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23392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7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重点中国移动集团重点/联合研发项目联合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结题汇报报告20102010年年1111月月3030日日项目名称: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项目名称:全业务环境下的融合系统端到端QoS保障机制研究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项目编号:2010_JZ_13第2页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目 录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第3页1.1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随着电信重组和全业务运营的开展,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保持品牌竞争力,提升用户感知,提高业务质量,是中国移动必须

2、面对的课题。全业务竞争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下,传统电信运营商面临着网络流量爆炸性增长,而业务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语音业务ARPU逐渐降低,并很可能最终走向免费。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电信业务发展的增长点,相应的,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增长和业务发展重心由话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因此,网络优化也必须从以语音业务为中心向语音和数据双中心转移。随着TD-SCDMA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全网数据业务流量迅猛发展,局部地区出现T网和G网数据业务高负荷现象。随着智能终端的推广,数据流量还将进一步增长,对网络形成全面的冲击。在高负荷情况下,如何解决QoS保障,在各种业务混合调度的情况下,做到:(1)实现

3、无线网络负荷控制的不同策略,避免在发生拥塞之后才开始处理,提高网络性能;(2)实现优先用户、优先业务优先调度;就成了提高数据业务用户感知的核心问题。第4页1.1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在不同的网络负荷下(或称之为“红橙黄蓝”状态下),实现网络负荷控制的不同策略。针对不同用户和业务分配相应的调度优先级和保障指标,实现综合用户等级和业务类型的 QoS 分级和控制策略。THPARP缩写释义:ARP:Allocation/Retention Priority THP: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业务类型用户优先级业务处理优先级会话类(Conv

4、ersational)流类(Streaming)交互类(Interactive)背景类(Background)准入控制拥塞控制信道分配功率负荷码道负荷干扰负荷第5页1.2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开题报告)网络负荷分级网络负荷分级用户和业务分用户和业务分级级混合业务的业务混合业务的业务承载类型承载类型优化混合业务的业务承载类型,对混合业务的承载类型进行差异处理。基于功率负荷、码道负荷、干扰负荷等综合判断网络负荷,在不同的网络负荷控制下的采用负荷均衡、PS降速、拒绝接入、主动释放等不同策略,提高网络性能。特定用户的特定业务可以采用业务承载类型/TC/ARP/TH

5、P综合考虑配置。基于业务的数据包分级调度 GGSN可识别同一用户的每个数据包的业务类别,并在数据包中标识调度优先级,RNS优先调度该用户的高优先级业务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优先级降低或限速。RRM算法优化优化RNC基于用户的优先级分配,不同网络负荷情况下的算法策略。第6页1.3 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为了评估特定区域的负荷情况,可以区域内所有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来评估一个区域的负荷。对于小区负荷的评估可以参考如下指标:小区码资源占用率接入拥塞率小区HSDPA用户数HSDPA码资源利用率网络负荷分级方案 方案内容:将具体业务(如BT)归类到具体的TC类中,根据运营商对于业

6、务种类的关注度进行TC类排行,配置触发GGSN反向更新的流量门限,根据用户组等信息来配置TC四大类对应的QoS信息。当流量门限到达时,GGSN查看用户TC四大类的流量比例信息,根据配置的TC类比例关注排名来发起反向更新并清空TC四大类的流量信息。举例:流量门限到达的时候,背景类流量为0K,会话类流量为5M,流类流量为7M,交互类流量为4M,运营商关注排行是:背景类(30%)流类(50%)会话类(10%)交互类(10%),由于背景类的流量是0,也没有达到流量的30%,所以不可以按照背景类对应QoS信息发起反向更新,但是流类有流量,但没有达到整体流量的50%,也不能用,会话类流量达到了10%以上,

7、那么就要使用会话类的QoS进行反向更新,当然也要情况各个TC类的流量方面下次继续计算。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保障研究 网络测分配多张SIM卡占用不同载波,同时为同一用户提供服务,以获取更高的峰值速率。为了明确关联SIM卡之间的关系:方案一为在RNC内部维护一个关联IMSI的数据库,为了保证切换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所有RNC内维护同一数据库;方案二是建立一个外部数据库,统一管理关联SIM卡,该数据库需要与RNC通信,RNC可以读写该数据库的内容;方案三是关联SIM卡的IMSI之间采用特殊的编码方式,RNC可以通过辨识IMSI辨识但前用户是否属于关联用户;方案四是在核心网维护关联IMSI的数据

