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62934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经济学前四章课件知识荟萃(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消 费费 经经 济济 学学 课课 件件n授课老师:李义福n授课时间:2011年3月n所用教材:消费经济学n作者:尹世杰 主编n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借鉴内容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n一、消费的概念及要素n(一)什么是消费n消费,通常指满足需要的行为,n是人们在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与生活n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耗过程。n它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2借鉴内容n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n燃料、工具、设备等生产资料的消耗和n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消耗。它属于中间n消费。n生活消费指为满足居民家庭或个人需要n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n

2、与消耗。它属于最终消费。n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n消费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不是生产消n费,而是生活消费。3借鉴内容n(二)(生活)消费的基本要素n1、消费主体n即作为消费者的个人,或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与社会。n2、消费客体n也称消费对象n3、消费工具n即消费者为了取得和使用消费对象而完成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用具、用品及技术物质设施等。n有一部分消费工具同时兼有消费客体(对象)的特性。n4、消费环境n它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消费活动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统称。4借鉴内容二、生活消费的两重性n生活消费具有两重性,n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5借鉴内容三、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

3、面n1、从生产关系的内涵来看,n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之n一,从一个方面反映生产关系;n生产关系总是表现为物质利益关系,而n物质利益关系的实现,最终通过消费关n系来反映,因此消费必然反映生产关系。6借鉴内容n2、从消费内容的体系来看,n消费体系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这三者都反映生产关系。n3、从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来看,n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7借鉴内容四、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P7-9n1、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n2、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8借鉴内容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年份(最终)消费 投资(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

4、务净)出口197839.466-5.4198193.4-4.310.9199976.824.7-1.5200335.863.21.020064043.916.1200739.242.718.1200843.347.79.0200953.194.6-47.79借鉴内容n3、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10借鉴内容第二节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n一、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一个独立的环节n二、消费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n三、其他经济学科,不可能代替消费经济学来对消费环节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11借鉴内容第三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n一、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n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

5、经济关系n(即消费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2借鉴内容n消费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n1、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n2、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集团在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及其发展趋势;n3、整个社会的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与规律性等;13借鉴内容n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关系,并不是孤立地就消费关系研究消费关系,还必须联系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n1、联系消费的自然过程,联系消费的实物内容来研究消费关系。n2、联系生产力研究消费关系。n3、联系消费力研究消费关系。n4、联系上层

6、建筑研究消费关系14借鉴内容n二、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P14-16n1、关于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理论n2、关于消费环境的理论n3、关于消费水平的理论n4、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n5、关于消费方式的理论n6、关于劳务消费的理论n7、关于消费市场的理论n8、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n9、关于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n10、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消费教育的理论n11、关于消费调控和引导的理论15借鉴内容第四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n一、系统分析的方法n二、比较分析的方法n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n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n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n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7、合的方法16借鉴内容 第一章 思考题n1、什么是消费和生活消费?生活消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n2、生活消费的两重性是什么?n3、如何理解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n4、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n5、为什么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n6、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n7、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n8、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7借鉴内容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第一节 消费需要的内容与地位n一、消费需要的概念及其分类n(一)消费需要的概念n消费需要是指消费者通过物品和劳务使n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需n要。n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要表现为消n费者有支付能力的

8、需求,也就是消费者n对消费品和劳务的购买需求。18借鉴内容n(二)消费需要的分类n1、根据消费需要的起源来划分,n分为自然性消费需要和社会性消费n需要n2、根据消费需要的对象来划分,n分为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和生n态需要19借鉴内容n3、根据消费需要满足的途径来划分,n分为个人消费需要和社会公共消费需要n个人消费需要的特点:n具有分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n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特点:n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公共性。n4、根据消费需要的实现形式来划分,n分为商品性消费需要和非商品性消费需要20借鉴内容n5、根据消费需要的实际内容来划分,n分为实物消费需要和劳务消费需要n6、根据消费需要满足的程度来划分

9、,n分为实际消费需要和潜在消费需要21借鉴内容n二、消费需要的层次性n(一)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含义n在消费需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它本身n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n人们总是先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后,再满足n其他需要,这也使消费需要呈现着层次性。22借鉴内容n(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n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n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层次自下而上划分为n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n要、尊重与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n要五个层次:n(1)生理的需要n(2)安全的需要n(3)社交的需要n(4)尊重与地位的需要n(5)自我实现的需要23借鉴内容n2、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n人类的五个需要层次是从低到高发展

