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6254588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寻寨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诺贝尔奖举世瞩目,而诺贝尔创立的“互译法”却鲜(xin)为人知。B、有些人总认为矜持、含蓄才是美德,但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直截(ji)了当的沟通更为重要。C、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以身徇(xn)职,引发倾城之痛,该市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D、心理学家认为,小亮如果能直接渲(xun)泄自己压抑的感情,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2.填空:(3分)(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2)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两个。 (人名)曾说过:“ ,

2、 。” (人名)曾说过:“ ,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2分)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封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易( ) 错( ) 广( ) 虽( )4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人的一组关联词语,最恰当一项是(2分)( )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根本不读书 不喜欢读书, , 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

3、的道理。A如果 甚至 那么 无论 因为 B如果 甚至 可是 虽然 既然C如果 或者 那么 无论 因为 D只要 就 那么 以至 由于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4分)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庆元旦”文娱活动。该通知公布后,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人说:“学习这么紧张,花时间搞活动,太划不来了。”(1)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驳斥对活动持异议者的话 。(1分)(2)晚会中有一个节目是关于说错话写错字而闹笑话的相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为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设计一句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1分)(3)活动后某同学就此为校报写了一则消息,但画线处都有语病

4、,请你为他改正。(2分)为了活泼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值2007年元旦来临之际,我们九(3)班组织了“庆元旦”文艺晚会。晚会十分成功,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朗诵、相声、小品、合唱等。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全班热烈的喝彩声,有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在晚会上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让大家对他们刮目相看。晚会之后,立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北京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1日就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等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介绍说,2006中国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

5、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李立国介绍说,2006年,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二、阅读与理解(一)诗词欣赏(4分)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6、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上片中词人因今追昔,借景抒情,请你揣摩一下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1题。(9分)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

7、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注:镇戎军,地名。縻(m),束缚。少选,一会儿。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徒縻军 (2)玮不答,使人候 (3)玮又使人谕之 (4)人气亦阑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整众而归/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B其下忧之/吾以此取之C乃止以待之/故为贪利以诱之 D不若弃之/若小憩,则足

8、痹不能立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歇定可相驰矣。(2)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11、两军对峙时,曹玮让人告诉敌军“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对方面色“欣然”,请你琢磨一下:对方心里会怎么想?曹玮心里又是怎么想?(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10分)拐杖(1)楼道的转角处,有一根乌黑的拐杖。它的手柄已被磨亮了,而下端则绑着一团橡胶。不看它则已这一看我便觉得熟悉。它不就是楼上那位瘸腿的老太太的吗?听说她已经在前几天去世了。(2)想来老太太和我也做了两年的邻居了。她住四楼,我住三楼,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3)两年前,我搬进这幢房子时,

9、就听说四楼住着一位瘸腿的老人,她没有儿女,而我唯一一次跟她的交往是在半年前。那天,我下班较早,刚要开门,却听见上面在叫:“三楼的大姐,请帮我一下!”(4)我寻声走向四楼,看见一位瘸腿的老太太扶着栏杆喘气一一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老人,她虽然残废且病弱但浑身却干干净净的,我问道:“大娘,是您在叫我吗?”(5)她看我走近了,说:“大姐,我想请你帮我把拐杖拿到巷口去修一下,好吗?”说着她递给我十元钱又指了指地上的拐杖。(6)我拿着拐杖看了看问:“大娘,拐杖没有坏,怎么修呢?”(7)老人笑了,说:“瞧我这记性!我忘了告诉你了,大姐,请你叫那位修鞋的师傅在拐杖下面绑上一团橡胶就行了。我原来绑-的掉了。”(8

10、)听了这话,我才明白,原来老人怕拐杖磨损太快了。老人真吝啬!我心里想着,也没说什么就帮她拿去修了。(9)今天睹物,不禁恩人,却物是人非了。(10)我打开门,收拾好一切就睡觉了。(11)“咚咚咚咚”楼上好像有许多人在跳,弄出很大的响声来。看来是楼上的新住户在开舞会了。我用被子梧了头,那些可恶的声音还是穿过被子侵袭我的鼓膜,越睡越清醒越清醒越烦躁。我怀念起以前的安宁来,怀念起那位已经去世了的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我忍不住叹道:吝啬的老人啊!你的拐杖还没有磨损多少呢!橡胶还在。(12)“老人真的吝啬吗?”我忽有所悟地自问:“我不是从来没听见过拐杖敲楼板的声音吗?不正是因为那团绑在拐杖上的橡胶给了我安宁

11、吗?”(13)我的心被一种暖暖的东西充实着,老人比谁都慷慨啊!(14)楼上的声音更大了,我觉得好像连我屋里的东西都在抖动!我睡意全无了!该怎么办呢?“拐杖!”我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我披衣下床,到楼梯转角处拿了那根拐杖向楼上走去。(15)我按了半天的门铃,终于有人开门了。果然如我所料,屋内有一群时髦的男女随着火热的音乐在卖力地舞着。见我来了,都向这边望着。(16)“请问你找谁?”开门的姑娘问我。(17)“我是送拐杖来的!”我扬了扬手中的拐杖,说,“瞧,就是这根拐杖。对了,原来这里不是住着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大娘吗?这是她的拐杖!”(18)“哦,她是我的姨妈,已经去世了。这房子现在是我的了!”她

