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57842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二模)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梅州市高三总复习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2023.0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空白美可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就我的理解,艺术空白的意思就是对那一些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通过暗示或隐喻这一中介,将真正艺术想象的空间及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艺术内涵和意蕴留给欣赏者、接受者,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国画的“疏可走马”、影视的“空镜头”和书法的“飞白”之说等等,就既是一种

2、艺术手法,同时也是一种对艺术空白美的表达。 其基本手法恰如司空图在其诗品.含蓄中概括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著一字”之处正是艺术想象的空间之所,“尽得风流”也就是艺术空白美的获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费尽笔墨直接描写美女的篇什,使用诸如“柳眉杏眼”“樱桃小口”之类的语言加以铺写,而它们往往事倍功半,艺术效果并不理想,还往往被讥为落入俗套。而真正成功的能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则是那种具有艺术空白美质素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式的描写。 在具体创作中,东汉乐府诗陌上桑对秦罗敷形象的刻画,算得是佼佼者之一。诗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

3、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作品巧妙布“白”,从侧面烘托了秦罗敷的美貌。对秦罗敷的身材面貌未作直接的描绘,而其艺术效果却令人十分满意,可谓事半功倍。其妙就妙在作品对真正所要表现的东西不“说”不“写”,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让欣赏者、接受者尽情领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空白美的特别风味。 (摘编自周莹洁艺术空白美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艺术创造性地运用空白,能使主体创造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这里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主体,二是作为欣赏者的接受主体。 空白效果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共同创造分不开,但从逻辑上看,空白首先应是创作主体创造的产物。空白产生大致有

4、三种情况。其一,作家对自己脑子里形成的意象已经有了较为确定的把握,但囿于特定形式的限制,难于充分表达;或是认为过于完备的表达,反而不利于显现意象的丰富性,于是宁可留下一点空白,让欣赏者结合已经描绘出的意境去体会。这种空白是作家计划之内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二,作家通过对客观对象的观察和体验,结合他既往的经历,开始意识到了出现在脑海中的意象的丰富内涵,但此时的认识仍朦胧,于是宁可留下一点空白,让“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其三,作家估计到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有意识地在作品的某个部分留下一点空白,以作为诱发这种心理活动的催化剂。从艺术空白产生的三种情况看,足见空白

5、都是作家为某种艺术目的有意为之的,是作家创造性本质力量的显现。 艺术美,得力于作家创造性本质力量的物化。空白引入作品,增加了作家对他手中材料施以主观性、情绪性再处理的自由。在构思时,他就不受自然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打破时序,拓展空间,依主体的需要和特定的时空观,将不同时间、地点的场景情节集中起来,加强时空跳跃的连贯性。于是,作家便扩大了艺术创造的回旋余地,能开放思路,以自由空灵的审美创造为核心,寻找新颖独特的富有魅力的表达方式。如果说作品中的有墨处还不足以显示作家的创造性,那么作品中那些无墨处最能淋漓尽致地把作家的创造性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中的空白正是作家的“智慧之窗”。八大山人的

6、画,世人公认最有个性。研究者指出,其个性多在构图中。他的构图特点在于空间多变、开阔,计白为墨,不着一笔而景象万千,空白之意都落在画的主体上。从八大画以留空白取境见长的构图特点中,可以想见空白在他手里,成了他抒情写意的自由空间。 一部作品的诞生,当然得力于作家创造性劳动,但其价值的显现,必须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对作品提供的意象进行理解,再作新的组合。理解和组合,要参入欣赏者的补充。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作品内容的展开、情节的推进都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如果一部作品中的每句话都符合欣赏者的预测,情节发展完全在意料中,读起来毫不费力,言尽意尽,创作就意味着失败。作家的任务之一,

7、就是将作品化为想象的种子,播入欣赏者的心田,诱发欣赏者的审美创造,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作家共同完成创作。 要能够让欣赏者的审美创造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挥,就作品而言,应该留空白。这些空白是一些未定点,有着内涵上的多值广泛性,是欣赏者心灵之鸟自由翱翔的空间,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欣赏者二度创造的需要。 (摘编自吴道文漫话艺术空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空白美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中,比如中国国画的“疏可走马”、影视的“空镜头”和书法的“飞白”等。 B.“不著一字”不是一字也不着,而是用最少的笔墨从侧面着笔,激发欣赏者领略“尽得风流”的艺术美。 C.作家在创作