8、库,用户接入网络后由核心网查询该用户是否存在关联IMSI,若存在则将关联IMSI通知RNC,由RNC完成后续处理。RRM算法完善与增强第7页一一.开题计划完成情况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目 录录二、主要研究成果二、主要研究成果第8页2.12.1网络负荷分级方案网络负荷分级方案HSPA接入用户数接入用户数:小区HSPA接入用户数量;小区HSPA用户GBR总速率:即当前接入HSPA用户GBR之和,区分上下行;HSPA码道占用情况码道占用情况:小区HS-PDSCH信道剩余码道总数;小区E-DCH信道剩余码道总数;区分业务类型的区分业务类型的HSPA业务量业务量:小区HSPA上行业务量(会话类);小区HSP

9、A上行业务量(流类)小区HSPA上行业务量(交互类)小区HSPA上行业务量(背景类)小区HSPA下行业务量(会话类);小区HSPA下行业务量(流类)小区HSPA下行业务量(交互类)小区HSPA下行业务量(背景类)OVSF码资源负荷码资源负荷:业务时隙剩余码道数:每载波每时隙;小区R4业务上行剩余码道总数;小区R4业务下行剩余码道总数;Iub接口传输带宽负荷接口传输带宽负荷;基站Iub接口剩余的传输带宽;基站Iub接口信令链路负荷;小区下行功率负荷小区下行功率负荷:下行业务时隙发射功率;针对每载波每时隙分别测量;下行业务时隙发射总功率:在下行时隙上,多个载波共同发射的总功率小区上行干扰负荷小区上

10、行干扰负荷:上行业务时隙干扰电平(ISCP);针对每载波每时隙分别测量;公共控制信道负荷公共控制信道负荷:寻呼量负荷;FACH信道负荷;基站处理能力负荷基站处理能力负荷;主CPU处理能力负荷;主CPU内存负荷;基带板处理能力负荷;R4业务量、HSDPA业务量;寻呼量;核心网各网元/RNC关键单板CPU处理负荷;核心网各网元/RNC关键单板内存负荷;第9页2.12.1网络负荷分级方案网络负荷分级方案M16i1iMBRU数分配的上行业务时隙率上行主载波码资源占用N16jN1j数分配的下行业务时隙率下行主载波码资源占用BRU 为了评估特定区域的负荷情况,可以区域内所有小区的整体负荷情况来评估一个区域

11、的负荷。对于小区负荷的评估可以参考如下指标。小区码资源占用率小区码资源占用率 反映业务时隙BRU使用情况,为扩容提供依据。根据协议规定,TD-SCDMA系统的每个业务时隙有16个BRU,对应16个SF=16的码道。其中,上行业务时隙允许使用的扩频因子为1/2/4/8/16;下行业务时隙允许使用的扩频因子为1或16(HSPA并计入)。因此,对于单频点小区,小区码资源占用率由各业务时隙的码道利用率组成;对于多频点小区,小区码资源占用率由每个载波上各业务时隙的码道利用率组成,小区码资源占用率为各载波/业务时隙码资源占用率的平均值。小区码资源占用率可以准确反映当前小区的码资源状态。其中:M为主载波上的

12、上行业务时隙数,RACH信道一般占用TS1的2个BRU资源;N为主载波上的下行业务时隙数。其中:M为辅载波k上的上行业务时隙数;N为辅载波k上的下行业务时隙数。k0、1、2、9。建议扩容门限:码资源占有率忙时超过75%1ik16 MMiBRU上行业务时隙 分配的数上行辅载波 码资源占用率j 1jk16NNBRU下行业务时隙 分配的数下行辅载波 码资源占用率第10页2.12.1网络负荷分级网络负荷分级 接入拥塞率接入拥塞率 RAB建立成功率中,某些原因可以体现系统容量已经超限 接入拥塞率=接入拥塞次数/总的RAB建立尝试次数。建议扩容门限:接入拥塞率忙时超过2%小区小区HSDPAHSDPA用户数

