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文档资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10261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舆论学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舆论学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舆论学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舆论学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舆论学文档资料(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舆论学新闻新闻14011401班班20152015年年9 9月月7 7日日2第一章第一章 舆论传播的源与流舆论传播的源与流n 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霍布斯在16511651年出版的年出版的利维利维坦坦一书中最早使用了一书中最早使用了“舆沦舆沦”一词。一词。“会议的公众意会议的公众意见如果在辩论终结前可以看出来,那么他们就不应当征见如果在辩论终结前可以看出来,那么他们就不应当征询、也不应当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建议,理由是会议的公询、也不应当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建议,理由是会议的公众意见就是辩论所得到的决议和一切审议的目的。众意见就是辩论所得到的决议和一切审议的目的。”3第一节第一

2、节 舆论传播的源头舆论传播的源头n关于舆论的源头是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是一个颇具争关于舆论的源头是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议的问题。n一、争议性观点一、争议性观点n 国内学者一般倾向于肯定观点。国内学者一般倾向于肯定观点。“人类社会一出现,舆论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一出现,舆论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原始舆论是原始社会生活的产物。当先民结成一定社会原始舆论是原始社会生活的产物。当先民结成一定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前提”;“原始舆论只能是氏族生活的产物,并在家庭与氏族内部原

3、始舆论只能是氏族生活的产物,并在家庭与氏族内部发生约束力发生约束力”。4n 国外的文献一般倾向于否定观点。国外的文献一般倾向于否定观点。n艾尔贝格认为:艾尔贝格认为:“舆论舆论是有争议的意见过程是有争议的意见过程。而在原始社。而在原始社会,根本不会产生争议和议论。人们的行为受习俗、信念、会,根本不会产生争议和议论。人们的行为受习俗、信念、礼仪的制约,个人的意见表达和对所有事务的决定都基于礼仪的制约,个人的意见表达和对所有事务的决定都基于传统的习俗准则,人们遵循着一种静态的、受传统束缚的传统的习俗准则,人们遵循着一种静态的、受传统束缚的文化,没有个人意见或团体意见的激烈表达、相互讨论、文化,没有

4、个人意见或团体意见的激烈表达、相互讨论、相互冲突那种情况发生,因而也就相互冲突那种情况发生,因而也就不存在动态的意见过不存在动态的意见过程。程。”5n国内学者之所以承认原始舆论,国内学者之所以承认原始舆论,是在于强调原始舆论作为是在于强调原始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制约力量的存在,一种社会制约力量的存在,如如“习俗与舆论的结合,是原习俗与舆论的结合,是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调节工具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调节工具”。甚至。甚至从马克思的典籍中,从马克思的典籍中,也可见类似的见解也可见类似的见解“在小的地区和小的天然集团里运在小的地区和小的天然集团里运用时,它所依赖的惩罚性制裁部分是舆论,部分是迷信用时,它所依

5、赖的惩罚性制裁部分是舆论,部分是迷信”;n国外学者之所以普遍持否定观点,国外学者之所以普遍持否定观点,则在于强调舆论的功能则在于强调舆论的功能性、争议性、动态性以及个体表达的主体性。性、争议性、动态性以及个体表达的主体性。6n二、舆论的溯源二、舆论的溯源n 在原始社会,随着语言的产生,共同劳动总是需要共同在原始社会,随着语言的产生,共同劳动总是需要共同意见来协调。氏族和部落产生以后,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建意见来协调。氏族和部落产生以后,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有了维持氏族生活秩序的规立起稳定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有了维持氏族生活秩序的规范性社会意识范性社会意识习俗、道德和原始宗教。

6、人们依据习俗习俗、道德和原始宗教。人们依据习俗和禁忌来调节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的所议所论,构成了和禁忌来调节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的所议所论,构成了原始的社会舆论。原始的社会舆论。7n1.1.考古发现证明原始氏族社会中舆论出现考古发现证明原始氏族社会中舆论出现半坡遗址半坡遗址8n2.史书中关于舆论的记载史书中关于舆论的记载尧典尧典洪范洪范9n帝曰:帝曰:“畴咨若时登庸?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放齐曰:“胤子朱启明。胤子朱启明。”帝帝曰:曰:“吁!嚣讼可乎?吁!嚣讼可乎?”n帝曰:帝曰:“畴咨若予采?畴咨若予采?”欢兜曰: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帝曰:“吁!静言庸违,

7、象恭滔天。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n帝曰: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佥曰:“於!鲧哉。於!鲧哉。”帝帝曰: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岳曰:“异哉!试可乃异哉!试可乃已。已。”n帝曰,帝曰,“往,钦哉!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九载,绩用弗成。10 尚书尚书洪范的第七条大法是洪范的第七条大法是“明用稽疑明用稽疑”;“汝者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汝者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汝则从,龟

