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6787711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省地方标准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稻曲病菌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 virens,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瘤座孢目、绿核菌属,病原有性阶段有性态为Claviceps oryzae sativae,属子囊菌门、子囊菌纲、麦角菌属、稻麦角菌。稻曲病的发生分布较为广泛,在中国、日本、美国、缅甸、印度、菲律宾等近40个国家均有发生。国内江南、华南、西南及东北稻区已有该病的发生报道。湖南稻区中、晚稻稻曲病发生普遍,尤以中稻发生严重。稻曲病主要危害水稻穗部,在水稻谷粒上形成稻曲球,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稻米品质。稻曲病不仅严重危害病粒本身,而且病害的扩展会造成邻近谷粒的养分运输

2、不畅,进而影响周围谷粒的发育和成熟,造成部分小穗败育而形成秕谷粒。同时,稻曲球中含有多种毒素,对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毒害作用。稻曲病的发生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品种、田间菌源量、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等。研究表明,田间及种子带菌量与稻曲病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缺乏对土壤以及种子中的菌源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致使稻曲病发生异常严峻。为了实现对土壤以及种子中的稻曲病菌的快速检测,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提出了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申请,并于2020年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湖南省地方标准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列入2020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湘市

3、监标函202021号),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编写与制定。2020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了标准起草组。标准起草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并召开了首次起草组工作人员会议,讨论了修订要点,确定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时间进度。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湖南省植保所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并且聘请了湖南省标准化协会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了标准制定全过程。按照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的技术内容、工作进度计划等要求,结合稻曲病菌分离、鉴定以及病害防控的经验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草案。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制定本项标准,旨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及可操作性强的水稻种子及土壤中

4、携带稻曲病菌的PCR检测方法。意义:建立的田间土壤以及种子携带稻曲病菌检测方法,为明确稻曲病菌对水稻整个生育期的影响及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等提供技术支持,为健康水稻种子的生产和调运提供保障,该规程的应用,对于保障粮食生产,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编制原则和依据(一)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标准中的DNA提取、PCR扩增都有翔实的试验数据,以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做依据,确保指标的设置具有科学性。2、可靠性原则统一规范了DNA提取、引物设计、PCR扩增、仪器试剂及档案管理等指标要求,在具体操作上实施了统一的标准,保证样品检测的可靠性。3、实用性原则制定注重实用

5、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经提炼论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标准的构成严谨合理,内容编排、层次划分等符合逻辑与规定。4、可操作性原则标准详细描述了各项技术流程,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编制依据标准编写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要求,坚持引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在指标的选取上,参考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当地部分企业的企业标准,做到了规范性技术要素和技术指标选取科学合理、有据可依。主要引用的规范性文件如下: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四、编制过程地方标准2020年3月立项批复后,4月开始了标准起草

6、筹备工作,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导地方标准的起草任务。抽调本所标准化工作人员,与湖南省标准化协会共同组成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承担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的制定起草工作。起草编制过程如下:(一)前期试验2020年4月-2020年6月,搜集了不同地区土壤以及水稻种子,提取了DNA,验证了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完成了样品的收集以及检测前期工作,为制定标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数据基础。(二)指标检测2020年7月-2020年8月,开展了样品的PCR检测,初步形成了稻曲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规程,构建了标准草案的框架。(三)标准起草2020年4月成立标准编制组,由来自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

7、共同讨论了稻曲病菌样品收集、DNA提取、PCR检测等技术方面的意见,认真听取专家对标准制定的建议,起草完成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初稿。2020年8月份,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说明(一)框架结构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由9章和2个规范性附录组成,基本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与试剂、采样、操作方法、结果判定、样品保存与处理,规范性附录稻曲病相关资料以及稻曲病菌样本鉴定报告。(二)主要内容说明标准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稻曲病菌”进行了科学定义。第4章“原理”对稻曲病菌分子检测原理进行了说明。第5章“仪器设备

8、与试剂”对分子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进行了介绍和规范。第6章“采样”对样品收集进行了规范。第7章“操作方法”对样品DNA制备、PCR检测进行了规范,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可靠,同时描述清晰,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8章“结果判定”对稻曲病菌分子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规范。第9章“样品保存与处理”对检测完的样品的保存与处理进行了规范。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标准的制订,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及可操作性强的水稻种子及土壤中携带稻曲病菌的PCR检测方法,该标准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稻曲病菌的快速鉴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稻曲病的初侵染来源防控提供了更新、更全面、更科学的技术支持,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单位及专家的大力支持,编写组完成了稻曲病菌分子检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工作。由于时间仓促和编写人员业务水平有限,标准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能够得到业界领导和专家的批评指正。我们将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形成审查稿,上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标准编写组2020年8月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