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1973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69.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工作规范化》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麻醉工作正规化 -从基本做起,“一个麻醉医生的成败,不是看你做成了多少麻醉,而是看你出了多少可以避免的意外。”,No Surprises = 安全,不出差错 十个隐患造成一个差错, 十个差错形成一个纠纷。 麻醉的好坏,不是看成功之时,而是看不成功之时。,美国航班一定是要根据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制定的 Protocol 逐一过关,check,cross check 后,飞机才开始滑行。任何一个报警灯亮,都要向 FAA 报告,待 FAA 发话后才能起飞。一旦 Protocol 被破坏,为事故留下隐患。 “一个航空公司的好坏,不是看它成功多少,而是看它失事多少。” 做麻醉就如同开飞机,不能心里无

2、数,每天在最后庆幸自己过了关,要在事先就要严格按照 Protocol 操作,没有任何冒险的余地。,医学中的 Protocol 就是标准化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心肺复苏,什么时候按什么频率心外按压,什么时候通气,除颤,什么时候给什么药,都有明确规定,一方面是使抢救工作规范化,以免遗漏,另一方面也是要防止错误发生,在法律上站不住脚。 住院医生的训练,也是一个广义的 protocol,看似机械,但可以保证水平一致。 精深理论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搞好基本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麻醉前 1、择期全麻病人不测体重。 2、术前不检查麻醉机,麻醉药等,没有换钠石灰,气管导管、呼吸囊没有准备好,起码的监测和抢救用

3、具不是触手可及。术中病情有变,手忙脚乱。 3、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假牙、饰物等贵重物品未先脱下交家属 4、插管前吸痰管不准备,肥胖病人不备口咽通气道 5、没检查喉镜,使用时候发现没电或灯泡破损。 6、全麻插管诱导前,不跟患者交代关于气管导管的事;不喜欢跟病人交流,遇到比较“烦”的病人干脆使用镇静剂。 7、患者入室后,有时为省事只接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心电图不接。 8、对危重、复杂病人没有麻醉预案,也没有在科内讨论。 9、有时候为了满足外科医生的要求,一再违背原则。,一、麻醉医生常见不规范,麻醉中 1、无菌观念不强,表现在: (1)插管过程中,把气管导管从无菌包装中拿出放置患者的头一侧。插管不戴手套,

4、直接用手接触气管导管前端。 (2)使用完三通后经常不用“帽子”“盖”好。 (3)全麻拔管前的吸痰,在病人嘴里吸了几下,然后就往气管导管里放。 (4)做有创操作前经常都是不洗手的。 (5)单肺通气时候左右吸痰管不分开,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也不消毒。 (6)三通加药不回抽,莫非氏管加药不用酒精或碘棉签消毒。 (7)抽药安瓿不消毒。,2、用弃安瓿和注射器不及时清理归类,而乱扔乱放。用完了的安瓿未保留至手术结束。 3、不论那种麻醉都不进行术前吸氧去氮,甚至有时术中也不吸氧。 4、全麻诱导时不等药效出来就行气管插管。插管前不常规试气管导管的套囊是否漏气。 5、全身麻醉病人在诱导气管插管后不常规听诊双肺呼吸音

5、及对称性。 6、术中关掉监护的报警音。 7、硬膜外阻滞用空气试负压而不是用生理盐水。 8、椎管内麻醉有平面后,注射维持量时不先回抽。 9、头面部手术时不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全麻病人眼睛没有完全闭上,不做任何处理,不保护病人眼睛。 10、接台手术剩余药物舍不得丢弃,接着使用。,11、麻醉记录单,字迹不清、不及时填写、不如实填写,有的进行涂改 麻醉后 1、不等病人出手术室就将监护撤掉。 2、.全麻拔管后病人还没出手术室还在监护中就允许巡回将吸痰器拆掉。 3、手术完成后不测平面就送回病房。. 4、全麻在手术结束后送病人回病房时不拿呼吸囊。 5、搬动体位后有时不注意平面。 7、麻醉结束后,忘记把氧流量

6、关掉。 12、麻醉机消毒不彻底,给病人呼吸道带来很多感染隐患; 8、麻醉后不按时访视,也不作随访记录。,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谈谈麻醉正规化和基本功,试验剂量(Test Dose)在部分人,没有作为一个标准展开。 Test Dose 就是要防止硬膜外的两个最常见的两个意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和血管内注射。前者可以导致“惊心动魄”的全脊麻,后者如果使用的是布比卡因,心脏和中枢毒性足以致死。,二、有关硬膜外注药的正规化,麻醉纪录中,什么时候给的Test Dose,要明确纪录在案。在给Test Dose (3毫升)的时候,要问病人能否活动下肢(排除蛛网膜下腔注射),有无耳鸣,口腔金属感, 并查