8、从,筮,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谓大从,卿士从,庶民从是谓大同,同,庶民庶民从,龟从,从,龟从,筮从筮从,汝者逆,卿,汝者逆,卿士士逆,逆,吉。吉。龟筮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11n3.民族志的大量材料也能提供类似的依据。民族志的大量材料也能提供类似的依据。n某些民族至今仍保存着原始议事的风貌,某些民族至今仍保存着原始议事的风貌,比如比如易洛魁人有酋长议事会易洛魁人有酋长议事会;我国的黎;我国的黎族、独龙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一直到族、独龙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保存有这样的民众大新中国成立前夕还保存有这样的民众大会。会。12n三、关于原始舆论的评

9、价三、关于原始舆论的评价n无论是人际交往中,无论是人际交往中,“相依为命相依为命”的群体的群体中个体间必需的信息交流,还是氏族社会中个体间必需的信息交流,还是氏族社会管理中,在没有法律和国家机器的情况下,管理中,在没有法律和国家机器的情况下,听取听取“庶民庶民”的意见,对氏族首领权力的的意见,对氏族首领权力的制约、监督,对部落事务进行决策,不仅制约、监督,对部落事务进行决策,不仅体现了原始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制约力量存体现了原始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制约力量存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群体的价值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群体的价值关系。可以说,舆论的表达似乎并不乏主关系。可以说,舆论的表达似乎并不乏主体

10、,但体,但由于原始舆论赖以产生的条件呈现由于原始舆论赖以产生的条件呈现出初级、不完善的特征,所以,原始舆论出初级、不完善的特征,所以,原始舆论尚处于萌芽状态。尚处于萌芽状态。13n 1.1.原始社会中,作为人的个体意识尚未从集体意识中分原始社会中,作为人的个体意识尚未从集体意识中分化出来化出来n从物质生存条件来说,最初的原始社会环境是很艰险的,面对强大的从物质生存条件来说,最初的原始社会环境是很艰险的,面对强大的自然力,个体是无法独立生存的。(生存依赖于血族关系)自然力,个体是无法独立生存的。(生存依赖于血族关系)n从经济形态上来看,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经济形从经济形态上来看,

11、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经济形态,即原始的采集态,即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原始人尚无个人财产概念)狩猎经济。(原始人尚无个人财产概念)14n2.2.主体意识的替代物主体意识的替代物巫术,实质指向人的主巫术,实质指向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体自我意识n一致性意见:一致性意见:尚书尚书舜典有记载舜典有记载:肆类于上帝,禋于六: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祭告上天,又祭告上天,又祭祀祭祀了天地四时,了天地四时,祭祀祭祀山川和山川和群神群神”。原始社会,由于民智的幼稚,对于自然界所发原始社会,由于民智的幼稚,对于自然界所发生的现象,原始先民不能了解其中的原委,只

12、生的现象,原始先民不能了解其中的原委,只能寄托于外物,巫术得以产生,巫术不仅将对能寄托于外物,巫术得以产生,巫术不仅将对自然因果的科学解释与价值意义的信仰贯通为自然因果的科学解释与价值意义的信仰贯通为一体,相互支持,而且巫术对人的身心强有力一体,相互支持,而且巫术对人的身心强有力的震摄与控制,使其实质指向人的主体自我意的震摄与控制,使其实质指向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不自觉地成为原始先民主体意识的替代物,识,不自觉地成为原始先民主体意识的替代物,并包含了人性主体性的萌芽。并包含了人性主体性的萌芽。15n3.原始社会末期提供了前提原始社会末期提供了前提p个体意识的发展(铁器出现,个体劳动解放)个体意识

13、的发展(铁器出现,个体劳动解放)p集产社会的奔溃(土地分配)集产社会的奔溃(土地分配)p利益分化(财富分化)利益分化(财富分化)p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氏族社会的解体、人的个体意识的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氏族社会的解体、人的个体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分化,为舆论发挥作用提供了某种可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分化,为舆论发挥作用提供了某种可能性。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阶级意识和个体意识产能性。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阶级意识和个体意识产生了,舆论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舆论具有了鲜明的生了,舆论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舆论具有了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对抗色彩。阶级性和政治对抗色彩。16第二节第二节 先秦古典舆

14、论思想的二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元对立分析一、先秦古典舆论观之分野一、先秦古典舆论观之分野1.民本主义舆论观民本主义舆论观 民本主义舆论传统源于西周,代表人物为西周的政治思想家民本主义舆论传统源于西周,代表人物为西周的政治思想家周公旦。周公旦。p敬天保民敬天保民 以德配天以德配天 (民有天所生,君有天所命)(民有天所生,君有天所命)p民监论民监论p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万章上p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书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书泰誓上泰誓上17n 民本主义在春秋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和发展。民本主义在春秋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和发展。p齐相管仲齐相管

15、仲 “民心民心”重要性重要性p“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p“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不足以服其心足以服其心”18n民本主义舆论观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则是由儒家学派民本主义舆论观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则是由儒家学派来完成的。来完成的。p孔子:孔子:“泛爱众泛爱众”p孟子:孟子:“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p荀子:荀子:“载舟覆舟载舟覆舟”19n2.轻言主义舆论观轻言主义舆论观n 轻言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家学派,

