最明显。但是,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些病例X线改变较明显,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如病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胸闷等,这些考虑先天的椎体改变,或者颈椎病的前期代偿性改变。(2)、有明显典型临床症状表现,而X线没有明显异

19、常的患者。首先要排除颈椎以外的病因引起临床症状,排除其它病因后,我们应该考虑为隐性颈椎病患者。这些患者采用理疗、按摩等治疗方法疗效比较明显。总之,X线诊断对颈椎病的整合手法治疗提供了治疗手法选择依据,提高了治疗疗效。35 颈椎X线平片诊疗技术在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和发展,对现在整合治疗颈椎病病变提供重要依据。整合医生可以通过各种体位的X线片清晰观察病变部位、范围、程度,还可以排除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病因诊断效果肯定,其疗效显著提高。它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可在整合手法治疗前执行,结合当前医患矛盾,有必要作为常规检查开展下去,可提供治疗依据和提高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钟士元,赵广伟,胡振

20、邦等.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第2版.东科技出版社,2008:85-9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6.3李兰贵,李卫,吴霞.颈椎病的X线诊断(附1000例X线分析)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0:9(4):1661.4高俊,杜宏利,荣阳.颈椎管狭窄的MRI表现与进展性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1;9(5):42-43.5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2-224.作者简介:胡伟良,男,浙江金华人,1973年7月出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手机: 邮箱:cyhmortal邮寄地址: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北滨河路2号院2号楼机关服务中心门诊部放射科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