7、看病人的心律和血压(排除血管内注射)。 这些应该成为我们常规,铭刻在记忆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硬膜外药物应该分次给的(每次推药前要回抽),而且不断测层面,这也是我们教住院医生的基本功。 人是有个体差异的,而且即使试验剂量是阴性,仍然有蛛网膜下或血管内注射的可能(硬膜划伤,导管移动)。分次给药,有利于你及时发现异常,出现了异常,抢救起来也容易一些。 硬膜外注药或抽取腰麻药时,要接上过滤器,以减少药物的杂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病人的氧饱和度已经是100,不可能再提高了,是否无需吸氧了? 因为尽管病人的氧饱和度是100,但她的功能残气量中的氧浓度低于0.21,且由于妊

8、娠,卧位,功能残气量减低,和氧耗量增高,如果病人出现高位脊麻,误吸或其他意外,她恐怕只有12分钟的存活时间。而通过面罩给氧,把功能残气量中的氧浓度提高一倍,我们就获得了这珍贵的12分钟。Simple !,三、面罩给氧的基本功,美国有一为资深的同行,是复杂气道的专家,兼做耳鼻喉科的教授,什么困难气道(盲插,逆行)都会。据说他自信到可以不给病人氧和就敢诱导。如果他是住院医生,他肯定不会及格。他现在是主治,大家也就尊重他的“风格。” 但就这样的一位高手,却在多年前因为丢失气道,伤害了另一位同行。 “氧气是麻醉医生的终身伴侣”,四、肌松剂和快速诱导的规范,在建立有效通气以前,不能给中长效肌肉松弛剂。

9、在给了病人维库溴铵 或更长效的肌松剂后,病人在20多分钟内不能自主呼吸,生命就掌握在你的皮囊中。没有事先证实你能面罩通气,就给病人维库溴铵,就等于把你的全部积蓄押在彩票上。 每次推维库溴铵以前,都要问自己:我能给这位患者通气吗?,饱胃和食管返流者,不能加压通气,只能用快速诱导。 由于饱胃,返流的患者,加压通气后会增加胃内压,故不主张面罩加压通气。这就要求: 病人要在预先氧和好后,在不再额外加压给氧的情况下,在功能残气量里的氧消耗完以前,快速诱导,把管插进。 如果插不进,病人还要在功能残气量里的氧耗完以前,恢复自主呼吸。,能满足这两个要求的肌松剂只有司可林。 罗库溴铵能满足第一个要求,但不能满足

10、第二个。所以目前还没有哪种药物能取代司可林。 司可林有它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大家要滚瓜乱熟地记住),所以罗库溴铵也有它自己的市场和用途。,关键是,大家要理解,肠梗阻(饱胃),食管下段返流(GERD),产妇(饱胃返流),要快速诱导,尽可能用 司可林。这类患者给了维库溴铵 ,你就不得不面罩通气,这样就违背了原则。同时,如果你在没有证实能面罩通气时就给 维库溴铵, 那就更错了。,五、麻醉医生不能脱岗,且要了解手术步骤,这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是极为重要的规范和基本功。 在外科医生和公众心目中,麻醉医生好像就是打一针就完的人物,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我们人不在场,别人对我们的形象怎么会改变?你想别人尊重,

11、自己就要多投入。 破宫产的每一步,失血多少,子宫张力如何?LC 手术不同阶段体位不同,肌松剂要用到什么时候,保证胆囊顺利完整取出?我们不在场,或在场不看,不管,别人也就不会把你作为做决定的一员。 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一步,而且要对手术的每一步和下一步要了如指掌。 长时间背对病人埋头看书写字、人在心不在、聊天、玩手机=脱岗。,医疗纠纷目前还有很多医闹现象。随着社会进步,法制健全,依法办案将会成为主流。这对我们行医者实际上是好事,但也要求我们按规章行事。 在和病人术前谈话时,要为病人讲明你认为最合适的麻醉方案,和其他可选择方案的利弊。如果病人在知晓了利弊后,仍然选择对自己弊大于利的方案(如一味选择

12、全麻或区麻,拒绝输血等),这时就要在病例评估单麻醉单中纪录。,六、病历和麻醉纪录单的规范,麻醉记录中,要表明机器的检测,否则术中机器故障这一客观情况,变成了你的责任事故。 插管后,记录好 ETCO2,双侧呼吸音。硬膜外、腰麻时,记录好是否有异样感,是否消失。 手术中,有异常情况,要和手术医生通气,并记录好。如盆腔手术,尿袋中出现血液,应该通知手术医生,写下时间和简短说明(11:20,尿中有血,告知手术医生)。外科医生如果有违背病人利益的行为,而你又无法纠正,也如实,记录。如手术医生长时间压迫心脏,病人血压过低,可纪录:11:30,手术医压迫心脏,血压6040,通知。11:33,再次通知。 交接班时,表明时间(几点几分张某某接管病人)。 术中术后有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如腰麻时神经被刺激,复苏时病人角膜划伤,要有随访记录,必要时请其他科会诊。 产科麻醉要注意纪录好时间和胎儿状况,以表明麻醉和胎儿或母亲的并发症是否有关。如8:20进手术室,8:22诱导,8:23手术开始,8:24男活婴取出,Apgar 评分8,9。,纪录完整,有利于保护自己,比事后去改病理纪录要好。今后医疗纠纷诉讼多了,聪明的律师会暗箭伤人,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先把病理复印好,你若受到通知后,再去修改,就失去了可信度,有理也变得无理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