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375912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中国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一)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含义关于资源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公认的定义。从词义上看,中文里“资源”是室“资财的来源”。英文里“资源”一词为Rsource,是由Re和source组成。Re含有再的意思,source表示来源。广义的资源: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学者认为:存在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作为生

2、产、生活原料的能量和物质。(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本身固有属性划分: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触动其中一个要素,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这种整体性,在生资源表现的尤为突出。2、有限性 是自然资源的最本质的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何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若利用过度会跑坏其结构成为非再生资源,即使是恒定资源,从某一段时间、地区来看,所能提供的也是有限的。二是:可替代资源的品种是有限的。3、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

3、律。4、多用性 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是有多种用途的。如土地资源。要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使任何一种资源都做到各尽其用,获取最佳效益。 另外还有:变动性、社会性和国际性等等。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就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而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资源种类较为齐全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各种自然资源几乎是应有尽有,较为齐全。就各种自然资源满足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程度来说,我国堪称是世界上各种自然资源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2、绝对量大,相对量少 评价自然资源的数量,一国、一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绝对量固然重要,但自然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要有人去开发利用,使它的潜力变为现实的商品优势。所以自然资源人均

4、占有的相对量尤为重要。我国幅员辽阔,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上面几种自然资源的数量来看,各项资源几乎无一不是绝对量大、相对量少。资源相对量少,说明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并非都是丰富的,要特别加倍珍惜,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3、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差异明显 较为代表的就是我国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三,但质量却和年差,平均品位只有34%.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反映在开发利用上,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资源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如生产粮食能力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各地土地资源承载人口限度的标志。4、资源空间分布有利有弊 既广泛又集中;有一定的地区组合优势;资源丰度高的

5、地区与产业丰度该的地区并不一致,存在区域二元结构。第二节: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一、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的场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绝对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9.6亿公顷,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耕地约1.3亿公顷,世界第四;林地1.25亿公顷,世界第八;草地2.9亿公顷,世界第二。但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仅0.1公顷。显然,土地资源人均相对量较少是我国资源的劣势。这就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只能精耕细作,走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2、类型多样,农用地偏少,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山地、高原、

6、丘陵、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这为我国多样化利用土地资源,农林牧副渔及其它各项生产活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土地资源中戈壁、沙漠、冰川、沼泽加上已被居民点、工矿、道路等占用的都是目前不能利用或利用比较困难的。大约占31.7%. 而主要工8大农业利用的耕地和林地,则只占27%.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我国的人均耕地还会减少,人地关系矛盾仍将尖锐。再从后备资源来看:适合于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的后备土地资源仅0.33亿公顷左右。3、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土地资源不仅有限,而且分布很不平衡。土地的水、热、肥因素的组合和土地的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地区

7、差异。东步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目前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但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降水很不稳定,自然灾害比较频繁。西北干旱区,光照充足,热量也比较丰富。但干旱少雨,几乎无灌溉即无农业,农牧业生产不稳定。青藏区,大部分在海拔3000米以上,日照虽然充足,但热量不足,气候高寒,土地生产力低,而且不容易利用。同时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地多水少。4、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质量下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广种薄收、过度垦殖、重用轻养,土地生产力日趋降低的现象。对林地的利用存在过量砍伐、重采轻造、造而不管,造林成活率低的现象。对草地存在过度放牧。这样的结果造成土地

8、的生产力不断下降。5、可灌溉地比重较大,单产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此:要一: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农林牧用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二,抓紧治理和恢复土地生态平衡;三,积极开发目前尚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必要的。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随人口增长,耕地资源的绝对数量与人均占有量将不断下降,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重。二、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工业、农业、航运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处于中低纬度亚洲大陆的东部,东邻太平洋,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这就形成了我国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和类型复杂多样两大特点。而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活动范

9、围只有约国土的一半。因此我国降水与径流的时空变化出现两个特点:一是总水量比较多,但地区分布不均匀;而是表现在实践上的不均衡,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显著,从而影响我国水资源有这样几个特点。1、水资源绝对量大,相对量小以水资源的主体部分河川径流总量来看,仅次于巴西、俄、加、美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人均、亩均占有水量相当低。人均是世界人均的1/4.耕地单位是世界平均的3/4.从水能资源来看: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地势梯级明显。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还有一系列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南北方向大致平行的山脉。这些山脉和纵横交错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中,激发育源远流长的大河,也有许多中小河流。

