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孙哥 文档编号:16833663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 不分离的单位。2、社区: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3、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 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 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 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

2、 的过程。5、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 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6、经济增长论: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 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忽视发展的其他方面。7、增长极限论: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 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8、综合发展观: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 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 内生的。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3、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10、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11、不平衡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 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12、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 谋划。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 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 恶性循环。14、大推进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

4、 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15、低水平陷阱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16、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 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17、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 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18、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 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19、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 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5、,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20、农村城市化:不仅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的过程,还包I括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 展的过程。2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 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22、贫困:人们由于缺乏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 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牛活水准,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和制 度环境而不能提咼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23、贫困线:一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的收入法,即适量的饮食

6、价值与饮食支出占家庭 总支出的比率;二是以人们基本生活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的直接法。二、问答题1、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答:(1)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 有所提咼,低下的劳动牛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讲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 程。亠)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 出增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 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

7、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 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 致经济系 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但 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2、简述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答: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 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 人口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是个人的因素。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 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3、简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8、。答:(1)区别: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 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 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 变动与优化的过程。社会发展: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 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2)联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 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另一方 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证。4、综合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发展不单

9、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 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等各个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 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 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7、简述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一一生产规模的大小。计划生 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生产主体,即劳动力的人,只有

10、和作为生 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源在时间及空间上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开展并完成某种生产。8、简述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产业平衡发展理 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牛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 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讲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一、二、 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9、简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1) 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 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

11、区及其成员的收入。(2) 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 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3)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10、简述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 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 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 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 发展理论,即所谓倒U 字型理论。11简述

12、梯度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12简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1) 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在区域经济发 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 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2) 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 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 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 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3) 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1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13、形式。(1)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2)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3) 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1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1)引导农民从事开发性生产和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5农村社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所谓农村社会现代化是指农村居民利用诉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 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特征: (1)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前提。(2) 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3) 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而且是一个自然过程。(4)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16试述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涵义。

14、不仅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还包 括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展的过程。由 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呈明显的 梯度结构,且农村城市化的水平与其相适应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17简述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1) 随着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渐减少,18简述我国扶贫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1)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扶持贫困农户。19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含义: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

15、本生相行为、机制和 制度的总称。功能:保障基本生活(2)维护社会稳定(3)促进经济发展(4)保持社会公平(5)增进国民福利。 20简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发展的原则。(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4)因地制宜的原则。三、论述题1试述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二战结束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发展的其他方面,这 就是经济增长论。经济增长给大多数国家带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环境污染日益严 重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对发展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全面反

16、思。特别增长的极限一 书的出版,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另一种新的发展观一一综合发展观也同时而生。然而随着人 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并愈演愈烈的现实中,可持续发展观诞生。2论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包 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 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二是环境限度, 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 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3试述区域发展的条件。(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17、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来 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及开发利用条件等 都将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人口与劳动力: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 体现。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 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能力。(3)技术条件: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技术来自生产实践、科学实 验和科学研究。4试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 望达到的最佳程度。战

18、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 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 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 手段。5如何认识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低,而劳动力状况对农村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阻碍农村 经济的发展。但是依据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过多的国情,劳动力数量适当地减少,可以缓解劳 动就业压力,缓和失业与下岗问题,但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迟早 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青年人口的比重就小,影响 了

19、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能缓解我国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人口素质的 提咼。6如何认识农村传统家庭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关系?改革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就基本特征而言,依然是一种家庭保障。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 从事生产劳动,以取得生存资源并向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提供生存保障。集体提留并用于 社会保障事业的公益金所起的作用不大,且范围有限,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的社会保 障,未在农村设立。可见,改革以前城市和农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 障因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当时国家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形成 的,是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但它的固化则产生了许多不利

20、的后果。7试比较平衡发展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主要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 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 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因而理论上的 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 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8联系实际说明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9试述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战略。农村人力资

21、源是一种非常特殊资源,它既是劳动资料的消费者,又是劳动资料的生产者,其 它资源的开发潜力有限,只有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只要开发得当,就是用之不竭的再生 资源。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潜在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既是21世纪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本身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目 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当低,使得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变成了 现实的劣势。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从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角度出发,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10试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1)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途径、模式:东

22、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 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2) 中部地区的途径、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 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 网络群体打好基础。(3) 西部地区的途径、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干 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总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呈明显的梯度结构,且农村城市化的水平与其相适应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11论我

23、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 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农业生产的好坏,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2) 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 关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3) 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 国民经济建设和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长远方针。(4) 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的繁荣。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5) 积极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 技

24、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的重要方针,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不断提高广大农 村居民科学种养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6) 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的目的是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12试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中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 度建设是其重点。(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 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 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得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