12、斜了斜漂亮的大眼睛说:“这拐杖是我扔了的!”(19)听她的口气,有些怪我多管闲事了,我并不理会她话中的弦外之意,说:“老大娘真好!可怎么就去世了呢?她自己行动不方便,还替别人作想。你瞧,这拐杖的下端还绑着团橡胶,她是怕自己拄拐杖的声音吵得楼下的邻居不安宁啊!老人真好!”(20)那个姑娘美丽的脸慢慢变严肃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她从我手里接过了拐杖,说:“谢谢!”(21)我道了声“打扰”就回家了。楼上的噪音消失了。拐杖又给了我一夜安宁。(22)以后,楼上再也没有什么噪音了。老太太在世时,她庇护着我,使我得到了安宁。而现在她的拐杖又庇护着我。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也许,这些朴实的东

13、西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爱”。 选自小小说选刊精华本18围绕拐杖,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分)19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20第(8)段中说“老人真吝啬”,第(13)段中却说“老人比谁都慷慨”,对此,该如何理解?(2分)21小说结尾处写道:“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22这篇小说以“拐杖”为题,你觉得好在哪里?(2分)(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720题。(9分)抗生素是现在家庭的常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

14、许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的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的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认识都不正确。 抗生素药物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乱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结果将导致“抗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类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千万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因为服药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从而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 17、根据文意,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治感冒?(2分)

15、18、文中“抗药性”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为什么“在细菌感染后,尚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也不要擅自吃抗生素”?(3分) 20、请拟一个能概括上文中心的标题。(2分)(五)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12分) 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口口口口不行,口口口口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

16、。许多人读书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

17、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 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

18、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1、根据第段有关内容,在第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是 、 。(四字短语)(2分)2、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3、第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 。(2分)4、第段中写欧阳修写文成功的关键是 ,写诗失败的原因是 ,画线句(b)的意思是 。(2分)5

19、、根据第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书非借不能读也C尽信书不如无书 D思而不学则殆6、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就要认真读书。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模仿,更要创新,要培养创造力。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说理清楚,逻辑性强。D作者在议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三、表达交流(60分)25、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如果你勤勉向上,难免会有人指责你别有用心,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勤勉向上;如果你已功成名就,难免会有人嫉妒,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力争成

20、功。我们做人不能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而畏首畏尾,坐失良机,而应该胸怀大志,勤勉向上,力争成功。请以“不管怎样,还是应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1、B 2.略3、(4分,每小题1分) 交换“错”通“措”,放置扩充 即使4、(2分)C5(1)略。(2分) (2)略。(2分)(3)将“活泼”改为“丰富” 删去“合唱” 在“立即”前添“同学们”(3分)6、去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致死3186人,损失2528亿元。(答“去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得2分,“致死

21、3186人”“ 损失2528亿元”各1分)7、(1)对去年一次欢聚的回忆,想到时光的流逝,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等.(2分)(2)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2分)8、(1)只是(2)侦察(3)告诉(4)残,尽 (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9、C(3分)10、(1)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2)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4分,每小题2分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相驰”“比”“几”译错酌情扣分)11、对方的想法:连赶了上百里路,确实疲乏了,这样正好。呵呵,这个曹玮,人称善于用兵,看来也是浪得虚名啊!曹玮的想法: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22、。(答此句译文亦可)(4分)18(2分,每点1分)(1)老太太要我帮她修拐杖。 (2)我用老太太的拐杖使楼上恢复了宁静。19(2分)两个“无声无息”既写出了老太太给人的突出印象(1分),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引出下文与老人交往的旧事,并与老太太死后楼上的喧闹构成对比。(1分) 20(3分)说老太太吝啬是因为对孝太太修拐杖的行为不理解,以为她不舍得拐杖磨损(1分);说她慷慨是因为理解了老人在拐杖下面绑橡胶的用意,老太太对他人的关爱是无私、慷慨的。(1分)这样前后形成对比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也使情节更曲折生动。(1分)21(2分)此题答案开放可以从细节体现品质、要关爱他人等角度入手,言之有理且语句通顺

23、简洁即可。22(2分)(1)是情节发展(行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拐杖”展开情节,条理清晰;(1分) (2)暗示对他人的关爱也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拐杖”。(1分)(四)17、因为抗生素类药物是抗菌药物,不能抗感冒病毒。或抗生素对付的是细菌而不是病毒感染,而感冒属于病毒感染。18、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加速体内耐药菌的增长,使此类药物在人体内不能正常发挥(对抗细菌的)效力。19、答案要点:因为不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就不能科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20、参考答案:不可随便使用(或不可乱用)抗生素。(必须)科学使用抗生素。(五)1、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 2、总结上文,统领下文。3、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的基础上4、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5、C 6、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