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28287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高传染病疫情分析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纲,全国疫情概况 我省疫情概况 我省上半年发病概况 传染病控制的策略 存在的问题 几点体会与建议,传染病防治工作是疾病控制机构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搞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保护大众健康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天职。而传染病疫情信息,能为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最重要、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关注传染病疫情信息,在及时、准确获取疫情信息的同时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从中找出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从各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遇到的公

2、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疾病控制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我想在对全国、我省传染病疫情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谈一谈传染病控制的一些策略。同时,根据日常对市县防疫站了解的情况,在这里与大家一块分析一下我省一些防疫站或疾控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一、全国疫情概况,1984-200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经性与血传播,呼吸,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中国19651995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数构成(%),全国发病数居前10位的传染病,肝 炎,法定传染病首位,90年代年平均报告发病100万例,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247 根据病毒性肝炎漏报调查,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比报告高58倍,急性肝

3、炎病人中,50甲型,25乙型,5丙型,10戊型,其余未分型 我国现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1992年流调结果推测有丙型肝炎感染人数3840万人 现患慢性肝病病人2000万,每年死于肝病30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乙肝发病率分布,乙肝发病率全国达43/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麻疹发病率分布,1985-2001年报告HIV/AIDS病例地理分布,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0-10000 10000,No. of HIV infection,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紧急对策的公共卫生事件

4、 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 食品安全与中毒事件日益突出 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 经济落后相关问题 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地方病 人口老年化与慢性病问题 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环境与职业危害依然严重 精神疾病现患人数众多 伤害已成为主要死因之一,1975年以来新发现的传染病,1975细小病毒 B19 1976隐孢子虫 埃博拉, 军团菌肺炎 汉坦病毒 空肠弯曲菌 1980HTLV-1 1981 葡萄球菌毒素 1982 E. coli O157, HTLV-2, 螺旋体 1983 HIV virus, 幽门螺旋菌 1988 戊型肝炎 1989 丙型肝炎,1990 Encephalitozzon hell

5、em(脑炎) 1992 霍乱 O139 1992 Bartonella henselae(巴尔通氏体) 1993 Sabia virus(出血热) 1995 庚肝 1995 人类疱疹病毒 1996 疯牛病 禽流感 尼帕病毒、禽流感、其他新病毒 2003 SARS,二、我省疫情概况,1965-2002年陕西省传染病总发病率变化趋势,陕西19802000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数构成(%),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虫媒及自然疫源,2002年陕西省及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传染病发病率比较,2000-2002年陕西省及全国部分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单位:1/10万,陕西省发病数居前十位的传染病,我省

6、近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关注(抓疫情管理),关注(报告滑坡),关注(计划免疫),20002002年麻疹暴发情况,旬阳2,40,陕西省2000年麻疹爆发流行地理分布,绥德县2起 104例(98.4%),紫阳县3起 136例 (95.7%),宝塔区1起 31例(99.7%),全省麻疹暴发31起, 累及20县区,实验 室确诊3起(9.7%),商州市1起19例,旬阳2,40,留坝1起25例,旬邑1起18例,旬阳2起 40例 (99.3%),府谷县 278例,绥德县52例,王益区 2次,85例,长武县 20例,华县 41例,经阳县 2次,60例,汉宾取 2次,92例,汉阴县 2次,93例,石泉县 43例

7、,紫阳县 20例,岚皋县 40例,商州区 23例,丹凤县 54例,吴堡县 34例,陕西省2001年麻疹爆发流行地理分布,君宜 20,兴平 52例,平利 47例,渭城 18例,蒲城 40例,白水 89例,韩城 24例,陕西省2002年麻疹爆发流行地理分布,我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形势严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食物中毒事件成倍增加 环境污染事故不断 意外伤害、自杀率较高 公共卫生的基础薄弱 恐怖事件时有发生 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不断,我省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发病水平;在西北五省中发病率最低,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病率相对较高;存在的其他公共卫生问题也很多,提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

8、,提示,三、上半年我省发病概况,发病概况(1-6月),发生病种:乙类20种 (无鼠疫、霍乱、脊灰、白喉、登革热、钩体病) 发病总数: 42868例 发 病 率: 118.00/10万 死亡总数: 70人 死 亡 率: 0.19/10万 病 死 率: 0.16,发 病 概 况,发病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26.70% 死亡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24.07% 病死率与去年同期比:下降 5.88%,发 病 概 况,发病数前五位疾病: 肝 炎 : 23807 例(56) 肺 结 核 : 8796 例(21) 痢 疾 : 4676 例(11) 麻 疹 : 3079 例(7) 淋 病 : 882 例(2) 五种

9、疾病合计占发病总数:96%。,发 病 概 况,死亡数前五位的病种: 肝炎(34)、肺结核(14)、新破(6)、麻疹(4)、流脑、痢疾(3),占死亡总数的91.43% 病死率前五位的病种: 狂犬病(100.00)、新破(17.65)乙脑(7.14)、流脑(3.45)、猩红热(0.14),与去年同期相比 发病数上升的病种: 6种 肝炎、麻疹、百日咳、流脑、新破、肺结核 发病数下降的病种: 11种 痢疾、伤寒、艾滋病、淋病、猩红热、出血热、布病、炭疽、斑疹伤寒、乙型脑炎、疟疾、 发病数持平的病种:1种 梅毒 狂犬病、黑热病今年同期发病,去年无发病,发 病 概 况,提示,我省今年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非典