8、过程中对脑海中的意象没有确定的把握时,会留下相应的空白,此类空白属于计划外的空白。 D.作品中的空白可以让欣赏者的审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对作品的二度创造,丰富作品的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从侧面烘托蜀道之“高”“险”,获得了艺术空白美。 B.空白首先是创作主体创造的产物,如果艺术家不留下空白,欣赏者的主体创造性将无从谈起。 C.空白是作家创造力的展现,越是优秀的作家,作品中留下的空白越多,激发读者想象的空间越大。 D.八大山人的画以空白取境写意,这与陌上桑塑造秦罗敷的美貌从侧面着笔有着本质的不同。 3.下列选项

9、不具有材料中所说的“艺术空白”的一项是(3分) A.琵琶行中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描写琵琶女演奏结束后的情景。 B.米洛斯的维纳斯是古希腊大理石雕塑,在出土时双臂遗失,获得了让人想象无数双手的神秘美。 C.老人与海中老人三次梦见狮子。小说结尾,老人将鱼骨架拖回港口,在窝棚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 D长津湖中新兵在开往朝鲜的列车上闹情绪,准备跳车离开,拉开车门后,电影展现了数秒长城的画面。 4.材料二的结构清晰、严密,请作简要分析。(4分) 5.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林黛玉得知贾宝玉迎娶薛宝钗的消息后,暴病不起,临终前她突然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话未说完就气绝身亡。

10、作者有意留下了一个空白。请结合材料内容,从空白在发挥主体创造性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其妙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发灵宝站 吴伯箫 东开的辎重汽车,在函谷关下被阻于弘农河窄窄的木板桥,我们便有了在灵宝车站改乘火车的机会。啊,阔别了八月的火车,睡梦里都是汽笛的鸣声呢,像对人一样,热切地想念着。 时候是初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灵宝车站,北面正对着与铁道平行奔流东去的黄河。黄河水翻滚着混浊的泥浆,忿怒似的发着汹涌汩汩的声音。天气是阴沉的,傍晚时分而看不见夕阳,风不大却遍天弥漫着黄腾腾微细的尘沙,又清冷。 在这种乡僻野站,惯于行旅的人该会

11、记得吧?承平年月风和日丽的时候,一定是:打扫得清清楚楚,在碎砂铺就的站台上,来往踱着穿了青色制服的路警,那么干净利落,迈着匀整的脚步,皮鞋踏地发着踏踏的声音,候车人,哪怕是辞家远别呢,心里也会透上一脉轻松。车站旁边少不了摆几个小摊,吆喊着,竞赛着嗓音的嘹亮,专等那些出门大方和候车感到无聊的顾客。车尽不来,三等候车室里无妨“摆龙门”,唱二簧;一听电话的铃声响了,呜呜的叫号吹了,白天打了红绿旗子,夜里提出了红绿灯,人们这才争着买票,扛行李,向站台一哄挤去 于今,那情形已成了梦境了。一想到“坐火车了”,你绝不会相信这段陇海路上的火车是你可以自由乘坐的唯一的火车。这站上荒凉的情形也正是中国各条铁路各个

12、车站一般的情形:票房没有了门,没有了窗子;递票的地方是用破碎的煤油木箱拼凑起来的。候车室没有顶,整个的露着天空。屋角落里过去是安放公共坐椅和痰盂的地方吧,现在却堆满了砖块同瓦砾。指示站名的路标,只剩了“车站”两个字歪斜地挂在要倒的柱子上。站台上看不见穿着整齐的路警,也不见戴了黄箍帽的站长那样的人物。没有小摊,没有红帽子行李夫,只零零落落三几个候车人,兵、难民,在焦躁而又忧戚地徘徊着,在小声咕噜地说话。比较嚷得高声些,话也仿佛津津有味的是一位胖胖的站务司事。 站务司事,矮矮的,胖得眼睛挤成一条细缝,说话时脸微微向上仰着,腰挺得很直,短短的两只手臂交握在背后,他正在回答一个旁边人的问话: “这不是

