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11585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 又名:桂、大桂、玉桂、牡桂、油桂、桂皮、菌桂、筒桂、紫桂、辣 桂。原植物肉桂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亦广 为栽培;越南、老挝、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亦产。本品药材性状: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 厚0. 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 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 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 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 条黄棕色的线纹。气

2、香浓烈,味 甜、辣。进口肉桂:多来自越南、锡兰、柬埔寨等地。越南桂加工后,总 的样式有“平板”与“卷筒”2 种,到香港后,按肉桂质量制成各式 各样的规格。清化桂:为越南的北圻清化的“净挽山”、“冷精山”所产,系 野生,桂质最佳;其皮质细薄,有青白色大形花斑(地衣斑),饱含 紫油,经久不干,肉腻滑如玉,故称“清化玉桂”,为桂类最上品; 其加工方法多将平板状之皮,二边拗拢名为“企边”,横撑竹片如梯 子状,两头用刀刮去外皮,露出桂心1cm左右,全体长3045cm,宽 47cm,每条重100200g。企边桂:产越南中圻、会安,多系家种, 形式与清化桂相仿,质量稍逊;皮质厚体重,表面较平坦,皮孔圆而 小

3、,内面及断面色发乌,油足,香浓,分为14等。桂楠:企边桂剔 下的次桂;皮纹粗,多残破,油少,香味稍淡。夹桂:体重皮厚,一 般称“大板桂”。以上均属平板类,统称为“玉桂”。筒桂:统称为“安桂”;用桂皮卷成筒状,长3040cm;用蔑扎成圆把,每把重 44.5kg,以品质分“三品桂”(12支、16支、20支,各6把合装1 箱)、“30 支油桂”、“30 支把桂”等。北越近我国云南边境的孟山,有一种野生桂,皮分特厚,体轻松, 质亦很好。一般栽植15年后,其树干已高610m,时可砍剥。第一 次砍伐者称“前期”,砍伐时必须留距离地面60cm高的树干头,以 后仍会抽枝发叶,逐年成长,在经过 10 年后作第二

4、次砍伐,称“后 期”。桂树栽植于高山者品质佳,低山者差;后期质佳,前期质差, 故有“高山后期紫油玉桂”的称号。本品呈两侧向内卷曲的筒状,中 央略向下凹的槽形,两端皆斜向削去外皮。长4050cm,宽68cm, 厚0.50.7cm。外表面稍粗糙,具皱纹,有灰白色和黄棕色相间的斑 块,习称“彩皮”,处处可见圆形或半圆形皮孔。内表面棕色至棕褐 色,光滑有细线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有特殊芳香气,味甜、微 辛。(1)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皮薄体较轻,断面石细胞环节明 显,内表面略粗;含挥发油量较少,香气弱,甜味淡,辛味较浓;(2) 高山肉桂:外表面细致,皮厚体较重,断面石细胞环带不显著,内表 面细致而润

5、滑;含挥发油量高,香气浓,甜味强,辛味弱。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中医临床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 痛经经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镇痛,抗溃疡,促进胆 汁分泌,抗炎,抗凝,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降压,抗菌,调 节体温及解热,抗肿瘤,抗补体,抗放射,抗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 机能,平喘,杀虫,抗内毒素作用,对内分泌及肠管、对下丘脑单胺 类神经递质有影响。其它药用部位:(1)桂枝:为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 收;药材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

6、径0.3lcm,表 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和芽痕, 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 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 甜、微辛,皮部味较浓;本品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中医临床用于风寒 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奔豚;(2) 肉桂油:为肉桂的干燥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为黄色或 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 放日久,色渐变深,质渐浓稠,本品在乙醇或冰醋酸中易溶,将其冷 却至 0,加等容的

7、硝酸振摇后,即析出结晶性沉淀;本品为祛风药及 健胃药;(3)桂子:为肉桂的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又名桂丁、桂 丁香、肉桂子;干燥幼嫩的果实包藏于宿存的花被内,全体呈倒圆锥 形,外层的花被呈杯状,长6llmm,顶端膨大,边缘6浅裂,表面 暗棕色,有皱纹,基部有时带有果柄,剥去宿萼后可见未成熟的果实, 呈扁圆形,直径34mm,厚约2mm,黄棕色,有光泽,上面正中有一 微凸的花柱残基,下面有放射状皱纹,中央有凸起的子房柄,质松软, 易压碎,气芳香,味微甜;本品味甘、辛,性温,功能温中散寒,中 医临床用于胃腹疼痛,肺寒喘咳;据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院测定,肉 桂子舍挥发油 2.90%。肉桂为常用中药,始载于