10、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n(1)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的情况。n(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率越少。n(3)在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人的行为会受到几种需要的支配。但是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或优势地位。24借鉴内容n(三)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意义P22n它有助于我们分析消费需要的变化和发n展趋势,为我们逐步满足消费需要、指n导生产、调整生产结构指明了方向。25借鉴内容三、消费需要的客观性P22-2426借鉴内容四、消费需要的内容(一)对商品

11、基本功能的需要(二)对商品质量性能的需要(三)对商品安全性能的需要(四)对商品便利的需要(五)对商品审美功能的需要(六)对商品情感功能的需要(七)对商品社会象征性的需要(八)对良好服务的需要27借鉴内容n五、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体系中的地位n(一)消费需要是人们最基本、最初始n的需要n(二)消费需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n(三)消费需要直接体现社会生产目的28借鉴内容 六、消费需要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表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紧密衔接,平衡协调,使生产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而消费是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n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第一个循环)n n 产生新的需要

12、n n 生产分配(第二个循环)n通过消费使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n新的需要,又会推动生产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进n行新的循环。29借鉴内容第二节 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n一、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关系n联系:n需求是需要的实现,n需求是实现需要的条件。n区别:n需要不一定都是需求,而需求一定是需要。n居民有一部分需要是可以不通过市场,不以需求的形式而得到满足的。30借鉴内容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n影响消费需求的经济因素n(一)居民经济收入n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经济收入与消n费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n居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通过下面五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需求:n1、消费者绝对收

13、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n2、消费者相对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n3、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n4、消费者名义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n5、消费者预期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需求31借鉴内容n(二)消费品的价格n1、消费品的价格水平n一般情况下,价格与消费需求之间呈n反向变动关系。n2、相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n(1)替代消费品的价格高低及其变动n替代消费品(B)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与消费n品(A)的需求(量)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n(2)互补(配套)消费品的价格高低及其变n动n互补(配套)消费品(B)的价格水平及其变n动与消费品(A)的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变n动关系。32借鉴内容n(三)产

14、业结构n产业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具体表现为:n1、生产的部门结构和部门内部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n2、产品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结构。n3、产品质量问题,影响消费需求结构。33借鉴内容n影响消费需求的非经济因素n(四)非经济因素n1、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n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越多,n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越低。n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消费需求的总量n及其结构的变化。n2、消费心理和习惯n消费心理的差异性往往带来消费需求的丰富多n彩;消费风俗和习惯则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n区、一个民族的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外在客观条n件。34借鉴内容第三节 消费需求上升规律一、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内涵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

15、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需求上升规律的作用,表现为需求总量的上升和需求结构的升级,表现为消费需要、消费需求层次的不断上升。35借鉴内容需求上升规律是一切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的普遍规律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3254.9 515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311.253097942.9 12264.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116.11741.12555.4 399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16、额(亿元)1558.6 37595.26717712534336借鉴内容 二、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P30-3237借鉴内容第四节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n一、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n(一)经济增长要有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条件P32 n经济增长的供给条件是生产能力的增长n需求条件是需求要和生产能力的增长相适应n(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n1、消费需求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n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n其表现形式就是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拉动经济增长。n投资包括自主投资和引致投资n3、消费需求满足能创造生产能力,从而拉动经济增长38借鉴内容二、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17、(一)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导致国民经济增长乏力 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39借鉴内容年份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197862.148.813.3198167.152.514.6199062.548.813.7199558.144.913.2200062.346.415.9200454.440.613.8200650.736.913.8200749.536.013.5200848.635.613.040借鉴内容小测验:已知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41515亿元,最终消费为166126.2亿元,其中政府消费为4441

18、3.4亿元,求2009年我国的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41借鉴内容(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1、收入水平低和收入分配不公是最重要的原因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 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 3254.95153.242借鉴内容2、供给结构不合理制约消费需求扩大3、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4、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43借鉴内容n三、培育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2、调整供给结构,纠正供需之间“结构性错位”,以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品更新开拓新市