13、用户数 用于衡量网络HSDPA业务的负荷情况。此指标是单载频的用户数,平均户数超过6个,持续三天的忙时超过6个用户。在频谱资源和设备能力均有剩余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单小区增加HS载波配置的方案进行扩容;在上述方法不可用的前提下,可采用小区分裂的方式增加新的基站进行扩容。小区HSDPA平均在线用户数:定时查询在线的HSDPA用户数,最后取均值。小区HSDPA最大在线用户数定时查询在线的HSDPA用户数,最后取最大值。建议扩容门限:小区HSDPA平均在线用户数忙时超过可接入用户数75%HSDPAHSDPA码资源利用率码资源利用率 HSDPA码资源利用率反映了用户的实际流量情况,是根据HS-SCCH实

14、际统计出的HS-PDSCH被调度的BRU数。HSDPA业务码资源利用率=HSDPA业务占用的BRU数/全部可用BRU数。建议扩容门限:HSDPA码资源占有率忙时超过75%。第11页2.2 2.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背景混合业务分级处理背景RNCGGSNNodeBSGSNHLR1.用户签约信息下发(ARP)4.优先级策略下发(ARP、THP、MBR、GBR)2.用户级别(ARP)上报3.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策略5.RNC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处理优先级(TC)处理3GPP网络中为了分级保障不同类型业务的QoS,提出了会话类(Conver

15、sational)、流类(Streaming)、交互类(Interactive)、背景类(Background)四种业务类型。当用户使用某单一业务时,网络可以将该业务映射到其中一种业务类型。然而,当用户同时使用不同业务时,例如用户同时在看在线视频、下载软件、访问网页,且收发IM消息时,就无法根据3GPP的定义,将这多种并发业务归为四种业务类型的一种。在实际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过程中,会话类仅用于AMR语音和可视电话业务,并发的PS域业务基本都标识为背景类。由于并发业务无法对应到四种业务类型中的一种,并发的PS域业务基本被都标识为背景类,网络无法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进行分级处理。第12页2.2 2.

16、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主要思路和方案混合业务分级处理主要思路和方案在QoS协商过程中,终端请求的Taffic Class(TC)为default TC,为实现不同并发业务的分级处理,需通过PDP修改对业务类型进行更新,在做PDP修改时,QoS profile不再用默认的业务类型,而是用混合业务类型,基于GGSN发起的混合业务处理流程如下图:基于MS混业业务类型判别与GSN类似,不同的在于混合业务TC由MS根据混合业务特点定义该混合业务的最优业务类型并下发,处理流程如下图:实施方案将具体业务(如BT)归类到具体的TC类中,根据

17、运营商对于业务种类的关注度进行TC类排行,配置触发GGSN反向更新的流量门限,根据用户组等信息来配置TC四大类对应的QoS信息。当流量门限到达时,GGSN查看用户TC四大类的流量比例信息,根据配置的TC类比例关注排名来发起反向更新并清空TC四大类的流量信息。举例:流量门限到达的时候,背景类流量为0K,会话类流量为5M,流类流量为7M,交互类流量为4M,运营商关注排行是:背景类(30%)流类(50%)会话类(10%)交互类(10%),由于背景类的流量是0,也没有达到流量的30%,所以不可以按照背景类对应QoS信息发起反向更新,但是流类有流量,但没有达到整体流量的50%,也不能用,会话类流量达到了

18、10%以上,那么就要使用会话类的QoS进行反向更新,当然也要情况各个TC类的流量方面下次继续计算。第13页2.2 2.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测试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测试测试组网图uSGSN和RNC1之间的Iu-PS接口基于IP承载,通过CE互联uGGSN通过ZTE 3928访问internet为验证算法方案的可行性,北京公司组织开发厂家进行了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测试版本的开发,并在昌平TD试验室进行了测试。GGSN License需开通策略控制第14页2.2 2.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