8、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为“菌 桂”。谓“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 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本草图经曰:“菌 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旧经载此三种之 异,性味、功用亦别,而尔雅但言,梫,木桂一种。郭璞云:南 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苏恭以谓牡桂即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今 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 有分别者。旧说菌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是也。 筒、菌字近,或传写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 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 桂是半卷多脂者,

9、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今观宾、宜、韶、钦诸州 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参考旧注,谓菌 桂,叶似柿叶,中有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 与今宾州所出者相类。牡桂,叶狭于菌桂而长数倍,其嫩枝皮半卷多 紫,与今宜州、韶州者相类。彼土人谓其皮为木兰皮,肉为桂心。此 又有黄、紫两色,益可验也。桂,叶如柏叶而泽黑,皮黄心赤,今钦 州所出者,叶密而细,亦恐是其类,但不作柏叶形为疑耳。皮厚者名 木桂,即板桂是也。苏恭以牡桂与单名桂为一物,亦未可据。其木俱 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蛮洞中,人家园圃亦有种者。移植于岭北,则 气味殊少辛辣,固不堪入药也。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九

10、月结 实,今人多以装缀花果作筵具。其叶甚香,可用作饮香尤佳。二月、 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火。中品又有天竺桂,云生西 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故但附于此。”李时珍认为: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又称“桂即肉桂也,去粗皮用,其去内外者即为桂心”。由上所述,“桂”、“牡 桂”应与现今之肉桂系同种植物。至于“菌桂”为何种植物,历代本 草说法不一。据今人调查,目前全国桂类药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 为肉桂 C. cassia 的树皮,全国各省区作药用;另一类为樟属植物肉 桂组中多种植物的树皮,习称官桂或桂皮、官桂皮,部分省区民间作 香料或药用。据祝之友“官桂”名

11、实简考认为,官桂,自唐宋就已用 之。据古代本草文献记载,官桂乃肉桂之佳品,“官桂,乃上等供官 之桂也”。以质优效高而著称。现今中医临床中药学中,中药饮片很 少用之,均以肉桂取而代之。在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官桂即现今肉桂。 现代研究证实,在商品中药材学中之“官桂”有别于中医临床药学中 所谓之官桂。其商品来源加之地方习用品种较为复杂,商品中药材“官 桂”不能作肉桂进入中医临床应用,只能作为食品香料或另作它药入 药。肉桂含挥发油 1%7%,并含鞣质、黏液质等。油中主要成分为 75%90%的桂皮醛、醋酸桂皮酯、桂皮酸、桂皮酸乙酯、反式桂皮酸、 0-榄香烯、菖蒲烯、醋酸苯丙酯、苯甲酸苄酯、辛卡西醇 A,B,

12、C1,C2,C3,D1,D2,D3,D4,E 及辛卡西醇 A,B,C1,D2,D4 糖苷,以及 南烛树脂醇、丁香树脂醇、Z-肉桂醛、邻甲氧基桂皮醛等。尚含肉桂 醇D1,D2,D3、前矢车菊素B2, B4、表儿茶精、儿茶精、苯甲醛、香 豆精、胆碱、苦味酸盐、0-谷甾醇、原儿茶酸及众多的微量元素。据王桂英报道,各种成品肉桂,厚度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 厚度为1.02.0mm的肉桂,总灰分含量低,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于厚 度为 2.66.0mm 的肉桂。正常收获的同条件肉桂树杆皮,薄者的质量 优于厚者。以肉桂树植株的取皮部位而言,在杆皮范围内,上段薄杆 皮优于下段厚杆皮,基部皮尤厚,质量更差。产区

13、采收肉桂时,可考 虑分段采收,加工不同等级产品。下段厚杆皮,如能除去不含桂皮油 的粗皮部分,可提高质量,对于市售商品肉桂,厚薄度也是评价质量 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嫩皮、枝皮不属此列。从肉桂的收获年限来看, 5 年生肉桂总挥发油含量较低, 1116 年的肉桂,挥发油含量平均增高4倍左右。 1116年间,可分为 1113 年和 1416 年两个年限段,各年限段中,化学成分含量接近。 1113 年的肉桂,非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 1416 年的肉桂,两种成分含量和 成品率均高。总灰分含量无规律性变化。故认为肉桂不宜过早收获。45 月收获的肉桂,虽然成品率稍高,总灰分含量较低,但主要 化学成分的含量,均低于