19、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定居民支出预期4、要废除传统体制下限制消费的政策5、改善公共消费品供给,规范市场秩序6、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7、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44借鉴内容 第二章 思考题n1、什么是消费需要?n2、消费需要是如何分类的?n3、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含义是什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是什么?n4、研究消费需要的层次性的(重大)意义是什么?n5、消费需要的内容是什么?n6、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体系中有何重要地位?n7、如何理解消费需要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45借鉴内容n8、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关系n9、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n10、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内

20、涵是什么?n1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哪些?n12、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n13、如何培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46借鉴内容 第三章 消费环境第一节 消费环境的含义与重要性n 一、消费环境的含义n消费环境是指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n所依存和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n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47借鉴内容n二、消费环境的重要性n(一)消费环境决定了人类的消费活动n(二)消费活动必须依存于消费环境n(三)消费环境影响消费结构、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n(四)消费环境影响经济增长n(五)消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48借鉴内容第二节 消费的自然环境n

21、一、什么是消费的自然环境n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面层,是地理地n貌、水文气候、野生生物、水资源、矿n产资源等的总称。49借鉴内容(一)自然环境对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具有极端重要性1、自然环境是人类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2、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工物质环境的质量3、自然环境影响消费结构4、自然环境可以促进或制约消费质量的提高二、自然环境对消费的影响50借鉴内容(二)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质量的提高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1、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大大超过生长量。2、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3、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4、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不断加剧。5、气候变暖

22、,导致不少地区生物物种灭绝。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导致消费质量下降,严重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51借鉴内容n三、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培n育优美的自然环境n(一)必须强化全民环保意识n(二)加强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既要n治理已污染的环境,又要预防环境污染。n(三)要加强绿化,培育绿色的消费环n境n(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拓生态消费品。52借鉴内容第三节 消费的社会环境一、什么是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面临的各种社会因素。从广义上来说,消费的社会环境还包括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消费的制度环境。53借鉴内容二、社会环境对消费的影响(一)社会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仅对

23、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作用,而且对两个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二)文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消费欲望的产生、消费行为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1、宗教信仰2、价值观念3、消费习俗4、道德规范54借鉴内容n(三)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制度环境的存在对消费起了重要制约和引导作用。1、经济制度制约着消费2、政治与法律制度为消费提供安全的环境3、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消费也很有影响55借鉴内容n三、消费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n(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n(二)市场上假冒伪劣消费品仍然存在,扰乱n了消费环境,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n生命安全。n(三)存在以虚假广告为代表的虚假宣传n(四)存在价格欺诈

24、n如虚假降价、虚假优惠、虚假折扣、虚假馈赠n以及采取缺斤少两、以假充真等手段变相涨n价。n(五)存在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不利于引导正确合理的消费56借鉴内容n三、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n(一)要用高层次的文化意识端正人们的价值导向,培养优良的社会机体,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n(二)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环境。n(三)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n(四)加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和基层社会组织建设57借鉴内容第三节 消费环境与消费质量一、消费环境是衡量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P4858借鉴内容n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P48-5059借鉴内容第三章 思考题n1、什么是消费环境?

25、n2、消费环境的重要性是什么?n3、什么是消费的自然环境?它对消费有哪些影响?n4、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培育优美的自然环境?n5、什么是消费的社会环境?它对消费有哪些主要影响?消费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n6、如何从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60借鉴内容第四章 消费水平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n一、什么是消费水平n消费水平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n平下,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n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n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n品(包括劳务)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n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n狭义的消费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n的消费水平。61借鉴内容n广义的消费水平,不

26、仅包括消费品的数n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n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n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n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表现为n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n享受水平、消费环境的质量等,反映人n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62借鉴内容二、最低消费水平它就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消费品的最低数量界限。最低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是否还应该有一定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最低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还应该有少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确定最低消费水平应考虑:1、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2、工资水平特别是平均工资水平3、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最低工资应有所区