19、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混合业务分级处理-降低降低FTPFTP业务用户的业务用户的QosQos等级(等级(TCTC降低)降低)测试目的验证降低FTP业务用户的Qos等级测试预置条件1)用户通过网络接入,系统运行正常;2)GGSN运行正常,开启“业务行为触发反向更新”功能;3)GGSN配置业务归类映射:FTP业务对应交互类,HTTP业务对应背景类,QQ业务对应会话类,PPSTREAM业务对应流类;4)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的APN+归属用户组的业务归类优先级:流量门限=,协商QOS开关打开,对应分类优先级为:会话类(30%)流类(25%)交互类(30%)背景类(15%);5)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

20、的APN+归属用户组的交互类QOS:QCI=9,MBR=32kbps。6)拨号所使用的PC上设置用户的QoS为TC=交互类,MBR=。7)打开Gn接口跟踪;监测用户的速率。测试步骤:1)用户在环境下接入;2)用户UE激活;3)检查Gn接口,UE激活时携带的QOS,TC为交互类,MBR为。4)用户UE使用HTTP、QQ业务、PPSTREAM一段时间后,用户UE开始使用FTP业务,使得 用户UE上网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且FTP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30%;5)使用dumeter工具,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载速率。预期测试结果满足如下的结果:1)用户正常激活;2)用户使用HTT

21、P业务、QQ业务,PPSTREAM业务时QoS属性不变化;3)当用户UE FTP业务的流量不超过UE流量门限()的30%时,QOS属性也不变化;4)用户UE的总流量达到,且FTP业务的下载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30%,GGSN触发本地自动更新QoS属性,将用户UE的交互类业务类型更改为背景类,且把MBR降低到32kbps;使用MU351使用HTTP、QQ业务、PPSTREAM一段时间后,用户UE开始使用FTP业务,使得 用户UE上网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10M,且FTP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30%;此时GGSN反向更新QOS,将MBR由1M修改为32kbps,使用dumeter工具

22、,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载速率,可以看出速率降低。第15页2.2 2.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提升提升HTTPHTTP业务用户的业务用户的QosQos等级(等级(THPTHP提升)提升)该用例测试主要HTTP,采用web邮箱带附件方式实现,UE使用PPSTREAM、QQ业务、FTP、HTTP业务,使HTTP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2M,且HTTP业务的下载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15%;此时GGSN发起反向更新,将MBR由360kpbs提高到1M,使用dumeter工具,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

23、载速率,可以看出速率提升。测试目的验证提升HTTP业务用户的Qos等级测试预置条件1)用户通过网络接入,系统运行正常;2)GGSN运行正常,开启“业务行为触发反向更新”功能;3)GGSN配置业务归类映射:FTP业务对应交互类,HTTP业务对应背景类,QQ业务对应会话类,PPSTREAM业务对应流类;4)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的APN+归属用户组的业务归类优先级:流量门限=,协商QOS开关关闭,对应分类优先级为:会话类(30%)流类(25%)交互类(30%)背景类(15%);5)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的APN+归属用户组的背景类QOS:QCI=7,MBR=;6)拨号所使用的PC上设置用户的QoS

24、为THP=3,MBR=360kbps;7)打开Gn接口跟踪;监测用户的速率;8)SGSN、无线侧支持提升QOS。测试步骤:1)用户在环境下接入;2)用户UE激活;3)检查Gn接口,UE激活时携带的QOS,THP=3,MBR为。4)UE使用PPSTREAM、QQ业务、FTP一段时间后,用户UE开始使用HTTP业务,使得 UE上网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且HTTP业务的下载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15%;5)使用dumeter工具,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载速率。预期测试结果满足如下的结果:1)用户正常激活;2)用户使用PPSTREAM业务、QQ业务,FTP业务时QoS属性不变化;3)当用

25、户UE HTTP业务的流量不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15%时,QOS属性也不变化;4)用户UE的总流量达到,且HTTP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15%,GGSN触发本地自动更新QoS属性,将用户UE的THP提升为2,且把MBR提升到;第16页2.2 2.2 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基于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的QoSQoS保障研究保障研究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混合业务分级处理-提升提升PPSTREAMPPSTREAM业务用户的业务用户的QosQos等级(等级(TCTC提升)提升)测试目的验证提升PPSTREAM业务用户的Qos等级测试预置条件1)用户通过网络接入,系统运行正常;2)GGSN运行正常,开启“