16、而法家学派又以战国轻言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家学派,而法家学派又以战国时期的商鞅和韩非为最。时期的商鞅和韩非为最。n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力主两度变法,为保证变法的实施,提出力主两度变法,为保证变法的实施,提出“民不可与谋民不可与谋”论。论。n秦国变法,应秦国变法,应“无顾天下之议无顾天下之议”。他把人分为智者和愚者,认为智者。他把人分为智者和愚者,认为智者富有洞见,愚者不明事理。智者的德行和独到见解,必然会受到世俗富有洞见,愚者不明事理。智者的德行和独到见解,必然会受到世俗非议和愚人毁谤。人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知墨

17、守成规,不知变非议和愚人毁谤。人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知墨守成规,不知变制更礼;对他们制更礼;对他们“不足言事不足言事”,“不足与论变不足与论变”20n韩非韩非认为,君臣、君民之间既相互利用,又根本对立,绝认为,君臣、君民之间既相互利用,又根本对立,绝无仁义可言,民不会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人臣也不会心无仁义可言,民不会心悦诚服地服从统治,人臣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服侍君王甘情愿地服侍君王。n为君之道务在为君之道务在“弃仁义弃仁义”而而“绝怜悯绝怜悯”,必须把全国人的,必须把全国人的思想统一到法令上来,思想统一到法令上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也”,不仅要领布法

18、令,还要宣传法令,使妇孺皆知。,不仅要领布法令,还要宣传法令,使妇孺皆知。21n二、先秦古典舆论观的理论溯源二、先秦古典舆论观的理论溯源n1.民本主义理论基础民本主义理论基础n(1)周公的以德论天)周公的以德论天n周公提出周公提出“天命无常,唯德是辅天命无常,唯德是辅”的观念,以的观念,以“有德有德”证证明其政权合法性,为道德寻找到形而上的基础明其政权合法性,为道德寻找到形而上的基础“天天”实际上是一个有意志的人格神。也就是说,正因为商王无实际上是一个有意志的人格神。也就是说,正因为商王无德,皇天收回成命;正因为周代的祖先有德,所以皇天赋德,皇天收回成命;正因为周代的祖先有德,所以皇天赋予周的

19、后人治理天下的权力,这种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以予周的后人治理天下的权力,这种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以“德德”与与“天天”联系起来的理念也叫做联系起来的理念也叫做“以德论天以德论天”。22n(2)儒家的借天为说)儒家的借天为说n儒家强调施儒家强调施“仁仁”政,同样需要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根源,政,同样需要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根源,有理论自觉意识的孟子,明确将有理论自觉意识的孟子,明确将“天天”作为道德的形而上作为道德的形而上的终极根源,但孟子所谓的此的终极根源,但孟子所谓的此“天天”己非西周时期的彼己非西周时期的彼“天天”,即不是一个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具有某种超越,即不是一个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具有某种超越

20、性。性。(民意)(民意)n 民意代表天意的原则经孟子的发挥,成为中国古代民间民意代表天意的原则经孟子的发挥,成为中国古代民间言论自内的道德依据,更是体制外人士向体制内人士言论自内的道德依据,更是体制外人士向体制内人士(包包括皇帝括皇帝)建言的自然的道德基础。建言的自然的道德基础。n 总之,西周发展的一套以天、民、君三者关系为基本构总之,西周发展的一套以天、民、君三者关系为基本构架的宗教政治伦理体系,虽然民还没有离开神学体系,但架的宗教政治伦理体系,虽然民还没有离开神学体系,但毕竟将毕竟将“民民”纳入其基本框架,纳入其基本框架,“民民”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认识对象。独立的认识对

21、象。23n2.轻言主义的理论基础轻言主义的理论基础n 轻言主义舆论观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法家学派,该学派的轻言主义舆论观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法家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韩非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核心原则是韩非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核心原则是“因道因道全法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以道为常,以法为本”,就是要人们按一切就是要人们按一切国家的法律制度来办事。国家的法律制度来办事。n法家精神的要点是法家精神的要点是“尊君尊君”与与“尚法尚法”。n韩非主张君权绝对化,尊君在此变成了忠君,韩非主张君权绝对化,尊君在此变成了忠君,“法法”成为成为君主的命令,法自君出,只有君主才能立法,正是在韩非君主的命令,

22、法自君出,只有君主才能立法,正是在韩非之后,法成了君主命令的代名词。之后,法成了君主命令的代名词。(韩非子韩非子)24n三、先秦二元对立舆论思想的政治实践与三、先秦二元对立舆论思想的政治实践与功用功用n1.民本主义的旁落民本主义的旁落n民本思想更大程度上是停留在思想观念上,具有理想民本思想更大程度上是停留在思想观念上,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上广泛推行。化的色彩,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上广泛推行。p虽然虽然“民民”作为一种独立的认识对象进入了人们的视作为一种独立的认识对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在这一套以天、民、君三者关系为基本构架的野,但在这一套以天、民、君三者关系为基本构架的宗教政治伦理体

