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56858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医院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读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院感办2014年9月8日 培训内容 1、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基本要求 2、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3、医务人员防护 4、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中国大陆面临的风险 输入性病例风险 非洲直飞大陆口岸城市:上海、北京、广州 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大陆:欧洲转机、香港 二代传播风险 华人(含西非务工返回、非洲医疗队返回)非洲人:广州居留人数?我国与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存在人员往来我国与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存在人员往来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通过密

2、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给人类。在非洲,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自然储存宿主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为狐蝠科的果蝠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人如何感染这一病毒?您知道什么是bush meat吗?Eating bush meat as viral feast 吃野味的病毒盛宴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病人

3、或动物的任何体任何体液液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 高传染性:血液、呕吐物、排泄物 其他:唾液、汗液和精子间接接触: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到埃博拉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污染的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接触传播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接触传播EV的抵抗力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4存放存放1 1个月后,感染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性无明显变化。6060灭活病毒需要灭活病毒需要1 1小时。小时。对紫外线、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

4、剂和脂溶剂敏感。脂溶剂敏感。一、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基本要求 (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当予以警惕,做好防护。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三)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

5、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四)医疗机构应当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五)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八)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

6、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什么是标准预防 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将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抗酸杆菌隔离、胃肠道隔离、引流物及分泌物隔离、血液及体液隔离)改为3类,既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强调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双向防护。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1.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非

7、定点医院应当及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对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条件的应当安置于负压病房进行诊治 2.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3.隔离病房的消毒工作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

8、毒。4.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5.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6.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7.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相关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密闭转运,焚烧处理。8.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

9、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什么是负压病房?整个病区空气的流向为从办公区走廊缓冲间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隔离病房为污染区,病房外走廊与患者房间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进入隔离病房前,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患者的一切诊疗护理工作和生活活动均在病室内完成。(二)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三、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一)诊疗过程中,应当戴乳胶手套、医用防护

10、口罩、面罩(护目镜),穿防护服、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二)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WS/T 311-2009)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重点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为减少和避免脱卸过程可能的污染,建议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确保在脱卸时能最后摘除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前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一次性

11、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三)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四)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五)采集标本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标本转运应当按照A类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要求进行,即应当置于符合规定的具有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

12、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的容器内,容器应置于具有防水、防破损、防渗漏、耐高温、耐高压的外包装中,主容器与外包装间填充足够的吸附材料。标本由专人、专车护送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门实验室检验,护送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应当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感染症状,应当立即进行隔离、诊治并报告。避免导致锐器伤的危险操作避免导致锐器伤的危险操作 有其他安全有效设备可选择时尽量避免使用锐器;不要回套已开封或使用后针头,如确需回套,则使用单手操作;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已开封或使用后的针头;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

13、锐器;使用后的锐器应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到指定容量时应及时密封并更换;丢弃锐器时应先检查锐器盒,确定锐器盒未装满且无针头突出;safety-engineered devices conventional devices带安全设计的装置带安全设计的装置传统型装置传统型装置A New 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evices新一代的保护装置新一代的保护装置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Worker Safety Center,University of Virginia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 四、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个人防护配置(PPE)

14、建议1.所有进出患者房间的人员须穿戴:无菌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面罩、口罩。2.若环境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暴露,则个人防护用品还应至少包括:双层无菌手套、一次性鞋套、腿部遮盖物。注释1.医护人员在进出患者房间及医疗区域时均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在离开时小心脱下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眼睛或黏膜。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用品应废弃;对于可回收利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则应根据用品供应商提供的回收说明及医院规定进行处理。2.穿脱个人防护用品,见国家CDC网站3.脱下个人防护用品后应立即进行手部卫生处理。个人防护配置(PPE)口罩:外科口罩 vs N95口罩 乳胶手套:何时需要2付?隔离衣或防护服:防

15、水很重要 护目镜或面罩 鞋套或胶鞋 防护用品管理要求 医用防护口罩、外科口罩和一次性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应符合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和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要求。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GB15982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分类B一次性医用口罩 由3层无纺布构成,国家没有规定一次性医用口罩过滤效率的具体要求;医院采购时要索取产品标准

16、,了解产品的相关性能。一次性医用口罩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有行业标准,国家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管理,采购时要索取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用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大于5m颗粒,过滤效果9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实际使用时一定要分清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不能反戴;一般鼻夹结构是在外面的。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在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门诊等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过去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储备的医用防护口罩都是白色的8210型号,这是用于职业粉尘防护的口罩。目前美国3M公司生产的2个型号,18

17、60型号是最经典的碗状结构,9132型号是折叠结构的。口罩的应用指征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的口罩,一般原则为:1.一般诊疗活动中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2.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时、在进行体腔穿刺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3.在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门诊,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4.肺结核门诊以及收治病区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形同虚设 不如不戴!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摘口罩方法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4.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 摘除口罩。医院感染防控从经验管理 走向科学管理2022-10-25Dr.HU Bijie3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