26、业务行为触发反向更新”功能;3)GGSN配置业务归类映射:FTP业务对应交互类,HTTP业务对应背景类,QQ业务对应会话类,PPSTREAM业务对应流类;4)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的APN+归属用户组的业务归类优先级:流量门限=,协商QOS开关关闭,对应分类优先级为:会话类(30%)流类(25%)交互类(30%)背景类(15%);5)GGSN配置该用户使用的APN+归属用户组的流类QOS:QCI=3,MBR=;6)拨号所使用的PC上设置用户的QoS为TC=交互类,MBR=;7)打开Gn接口跟踪;监测用户的速率;8)SGSN、无线侧支持提升QOS。测试步骤:1)用户在环境下接入;2)用户UE激活

27、;3)检查Gn接口,UE激活时携带的QOS,TC为交互类,MBR为。4)UE使用HTTP、QQ业务、FTP一段时间后,用户UE开始使用PPSTREAM业务,使得 UE上网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且PPSTREAM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25%;5)使用dumeter工具,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载速率。预期测试结果满足如下的结果:1)用户正常激活;2)用户使用HTTP业务、QQ业务,FTP业务时QoS属性不变化;3)当用户UE PPSTREAM业务的流量不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25%时,QOS属性也不变化;4)用户UE的总流量达到,且PPSTREAM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

28、的25%,GGSN触发本地自动更新QoS属性,将用户UE的交互类业务类型更改为流类,且把MBR提升到;UE使用HTTP、QQ业务、FTP一段时间后,开始使用PPSTREAM业务,使得UE上网总流量超过配置的流量门限10M,且PPSTREAM业务的流量超过UE上网总流量的25%;此时GGSN发起反向更新,将MBR由1M提升至2M,使用dumeter工具,在拨号的PC上测试FTP业务下载速率,可以看出速率提升。多卡终端数据整合、分解网络侧多流调度机制数据整合、分解内容分解为多个数据流U UD D D DU UD D D D终端侧通过数据整合、分解模块,将发送的数据分解为多个数据流,网络侧采用多流调

29、度机制,不同数据流采用不同载波承载,网络侧接收信号后将分解的多流数据进行整合。控速算法流程整体算法流程网络侧算法包含接入、切换、2/3G切换及升降速等全部流程,具体算法描述参见附录1。HLRRNCUE启用Multi-SIM功能,多卡共用主号码(如COMMON ISDN1)多张SIM卡在HLR中独立签约MSISDNSGSN扩展MAP流程:MAP_ISDN消息及MAP_Restore消息中增加COMMON ISDN判断主卡及子卡将COMMON ISDN号码传递给RNC判断出IMSI1,IMSIn是和COMMON ISDN捆绑的卡RNC为每个IMSI分配不同的载波终端缓存数据流并整合本部分为已实现的

30、demo版本调度算法具体机制。IE/Group NamePresenceRangeIE type and referenceSemantics descriptionCriticalityAssigned CriticalityMessage TypeM.1YESignorePermanent NAS UE IdentityM.1YESignoreSNA Access InformationO.24YESignoreUESBI-IuO.59YESignoreSelected PLMN IdentityO.33YESignorecommon ISDNOOCTET STRING(SIZE(8)多U

31、E捆绑的情况下,多个UE使用的共同的IDYESignoreSGSNRNC:修改了COMMON ID消息:SGSNHLR:修改了MAP_ISD和MAP_Restore消息,上述消息中增加COMMON ISDN的字段信息。注:蓝色字体为新增字段。所作改动均在协议支持范围内,难度较小测试组网图u SGSN和RNC1之间的Iu-PS接口基于IP承载,通过CE互联;u GGSN与多流服务器互联。为验证算法方案的可行性,北京公司组织厂家进行了多流调度算法测试版本的开发,并在昌平TD试验室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设备数量双卡视频监控终端(HSUPA)1双卡视频监控终端(R4)1测试USIM卡2小区11:时隙2:

32、4,主载波频点10088,辅载波10062、10070,两辅载波各配置1个时隙为EPUCH信道,3个时隙为DSCH信道,各种控制信道各1条;小区12:时隙2:4,主载波频点10054,辅载波10062、10070,两辅载波各配置1个时隙为EPUCH信道,3个时隙为DSCH信道,各种控制信道各1条;小区11与小区12互为邻区。卡1卡2用户附着时HLR将签约信息下插SGSN,并通过COMMON ID下插给RNC,卡1、卡2具有相同的COMMON MSISDN卡1被分配至10062频点卡2被分配至10070频点根据测试结果,相同COMMON MSISDN的卡1、卡2根据多流调度算法将分配至不同的载波

33、。23谢谢大家!1.卡1,卡2,卡n接入网络;2.核心网(CN)通过common ID信令将卡1,卡2,卡n的IMSI通知RNC,RNC根据预定编码规则或预存数据库,通过IMSI判断卡1,卡2,卡n是否为关联用户:(2.核心网根据预存数据库,判断卡1,卡2,卡n是否属于关联用户,并将结果通知RNC:)a)若卡1,卡2,卡n为关联用户,则启动修正的DCA算法,即RNC根据卡1,卡2,卡n驻留的小区频点信息(该小区共m个可接入载波,m1)i.若n m,则在m个载波中,RNC控制卡1,卡2,卡n分别驻留于n个载波上,载波选择参照以下原则:1)根据UE上报的测量报告,RNC控制各卡选择最优载波(无线环

34、境最好、资源剩余最多)、最优时隙(无线环境最好、资源剩余最多),保证各卡均可获得最好的服务保证;2)假设单载波的峰值速率为T,用户签约速率为t,若t(m-a)T,m a,m、a均为整数,则RNC根据测量报告,选择(m-a)个最优载波(无线环境最好、剩余资源最多)分别由卡1,卡(m-a)驻留;剩余卡由网络侧回复诸如鉴权失败等消息,不提供服务。ii.n m,则根据载波状态,RNC控制卡1,卡2,卡m分别驻留于这m个载波上,其余(n-m)个卡,依据最优载波、最优时隙的原则,分布到最多的时隙上。b)若卡1,卡2,卡n不为关联用户,则参照正常DCA算法处理;3.卡1,卡2,卡n分配完驻留载波后,网络与U

35、E参照正常流程通信。4.在卡1,卡2,卡n通信的过程中,若发生切换:a)若卡1,卡2,卡n为关联用户,则i.若为RNC内切换,则1)若RNC判决卡1,卡2,卡n中任意卡需要进行切换,则卡1,卡2,卡n均需进行RNC内切换,且各卡的目标Node B相同。2)RNC通过向目标Node B发送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进行载波的驻留,在此过程中,RNC控制卡1,卡2,卡n分别向同一小区的不同载波切换,选择原则为最优载波、最优时隙,若目标小区存在资源已满的载波,则参照网络是否允许抢占及一号多卡业务优先级,判决是否抢占资源。ii.若为RNC间切换,则1)若源RNC判决卡1,卡2

36、,卡n中任意卡需要进行切换,则卡1,卡2,卡n均需进行RNC间切换,且各卡的目标RNC相同。2)源RNC向CN发送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将卡1,卡2,卡n的源RNC标识,目的RNC标识,以及SRNC需要通过CN透传给Target RNC的信息等传递给CN。3)CN发送Relocation Request消息给目标RNC,同时将卡1,卡2,卡n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目标RNC。4)目标RNC通过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将卡1,卡2,卡n驻留于目标RNC的目标小区的不同载波,处理流程与RNC间切换类似。b)若卡1,卡2,卡n不为关联用户,则参照正常切换流

