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上传人:软*** 文档编号:16290276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总体城市规划指导思想: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规划范围和期限: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 2010年(近期 2000 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现行总体规 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 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 区称为“南京都市圈” ,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 “南京都市圈” 改称“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范围

2、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南京城市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南京市位于北纬33 31,东经118 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 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 “东南门 户,南北咽喉 ”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 猛虎雄据, 故有“钟山龙蟠, 石城虎踞 ”之说。 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 折向东去; 秦淮、 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二、城市性质南京是著

3、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 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 使,并形成省内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 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三、城市规模1、 人口规模? 全市总人口 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 1000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 2010年为 520 万左右,远景按 870 万左右预留。? 都

4、市发展区总人口 2010 年为 530 万左右,远景按 800 万左右预留。都市发展区城镇 人口 2010年为 450万左右,远景按 740 万左右预留。? 主城人口 2010 年控制在 300 万以内,远景下降到 260 万以内。2、用地规模主城城市建设用地为 243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2010年为 81 平方米,远景为93 平方米。新市区、新城和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按 100 平方米左右安排。四、主城功能布局特征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以明 城墙围合的主体中片(旧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 体现;东、西

5、、南、北四片区要在继续保持原区特色的同时,加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形 成居住就业相对平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片区。西片是主城的重要新区,具有以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为主的新城区的中心功能;居 住与新业相协调的中高档居住区的功能;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主城西部休闲游览功能。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南京市 “十五 ”计划纲要,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调整为:经过“十五 ”和更长的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 心城市。到 201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1)以 “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基本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 开放和科技进步

6、为动力,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到2005 年,城市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人民生活达到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 5 年 内,力争实现郊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 2000 年基础上翻一翻。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 “二、 三、一 ”型向 “三、二、一 ”型的战略转变。( 2)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201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我国重 要的教育基地、科技中心和创新基地,重要的外贸口岸和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 信息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性影响进一步扩大。(3)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南京经济国际化步伐,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长 远奋斗目标,

7、促进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 列。六、城市环境景观特色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南京山 水城林交融、古今文化荟萃、园林环境、宜人空间尺度特色的景观环境。(1)山与水 南京依山傍水而建,山取 “虎踞龙盘 ”之势,水以江、河、湖成网,在长江,钟山的宏伟 气势中,引入弯曲绕的秦淮河,以悠静的玄武湖、莫愁湖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空间。( 2)城与林 都城布局与自然山水结合,以明城墙保护为中心的绿化系统、水系、步行系统的建设必 将保持与强化城林的空间特色。(3)路与树 由于南京冬寒夏热的特点,树种系以落叶树为主,夏季成荫快,

8、因此南京的绿不是以草坪见长,而是以 “绿色隧道林荫道)和 “林 ”为特色。主要规划调整内容:一、城市性质:对国务院批准的现行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城市的性质: 著名古都、 江苏省省会、 长江下游 重要的中心城市不做调整。二、城市发展目标:本次规划在对南京未来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分析以及南京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应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三、城市发展布局:本次规划调整延续现行总体规划把都市发展区作为南京城市化重点推进的地区和拉开城市 发展框架的主要空间,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

9、调整和深化:1 、都市发展区范围稍作调整。调整后的都市发展区总面积为 2947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 面积的 45%。2 、进一步优化了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提出“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 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 。一是强调多中心的规划思路,提出除主城外,在三个新市区要培育次区域中心,形成多 核区域中心格局;二是明确提出开敞式的空间格局,以有利于把南京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使南京在城 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将城镇发展空间融于绿色自然山水之中,在更大的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延续 南京城市“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空间特色。( 1)更加强调都市发展区内绿色开敞空间比例。规定在都市