14、 69月所收获的肉桂,故产区于清明节前后 收获,为时过早。如过分推迟收获期,肉桂皮不易剥离而成碎块,影 响产品质量。因此,收获期必须考虑到质量与生产方便,产区须因地 制宜,将采收期适当延后至6 月上旬而又兼顾到能剥取成张片的树皮 为宜,也可对肉桂树采取“断水”措施后,于秋季采收。张丹雁等报道,肉桂再生皮与原生皮的性状、显微特征区别较大。 但二年再生皮与三年再生皮的性状及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别;从油细胞 计数的结果发现,三年再生皮的油细胞数最多,因三年再生皮为六年 树第一次剥皮后再长出的新皮,实际树龄应为九年,树干比六年原生 树及二年再生者粗大,且经再生技术处理,树皮的韧皮射线生长旺盛, 列数明显增

15、多,组织间的径、切向联系较强,新陈代谢较旺盛,树皮 生长加厚加快,油细胞数亦相应较高。故可考虑以三年再生皮代替六 年原生皮使用。肉桂六年生原生皮含油0.70%,浅黄色;二年再生皮 含油 0.77%,黄色;三年再生皮含油 0.92%,深黄色。薄层分析结果 表明,3 种皮的挥发油各组分斑点位置基本一致。朱兆仪等对肉桂不同采收期挥发油的含量测定表明,以5 月和7 月份为最高,分别为 1.20%和 1.30%;其主要化合物桂皮醛占油总量 的 87.3% ,因此,肉桂采收期在 5 月和 7 月为宜。林锦仪等报道,不论幼树或成熟植株,主干各部树皮厚度随树高 增高而变薄。四年生幼树干高25cm处皮厚为0.4

16、30.44cm,当树高 达325cm处皮厚仅为0.220.33cm,递减25%48%; 10年生树高由25cm 升到 1 050cm 处,树皮厚度递减 39%。树高各区段树皮量亦随树高的增高而变轻,其变化规律与皮厚变化相似。然而,各区段树皮重量 占该段材重的百分比却随树高的增高而增加,这种变化特点,在幼树 阶段更为突出,与幼树长势旺盛,树顶树皮含水量较高相关。树皮量 与树干直径、树高的关系中,树干直径是主导因子。树高不变时,直 径越大,其树皮量越重。树干直径与树高呈正相关(y=0.9126), 树干随树高增高而增粗。因此,生产上要培育达到一定树干粗度的肉 桂,则应培育有一定的肉桂树高。肉桂生长

17、与立地因子关系密切,适宜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快,长 势旺盛,树皮厚,产皮量多;反之则少。各立地因子对树皮量的主从 关系:土类影响占24.07%;坡向占18.38%;表土层厚度占9.05%; 坡形占 7.72%;坡度占3.19%;坡位占0.41%。土类以红壤较砂质地 产皮量高;表土层厚度以大于20cm的产皮量高;坡形以斜坡地产皮 量最高,凹形地次之,直坡地最低。此与直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层 浅薄有关。肉桂表皮上的附着物部分,所占比率为原生物的3.4%4.7%,性 味与原生药截然不同。这部分物质,总灰分含量高,为11.63%16.45%, 不含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等。如果产区在收获肉桂时,剥皮之

18、 前从树干上用适当的方法除去附着物,是简单可行的,费工不多,却 有效地提高了肉桂的品质。以栽培生产而论,肉桂树皮外表面附着物 的厚薄,与栽培地点的日照有关,种植于阳坡的肉桂树,附着物较薄, 种植于阴坡的肉桂树,附着物则较厚,故肉桂树宜种植于日照较好的 阳坡。桂皮为少常用中药,功用同肉桂惟效力较小,又可用为香料和调 味品。它们的根、皮、枝和叶中均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 有镇静,解热,抗菌及升高白血球作用。桂皮油不仅供国内市场需要, 并大量出口。商品桂皮的基源较多,除肉桂的树皮外,还有同属肉桂 组的多种植物的树皮作桂皮用。它们的药材性状不易区别,造成鉴定 上的困难。目前所使用的肉桂原植物