13、飞机炸的,是隔河炮轰的,足足放了三百多炮。一炮打中了水塔,你瞧水塔全毁了;一炮照着候车室过来,就将这候车室的顶盖给揭去了。” 说着,一一指给你,并告诉你隔了黄河的东北方,那抹树林后边的高地就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里来过飞机么?”有人问他。 “来过,可是没有下蛋。这里老百姓不怕飞机。说:喜虫(麻雀)满天飞,有几个把(屙)在人的头上!大炮却不同,因为领教过了,不过慢慢的习惯了,也就不觉什么了。反正敌人放炮,咱就躲开;敌人不放了,咱就再回来。想到这边来是不容易的,黄河是天险,老百姓是血肉长城。” “车站被轰的时候伤人没有?”又有人问。 “怎么没伤人!吓,二月十三那天是敌人第三次放炮,老李躲在水塔底

14、下,不是炸得连尸首都找不着么?真惨!这碑上贴了个耳朵,那树上挂了半截腿。您不知道,这墙上一块块黑糊糊的地方就都是当初炸飞了的碎肉。 “啊!”四围听的人摇摇头,沉默着,正替牺牲了的人表示无限的哀悼与感触的时候,站务司事却又换了另一种语调说了另外一些事: “哼,什么世道啊!我十五岁吃火车饭,现在五十五,整整四十年了,从没过过这种日子。内战打过多少,却总是前线弟兄们拼,绝不会乱杀乱砍,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谁怕过!现在世面却见大了。” 天黑了,夜幕盖下来,也刮起了凛冽的风。 唉,我们的地方,我们的人啊!为什么被那些野兽如此的践踏蹂躏?多少事实激动你,心狠,真足将牙根咬碎!无缘无故就跳了起来的事是常有的。

15、然而那时轰炸罢了,侵占罢了,自家的铁路终还有几条可以往来畅达啊。如今,如今只剩了这陇海路的半段! 现在我踏着的是到火线去的路! 啊,灵宝车站,别了,车厢里摸索着向渑池进展。 已是夜里。车厢里真黑,什么亮都没有,仿佛连听人说话也要摸索着听似的。刚好,有哪个部队里一位操四川口音的副官或传令兵一类的小伙子正在演说八路军呢,传奇一样,有枝有叶的。 “我亲眼见过朱师长,脸黑黑的,穿得破布褴衫的。经常连个护兵也不带,就出来和老百姓一块儿晒太阳谈天。哼,从前还围剿,好容易,四下里围得紧紧的,水泄不通,以为这回可跑不了啦吧?却不知他老人家早已拄着小拐棍慢步逍遥地走了。从你眼前过,还抬头看了你一眼,你却不知道。

16、” “人家真行:说打日本,就打日本,自家人无论多大仇恨,都一笔勾销。” “人家打仗也算凶,敌人明明知道八路在那里,飞机大炮一齐冲过去,却扑了个空;八路倒是从敌人屁股上打来了,一来就给他个全军覆没。” “日本人说八路军神出鬼没;老百姓说八路军满天飞:你说厉害不厉害!” 听见了听的人们的笑声,才知道这位“八路通”已成了黑暗里半车人倾听的中心。 黑暗中希望在每个旅人的心里抬了头,自己的忧郁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车突突地向前冲着,虽然还是夜里,战地却在眼前开了花。血腥的敌人后方,变成了无畏者的乐园。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一日,潞城,故彰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

17、插入了对和平年月的火车站的描写,对下文写灵宝车站的荒凉起补充和衬托作用。 B.站务司事换了另一种语调说话,说明了他对伤亡已经麻木,从侧面表现出日寇的残暴。 C.日本人和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不同说法,包含了不同的情感,都体现了八路军战术的有效。 D.由于演说生动有趣,缓解了旅途中的枯燥沉闷,“八路通”成了半车人倾听的中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翻滚的黄河、阴沉的天气、弥漫的黄沙、凛冽的风等环境描写突出了时节和地域特点,同时也渲染了特定气氛。 B.散文先写车站被日寇轰炸的现实,后写小伙子演说八路军的内容,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C.“八路通”

18、演说八路军既有现实基础,也有“艺术加工”,塑造了八路军俭朴亲民、英勇善战、维护民族大义的形象。 D.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笔法灵动,饱含深沉的情感,给人以质朴浑厚之感。 8.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9.有研究者在研究灵宝县抗战时期的历史时,将本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请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谈谈其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一) 后主名煜,字重光。文献太子卒,以尚书令知政事。建隆二年,遂立为太子。六月,元宗殂,太子嗣立于金陵。后主天资纯孝,事元宗尽