10、所以我国也是一个水能资源云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国家。最新综合评估显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 7亿千瓦,占常规能源资源量的 40。其中,经济可开发容量近 4亿千瓦,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旱涝灾害频繁空间:河川径流总量的96%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64%的外流区,而占全国36%的西北内陆只有4%,地广、水少、人稀、耕地垦殖利用率低,耕地少而荒地多.所以虽然其总量少,但由于人口少,其人均还比东部北方要多。外流区南方水多、人多、地少,人均、亩均比较高。北方耕地占全国58.3%,人口43.2%,水资源只有14.4%。形成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另一方面,地下水分布不均

11、衡。我国地下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9.5%,在全国水资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分布趋势和河川径流一样,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能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从我国各区来看,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占全国水能资源的71%;按流域统计,长江流域最为丰富,其理论蕴藏量占全国将近40%,其次是雅鲁藏布江及西藏各河。从省区来看,为与大河中上游的省区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如四川、云南、西藏、湖北、湖南、广西等。时间:从时间上看,年内、年际分配不平衡,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受季风影响,在时间上分配年内各季节和各年之间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在径流变差系数大。

12、因此旱涝灾害频繁。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较高的气温、充足的降水使农作物上涨必须同时具备的良好田间,这是我国降水和水资源最突出的优点。但是,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年际变率大,在雨季和丰水年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洪灾,大量的水资源不仅不能利用,甚至会造成伤害。干季或少雨年,缺水问题严重,不仅不能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需要,有的时候甚至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从年内变化来看,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夏季集中。例如:1975年8月57日,淮河上游出现大范围的特大暴雨,3天降雨1605毫米,最大6小时雨量830毫米,创世界纪录。洪水冲垮了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造成严重的灾害。河流径流

13、量的年际变化也很明显,而且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又从东南向西北增大的趋势。3、水利设施不足,供水能力不高到2000年,全国水利设施所能供水量与所需水量相比,还缺水418.22亿立方米,缺水最严重的是黄河、槐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缺水的量要占全国缺水总量的64%,所以,为从根本上缓和北方水的矛盾,考虑南水北调是迫切需要的。4、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河川径流的天然水质良好,矿化度大于1克每升的河水分布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3.4%,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人烟稀少的地区。但从70年代后,由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工业废水占83%,生活污水占17%,污水的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14、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及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污染的分布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人口和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以淮河、海河、辽河等自净能力较差,而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河流。南方河流,由于水量较丰,自净能力较强,相比较而言,比北方的河流污染程度较轻。三、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指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利用的光能、热量、降水、风力等自然要素及其不同的组合类型。气候资源与土地、生物等在一起构成了农业等产业活动所必要的环境条件。1、光能资源 年辐射总量是西部大于东部。西部以青藏最大。川贵地区常年阴雨多雾,是年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2、热量资源 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常以温度来表示。以活动积温为标准,

15、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热量带,以及一个特殊的区域青藏区。 区域热量带10活动积温耕作制度黑北、内北寒温带100天 8000一年三四熟,三季稻集中产区北纬10南海岛区赤道带热带作物生长青藏区高寒区青稞(大麦),雅将拐弯可种稻、小麦3、降水资源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湿润 800mm 半湿润 400mm 半干旱 200mm 干旱800mm :秦岭淮河 以北半湿润,以南湿润。400mm :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玉树、拉萨。东南是湿润、半湿润地区;西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200mm 划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根据我国降水资源的特点,在开发利用上要因地制

16、宜、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也要大力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尽量拦截、充分利用降水资源;还要掌握各地旱、涝规律,提高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四、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可以提供木材和经济植物,还可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1、森林资源的类型合计树木种类繁多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的特点。全世界木本植物 2 万余种,我国有约 8000 余种,有世界木本植物种类的 40 ,其中乔木有 2000 多种。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约有 30 个属, 300 多个种,总面积达 340 多万 公顷 ,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多的国家。由于我

17、国从南到北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 5 个主要气候带,因而形成了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与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等多种主要的森林类型。如果详细分类型则更多。在众多的森林资源类型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观赏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等。例如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有银杏、红豆杉、漆树、橡胶树、红木、杜仲、桑树、茶树等。世界主要的食用油树种有 150 种,我国就有 100 种左右。此外,还有众多干鲜果品种、天然香料、饮料等树种。许多树种资源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为我国所特有。例如水杉、银杏、红豆杉、杜仲、珙桐等。另外还有更多的稀少树种。 地