10、型肺炎 我省SARS临床诊断病例12例,占全国总临床诊断病例的0.23%,我省SARS临床诊断病例有10例来自北京和广东10例,占75%。,有二代SARS临床诊断病例发生,呈现出家庭聚集性,出现医院内感染,有1名医生因治疗SARS临床诊断病例患者密切接触引起感染。 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84%),发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82岁。,今冬明春各级疾控、防疫机构防非重点工作,8月底各市要将防非方案报卫生厅 8月底各市要成立防非流调体系,作好应急准备 9月底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 9月底以前各市县组织模拟演练 10月15日前省疾控中心完成培训工作,麻疹,1-6月报告发病3079

11、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为8.48/10万。与去年比同期上升36.00%,发病率位居第四位。 病例主要发生在0-15岁间,0-6岁1488例, 7-14岁1151例,15岁以上440例。 2003年1-6月全省发生数十起麻疹暴发疫情,总共的暴发病例数为407例(专报系统数据),陕西省2003年16月麻疹爆发地理分布,全省暴发波及 30县,大于 10例16县,报告发病的有11个地市100多个县区,各市麻疹发病数如下图所示:,各月均有报告发病,5月为发病高峰,与去年同期比4-6月发病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如下图所示:,从整体情况看,我省麻疹高发地区为榆林市;麻疹高发年龄组为小年龄组;发病4-5月最高;

12、麻疹病例中疫苗接种率仅为31%,1岁组病例接种率为29.00%,7岁组病例接种率为53.00%。,采取的防治措施,1)加强常规计划免疫工作,保证冷链运转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率。2)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的畅通。3) 加强主动监测、疫情分析和预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4)加强市级实验室的确诊工作,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确诊水平。,甲型肝炎 全省前半年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23807例,死亡34例,发病率为65.58/10万,报告发病与去年同期比上升44.09%。其中甲肝累计发病1963例,发病率为5.40/10万,报告发病与去年同期比上升83

13、.29%。,自2月份开始全省甲肝发病逐月上升,5月达到高峰;其中西安市2-6月报告发病分别占全省发病的13.46%、41.00%、43.46%、59.59%、20.47%,与去年同期相比, 2-6月报告发病数分别上升110.00%、262.96%、724.00%、1640.00%、364.71%。,地区分布如下图:,针对甲肝疫情在西安市的发病情况,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隔离治疗患者、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消毒等措施,遏制了疫情的发生与发展。,乙脑,1-6月报告发病14例。我省乙脑发病高峰在7、8、9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西安北郊蚊虫密度及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蚊虫密度来看

14、,室内成虫平均密度只人小时,外环境成虫密度为只人小时(全国爱卫会诱蚊标准仅为分钟不超过只),在乙脑流行季节将对人构成严重威胁。陕南以安康为代表、关中以澄城为代表,进行了乙脑病毒感染率监测:分别采集七个月龄的幼龄猪血50份和54份,对其进行了乙脑病毒感染率检测。安康幼猪乙脑病毒感染率高达90.00%,而澄城幼猪乙脑病毒感染率为38.89%。,根据调查结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2003年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预测” 从蚊虫密度监测结果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我省今年由于雨水偏多,蚊虫密度大,尤其是传播乙脑病毒的三带喙库蚊室内密度达到18.67只/人.小时,乙脑传播媒介活跃。安康市幼猪乙脑病

15、毒感染率高达90.00%,表明我省陕南今年乙脑传染源带毒率高,对人威胁大。另外,由于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四、五月份全力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影响了乙脑疫苗的有效接种,主动预防受到影响。基于以上传播因素分析,预计我省今年乙脑发病人数可能在500例左右。,四、传染病控制的策略,现场调查的原则,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 染 源 传 播 途 径 易 感 人 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气温、雨量) 地理 土壤 动植物 社会因素 生产、生活条件 卫生服务设施 风俗文化宗教 社会安定、动荡 对三个环节的影响,控制策略,在流行早期或尚未发生疫情但受到严重威胁时,措施必须特别严厉,宁可做过一

16、点,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疏漏 在整个疫情控制工作中,总体来说还是要高树科学防治的大旗,要随着防治工作的进展不断总结,不断修正所采取的措施。 例:学校是否停课严格消毒、严密隔离、密切观察、暂不停课;时时通风、夜夜消毒;工厂是否停工 加强监测工作,首发病人、疑似病人很重要 在突出重点措施的同时,要强调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的作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策略,预防为主、采取以抓关键环节为主的综合措施 针对传染源为主(隔离病人,鼠疫) 针对传播途径为主(改水改厕、饮食卫生、消毒、通风等) 针对易感人群为主(接种,讲卫生、增强体质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干预)三环节,现场调查组的组成,根据事件发生情况,一般有