10、发展区内保持不小于75%的绿色开敞空间,同时林木覆盖率不小于40%。)(2)更加强调生态系统中的廊道作用。根据南京常年主导风向,结合都市发展区自然地形地貌特点,规划提出重点保护与控制的三条生态廊道:东北一西南方向:灵岩山T八卦洲 T长江廊道;东南一西北方向:汤山T青龙山T紫金山廊道;云台山T牛首祖堂山T老山廊 道。规划增加了大型近郊公园的思路。形成牛首 - 祖堂山、青龙山 - 汤山、栖霞山、老山、灵 岩山等大型近郊公园。( 3)增加了对生态空间的硬性规定。为保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本次规划明确了生态绿地的规划控制要求。对八卦洲、江心洲、生态廊道、隔离绿带、沿河 和重要公路的

11、带状绿地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三是完善了城镇布局结构。 现行总体规划提出的南京都市圈城镇结构为 “主城和 12 个外 围城镇”。为突出发展重点, 本次调整将都市发展区内城镇结构调整为 “主城新市区新城” , 确定了东山、仙西和江北三个新市区。在现行规划外围城镇的基础上,将发展缓慢、发展后 劲不足的西善桥调整为重点城镇,去掉了位于主城上风向和生态廊道内的沧波门;为给未来 发展留有余地,增加玉带和桥林作为新城发展备用空间。四是对城镇职能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具弹性。尤其是对主城的功能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 求,更加注重主城新区开发、综合功能提升和环境、交通、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 1)调整了主城发展重点。

12、 本次规划调整提出主城发展的重点是: 积极推进新区开发, 提高旧城改造质量;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高主城综合功能;完善提高第三产业,适度发展 都市工业;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保障能力; 强调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发扬古都特色。( 2)优化了主城空间结构。 本次规划调整在现行主城规划五片结构的基础上, 对中片 也就是旧城要强调环境品质的提高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其它外围东、西、南、北四片在 现行规划职能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增加就业岗位,更强调形成居住和就业相对平衡,强调形 成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社区,以减少对旧城的依赖,缓解新旧区之间交通瓶颈的压力。(3)优

13、化主城用地结构。 本次规划针对主城用地现状, 提出大力增加绿化用地、 公共设 施用地和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同时,为适应人口增长的实际需要,增加一定的居住用地;为 保证一定的工业就业岗位,规划提出可适当增加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高科技工业。(4)更加重视主城的绿地建设。 本次规划提出主城要强调两项绿地建设, 即结构性绿地 和便民型绿地的建设。 结构性绿地以钟山、 雨花台、 幕府山风景区及滨江风光带四片为主体。 增加便民型绿地,保证 80%以上的居民在 10 分钟内能够便捷地达到一块公共绿地。(5)增加了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要求。本次规划提出要保持和发扬山、水、城、林融为 一体的空间特色和著名古都的文化

14、内涵,进一步强化南京城市空间特色。重点是以“显山露 水”为原则,逐步拆除山前、水边、历史资源旁的简屋棚房,增加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向城 市的开敞度; 以滨江 / 河绿带和道路轴线串联星罗棋布的景观资源,着力塑造滨江、 滨河、 滨湖景观带;塑造出入口景观,保护主要观景点的视线走廊。3 、本次规划调整提出了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经过补充和充实后,南京市域城镇形成主城新市区一新城一重点城镇一一般城镇五级大中小级配合理的等级结构。调整后的各级城镇有:(1)主城:(2) 新市区:包括东山、仙西、江北3个新市区。(3) 新城:包括大厂、新尧、板桥、龙潭、雄洲、永阳、淳溪7个新城,预留玉带、桥 林为新城备用发展空

15、间。(4)重点城镇:包括栖霞、八卦洲、西善桥、汤山、汤泉、禄口、湖熟、竹镇、八百、东屏、白马、漆桥、桠溪等13个重点城镇。(5 )其他城镇为一般城镇。从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和具有 足够的弹性角度,本次规划调整在依据国际和国家权威 部门对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和南京城市人口发展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远景南京全市总人口按1000万预留,规划远景按 87%城市化水平和 870万左右城镇 人口进行规划安排。对于主城人口,则根据实际情况作 了较大调整,2010年控制在300万以内,远景下降到 260万。4、 城市规模:总体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城市规划区(市域)-都市圈-主城。南京

