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1646011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85通信电路原理与选择(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RS485总线介绍:RS485 总线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总线标准,采用平衡发送与差分接收的方式,因此具有 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在一些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的时候, RS485 总线 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总线。而且在多节点的工作系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二、RS485 总线典型电路介绍:RS485 电路总体上可以分为隔离型与非隔离型。隔离型比非隔离型在抗干扰、系 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更出色的表现,但有一些场合也可以用非隔离型。我们就先讲一下非隔离型的典型电路,非隔离型的电路非常简单,只需一个 RS4图 1 、典型 485 通信电路图(非隔离型)当然,上图并不是完整的485通信电路图,我们还需要

2、在 A线上加一个4.7K的上拉 偏置电阻;在B线上加一个4.7K的下拉偏置电阻。中间的R16是匹配电阻,一般是 120Q,当然这个具体要看你传输用的线缆。(匹配电阻:485整个通讯系统中,为了系统的传输稳定性,我们一般会在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加匹配电阻。所以我们 一般在设计的时候,会在每个节点都设置一个可跳线的1200电阻,至于用还是不用, 由现场人员来设定。当然,具体怎么区分第一个节点还是最后一个节点,还得有待现 场的专家们来解答呵。) TVS 我们一般选用 6.8V 的,这个我们会在后面进一步的讲 解。RS-485标准定义信号阈值的上下限为200mV。即当A-B200mV时,总线状态应

3、表 示为“1”; 当 A-Bv-200 mV时,总线状态应表示为“ 0”。但当A-B在200mV之间时, 则总线状态为不确定,所以我们会在 A、 B 线上面设上、下拉电阻,以尽量避免这种 不确定状态。三、隔离型 RS485 总线典型电路介绍在某些工业控制领域,由于现场情况十分复杂,各个节点之间存在很高的共模电压。虽然R S-485接口采用的是差分传输方式,具有一定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但当共模电压超过RS- 485 接收器的极限接收电压,即大于+12V或小于一7V时,接收器就再也无法正常工作了, 严重时甚至会烧毁芯片和仪器设备。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DC-DC将系统电源和RS-485收发器的电

4、源隔离;通过隔离 器件将信号隔离,彻底消除共模电压的影响。实现此方案的途径可分为:(1)传统方式:用光耦、带隔离的DC-DC、RS-485芯片构筑电路;(2)使用二次集成芯片,如ADM2483、ADM2587E等。 传统光电隔离的典型电路:(如图2所示)图 2、光电隔离 RS485 典型电路图中我们以高速光耦6N137为例(当然只是示意图)来说明一下隔离型RS485电路。VDD 与VCC485是两组不共地的电源,一般用隔离型的DC-DC来实现。通过光耦隔离来实现信 号的隔离传输,ADM487与MCU系统不共地,完全隔离则有效的抑制了高共模电压的产生, 大大降低了 485 的损坏率,提高了系统的

5、稳定性。但也存在电路体积过大、电路繁琐、分立 器件过多、传输速率受光电器件限制等缺点,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隔离型RS485器件来实现隔离传输:(如图3所示)JIDIDE5PCT6.SCAD2EE1614ADM24S3BRW22.8?712137DD1 TXD 6VDD1 VDD2 .V GND2COM410 GND2ADEBPVRE申GND1GND1TxDGND2VDD1VDD2KG.KCKCU1图 3 、隔离型 RS485 芯片 ADM2483 应用图ADM2483是ADI推出的隔离型485芯片,SOW-16封装,内部集成了一个三通道的磁隔离器 件和一个半双工485收发器,2

6、500V隔离电压、传输速率500K、共模电压抑制能力25KV/ 卩S。但此电路仍需双电源供电,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电路体积过大的问题。完全隔离型RS485器件实现隔离传输:(如图4所示)READEBRxDYZTuDVCCVCCVisoii:!QNTilrzumGNDLGND2GNDLGND2GNDLGND2图4、完全隔离型RS485/422芯片ADM2587E应用图ADM2587E是ADI继ADM2483之后,推出的单电源隔离型485芯片。SOW-20封装,2500V隔离电压,全/半双工、传输速率500K、共模电压抑制能力25KV/yS、15KV的ESD保护。 适合用于工控、电力、仪表、安

7、防等各种 485 隔离场合。四、RS485总线保护电路隔离虽然能有效的抑制高共模电压,但总线上还会存在浪涌冲击、电源线与 485线短路、雷击 等潜在危害,所以我们一般会在总线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一般我们会在VA、VB上各串接一个410Q的PTC电阻,并在VA、VB各自对地端接6、8V 的 TVS 管,当然也可用普通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代替。更多的还可以加热保险丝、防雷管,不过 并不是说这些加的越多越好,具体要看实际应用,如果这些保护太多的话,也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的节点数,与通信稳定性。五、485 应用的一些小经验1、收发时序不匹配:485 是半双工的通信,收发转换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一般在收

8、发转换之间,和每发送 完一帧数据之后,都要有相应的延时,如果出现收发不正常、或第一帧数据之后就出现误码 现象,则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延时时间,以观问题是否解决。2、R0 接上拉电阻: 异步通信数据以字节的方式传送,在每一个字节传送之前,先要通过一个低电平起始位实 现握手。为防止干扰信号误触发RO (接收器输出)产生负跳变,使接收端MCU进入接收状 态,建议RO外接10kQ上拉电阻。3、合理选用芯片。例如,对外置设备为防止强电磁(雷电)冲击,建议选用TI的75LBC184等防雷击芯片, 对节点数要求较多的可选用SIPEX的SP485R。此外经我们实验发现,ADI的非隔离型485 芯片ADM487E

9、、隔离型芯片ADM2483、ADM2587在多节点、防雷击方面也有着很好的表现。六、维护RS-485的常用方法1)若出现系统完全瘫痪,大多因为某节点芯片的VA、VB对电源击穿,使用万用表测V A、VB间差模电压为零,而对地的共模电压大于3V,此时可通过测共模电压大小来排查,共 模电压越大说明离故障点越近,反之越远;2)总线连续几个节点不能正常工作。一般是由其中的一个节点故障导致的。一个节点 故障会导致邻近的23个节点(一般为后续)无法通信,因此将其逐一与总线脱离,如某 节点脱离后总线能恢复正常,说明该节点故障;3)集中供电的RS-485系统在上电时常常出现部分节点不正常,但每次又不完全一样。

10、这是由于对RS-485的收发控制端TC设计不合理,造成微系统上电时节点收发状态混乱从而 导致总线堵塞。改进的方法是将各微系统加装电源开关然后分别上电;4)系统基本正常但偶尔会出现通信失败。一般是由于网络施工不合理导致系统可靠性 处于临界状态,最好改变走线或增加中继模块。应急方法之一是将出现失败的节点更换成性 能更优异的芯片;5)因MCU故障导致TC端处于长发状态而将总线拉死一片。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对TC端 的检查。尽管RS-485规定差模电压大于200mV即能正常工作。但实际测量:一个运行良好 的系统其差模电压一般在1.2V左右(因网络分布、速率的差异有可能使差模电压在0.81. 5V范围内)。后记: 作者:jerrymiao,QQ:253263136,jerrymiao.Cn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难免 有纰漏之外,部分电路与经验仅为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验证,并联系作者批评指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