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6652918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下面我将 从说课程、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拓展练习、说反思六个方面 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课程我说的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 元的第5课,该单元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展开。本课讲述的是安史之 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大交流 大融合的史实。教科书从唐都长安、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三个方面作了介绍。基于此,就本课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取得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要始终认识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 同

2、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当然七年 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重 视师生互动。如可整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引入,引起共鸣。2.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融会贯通,激发学生成就感。如在学习遣唐使来 华就可以回顾中日在汉朝时期的交往相关史实。3. 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化抽象信息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求知特点。二、说教材作为封建社会繁荣与开放的一个重要时代一一唐朝,其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而作为文明史的范畴,本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与天竺(印度的古称)、日本的文化交流 及影响,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而交流又

3、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既丰 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也使我国文化传入日本等国家,为世界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本课也为以后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利用已具备的相关知 识理解为什么明朝对外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 原因之一,并能够得出启示,对比今天的改革开放,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 用”的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力的提咼离不开基础,因此必须应先夯实基础。1. 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国家(天竺和日本)和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了重 大贡献的两个人物(玄奘和鉴真),掌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和

4、鉴真东渡的基本 史实。2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唐朝对外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景再现法、讨论法1通过识读玄奘西行路线图和鉴真东渡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 能力。2. 通过概述、讨论再现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 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赏析郭沫若咏鉴真诗,培养学生文史结合赏析诗歌的能力,用历史史 实来证明诗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坚忍不拔、 勇于探索的精神。2. 通过学习唐朝对日本等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 地位,中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

5、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 对外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交流的 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依据:教学重点即教学重要知识点。对外 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交流双方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影响。而 作为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实际上体现了唐朝时中国人吸纳外国文 化和中国文化的向外辐射,玄奘西行天竺显示了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魄力,而 鉴真东渡日本则体现了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及中国人对日本等其他 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依据:对于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为主的 七年级学生来说,教材没有太多可供提取的有效信息,而且

6、对于原因的分析学生 可能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会出现局部、片面、偏激的结论。如何突破: 理论运用:对外交往状况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唐 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体现了唐朝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政策开放;分析时紧 扣本单元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展开”; 培养思维范式:即发展原因的分析 角度及方法。三、说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学生,由于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而容易混淆 历史与现实、文学作品与真正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容易因个人好恶作出失之偏 颇的评价,基于此,首先应引导学生走出误区。2总体设计针对七年级学生这一情况,就本课来说做如下设计:激发兴趣(从熟悉事务导 入)一

7、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一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参与互动(在 有必要时教师适时渗透历史理论)f学生受到启发,获得一定理性认识,达到教学 目的。3教法学法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 主体,因此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本课宜采取的教法学法有: 兴趣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使学生产生共鸣。 历史情景再现法。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恢复历史,接近历史,如在本课可 采用识读历史地图、讲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来更好的理解历史、学习历史。 理论渗透。历史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前一阶段的学习是为后一阶段的学习 打基础的,因此应适时进行理论渗透,培养思维范式。如本课就可渗透的理论

8、有 二:一是“论从史出”;二是文化的发展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及时评价,对于学生的发言及讨论成果,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四、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再现历史情景:将学生分为八个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任务分工:认真、按时完成【自主合作】环节的问题,等待课堂上抽签展示。新课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仍主要停留在感性 认识阶段,因此首先应调动课堂气氛。播放西游记主题曲,通过耳熟能详的 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然后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 “西天 取经上大路”中的“

9、西天”指哪里?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一)唐都长安问题设计:1、长安城由哪几部分组成?城市规划布局有什么特点?在课本第23页图上 指出商店和作坊的集中地。2、长安城人口有多少?外来的居民有哪些?举例说明“胡风”盛行。3、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从而让学生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二)中印文化交流一玄奘西行教师应首先纠正学生易产生的两个误区: 关于哪位高僧前往西天取经?学生可能回答是唐僧。教师在这里就应该给 学生讲明泛指和特指的区别。唐僧广义泛指唐朝时期出家的男性佛教徒,而在西 游记中唐僧特指玄奘。 关于西游记