19、主要为桂树C. cassia,销全国;其变 种大叶清化桂的树皮亦作肉桂用。对桂皮类药材进行挥发油和桂皮醛 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油及醛的含量以肉桂和大叶清化桂较高。有报 道表明大叶清化桂皮无论是挥发油的含量或油中桂皮醛的含量均略 高于国产肉桂,两种桂皮油中所含成分也基本相似,毒性无显著差异, 质量较国产肉桂为佳。钝叶桂含桂皮醛的量比上述两种要低,但明显 高于其它几种桂皮。这三种桂皮具有浓厚的香气,味甜稍辣,药材质 量较好。其它几种桂皮含挥发油及桂皮醛量均较低,香气及甜味较弱, 且辛辣,药材质量较次。柴桂皮中挥发油含量最低,且不含桂皮醛, 不可作桂皮入药。阮桂平报道,20 世纪 7080 年代,广

20、东、海南及 福建等省从越南引种成功了清化桂,后定名为大叶清化桂。张海霞等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 )测定肉桂、桂皮及柴桂 3 者挥发性组成差异较大,各成分的贡献率迥异。肉桂主要为 桂皮醛,含量达59.53%,它的特征峰分别位于10.60 、 15.60min 处; 而桂皮中主要成分为桉油精,含量达54.50%,其次为a -蒎烯,含量 达 19.86%,其顶空气体中桂皮醛的含量甚微,主要特征峰分别位于5.36、2.14、6.50min处;柴桂的主要成分为a -蒎烯,含量达34.93%, 其图谱中无桂皮醛的特征峰,主要特征峰分别位于2.15、5.30、10.58、 14.93、15.

21、73、16.47、18.13min处。可见3者有很大的区别。桂皮 醛是肉桂的镇静、镇痛、解热、抗真菌及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在 柴桂、桂皮顶空气体中含量甚微,说明药性差异较大,不可替代肉桂 药用。董岩等报道,真、伪肉桂挥发油有11种组分相同,相对含量一 般伪肉桂(柴桂)比肉桂高,它们是a -蒎烯、莰烯、葑醇、樟脑、 松油烯-4-醇、a -蛇麻烯、王古王巴烯、Y -杜松烯、杜松-5,8-二烯、 a -杜松醇、龙脑。但主要化学成分相差较大,肉桂的主要成 分为桂皮醛,相对含量为 87%,伪肉桂的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 a - 松油醇、松油烯-4-醇,相对含量分别为30.91%、 21.12%、 12.

22、37%。 真伪肉桂虽然从外观上相近,但挥发油化学成分上有着本质上的区 别。刘江云等从桂枝中分离鉴定出肉桂酸、 2-甲氧基肉桂酸、 1,4- 二苯基-丁二酮、香豆素、0 -谷甾醇、丁香醛、5a ,8a -过氧化物麦 角甾醇、2-甲氧基苯甲酸、60 -羟基-4-烯-3-豆甾醇、原儿茶酸、胡 萝卜苷。沈群等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枝、肉桂挥发油成分进 行了分析,共鉴定了54个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5.19%(桂枝油) 和 98.58%(肉桂油)。桂枝挥发油中相对含量在 1%以上的有:苯甲 醛(1.1%)、苯丙醛(1.7%)、反式桂皮醛(3.19%)、桂皮醛(64.57%)、 反式醋酸肉桂酯(

23、1.31%)、匙叶桉油烯醇(1.12%)、邻甲氧基桂皮 醛(12.72%)。肉桂挥发油中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有:苯丙醛(1.23%)、 反式桂皮醛(3.44%)、桂皮醛(83.10%)、苯丙烯醇(1.01%)、邻 甲氧基桂皮醛(2.61%)。两者挥发油中均以桂皮醛为主,并同时含 有苯甲醛、反式莰醇、苯丙醛、反式桂皮醛、反式醋酸肉桂酯、邻甲 氧基桂皮醛等。但肉桂挥发油中有10 种成分在桂枝油中未检出,而 桂枝挥发油 16 种成分在肉桂油中未检出。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银叶樟,又名桂皮,分布于四川、贵 州等省,树皮功能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在四川称其为官桂;(2)毛桂,又名毛樟,分布于江西、