23、系认识中,民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宗教政治伦理体系认识中,民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民生来就是神和君的从属物,即使需要民发挥作用,民生来就是神和君的从属物,即使需要民发挥作用,也需要也需要“借天为说借天为说”。p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密不可分。(春秋末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密不可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中央集权需要)礼崩乐坏,中央集权需要)25n2.轻言主义的得势轻言主义的得势n 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秦统一六国,年,秦统一六国,就当时的政治统治者来说,就当时的政治统治者来说,虽然儒家的虽然儒家的“仁政仁政”冠冕堂皇,但面对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冠冕堂皇,但面对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建帝

24、国大厦,该学说缺乏使之矗立的社会统制力,只有韩建帝国大厦,该学说缺乏使之矗立的社会统制力,只有韩非的非的“法治法治”学说为帝国大厦注入了正常运转的能量。学说为帝国大厦注入了正常运转的能量。n 韩非学说的贯彻以秦相李斯的韩非学说的贯彻以秦相李斯的“禁言纲领禁言纲领”最为彻底。最为彻底。n“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惑乱黔首”n“非秦纪皆烧之非秦纪皆烧之”,禁办私学,禁办私学26n3.民本主义与轻言主义的调和民本主义与轻言主义的调和n汉王朝既然继承了秦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就不可汉王朝既然继承了秦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就不可能不继承深受法家影响的秦的官僚体制和法

25、律,而对秦倾能不继承深受法家影响的秦的官僚体制和法律,而对秦倾覆的反思与对法家思想的批判,使法家思想不可能再独领覆的反思与对法家思想的批判,使法家思想不可能再独领风骚。考量再三,汉最终以折中但又策略的方式达成了预风骚。考量再三,汉最终以折中但又策略的方式达成了预期的目的,那就是,一方面,期的目的,那就是,一方面,“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和和“汉承秦汉承秦法法”;另一方面,儒家被推上了官方正宗学术的宝座。;另一方面,儒家被推上了官方正宗学术的宝座。27n孔学盛起孔学盛起n“封建社会重阶级名分,君权国家重一尊威权:老子主无封建社会重阶级名分,君权国家重一尊威权:老子主无名无为,不利于干涉;墨家创兼爱,

26、重平等,尚贤任能,名无为,不利于干涉;墨家创兼爱,重平等,尚贤任能,尤不便于专制。唯独孔学,严等差,贵秩序,与人民言服尤不便于专制。唯独孔学,严等差,贵秩序,与人民言服从,与君主言仁政,以宗法为维系社会之手段,而达巩固从,与君主言仁政,以宗法为维系社会之手段,而达巩固君权之目的,此对当时现实社会,最为合拍;帝王驭民之君权之目的,此对当时现实社会,最为合拍;帝王驭民之策,殆莫善于此,狡猾者遂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策,殆莫善于此,狡猾者遂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28n四、我国古典舆论观之实质解析四、我国古典舆论观之实质解析n1.1.民本主义舆论观的实质民本主义舆论观的实质n“防范来自政权体

27、系内部的政变和消除来自政权体系外部防范来自政权体系内部的政变和消除来自政权体系外部的民众暴动,历来是传统政治思想极为关注的两大课题的民众暴动,历来是传统政治思想极为关注的两大课题”,这种具有毁灭性的民众力量迫使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这种具有毁灭性的民众力量迫使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积极寻求对策。民本思想缘此而生。积极寻求对策。民本思想缘此而生。”n 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化主要是通过统治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化主要是通过统治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认识完成的,其思想内涵有两重性。想家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认识完成的,其思想内涵有两重性。29n批判暴政,认为圣明的君主应当倡行仁政,提出

28、批判暴政,认为圣明的君主应当倡行仁政,提出了君主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诸如了君主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诸如“亲民亲民”、“安民安民”、“惠民惠民”、“以德和民以德和民”等政治主张。等政治主张。n鼓吹君为政本,要民众充当君主的教化对象,把鼓吹君为政本,要民众充当君主的教化对象,把关注点放在调节君民关系上。关注点放在调节君民关系上。30n 究其实质,民本思想并不在于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理论究其实质,民本思想并不在于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理论支持,支持,从总体上看,它属于统治阶级的得民之道、保民之从总体上看,它属于统治阶级的得民之道、保民之道、治民之道,道、治民之道,充其量不过是描绘了一种君主制度的理想充其量

29、不过是描绘了一种君主制度的理想模式模式”。n 因此,民本主义思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上并因此,民本主义思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上并未超越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范畴。未超越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范畴。31n2.轻言主义舆论观的实质轻言主义舆论观的实质n轻言主义舆论观轻言主义舆论观进步性在于,现实地顺应了社会大一统的进步性在于,现实地顺应了社会大一统的集权统治;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集权统治;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p韩非所鼓吹的韩非所鼓吹的“法法”是与贵族阶级相对立的新兴地主阶级意志,所谓是与贵族阶级相对立的新兴地主阶级意志,所谓的的“法治法治”也正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为形式的新兴