10、和玄奘西行的关系,学生容易用文学虚构来代替历史。教 师应指导学生使其认识到:西游记不是史学著作,而是吴承恩以玄奘西行为 题材创作出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展示玄奘西行路线图。通过地图上显示的地名,指导学生利用地图提取 有效历史信息。如教师可以提问:玄奘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取经?1. 路线:长安一天竺一长安关于天竺,教师可以指出这是印度的古称,并且回忆是佛教的发源地。然后可 以请同学回顾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由此体现新旧知识的 链接。2玄奘西行的时间:唐朝贞观年间(学生回忆贞观是谁的年号?)请学生带着问题:佛教已传入我国,但玄奘为什么还要西行天竺呢?阅读课 本P25小字

11、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学生的分析下然 后教师总结。3原因:佛经卷本太少和译文错漏太多(激发玄奘历经千心万苦前往天竺即佛 教发源地求取佛经,顺理成章得出西行的目的就是求取佛经。这体现了中国人学 习外国文化的魄力。)教师再指导学生看着路线图上高低不平的沙漠、高山,想象恶劣的自然环境, 可以想见玄奘西行的重重困难,但玄奘并没有因此退缩,历经19年而且学成后 又回到了长安。教师可以在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学 习中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精神。4. 影响:(教师提问:玄奘西行为中国和哪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对玄奘的评价,应指导学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作出失之偏颇

12、的评价,而要适 时灌输“论从史出”,不一定提出这一概念,而应潜移默化的培养。这就不难得出 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长途跋涉至天竺,写成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 为今天研究当时沿途风土人情等提供可靠资料。)和佛经翻译家。思维拓展:中国与印度在其他领域中的交往?如唐朝瓷器、造纸技术传入印 度,印度熬糖技术传入中国等。思维提升及过渡:玄奘西行反映出中国人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品质,正因如 此,唐朝文化才得到不断的发展、繁荣。而这种繁荣使唐朝拥有一种向心力,吸 引世界各国前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而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日本。(三)中日文化交流1鉴真东渡请学生讲述鉴真生平故事,使学生对鉴真有一个初步印象。

13、教师讲述:日本大化改新后,不少民众为了躲避赋税而出家为僧,这影响了国 家的财政收入,于是日本决定效仿唐朝受戒制度,但当时日本无受戒名僧,最终 找到了大明寺鉴真;鉴真欣然前往,六次东渡,历经艰险,乃至第五次双目失明, 都未曾动摇他“是为法事”的决心。分组讨论:鉴真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讨论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齐读郭沫若咏鉴真诗,并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 提问:“舍己为人传道义”中“道义”指什么?如学生回答出是鉴真为中日友好 交往作出的贡献(传播中国文化,讲授佛学理论),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7概括 鉴真除佛学理论外还传播了哪些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2. 遣唐使来华对于遣唐使这一概念教师

14、应先讲清楚。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的使者。 学生在对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 数、代表人物、作用。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解决相关问 题。就代表人物来说,可简单介绍课本P28的吉备真备,他是唐玄宗时的遣唐留 学生,在唐学习17年,对经史、法律的技艺,都深有研究,体现了中日友好交 往。唐朝时除了遣唐使在政府委派下来学习唐朝的先进经济文化外,同时也有许 多中国人不远万里,东渡日本“舍己为人传道义”,而鉴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位。(四)唐朝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必须仅仅抓住本单元学习的主题繁荣与开放展开。请学 生分小组讨论,

15、每组派代表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及时作出反馈,在学生发 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概括。1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可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角度分析)2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唐朝是当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中 心,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3唐朝开放的政策(体现在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4. 一些杰出人物在中外交流方面作出贡献小结本课:简单回顾本课内容,说明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是 一项伟大的决策。板书设计:1、文化交流中日中印玄奘西行(求取佛经)I陆路鉴真东渡(传法)I海路天竺 J唐朝 f 日本 /遣唐使来华学习(吉备真备)2、发展原因:繁荣(

16、政治、经济、影响力);开放五、说拓展练习练习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评估,同时 也是巩固知识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就本课来说,练习设计应着重考察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如可从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等方面来进行界定,目的是使学生不 至于混淆概念。六、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3. 读懂历史语言的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不足之处:1. 学生归纳理解探究能力较差,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不能完整探究 出来。今后要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2.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时,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学慢生,没有采取更多行之 有效的方法。今后努力的方向:1、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团结协作,认真备课;2、平时多交给学生学生历史的方法,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 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