18、区森林类型大兴安岭针叶林小兴和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东北平原以南、秦岭北坡以北落叶阔叶林汉水,淮河南到长江两岸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长江南到北回归线,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两广,滇、藏南,海,台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华南海滨红树林内陆河岸,荒漠沙丘,高山等胡杨林,梭梭林,高山杜鹃2、森林覆盖率低,资源少我国2003年森林覆盖率为18.2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点。而人均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是世界人均的18%和13%。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3 分布不均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分布非常不平衡。东北、西南和东南各地森林资源较多,华北、中原和西北各地的森林资源分布少

19、,差异极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还反映在与人口、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平衡上。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远离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域,不仅增加了经营利用森林的费用,尤其是运输费用,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森林资源的直接保护,降低了生活质量。近年来在我国日渐兴盛的与森林有关的旅游、文化、休憩等也由于森林距离遥远而增加了出行的难度和费用。 4 森林结构不合理 主要反映在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方面。 从年龄结构上看,不合理主要反映在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资源少的林分低龄化上。全国森林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占23 以上,在用材林中,尤其是在老的国有林区已接近无成熟林可采伐的状态。从区域林区状况分析,森林资源低龄化的倾向更

20、为严重。例如东南部丘陵山地林区,幼、中龄林面积占 80 以上,近熟、成熟林蓄积只有约40,距离正常情况下的6070相距甚远。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材种比例不合理。最突出的方面是用材林比重大,占 64.6 ,而其他林种比重少,特别是防护林少,只有 13.9 。薪炭林占 2.9 ,特用林占 2.9 ,比例也是偏少的。像我国这样的少林国家,森林资源总量原本就少,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防护林少则更加不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从区域情况看,有的地区林种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明显。例如,京、津、唐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北京又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周边地区的防护林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

21、平。 5 人工林多,质量不高,宜林地多,发展人工林前景好,扩大森林资源潜力大。五、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从自然界提取出来,并且有工业价值的矿物性原料的总称。它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尤其是现代工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前提。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1、矿种多样,储量可观 世界上目前已有的矿产种类,在我国都有。其中有许多是世界上第一的。2、相当一部分重要矿种富矿少、贫矿多、另有一些矿种稀缺占世界第三的铁矿,大多含铁量仅25%-30%.而含铁40%以上的富矿只有1%.主要是含杂质多要选矿,给开采、运输、选矿和冶炼带来了很大的

22、困难。3、伴生和共生矿多我国地质情况相当复杂,伴生和共生矿多。一方面增加了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但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大矿集中、小矿分散,地区分布不均如煤炭93%集中在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江南8省不到2%.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矿相对集中,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开采。但也产生了如:北煤南运、南磷北调的运输问题,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压力。小矿分散有利于适合地方开采,但也带来了诸如安全、浪费、技术等问题。5、成矿时空跨度大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错地带,受板块构造影响,我国地壳活动性大。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是多期多幕的,因此,矿藏的形成也是多期多幕的。从

23、台古代中国的阜平运动,到元古代的五台、晋宁运动,到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后来的老阿尔卑斯、新构造运动。每次构造运动都会产生一系列内生矿床,编制矿床。而构造运动的间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沉积矿床。成矿空间的区域性和分带性 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构造条件下,由于地质发展历史相近,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的共性,从而使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区域性和分带性。第三节: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与现状1、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迅速3、开发利用尚有巨大潜力4、资源浪费、破坏现象严重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1、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且又继续下降

24、的趋势2、自然资源日益短缺 一是我国人口的急需大量增加;二是因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量大的产业过量发展;三是仍然存在一些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致使一些资源日益严重短缺。 第四节: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规定,我国今后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要想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必须不断探索和掌握资源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主要原则是: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

25、原则开发利用资源必须与资源的性质相适应,这样才能有较高的生产力,做到低成本高收入。同时开发利用也要注意社会效益,一些资源是工农业生产和尖端技术不可缺少的,一些资源与人民的生活戚戚相关。资源开发的重点首先是那些社会急需的,影响国计民生的资源。如能源等。开发资源要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起来,尽管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但如果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资源开发,也不不可取的,如果以满足当代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需求,却破坏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黄静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对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开发量要

26、小于资源的生长、更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大小不同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规律,其生态平衡关系也有差异。因此,资源更新的速度、规模、完整性都有差异。如果每年从一个生态系统中取走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超出了维持资源更新的界限,而得不到适当的补偿,则必然一起该系统能量流、物质流规模持续降低,从而失去平衡,如果这个过程长期下去,则导致该系统退化,甚至崩溃,也就无法保持永续利用。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受现在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目前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同时,生物、土地、矿场资源的数量、面积、质量也是有限的。而现代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来