30、地主阶级的也正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为形式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统治。p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由于在政治实践中实施了高压政策,最终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由于在政治实践中实施了高压政策,最终也使也使“轻言轻言”演化为演化为“禁言禁言”而流于极权主义路线。而流于极权主义路线。p虽然法家学派的轻言主义路线符合当时政治现实,但韩非最真实地揭虽然法家学派的轻言主义路线符合当时政治现实,但韩非最真实地揭开了臣、君、民之间的帷幕开了臣、君、民之间的帷幕”,“禁言禁言”使百姓处于人人自危之中,使百姓处于人人自危之中,无形中将君主公开置于百姓对立的地位,甚或陷于孤立,事实上给维无形中将君主公开置于百姓对立

31、的地位,甚或陷于孤立,事实上给维护君主统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护君主统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32n民本主义与轻言主义舆论观因前者的理想性、后者的现实民本主义与轻言主义舆论观因前者的理想性、后者的现实性,使二者呈现出二元对立的色彩,但无论如何相互指责,性,使二者呈现出二元对立的色彩,但无论如何相互指责,二者影响中国社会历史深远,都有毋庸量疑的进步意义。二者影响中国社会历史深远,都有毋庸量疑的进步意义。n无论是民本主义还是轻言主义舆论观,之所以称其为无论是民本主义还是轻言主义舆论观,之所以称其为“古古典典”,是因为二者虽有表面上的二元对立,但因,是因为二者虽有表面上的二元对立,但因二者均孕

32、二者均孕育于封建制度向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过渡期,并终因在政治育于封建制度向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过渡期,并终因在政治实践中发展调和为封建正统,所以二者都不可避免为集权实践中发展调和为封建正统,所以二者都不可避免为集权制度做注脚的命运,进而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制度做注脚的命运,进而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会。33第三节第三节 舆论的流变舆论的流变舆论秩序的舆论秩序的演变演变一、先秦社会的舆论秩序一、先秦社会的舆论秩序 1.1.夏、商、西周奴隶君主制下的舆论秩序夏、商、西周奴隶君主制下的舆论秩序p 夏商时期,舆论控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神谕的宗教控制,夏商时期,舆论控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神谕的宗

33、教控制,即利用人们对于强大自然力的祟拜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即利用人们对于强大自然力的祟拜来控制人们的思想。p 西周时期,舆论控制最主要的手段则是礼乐,即统治者西周时期,舆论控制最主要的手段则是礼乐,即统治者通过订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通过订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p 统治者搜集统治者搜集民意考察民生的最主要途径是采风制度民意考察民生的最主要途径是采风制度。34n2.春秋战国时期的舆论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的舆论秩序n贵族共政解体贵族共政解体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n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即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即“士阶层士

34、阶层”开始兴起,开始兴起,新的新的“舆论领袖舆论领袖”出现。出现。n 与夏、商、西周三代的舆论控制手段不同,与夏、商、西周三代的舆论控制手段不同,“在在经过战国变法运动之后经过战国变法运动之后除了摧毁世袭贵族基除了摧毁世袭贵族基本政治制度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秩序和社会舆本政治制度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秩序和社会舆论树立了强有力的控制工具论树立了强有力的控制工具以以刑罚刑罚为核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心的法律体系”。35n二、封建社会的舆论秩序二、封建社会的舆论秩序n1.官僚体制内的纵向传播官僚体制内的纵向传播n这种纵向的舆论传播路线又分为两条:上行路线,表现为进谏与纳谏这种纵向的舆论传播路线又分为两条:

35、上行路线,表现为进谏与纳谏的统一;而下行路线,则表现为教化与顺化的一致。这种纵向的舆论的统一;而下行路线,则表现为教化与顺化的一致。这种纵向的舆论传播以完备的舆论体制表现出来。传播以完备的舆论体制表现出来。n(1 1)朝议制度)朝议制度n(2 2)谏诤制度)谏诤制度n(3 3)官报)官报36n2.官僚政治体制之外官僚政治体制之外士人的舆论表达士人的舆论表达n 由于中国读书人总有议政的倾向由于中国读书人总有议政的倾向,因此在官僚体制之外,因此在官僚体制之外,士人充当着非官方批评家的角色。士人充当着非官方批评家的角色。p理论化表达(东晋学者鲍敬言理论化表达(东晋学者鲍敬言 无君论无君论)n把君主视

36、为一切灾难的根源把君主视为一切灾难的根源n将无君的社会视为理想的社会模式,崇尚尧帝时代的生将无君的社会视为理想的社会模式,崇尚尧帝时代的生活准则。活准则。n该思想否认君权神授,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名教的理论基该思想否认君权神授,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名教的理论基础。础。37p清议清议p 清议即乡党评论,是乡里人对某人德行的评价,特指东清议即乡党评论,是乡里人对某人德行的评价,特指东汉期间维护政治和道德的纯洁性的批评运动。这是氏族公汉期间维护政治和道德的纯洁性的批评运动。这是氏族公社遗留下来的品评遗风,与名教相结合,遂成为治国治乡、社遗留下来的品评遗风,与名教相结合,遂成为治国治乡、制约个人、控制社会的重

