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636201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列女传)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_) (2)遂迁居市旁(_)2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_3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_2. 读文言文,做练习。楚人居

2、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术的书。或作淮南子。诣(y):前往,去到。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穷困潦倒B.掩耳盗铃C.一叶障目D.自欺欺人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

3、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A.目光短浅B.利欲熏心C.贪婪愚蠢D.聪明绝顶4根据这个故事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3.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

4、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n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履者_(2)置之其坐_(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_2用现代

5、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

6、,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会温病卒,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以知询为右统军。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

7、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七年,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立。(选自新五代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状貌奇:认为奇特B.伏剑士欲害之伏:倒下C.绐以不及及:赶得上,追得上D.请斩宗以谢吴人谢:谢罪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杨氏诸子不能容B.及于中途而还C.而吴人颇已归昪D.而吾老矣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

8、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_(2)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_4简要分析李昪为什么能够建立齐国。_5. 文言文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婶。”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朝代)的_。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义。(1)所宝以百数(_)(2)拊掌大笑(_)(3)尾搐入两股间。(_) (4)谬矣(_)3“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的意思是_4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6. 文言文

9、阅读。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及午_至薄暮_是汝家_何不入_2翻译句子。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_愚者审视之,乃悟。_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7.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

10、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选择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填写序号)尝:经历 曾经 辨别滋味 (_)贯:连贯 事例 贯通 (_)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3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从原文中“_”看出。8. 文言文阅读。陆绩怀橘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乎?”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选自三国志(注释)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后被

11、刘备击溃,吐血身亡。令:让,命令。临:在时候。行:走。辞:告别。坠:坠落。是:这。遗(wi):送给。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术令人出橘食之 出:_(2)绩怀三枚 怀:_(3)术奇之 奇:_(4)于九江见袁术 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陆郎作客而怀橘乎?_(2)欲怀而遗母。_3“术奇之”的原因是什么?_4请在下面的横线填人缺少的成分。_拜辞 _坠地9. 文言文阅读。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虛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

12、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注释异日:往时,从前。更羸(gng li):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虚发:只拉弓不放箭。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疮痛也疮:伤。B.先生何以知之知:通“智”,智慧。C.其飞徐而鸣悲徐:缓慢。D.引弓虚发引:拉。2翻译画线的句子。_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与其说更羸箭术高超,倒不如说他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因此才会有如此令人惊叹的表现。B.更羸之所以能虚射下飞鸟,是因为这只鸟旧伤在身,离群单飞,内心惊惶不安。C.更羸对魏王说自己能够引

13、弓虚发射下飞鸟,魏王从一开始就对他的说法和箭术深信不疑。D.从这则文言文中可以得出的一个成语是“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的人。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

14、的。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揠苗( ) 闵其苗( ) 耘苗者( ) 苗则槁矣( )2解释下列字词。揠:闵:槁:寡: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_4第2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_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1.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

15、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3)及其日中如探汤(_)(_)(4)孔子不能决也(_)(5)孰为汝多知乎(_)(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12. 阅读芳草地。书戴嵩画牛片段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16、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一日曝书画(_)(2)处士笑而然之(_)(3)古语有云(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戴嵩)一日曝书画B.(牧童)拊掌大笑C.(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4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

17、释。先自度其足(_)吾忘持度(_)宁信度(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_”同“_”)(2)反归取之(“_”同“_”)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6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14. 文言文阅读。一人留客饭,只豆腐一味,自言:“豆腐是我性命,觉他味不及也。”异日至客家,客记其食性所好,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其人只择鱼肉大啖,客问曰:“汝曰豆腐是性命,今日如何不吃?”客曰:“今见鱼肉,何及性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客记其食性所好:()乃于鱼肉中和豆腐:()其人只择鱼肉大啖:()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今见鱼肉,何及性命?_4这则笑话讽刺了一个怎样的人?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