27、开发利用资源,一部分用于生产和生活,另一部分则因为利用不当而损失和破坏了,使资源的种类不断减少,数量逐渐不足,质量日益下降。因此,开发资源要有规划,既要考虑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卡发利用的生态效益,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以永续进行。只利用不保护、只顾当前,不顾长远,搞索取大于给鱼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就会扩大资源的供求之间的差距,导致资源变质、退化、灭绝,甚至出现恶性循环,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使之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相反,如果对资源合理利用,认真保护、大力改造、就能使整个环境之间不断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提高环境提供资源和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能力。4、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28、,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地址形成过程,开发利用历史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得每个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如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地壳内部的物质在不同抵制时期的成矿活动。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的不同,则是因为野生动植物和农作物、林木、牲畜都要求不同的适生条件所造成的。因此,首先在按照本地资源的种类、性质、数量、质量等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向、方式、途径和措施,来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资源。重点发展与本地区资源优势相适应的生产部门和产品,使其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部门的拳头产品,并以此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蕴藏了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该国大力发展采矿业,

29、现已成为世界上出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如果无视资源的地域差异,任意开发利用资源,轻者投入多,产出少,劳民伤财;重者破坏资源与环境。美国在1930年以后,分别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砍伐森林,盲目开荒,酿成1934年席卷2/3美国大陆的黑风暴,竟把3亿多吨标土刮入太平洋,不仅使当年的冬小麦减产50亿公斤,而且毁坏了德克萨斯等10多个州的农场。如果一个地区某一资源不足,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要“开源”扩大矿物原料的来源,寻找新的况钟,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品位比较低的贫矿,搞人工代造等。二是“节流”提高采矿、选矿冶炼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力。加强综合利用,使人为损失

30、减少到最低限度等。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都在一定的范围内组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综合体,有些资源(如矿产资源)还有共生特点。因此对资源必须综合地开发利用,不能单打一。比如,土地资源是农业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从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角度来看他的农业利用。应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农业可以生产木业所需要的饲料,畜牧业可以供给农业有机肥料;林业处本身能发挥综合相应以外,还可以保护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卡发某地区的土地资源时,不仅要考虑耕地资源的作用,而且要考虑林地、草地以及其他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一业为主,农林牧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在土地类型多样的山区是如此,就是在类型单

31、一的平原河谷地区也应该是这样,以便充分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生产潜力。具体的措施有以下两个:1、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体系2、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制度二、我国资源总体战略对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和供求趋势,要从宏观的角度提出我国资源战略基本对策。(一)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我国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道路,以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区域资源配置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各种生产活动所需要资源的配置;二是区域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三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取向与资源配置;四是区域参与国际经

32、济活动的资源配置。实行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有效地开发区域内部资源和合理地利用去与外部资源,迅速而稳定地发展区域经济。(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卡法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可理利用和资源的管理与保护。1、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提高生产环节和过程的利用率。大工业生产是资源开发利用要经过许多环节和过程,这些环节和过程在通过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联系起来,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资源在传输中有一定比例的物质和能量损耗。二是:提高资源配比利用率。绝大部分资源利用都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资源配比而成的,通过配比可以改善

33、资源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以达到用量少、功效高的的目的。如混合饲料效果明显优于原粮养殖。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和以一笔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广,它包括资源在整个循环中的综合利用及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自建国以来到1991年,我国回收的废钢铁3.8亿吨,炼出钢2亿吨,相当于鞍钢25年的钢产量,节约铁矿石9亿吨,相当于全国铁框年的产量。同时资源综合利用不仅能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3、加强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仅来自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而且也来自于资源的有效

34、管理与保护。资源管理与保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利用好资源。良好的管理是利用好资源的基础,也是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保护就是为了使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为国民经济提供富有保证的物质来源。我国的资源开发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建设过程走过很大的弯路,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给当前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荒漠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将威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自然资源供求的尖锐矛盾,在寻求保持自然资源长期稳定供给中,一方面要加速矿产资源勘探、增加储量,合理开发利用国内各种资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分享和

35、利用世界资源的能力。主要靠调整对外贸易,保证我国短缺资源的国际供应和广开国际资源进口渠道。(四)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我国是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要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提高全民素质、依靠科学进步。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业资源的生产率和利用率,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采用优良品种等,保证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五)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 针对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国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在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以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模式,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消费。这种体系框架应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