37、要手段,多由乡绅豪强、官僚长制约个人、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多由乡绅豪强、官僚长老所操纵。乡评对于人前程影响重大,能举人,也能杀人。老所操纵。乡评对于人前程影响重大,能举人,也能杀人。38p党议党议东汉末年开党议之先,始于甘陵,盛于太学,衰于两次党东汉末年开党议之先,始于甘陵,盛于太学,衰于两次党锢之后。党议一是攻击宦官,裁量执政;二是各树朋党,锢之后。党议一是攻击宦官,裁量执政;二是各树朋党,自我标榜,相互攻击自我标榜,相互攻击。(太学生运动)(太学生运动)东汉末年,舆论和皇权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有组织的对抗。东汉末年,舆论和皇权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有组织的对抗。在士人与腐败势力的殊死搏斗中,舆论得到

38、了一次极其罕在士人与腐败势力的殊死搏斗中,舆论得到了一次极其罕见、令人怜悯而崇敬的运用,见、令人怜悯而崇敬的运用,引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引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太太学生运动学生运动”。由士大夫所代表的舆论由士大夫所代表的舆论和和由宦官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斗争由宦官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斗争逐渐公开化,宦官集团用铁腕手段,如下狱、处死或者流逐渐公开化,宦官集团用铁腕手段,如下狱、处死或者流放等对士人进行了迫害。放等对士人进行了迫害。先后有两次先后有两次“党党锢锢”。39p上书请愿上书请愿n上书本是汉朝初创,具有礼贤下士的功能,其舆论功能上书本是汉朝初创,具有礼贤下士的功能,其舆论功能在宋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39、。在宋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陈东太学生运动、秦桧等(陈东太学生运动、秦桧等专权)专权)n宋朝的士大夫运动是经常性的,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宋朝的士大夫运动是经常性的,持续了一个半世纪;n宋朝的士大夫运动针对的是外来的政治威胁,而东汉的宋朝的士大夫运动针对的是外来的政治威胁,而东汉的运动矛头所指是宦官滥权;运动矛头所指是宦官滥权;n宋朝的士大夫运动相当缓和,主要形式是联名上书或集宋朝的士大夫运动相当缓和,主要形式是联名上书或集体到宫门前请愿抗议,没有演变成党派运动。体到宫门前请愿抗议,没有演变成党派运动。40n3.官僚政治体制外的横向舆论传播官僚政治体制外的横向舆论传播n(1)传语时论或诗歌谣谚)传

40、语时论或诗歌谣谚n 古代只有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两种形式,在贵族阶级垄古代只有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两种形式,在贵族阶级垄断文字传播,老百姓识字很少的情况下,一殷平民百姓主断文字传播,老百姓识字很少的情况下,一殷平民百姓主要借助于口语传播伸张舆论。要借助于口语传播伸张舆论。n谣具有歌的特性,谚具有话的持性;谣表达内容复杂谣具有歌的特性,谚具有话的持性;谣表达内容复杂,因因而略长,谚表达内容简明,因而略短。由于二者在形式上而略长,谚表达内容简明,因而略短。由于二者在形式上或因押韵而朗朗上口,或因对仗而便于传诵,在内容上多或因押韵而朗朗上口,或因对仗而便于传诵,在内容上多反映一种比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

41、的思想性,所以谓之反映一种比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所以谓之“谣谚谣谚”。41n(2)谶谣)谶谣n预告社会变化、时事动态及个人预告社会变化、时事动态及个人(主要针对政治家主要针对政治家)命运的命运的一种谣谚。一种谣谚。n“谶谶”是指能够灵验地预测来事的图记和文字符号,一般是指能够灵验地预测来事的图记和文字符号,一般认为是上天所表达的灾祥的预言启示;认为是上天所表达的灾祥的预言启示;谣谣谚向来被人称为谚向来被人称为是是“天籁天籁之声之声”,它既不见源头,也不知尽头,来去如风,它既不见源头,也不知尽头,来去如风,把把谶谶的神秘性、预言性与谣的通俗流行性结合起来,很适的神秘性、预言性与谣的通

42、俗流行性结合起来,很适合营造一种神秘氛围。合营造一种神秘氛围。42n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国家里,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血缘关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国家里,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血缘关系的政治化。系的政治化。“同一个同一个社社会实体,既是国,又是家;同一会实体,既是国,又是家;同一种权力,既是政治权力,又是宗法权力;同一个关系,既种权力,既是政治权力,又是宗法权力;同一个关系,既是政治关系,又是血缘关系。造就是所谓家国一体、是政治关系,又是血缘关系。造就是所谓家国一体、家家天下天下的政治结构的政治结构”,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仿佛就是整个国,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仿佛就是整个国家的大家长。家的大家长。”马克思把马克思把中