27、别最低消费水平不等于社会保障的最低生活费用。63借鉴内容三、合理消费水平(一)合理消费水平的涵义合理消费水平是指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仅能使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稳步发展,而且能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64借鉴内容n(二)合理消费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n1、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n2、不仅物质生活合理,而且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提高消费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3、合理消费水平,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n4、合理消费水平,应有利于减少浪费,合理使用消费资料,提高消费品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n

28、5、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生产增长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65借鉴内容n(三)要从质和量的角度考察合理消费水平P53(任选不讲)n1、从质的方面考察合理消费水平,n合理的消费应符合科学的标准和要求,n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和n环境,确保劳动力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n2、从量的方面考察合理消费水平,n就是要确定合理消费水平的数量界限,n确定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合理消费限度。66借鉴内容n合理消费水平的数量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n有些消费,主要是质的规定,而不是量的规定。67借鉴内容 第二节 消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n一、消

29、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n消费水平的测定标准有实物消费指标、价值指标、消费质量指标和服务消费指标。n(一)实物消费指标n1、食物消费n(1)营养构成n主要考察食物发热量、食物蛋白质和食物的脂n肪含量,以及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含量和微n量元素等。n(2)食物构成n主要考察主食品、副食品的人均占有量。68借鉴内容200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主要食品消费量n n 单位:千克粮食77.6鲜菜117.8食用植物油9.6猪肉18.2牛羊肉3.9家禽9.7鲜蛋10.3水产品14.269借鉴内容200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主要食品消费量粮食(原粮)199.5细粮173.8蔬菜99.0食油6.0猪牛羊肉14.9

30、家禽3.9蛋及制品4.7水产品5.4单位:千克70借鉴内容n2、耐用消费品消费n主要考察每百人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n3、服装消费n主要考察消费者在棉布、化纤、丝绸、皮毛等方面的人均占有量。n4、住房面积n它是一个关键性的实物消费指标,以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71借鉴内容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19786.78.1198510.014.7199315.220.7200020.324.8200323.727.2200425.027.9200526.129.7200627.130.7200828.332.472借鉴内容n(二)价值指标n1、社

31、会总消费额和人均消费额n社会总消费额包括自给性消费、福利性消费、居民消费支出等。n人均消费额是消费总额与同期人口总量的比值。73借鉴内容1978200120052009全体居民消费水平184388755739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311.2 53097942.912264.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116.1 1741.1 2555.43993.574借鉴内容2、城乡居民每人每年平均实际收入197820012005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6859.6104931717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33.62366.43254.9 5153.275借鉴内容3、人均

32、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19783811987111219922311199440442001862220031054220072016920092518876借鉴内容n(三)消费质量指标n1、国民的平均寿命及婴儿成活率、成人n发病率、国民素质如国民中残疾人占的n比重等。n2、消费者闲暇时间是否充裕,闲暇时间n的增长是否稳定。n3、国民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n4、消费环境的状况n消费环境包括居住环境、购物环境、就n餐环境、学习环境、出行环境(即交通n状况)、休憩环境、旅游环境、娱乐环境(场n所)、大气环境等。77借鉴内容n(四)服务消费指标n1、服务消费的类型n(1)“人力型”服务消费n

33、特点:其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一般的n有形物。n(2)“知识型”服务消费n它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性生产。n典型特点:这种服务的提供是脑力劳动n的结果,其表现形态为某种知识或信息。n(3)“实物型”服务消费n特点:把提供的服务追加到商品的价值n中去,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和有形的物质n产品的结合,完成了服务商品的有形化。78借鉴内容n2、衡量服务消费量的指标n(1)一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79借鉴内容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97812.2198516.8199018.5199524.8200027.5200531.4200934.180借鉴内容(2)人均教育经费人均教育经费(元/人)1992

34、74.02000303.692003480.422005643.8620081091.981借鉴内容n(3)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数,护士、医生数n(4)每个城市的服务网点、商店、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数等。82借鉴内容n二、消费水平的阶段性考察n(一)最低消费水平阶段n又称消费水平的温饱阶段n特点:n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是低层次的,恩格尔n系数通常在50%80%,消费倾向即“支n出收入”接近100%,居民的储蓄几乎n为0。83借鉴内容n(二)小康消费水平阶段n特点:n消费结构处在良性变动过程中,吃、n穿、用、住等消费已不成问题并向高质n量发展,恩格尔系数降到40%50%,n消费倾向降到6