24、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 州、云南,全株用于风湿,树皮用于受寒胃脘痛,泄泻,腰膝痛,跌 打肿痛;江西称其为土肉桂,广西、云南称假桂皮,广西称山桂皮、 香桂子,四川称山桂枝,贵州称柴桂;(3)华南桂,野生植物枝、 叶树皮干时无浓烈的肉桂香气或香气很不浓烈;分布于浙江、江西、 福建、广东、广西,资源较多,树皮(土桂皮)作桂皮收购入药,功 效同桂皮,用于风湿骨痛,疥癣;江西称其为肉桂、野桂皮;果实用 于虚寒胃痛;(4)滇南桂,分布于云南南部;(5)大叶清化桂,树 皮呈两侧略向内卷的筒状,表面灰褐色,少数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 裂纹,有的可见凸起的横纹及灰白色地衣斑纹,皮孔圆形或横长,内 表面红棕色,

25、略平滑,有微细的纵纹,划之显棕色油纹,质硬而脆, 易折断,断面稍带颗粒性,棕色,中间有一浅色的条纹,气香,味微 甜;本品 1987 年从越南引种,广东、广西大面积栽培,定名为南玉 桂,资源较少,在广东、广西使用;阮桂平报道,根据无机元素的种 类及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可初步认为广东南玉桂质量有接近 进口越南高山桂的趋势;(6)钝叶桂,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 云南,资源较多,使用量较少,树皮作桂皮入药,茎皮(土肉桂)用 于胃寒痛,风湿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外用于外伤出血,骨折, 蛇咬伤;云南称其为假桂皮;(7)阴香,干燥树皮为槽状、板片状 或不规则块状,厚0.10.6cm,外表面灰棕或

26、灰褐色,内表面红棕色,划之油痕不明显,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粗糙,内外分层 不明显,无黄棕色线纹,具樟气,味辛,微甜;分布于福建、广东、 广西、云南,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也有分布,树皮作桂皮入药,使 用量较少,用于泄泻,胃痛,疖肿疮毒,跌打扭伤,风湿关节痛;广 东称其为山肉桂、香桂,广西称小桂皮;阴香树皮中不含或几乎不含 桂皮醛成分,此外,与肉桂在紫外光区其峰形峰比值有明显的区别, 不应作肉桂药用;(8)狭叶阴香,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 云南,与阴香同等入药;(9)大叶桂,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茎皮、根皮用于关节疼痛,牙痛及胃、腹痛,外用于外伤出血,骨折; 云南称其为假桂皮

27、;(10)香樟,干燥树皮呈长条片或略向内弯曲的 浅槽状,长1232cm,宽24cm,厚24mm,外表面有刀刮痕,呈深 浅不一的灰棕色,有浅褐色斑块,内表面棕色或浅棕色,略平坦,有 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断面黄棕色,不平坦,颗粒性,有 黄白色紧密排列的小点(石细胞群),折断或摩擦内表面时,可闻到 特异芳香气,微似樟脑,味微辛、凉;据报道,曾在药市上发现本品 伪充肉桂药用;(11 )天竺桂,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 建、台湾,资源较少,销安徽及江西部分地区,贵州、台湾使用量少, 根、树皮(桂皮)、枝叶用于风湿痛、腹痛及创伤出血;福建称其为 土桂、山玉桂,台湾称山肉桂,作肉桂代用品;

28、本品不含或几乎不含 桂皮醛成分,在紫外光区同肉桂的峰形峰比值有明显的区别,不应作 肉桂药用;(12)爪哇肉桂,分布于云南东南部;(13)野黄桂,分 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江西、湖南称其为桂皮 树,树皮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痛,风湿痛;(14)兰屿肉桂,野生植 物枝、叶、树皮干时不具香气,分布于台湾;(15)川桂,又名桂皮、 川桂皮、银叶桂,分布于四川、云南,资源较少,销四川、贵州、湖 北,使用量少,枝、叶、干、根均含芳香油,小枝皮可作香味料;四 川称其为关桂、樟桂、桂皮树,树皮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痛经, 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本品紫外吸收图谱与肉桂相比有明显 的区别,不

29、应作肉桂药用;(16)山肉桂,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茎皮功能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云南称其为土肉桂;(17)土肉桂, 分布于台湾,茎皮用于腹痛,风湿痛,创伤出血;(18)少花桂,分 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树皮用于肠胃病, 腹痛;广西称其为土桂皮,四川常作官桂皮药用;(19)屏边桂,分 布于云南、贵州、广西;(20)香桂,又名细叶香桂,分布于西南及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资源较少,销 浙江、福建、安徽及湖南部分地区,使用量少;树皮、枝叶、果实用 于胸腹胀痛,胃寒气痛,寒结肿痛,痛经,风湿关节痛,外用于跌打 损伤,骨折;浙江称其为香桂皮,江西、福