16、城市 规划区的总面积为 651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2000年为600万左右,2010年680万左右; 其中城镇人口 2000年为340-360万,2010年为460-480万。南京市都市圈的总面积约 2753平方公里,都市圈总人口 2000年为430万左右,2010年为50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2000年为310-320万,2010年为390-400万。其中:主城人口 2000年200万左右,2010年210万左右;外围城镇 2000年110-120万,2010年160-170 万,建制镇2000年10万左右,2010年30万左右。都市圈外的在城、淳溪城镇人口2000年合计10万左右,2

17、010年合计20万左右;其它建制镇城镇总人口2000年20万左右,2010年40万左右。5、本次总体规划调整还结合形势和要求的变化对部分专项规划进行了更新调整。按照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次总体规划调整专项规划部分,侧重重大格局的确定;更深入的专业和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根据总体规划的原则,由各专业部门和规划部门合作深化完成。对区域大交通, 规划提出要增加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 把禄口机场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共 享的国际机场、把南京港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内河大港、积极建设和发展输气、油管道,巩固 和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具体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增加宁西、宁连、宁宣铁

18、 路;增加江北铁路客运站;增加宁淮、宁徐(蚌、滁) 、宁巢、浦(口)仪(征) 、沿江等高 速公路。对南京都市圈和市域交通, 提出了按 “一小时交通圈” 的要求, 重点突出公交化的快速轨 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对都市发展区交通, 提出了要适应都市发展区城镇空间的布局, 突出公共交通引导新市区、 新城开发,形成以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道路为骨架的高效、安全、舒适的都市发展区综合交 通体系。对主城交通,提出了“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 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以快速路和主干道网为骨架,结构和功能合理的道路 网体系和供求相对平衡的停车设施;形成高效率的

19、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体系”的发展目标。 对快速路系统,明确了“井字加外环”总体格局。主干道网由“经五纬八”调整为“经六纬 九”。重点增加次干道和支路网密度。 提出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 在优先发 展轨道交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面公共交通。针对新世纪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挑战,提出要 着力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仍然是本次规划调整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按照建设部最近出台 的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新要求,分别完善了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 物古迹三个层次的规划内容。 具体规划内容请见本网站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专版。6 、本次总体规划调整还提出

20、了 2010 年城市发展策略。 本次规划调整尝试突破现行总体规划对十年规划较偏重于建设项目安排的不足,用“问 题型”的规划方法,在分析未来十年城市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 划策略,以增加规划的宏观指导性以及可操作性。 规划认为未来 10 年南京城市发展将面临的 主要趋势和问题有六大方面: ( 1)主城人地矛盾进一步突出,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已成为当 务之急;( 2)有序疏散旧城人口、提高新区建设水平将成为摆在主城面前的主要问题;( 3)提高郊县城市化水平,促进郊县经济发展将成为市域工作的重点;( 4)主城交通矛盾进一步突出,城市交通未来 10 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5)市民

21、对加快环境建设、 注重历史保护和城 市特色塑造的要求和呼声将越来越高; ( 6)提高南京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区域影响力,应成为今后十年城市发展的根本。 针对上述趋势和问题, 规划相应提出了 2010 年的六大发展策略是: (1)进一步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重点培育三个新市区。(2)有效控制主城人口增长,优化完善主城功能结构。( 3)实施城镇集中发展策略, 推进郊县城市化进程。 规划提出未来应实施集中发展 策略,重点建设县城和重点城镇。(4)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继续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建设。( 5)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塑造。(6)加强区域服务职能,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和区域竞争力。7 、关于城市规划实施,本次规划调整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的建议。 (1)建议实施近期建设行动计划制度,加强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2)坚持和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保证城市规划实施。(3)实施积极的产业和人口政策。(4)适时调整行政区划。(5)深化规划改革,加强规划立法,提高规划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