35、0%80%,消费者手中n有相当数量的手存现金及相当规模的银n行存款,并持有各种有价证券。84借鉴内容n三、富裕消费水平阶段n特点:n多数消费者的吃、穿、用、住等均已进n入高层次消费;娱乐型、享受型和精神n消费成为消费的主要内容;恩格尔系数n在20%40%,消费倾向在50%60%,n储蓄倾向即“储蓄收入”很高,可达到n40%50%,负债消费成为时尚。85借鉴内容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大体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57.567.7198553.357.8198851.454.0199550.158.6200039.4

36、49.1200536.745.5200936.541.086借鉴内容 第三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n一、小康的由来及新注解n古代:n小康是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n近代:n习惯于把那种薄有资财、可以安然度日的家庭n称为小康之家。n现代:n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n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n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n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n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87借鉴内容n21世纪:n小康又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n全面小康是对总体小康的发展,n总体小康是一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n全面小康是指惠及十几亿人

37、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88借鉴内容n二、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P55n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n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n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n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n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n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n7、城镇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n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89借鉴内容n9、恩格尔系数50%n10、成人识字率85%n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n12、婴儿死亡率3.1%n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n14、电视机普及率100%n15、森林覆盖率15%n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38、%n到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尚有三个n指标(3、6、16)没有达到小康标准。90借鉴内容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n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n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n方面,共23项指标。n监 测 指 标 单 位 权 重 (%)标准值 (2020年)91借鉴内容n(一)经济发展(29)n1.人均GDP(元)(12)31400 n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2.5 n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 n4.城镇人口比重%(5)60 n5.失业率(城镇)%(4)6 92借鉴内容n(二)社会和谐(15)n6.基尼系数(2)0.4 n7

39、.城乡居民收入比(12)2.80 n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2)60 n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6)90 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100 93借鉴内容n(三)生活质量(19)n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5000 n12.恩格尔系数(%)(3)40 n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5)27 n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0 n15.平均预期寿命(岁)(3)75 94借鉴内容n(四)民主法制(11)n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5)80 n17.社会安全指数(%)(6)100 n(五)文化教育(14)n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0、6)5 n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n重(%)(2)16 n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10.595借鉴内容n(六)资源环境(12)n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n(4)0.84 n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2)100 n23.环境质量指数(%)(6)=100n环境质量指数包括: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和国土绿化达标率。96借鉴内容n四、影响(全面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n(一)经济发展水平n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的因素。n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n一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消费品n生产的发展。而两个基本条件的实现都n有赖于经济发展

41、水平的提高。n(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n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n高低取决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97借鉴内容n(三)收入分配制度n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由于收入分n配制度的不同,消费水平会表现出差异。98借鉴内容纵轴表示收入百分比,横轴表示人口百分比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绝对平均线洛伦兹曲线SU99借鉴内容基尼系数绝对平均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绝对平均线以下的直角三角形面积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绝对平均线洛伦兹曲线SU100借鉴

42、内容n在总收入水平一定的前提下,社会收入n分配状况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表现为:n消费水平与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呈正n相关(向)关系。101借鉴内容n(四)价格因素n价格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表现在物价总水n平及商品比价关系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上。n当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一定时,实际消费n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的高低呈反相关n(向)关系。n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和调整,将主要影n响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102借鉴内容n(五)人口因素n1、人口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n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消费水n平与人口的数量呈反相关(向)关系。n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n大量未成年人口的存在,

43、或丧失了劳动n能力的人口存在,将延缓整个社会平均n消费水平的增长。103借鉴内容第四节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n一、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n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n三、加速城市化进程n四、加快西部开发,缩小地区差别n五、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n六、控制人口的增长n七、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n八、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n九、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时间n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04借鉴内容 第四章 思考题n1、什么是消费水平?什么是狭义的消费水平和广义的消费水平?n2、什么是最低消费水平和合理消费水平?n3、合理消费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有哪些?n4、消费水平测定的指标体系有哪些?n5、消费水平演变过程中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105借鉴内容n6、小康的由来及新注解n7、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有哪些?n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有哪些?n9、影响(全面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n1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有哪些?106借鉴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