17、下列人员组成现场调查组: 卫生行政人员政府官员 对事件性质的判定、信息支持、控制策略的制定。 临床救治专业人员 患者的分拣与处理原则的制定,健康危害程度的判定。 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 现场调查方案制定、原因分析、控制措施制定 鉴定检测专业人员 现场样本采集、毒物鉴定分析 调查组由卫生行政人员政府官员或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各类专业人员的现场工作。,现场调查的原则,快速 做好个人防护 设计合理且易于填写的调查表 完成每项调查指标 采样规范及时,进行病原、抗体检测 尽快书写流调报告,现场调查任务,1了解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 2 对关键环节的核实 3 制定调查方案 4 编制现场调查表格 5

18、 组织与培训调查员 6 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 7 调查资料汇总、分析 8 线索的筛选判定 9 调查、符合 10确定危害源种类、数量及潜在的危害程度,样本采集的原则,可供采集的样品有现场样品(环境、食品、化学品及其它用品等)及患者的生物材料(血、尿、胃内容物、组织)。 采样时机可以选在事发现场救助时、医院抢救和治疗时、甚至在病人恢复时,某些中毒甚至可在事件发生后数十天仍有可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样品。 现场遗留的食物、化学品、盛装的容器是首先应采集的样品,此外还应考虑采集空气、水和土壤样品。,未知原因事件中样本采集,对事件的种类难以肯定,就应采集与事件可能有关的所有样品,此外,还应注意采样要有代表性,采

19、样容器和采样工具的材质不能干扰测定; 采样操作要防止污染;采集足够的样品量;样品运输和保存中要确保不发生降解和变质。 对那些可能有环境和生物本底的毒物,要采集对照样品。 样品要尽快送检。采样容器以清洁的玻璃器皿为佳, 还可用无颜色的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容器,切勿使用金属或陶土器皿, 样品应密封,并贴上载明样品名称、来源、数量、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对样品的处理等信息的标签。,样品的保存和运输,采得的样品应低温保存,以减缓样品的降解和变质,并应尽快分析测定。样品一般在2下可保存2周,在-20下可保存2月,玻璃器皿在冷冻或化冻时可能会冻裂,应放在塑料袋或烧杯内。 样品运输前应在低温下冷冻数小时,然

20、后移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并放入冰块或干冰。,五、存在的问题,组织管理方面问题,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太少; 基础条件差,整体布局不合理; 检验设备落后,实验室布局不合规范; 管理的理念陈旧,缺乏激情; 经费不足,工作无法开展; 机构改革后,思想波动,定位不准,业务管理方面问题,缺乏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 基础网络在乡、村级有断裂现象,网底建设迫在眉睫;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开展不力; 疫情不报现象存在,漏报、迟报严重; 信息化程度不高,业务信息不畅; 缺乏业务人员长期培训计划,不重视人才; 实验室未通过计量认证,实验数据不合法; 缺乏质量保证体系,业务开展不力; 基层医生传染病知识掌握不够,误诊

21、率高,六、几点体会与建议,体会1-领导重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疾病控制工作的前提。 目前,因为SARS疫情,国家已认识到疾控工作的重要, 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各级领导的意识,加强各级疾控机构的基础建设。这里强调的是各级领导要逐步淡化疫情升降与工作成绩的关系,不能按发病率的高低,作为评价疾病预防好坏的指标。,体会2-重视疫情,疫情不但是卫生信息,而且是卫生资源 疫情不仅是表面资料,而是由众多个案组成 疫情是探寻突发、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 现存疫情资料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却是现存最完整,最丰富的疫情资料,也是其他资料所不能替代的,体会3-预警机制,传染病形势严峻,建立长效预警机制非常重要。 我

22、们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与本地特点相适应的疫情预警机制,提高疾病控制能力,提高我们机构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体会4-技术支撑,良好的检验设备和优秀的业务人员是疾控中心发挥其技术支撑的关键。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检验设备的购置,设备是疾控机构的心脏,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上级指导下级的作用。严格人员准入制度,保障正常业务的开展。,体会5-科学严谨,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深入现场最好,第一手资料最珍贵,现场的感受最重要。 实验室检验工作安排要科学合理,做好重复实验的准备;做好留样,以备复检;对检验结果一定要认真分析,

23、相信结果。,建议,1、各地要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快疾控机构的基础建设速度,保证施工质量,规范实验室建设装修标准 2、各地要参照国家、省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起草当地的处理预案 3、各市县要分析当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制订中长期规划,使疾控工作目标明确,建议,4、针对重点传染病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定期向政府汇报,争取对疾控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5、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严把进人关 6、加快乡镇级和各级医疗机构运行国家疾病报告系统联网工作,建议,7、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突发事件应对演练,提高应急水平 8、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内部质控体系,提高检验水平 9、注重信息搜集,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10、加强疾控机构的宣传,不断扩大影响,提高社会知名度,几个重要的技术网站,卫生部 国家CDC 省卫生厅 省CDC ,祝愿:,报好疫情 控制疫情 发展好疾控队伍 做好基础建设 再上一个新台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