43、中国古代东方社会的经济形态,国古代东方社会的经济形态,称之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称之为亚细亚生产方式。43n三、舆论的演变三、舆论的演变西方舆论西方舆论的演化的演化n西方文明发端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西方文明发端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的个体家庭基本上具有独立思考腊的个体家庭基本上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公民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的精神,公民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自由就在于不臣服于任何外在的权自由就在于不臣服于任何外在的权威,只服从他们自己为自己制定的威,只服从他们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也就是自治。法律,也就是自治。n1.前提前提古希腊城邦的奴隶民主制古希腊城邦的奴隶民主制n 雅典民主制政体雅典民主制政体44n在

44、这种城邦政治中,在这种城邦政治中,“突出的表现是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突出的表现是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古典时代希腊的城邦政府是参与型的,城邦与其全体公民古典时代希腊的城邦政府是参与型的,城邦与其全体公民是一个概念,公民大会在古希腊的各城邦都是最重要的权是一个概念,公民大会在古希腊的各城邦都是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城邦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公民集体决定力机构,城邦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公民集体决定”。n公民资格是一个十分荣耀的东西,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公民资格是一个十分荣耀的东西,不是谁都能拥有的.45n2.古希腊城邦的舆论状况古希腊城邦的舆论状况n(1)广场演讲)广场演讲作为一个城邦公民,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权

45、力,他必须从家作为一个城邦公民,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力,他必须从家庭中走出来。而要想以自己的能力夺取权势,非长于政治庭中走出来。而要想以自己的能力夺取权势,非长于政治辩论不可,所以舌辩同理论竞成为政治家占据优势的唯一辩论不可,所以舌辩同理论竞成为政治家占据优势的唯一武器。武器。市政广场是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重要空间。市政广场是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重要空间。46n(2)舆论领袖)舆论领袖n 在城邦民主最发达的时代还产生了一大批在城邦民主最发达的时代还产生了一大批“智者智者”,“他们教公民表达自己政治信念他们教公民表达自己政治信念、阐述白己政治观点、进阐述白己政治观点、进行政治辩论的方法和技巧。

46、但是他们并不是灌输自己的观行政治辩论的方法和技巧。但是他们并不是灌输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而是把这些留给公民自己去独立选择。他们进点和价值,而是把这些留给公民自己去独立选择。他们进行政治辩论所要说服的对象是公民集体而不是某个掌权行政治辩论所要说服的对象是公民集体而不是某个掌权者者”。47n(3)舆论思想)舆论思想n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主持坚持真理,讨论自由主持坚持真理,讨论自由n苏格拉底呼吁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个人生活、日常生活和苏格拉底呼吁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个人生活、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说真话。他劝导公民,照顾心灵的工作是神灵政治生活中说真话。他劝导公民,照顾心灵的工作是神灵的召唤,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47、他还认为,自由的讨论与批的召唤,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他还认为,自由的讨论与批评,有着重要的社会公共价值。评,有着重要的社会公共价值。48n柏拉图柏拉图考察意见的认识特性考察意见的认识特性p存在着人类理性可以把握的不变的普遍真理存在着人类理性可以把握的不变的普遍真理p哲学为王哲学为王p人是生而不平等的,造物人是生而不平等的,造物主在制造他们时用的是不同的材主在制造他们时用的是不同的材料料p普通公民不能理解政治的复杂性,所谓公众舆论,其实是普通公民不能理解政治的复杂性,所谓公众舆论,其实是一些变化无常的意见,介乎有知和无知之间,不能和知识一些变化无常的意见,介乎有知和无知之间,不能和知识相提并论。相

48、提并论。49n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强调舆论的整体效能强调舆论的整体效能n亚里土多德将一切现存的政体划分为两大类:正常的与变亚里土多德将一切现存的政体划分为两大类:正常的与变异的。这两种政体区分的关键在于异的。这两种政体区分的关键在于“政治权力的运用是以政治权力的运用是以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目的还是仅以执政者或执政集团的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目的还是仅以执政者或执政集团的利益为目的利益为目的”。n作为集体的人民作为集体的人民,他们的能力会超出个人的能力,因此公他们的能力会超出个人的能力,因此公众舆论也会比个人的意见更有价值,群众的智慧会优于任众舆论也会比个人的意见更有价值,群众的智慧会优于任何个人

49、的裁断。那么,把民众合议的权力置于贤良的职司何个人的裁断。那么,把民众合议的权力置于贤良的职司之上,应当是合法和正义的之上,应当是合法和正义的。50n3.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n(1)公共权力领域的崛起)公共权力领域的崛起n劳动阶层发展为市民阶层,作为政府的对应物,市民社会劳动阶层发展为市民阶层,作为政府的对应物,市民社会建立起来;私人作为公共权力的受众成为真正的私人自律建立起来;私人作为公共权力的受众成为真正的私人自律领域,那么,随着公共管理和私人自律的紧张关系的建立,领域,那么,随着公共管理和私人自律的紧张关系的建立,国家权力的管理对象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权力的管理对象才成为真正意义上