37、程进行。5.在卡1,卡2,卡n通信的过程中,若发生3G-2G的切换,a)若卡1,卡2,卡n为关联用户,则有任一卡发生,则触发卡1,卡2,卡n的3G-2G的切换,切换之后,卡1,卡2,卡n分别驻留于不同时隙。b)若卡1,卡2,卡n为不关联用户,参照正常流程处理;6.在卡1,卡2,卡n通信的过程中,若发生2G-3G的切换,a)若卡1,卡2,卡n为关联用户,则有任一卡发生,则触发卡1,卡2,卡n的2G-3G的切换,切换之后,卡1,卡2,卡n驻留于不同载波,选择原则为最优载波、最优时隙,若3G网络资源不足,则根据可服务载波数,由RNC确定可是使用的SIM卡。b)若卡1,卡2,卡n为不关联用户,参照正常

38、流程处理。7.若用户业务所需流量下降,则卡1,卡2,卡n均由Node B控制启动DCCC算法,进行减速,根据业务所需流量,直至单卡流量降至8kbps;此后若所需流量上升,则卡1,卡2,卡n均进行升速处理,直至满足业务所需流量;8.若用户使用业务过程中进入业务保持状态,即无流量发生,则根据终端支持情况:a)若终端支持Cell_FACH等保持状态,则网络与终端通信,控制卡1,卡2,卡n均由Cell_DCH状态向Cell_FACH状态迁移;此后,若业务恢复,则卡1,卡2,卡n均由Cell_FACH状态回迁至Cell_DCH状态。b)若终端不支持Cell_FACH等保持状态,则i.方案一:网络控制卡1

39、,卡2,卡n均降速至8kbps,各卡均保持与网络的通信;此后,若业务恢复,则卡1,卡2,卡n均由8kbps上升直至流量满足业务需求。ii.方案二:网络控制卡1降速至8kbps,同时CN针对卡2,卡n发起释放过程;此后,若业务恢复,卡1进行升速处理,卡2,卡n参照算法流程1、2、3,重新启动接入网络。MajpjMVcyzj21HLfrvy96dv02lPPfYgxUS7IYmZkyEmZ0kGeYZS3bpLCkYH1lt4EK7CxmUX3ijoYSOer7ZuaVWYgz4EpZrUirVpMzzvNtf1XZw5oswSXOtFaejnOcmfE1lZgnN1RSXg8wLCG8CVQ3X

40、PJMvodPFWcpiYJgZazNSEPNIaklYSu7qSd1UpaxmZDlpN9zW7kljfsLCLi26Yv109ffbnDH8LbUN1G6ACURQ39eG12KHL9tXsZ1jzgoCK8g1kuNOh5eFvcmVT5ZYVQt9zk3rp3qLnf02FovEXxVRxjCcFRNppiJljNiOuk6fONnyX7fyGg7sXZ49BmCN5oy9VesHpKzdjTKwjrkCEQCFDehVmGax3lrOEbw63VscA3YSijtUKoCyiLzAlVRp7l4QgPNHxvJFFDyjUVN3oHlMah0XBd4uTbkfPIhHtw0evPmY

41、OrdhEDoPwvYhzlGplU1AU9mpyiCXH8gpPCBRYjq77VcnbXumNE1yGfyTsbSj89J63kRTKDkKUg3mdS5sJ4X5cQ8dK7oW9IkScssECQdz2O9UTlpRjAFPChjhLdzopQzwxQf8ozdzOhogwAooXpUF83BX4C3jRgjDJiiXEUDMaNz4vQ4n164vspddHvOIVuBBdMA4xp1YhiHk0vOJ8TL1BxogzVlMpmod6ianYGmksQq6NWCEd56hZF4wfaNyZcrGfNxnPiG6ZAxSkfmhJAKtNmCqbRmppeXp8inz4eq3HkWCMSORyMMX522xpHG6basNr6KQfbZsFbHjzyNlJrruLolKFcC84dqfijBO5Dy2NaBcNEBPgQrT12PgpcKx2or2YChN5DPjs80zzdtdAdTKuW4uVv9bbZu3K2SZ2aEhTlIC1UqrIWibkzwHh6p8gLv26zr01mJybfOzFc4T7kQH1IpPwOzMDnAKPLsLrznXGjFNIA9bSWWms6ibKZwQIKrMzalwbFrQJvOP1rPH8rx2KkyYqrtQk5VRwM1HS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