19、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嗣位之初,属保大【注】军兴之后,国削势弱,帑庾空竭,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宪司章疏有绳纠过讦,皆寝不下。论决死刑,多从末减。常猎于青山,还如大理寺亲录系囚,多所原释。中书侍郎韩熙载奏,狱讼有司之事,囚圄非车驾所宜临幸,请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虽不听,亦不怒也。殂问至江南,父老有巷哭者。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又置澄心堂于内苑,引能文士居其间,中旨由之而出,中书密院乃同散地。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皇甫继勋诛死之后,夜出万人,斫营招讨使但署牒遣兵,竟

20、不知何往。盖皆澄心堂直承宣命也。长围既合,内外隔绝,城中之人惶怖无死所,后主方幸净居室听讲楞严圆觉经。群臣皆知国亡在旦慕,而张洎犹谓北师已老,将自遁去。后主益甘其言,晏然自安,命户部员外郎伍乔于围城中放进士孙确等三十人及第。其所施为,大抵类此,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云。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纪) (二) 煜遣其臣徐铉朝于京师。明日,铉朝于廷,仰而言曰:“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曰:“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铉无以对而退。呜呼,大哉,何其言之简也!盖王者之兴,天下必归于一统。其可来者来之,不可者伐之;僣伪假窃

21、,期于扫荡一平而后已。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注】保大,南唐元宗李璟年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B.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C.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D.太祖徐召之/升使毕其说/铉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主,最早出自三国志。刘禅被称为蜀汉后主,后来人们将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称为

22、后主。 B.侍郎,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自唐代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主官。 C.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常用“车驾”代称皇帝。 D.浮屠,梵语音译,也作“浮图”“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佛教、和尚、佛塔等,文中指佛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煜爱惜百姓,心系民生。担任君主后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不惜屈尊侍奉中原换得百姓的暂时安宁。 B.李煜宽宏仁慈,敦厚善良。宪司进呈奏疏如有过错,李煜总夜不能寐,对死刑判决,多拟从轻论罪。 C.李煜尊释重佛,荒废政务。下朝后李煜常造访寺院,

23、换装拜佛,甚至在国家危亡之际还在听讲经。 D.李煜偏信文士,为政混乱。李煜在内苑设置澄心堂,以致中书密院形同虚设,政令不畅,令出他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事元宗尽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 (2)常猎于青山,还如大理寺亲录系囚,多所原释。 14.李煜成为亡国之君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请结合两则文本概述其客观因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 黄河夜泊 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注】明熹宗天启二年(162

24、2),诗人北上京师应试,当时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境地。吴会:吴地的会稽,即作者故乡。燕台:指燕京,明朝的京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描绘出苍凉壮阔的黄河月夜图。“似战场”表明思之所向,透露出诗人对国事时局的忧虑。 B.三四句视听结合,移步换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物象有心声,隐含着深沉的情思。 C.五六句叙事抒怀。“书难达”见离乡之路远,“路正长”言报国之途艰,表露诗人忧国伤己之情。 D.七八句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诗人久客异乡竟不辨故乡他乡,慨叹中蕴含复杂感情,耐人寻味。 16.请分析诗歌第三、四句在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6

2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真正的快乐不是源于丰裕的物质,而是源于充盈的内心。送东阳马生序中,“,”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2)学校组织“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主题演讲比赛,某参赛选手引用屈原离骚中的“,”来表达为理想献身而无怨无悔的豪情。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现了肃杀的秋景里,唐军将士与敌人鏖战到深夜,血洒疆场的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虎的形象在民间美术中十分常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民间与虎相关的民俗、生活用品_。陕西关中

26、嫁女需陪送面老虎;孩子小时候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这些民间习俗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寄托,也是象征与发展了民间表达吉祥的意蕴。 山西吉祥虎枕,为意象化的猛虎造型。其造型元素与民间虎头鞋、虎头帽样式_。虎呈站立姿态,鼻子造型中_了艾草叶造型。民间观念中,老虎是百兽之王,人们常用艾草制成老虎的形状来祛除疾病,而艾草本身也可治百病,相当于百草之王。 民间美术是普通老百姓、民间艺人世世代代创造出来的,带有强烈的原生态和泥土性。学者张道一说:“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这句话非常深刻,它指向一种不断_新艺术的可能性,这正是民间美术的魅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