30、建称土肉桂,湖南称山肉 桂,云南称假桂皮;(21)柴桂,干燥树皮槽状、半筒状、不规则块 状,厚0.41.5cm,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时可见灰白色斑纹,内 表面红棕色,划之油痕明显,质坚硬,断面不平坦,内外分层明显, 外层较厚,切面有众多略具光泽的黄白色斑点(石细胞群),内层较 薄,深棕色,油性强,具肉桂气并夹樟气,味辛微甜,本品的水浸出 液中黏液质甚多,呈团块状;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湖北,资源 少,使用量很少,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分布;树皮用于消化道及 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云南称其为桂皮、肉桂,四川称官桂; (22)假桂皮树,分布于广西、云南,茎皮、嫩枝用于肾虚腰痛,感 冒,骨痛

31、;(23)川桂,分布于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 西、四川,树皮(川桂皮、桂皮)、枝温经散寒,通经活络;陕西称 其为官桂,湖南称山肉桂,湖北将其茎皮作肉桂用,嫩枝作桂枝用; (24)锡兰肉桂,栽培植物枝、叶、树皮干时具浓烈香气;原产斯里 兰卡,台湾及广东有栽培,树皮及枝、芽均含芳香油,树皮气味良佳, 用作香味料,功能驱风健胃;(25)杨子黄肉楠(樟科),又名山肉桂,分布于江苏、浙江、 安徽、湖北,根用于胃冷作痛,血痢,关节痛风,劳力过度胸闷不舒; ( 26 )月桂,干燥树皮呈槽状或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10.9cm,外表灰褐色,较光滑,内层表面深棕色,刻划油痕不明显,断面棕黄色,

32、内外层分层不明显,有众多黄白色斑点,气微香, 味微甜辛,嚼之黏滑性强;原产地中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台 湾及云南有栽培;树皮一般只供食用,李兰梓等报道发现市场上有以 月桂伪充肉桂药用;(27)香面叶,又名假桂皮,分布于云南、广西, 种子含油约 40%以上,供制肥皂和润滑油用,果皮和枝叶可提芳香油; 根、茎皮、叶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28)绒毛钓樟,分 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根皮、树皮用于 泄泻,关节痛,外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湖北称其为山玉桂;(29) 三桠乌药,干燥树皮通常呈细卷筒状,长1625cm,直径约2cm,厚 1.52mm,外表面灰褐色,粗糙,

33、具不规则细纵纹和斑块状纹理,有 突起的类圆形浅褐色小皮孔,栓皮剥落或刮去后较平滑,呈棕黄色至 红棕色,内表面红棕色,平坦,可见极细密的纵纹,划之略显油痕, 质硬脆,断面较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红棕色,有细短的放射状线 纹(射线),气微香,味淡、微辛;分布于福建、湖南、湖北、四川 西藏、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辽宁、山西、陕西、甘肃, 树皮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毒;陕西一些地区与肉桂相混淆; (30)香粉叶,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茎皮、根、叶用于腹痛,下肢疼痛及麻木,刀斧砍伤;广西称其为假 桂皮;(31)菱叶钓樟,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根皮、茎 叶用

34、于胸腹胀满,肋下冷气痛;云南称其为山香桂,四川称铁桂皮; (32)大叶钓樟,又名土官桂,分布于西北及山西、河南至长江中下 游地区,根功能温中,行血,止痛;(33)刨花楠,干燥树皮呈槽状 或卷筒状,长520cm,厚0.20.4cm,外表面黄棕色,老栓皮多被削 掉,较光滑,可见灰白色斑痕,有不规则纵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内 表面棕色,较平坦,划之略显油痕,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外层棕黄色,内层棕色,气稍香,味微苦、涩,嚼之黏性较大,用水 浸后,内表面有大量黏液;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 广西;陈志忠等报道在山东发现以此伪充肉桂;(34)大叶新木姜子, 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根用于带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果实用于胃寒痛;广东称其为 土玉桂,广西称假玉桂;(35)香胶木(榆科),又名假玉桂,分布 于广西,根、叶功能去瘀散结,消肿止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