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347511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一讲 机械运动课件1(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机械运动,山西专用,1. (2016山西11题)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估测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7 dm B. 质量约为500 kg C. 体温约为20 D. 手掌宽约为10 cm 2. (2015山西11题)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 我国国歌演奏一遍的时间约为5 s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C.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 N D. 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 ,D,B,3. (2013山西31题)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_为参照物,飞机 (填“顺”或“逆”)风时更容易起飞。,飞机

2、(飞行员自己),逆,4. (2014山西40题)“圆梦”实践活动小组正在自制测量仪器,下列是他们制成的未标注刻度的半成品,请你任选一项,借助必要的器材为其粗略标注刻度。 A. 用小瓶、细管和煤油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要求:量程0100 ,分度值2 ) B. 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的简易测力计(要求:量程5 N,分度值0.5 N) C. 用纸条制作的卷尺(要求:量程2 m,分度值1 cm) (1)你的选项是 (A或B或C);,C,(2)你标注刻度的过程是 用标准刻度尺紧靠纸条,并与纸条一侧保持平行,在纸条对应标准刻度尺零刻度线位置标出0刻线和数字0;在纸条对应标准刻度尺2_m刻度位置,标出200刻线和数

3、字200;在0刻线和200刻线之间分成200等份,标出各刻线和对应的数字;在自制刻度尺适当的位置标出单位cm。 (导学号57532000),一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_。 (2)单位换算:1 km m,1 m dm, 1 m cm,1 m1 000mm,1 m106 m, 1 m109 nm。 (3)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 。,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000,10,100,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使用时注意 a.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b. 放:测量时,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

4、测边 。 c. 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d. 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 ,还必须注明 。,零刻度线,保持平行,正对,下一位,数值,单位,2.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基本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 。 (2)单位换算 1 h min s。 3. 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是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不同以及不同人的估测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是 避免的,是允许存在的。 错误是由于 或读数粗心造成的,是 避免的。,秒,s,min,h,60,3600,不可,不遵守测量规律,可以,(3)减小误差的方法: 改进测量 ; 选用精密

5、的测量 ; 。,方法,工具,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二、运动的描述 4. 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 5. 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 6.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所选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 的。 正确选择参照物的方法: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情况时,一般是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位置随时间,标准,运动,静止,三、运动的快慢 7.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 。 (2)相同 比较所用的时间。 8. 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6、运动 的物理量。 (2)定义: 和 之比叫速度。,通过的路程,(4)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 。 (5)单位换算1 m/s km/h。,路程,快慢,路程,时间,m/s,km/h,3.6,9. 运动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 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直线,速度,(3)变速运动: 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可以用 粗略地表示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不相等,平均速度,刻度尺,停表,路程,时间,运动,小明,加油机,运动,向后,8,列车(或他自己),40,相对运动,【例1】(2015江西)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

7、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的。 【解析】山向船尾跑去,山与船尾的距离在缩短,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 【答案】船运动,【方法归纳】1. 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相对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2.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需参照物。 (1)如果说物体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与被研究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 (2)如果说物体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只要是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其中之一与被研究物体不同即可。,【变式题

8、1】(2016苏州)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导学号57532001) 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 小明爸爸 C. 地面 D. 自家小车,A,速度的相关计算,【方法归纳】计算速度时应特别注意 (1)各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物体在同一段时间的运动情况,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2)计算平均速度时要将物体运动中途停顿的时间也计算在内。 (3)填入答案时要注意所填数字题中所给的单位是否对应,若不对应,应进行单位换算(1 m/s3.6 km/h)。,【变式题2】已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

9、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甲、图乙所示。 (1)由图甲可知甲小车处于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由图乙可知,乙小车的运动速度 (选填“”、“”或“”)丙小车运动的速度,丙小车运动的速度是1 m/s。 (3)甲小车在02 s内行驶的路程是_ m,08 s内甲、丙小车相距_ m。(导学号57532002),匀速直线运动,8,24,速度与平均速度,【变式题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10、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导学号57532003),C,2. 实验中的测量器材: 。 3. 斜面的坡度较缓(填“缓”或“陡”),好处是 。 4. 金属片的作用 。 5. 实验结论: 。 6. 读距离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停表,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计时,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速度越来越大,7. 误差分析: 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速度偏 。 若小车到达了C点,还没有计时,会使测得速度偏 。,大,小,【例】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

11、A点由静止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_。 (2)小车从斜面A点滑到C点,在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_能增大。,(3)若实验中测得tAB1.6 s,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1)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不是,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