27、的一项是(3分) A.比比皆是毫无二致嵌入孕育 B.俯拾皆是如出一辙融入培育 C.比比皆是如出一辙融入孕育 D.俯拾皆是毫无二致嵌入培育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民间习俗中的虎,既是传承与寄托了古老文化,也是象征与发展了民间表达吉祥的意蕴。 B.这些民间习俗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寄托,也是民间表达吉祥意蕴的象征与发展。 C.这些民间习俗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象征与寄托了民间表达吉祥的意蕴。 D.这些民间习俗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民间表达吉祥意蕴的象征与寄托。 20.下面是壬寅年特种邮票之一“国运昌隆”。

28、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述邮票的主体图案,体现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23年冬奥会上运动员的“战袍”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比如,冬奥会竞速类的项目,:减阻、防护、保暖。那科学家们是怎么将这些功能赋予比赛服的呢?首先,在竞速类的项目中,运动员大都穿紧身运动服,运动员穿紧身衣的目的是减阻。科学家们设计了类似高尔夫球上的蜂窝结构的表面粗糙的面料,减少尾流的湍流现象,起到减阻作用。其次,竞速类项目大多具有冲撞性,要特别注意防护。在设计比赛服时,科学家采用柱状排列式抗冲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

29、料作为面料。这种面料可以有效减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第三,_,设计者必须考虑运动员保暖的问题。科研人员找到了两个解决方法:一是从衣服面料下手,提升纤维的保暖率;二是利用主动加热技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以,运动员衣服里装电池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战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C.“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D.文中提到的“七曜”,指的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22请在

30、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上述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高三(1)班拟举行“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的主题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语文

31、参考答案(2023.04) 1.C【解析】“此类空白属于计划外的空白”说法有误,空白是作者为了某种艺术目的有意而为之的,并非计划外的。 2.A【解析】B.“如果艺术家不留下空白,欣赏者的主体创造性将无从谈起”推断错误。材料二中“艺术创造性地运用空白,能使主体创造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要能够让欣赏者的审美创造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挥,就作品而言,应该留空白”,空白并非欣赏主体创造性产生的决定因素,而是影响其充分自由发挥的因素。C.文中“作品中那些无墨处最能淋漓尽致地把作家的创造性展现出来”表明“空白是作家创造力的展现”但不能推出“越是优秀的作家,留下的空白越多”,且不能推出空白多少与激发读者想象空

32、间的大小之间的关联性;D.“以空白取境写意”跟塑造罗敷美貌的手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真正要表达的东西不“说”不“写”,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3.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艺术空白是创作者有意而为之的,维纳斯出土时双臂遗失不是艺术家的创作。 4.论证结构清晰,为总分结构,先提出“艺术空白使主体创造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的观点,然后分别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角度论证观点。论证层次清晰、严密。分论点一先写创作者创造空白,而后论证空白对创作的作用;分论点二先论证欣赏者的再创造的价值,进而揭示空白对再创造的作用。段落衔接严密,中间段的首句承上启下。如第2自然段首句承接中心论点,引出空白的产生,

33、第4自然段段首句从创作者过渡到欣赏者。(1点2分,答对2点即可) 5从创作者的角度看,(过于完备的表达,不利于显现意象的丰富性)留下空白可以让读者结合前面的故事情节去揣摩黛玉的心情,更有利于体现其内涵的丰富性。(有意识地留下空白,可以诱发读者产生心理反应)作者估计黛玉临终前的话语会激起读者的期待,特意留下空白,诱发读者去体会和想象。从欣赏者的角度看,这个空白可以满足读者对红楼梦二度创作的需要,更好地显现作品的价值。(1点2分,括号内的内容非必答内容) 6.C【解析】A.“对下文写灵宝车站的荒凉起补充作用”错误,写承平时期的火车站与下文写灵宝车站形成了对比,反衬了灵宝车站的荒凉;B.“对伤亡已经麻木”错误,从上文言谈可见,他对日寇是愤恨的,对战争的胜利是自信的,换了语调表明他不愿一味沉浸在哀悼中。D.“八路通”成了半车人倾听的中心不是因为他演说生动有趣,而是因为八路军受到人们的爱戴,给人们希望。 7.B【解析】“欲扬先抑的手法”错误,欲扬先抑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文中轰炸的现实表达的是对日寇的愤恨,后面演说八路军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