50、的“公众公众”。与此。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物日益显示出的社会冲击力,使得同时,新闻出版物日益显示出的社会冲击力,使得“政治政治报纸报纸”日报成为统治工具。日报成为统治工具。51n(2)市民化公共领域的孕育)市民化公共领域的孕育n宫廷宴会和沙龙宫廷宴会和沙龙面向贵族面向贵族n咖啡馆咖啡馆面向中间阶层面向中间阶层n酒馆、酒吧酒馆、酒吧面向平民面向平民n 公共空间的檀变过程,体现出公共空间的活动主体从贵族阶层向市公共空间的檀变过程,体现出公共空间的活动主体从贵族阶层向市民阶层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完成并不是建立在截然对立冲突的抵抗性民阶层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完成并不是建立在截然对立冲突的抵抗性基础上的,资产

51、阶级通过商业的物质力量,在都市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通过商业的物质力量,在都市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公共交往空间及娱乐消费空间,不仅瓦解了公共交往空间及娱乐消费空间,不仅瓦解了贵族贵族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也为市民敞开了更为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也为市民敞开了更为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52n 就资产阶级公共舆论而言,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就资产阶级公共舆论而言,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公共空间是很具决定意义的要素。广泛的密切的交往,中,公共空间是很具决定意义的要素。广泛的密切的交往,产生了许多现代性问题、公共性问题,城市生活的规则被产生了许多现代性问题、公共性问题,城市

52、生活的规则被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人们在这种公共空间的交往过程中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人们在这种公共空间的交往过程中(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意见,长期的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意见,长期的互相接触,那些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们逐渐地形成了相同的互相接触,那些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们逐渐地形成了相同的信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人们信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人们对未来同家的理想也就建立在人民同意或建立在舆论的基对未来同家的理想也就建立在人民同意或建立在舆论的基础之上。础之上。53第二章第二章 舆论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角色扮演及功用舆论在现代社会管理

53、中的角色扮演及功用n在传统宗法时期,传统舆论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作在传统宗法时期,传统舆论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作用游离于社会管理决策之外。诚如哈贝马斯所言,用游离于社会管理决策之外。诚如哈贝马斯所言,“1717世世纪后期的英国和纪后期的英国和1818世纪的法国才真正有世纪的法国才真正有公众舆论公众舆论”,那么那么,此时的此时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它是在受过教育和知情的它是在受过教育和知情的公众有能力形成某种意见之后在公众讨论中形成的公众有能力形成某种意见之后在公众讨论中形成的”。可。可以说,以说,舆论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用的发挥也必然有其社舆论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用的发挥也必然有其

54、社会前提和相应的现实约定。会前提和相应的现实约定。54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n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n私人领域是指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领私人领域是指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领域。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特征区别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域。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特征区别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而是而是“为卖而买为卖而买”,经济行为由满足消费取问转变为价值,经济行为由满足消费取问转变为价值增值取向,其本质上有趋利动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决定增值取向,其本质上有趋利动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追求自身利益了利益的多元化,追求

55、自身利益(私利私利)的经济主体决定了的经济主体决定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私人领域孕育了二元独立性和自主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私人领域孕育了二元伦理。伦理。55n 1 1个体的个体的“责任伦理责任伦理”n在公共领域里,个体要遵守起码的交往规则,即真诚、守在公共领域里,个体要遵守起码的交往规则,即真诚、守信、理性、平等和求同存异等,即所谓的信、理性、平等和求同存异等,即所谓的“责任伦理责任伦理”。n 2 2个体的个体的“信念伦理信念伦理”n在私人领域里,每个个体乃至私人一己性的爱好、观念甚在私人领域里,每个个体乃至私人一己性的爱好、观念甚至怪癖,只要不触犯法律或违背责任伦理,尽可以在私人

56、至怪癖,只要不触犯法律或违背责任伦理,尽可以在私人领域存在,也许,每个人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观与信仰是领域存在,也许,每个人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观与信仰是与少数同道在一己斗室中谈心时浮现出来,但政府与他人与少数同道在一己斗室中谈心时浮现出来,但政府与他人均无权干涉。即使那些在公共制度中的循规蹈矩的人,也均无权干涉。即使那些在公共制度中的循规蹈矩的人,也可以在自己私人的心灵深处可以在自己私人的心灵深处“存异存异”地怀抱信仰情怀,即地怀抱信仰情怀,即使这情怀完全不适宜于其他人,即所谓的使这情怀完全不适宜于其他人,即所谓的“信念伦理信念伦理”。56n二、公共领域的前提和保证二、公共领域的前提和保证n1 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汪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汪n商品经济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独立,商品经济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独立,经济原则升华为政治要求,那么,确认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经济原则升华为政治要求,那么,确认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的平等地位,赋予每个公民同等程度的权利以及相应的责的平等地位,赋予每个公民同等程度的权利以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必需,即在法律上确认政治权力的民意性,任和义务成为必需,即在法律上确认政治权力的民意性,使政治体系成为市场体系的社会保证。使政治体系成为市场体系的社会保证。57n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n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