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082541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何驽 一、引言2003年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发掘了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该遗迹以陶寺中期大城内道南城墙Q6为依托,向东南方向接出大半圆形建筑。整个建筑由半圆形外环道和半圆形台基基础构成。台基基础由夯土台基和生土台芯组成。外环道在台基的东北角以豁口横穿城墙Q6。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台基大约可分三层。第一层台基基础位于台基正东,呈月牙芽形。生土半月台基芯被第一层台基的夯土版块所包护。第二层台基基础呈

2、半环状,东、西两端接在城墙Q6上。第三层台基呈半圆形,由夯土挡土墙、夯土观测柱缝及台基芯构成。第三层台基芯以生土为主,还有部分夯土台芯、观测点等遗迹。在现存的陶寺晚期的台基破坏界面上,发现了一道弧形夯土墙基础,人为挖出10道浅槽缝,形成11个夯土柱基础。夏至观测柱缝系统向东错位,设置到了第二层台基上。在最北观测柱D1与夏至观测南柱之间搭上一根门楣就成为一个面向东南、内宽1.8米的小门。估计此门专为“迎日门”。从观测点经“迎日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据此,陶寺IIFJT1上用于观测的柱缝系列共计13个柱子12道缝。经垂直向上复原,这12道缝分别对着崇峰(俗称塔儿山)的某处山

3、头或山脊。其中主峰塔儿山在东5号缝内。陶寺观测点夯土标志位于第三层生土台基芯中部,打破生土。该夯土遗迹共有四道同心圆。中心圆面直径25厘米,二圈同心圆直径42厘米,三圈直径直径约86厘米,外圈同心圆直径145厘米。解剖结果,陶寺观测点基础残深26厘米*本项目为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之“重点聚落陶寺遗址专题”,本次发掘得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交叉方向项目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遗迹研究”课题(KACX2-SW-01)的资金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中期城

4、址大型建筑II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行了“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功能及科学意义论证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5位天文学家基本肯定了该大型建筑为天文观测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专家谈,考古2007年11期。但是考古学界仍有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作为发掘者,我们始终推测台基的功能集观象授时与祭祀于一身。观测系统由观测点

5、、观测缝、以及所对应的崇山上的日出点构成。为了证实我们观象授时的假设,自2003年12月22日冬至至2005年12月23日,我队进行了二年的实地模拟观测,总计72次,在缝内看到20次。不仅大致摸清了陶寺文化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一个回归年的历法规律,并且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探索陶寺IIFJT1的天文功能提供重要依据。模拟观测报告已于近期发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9期,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 2006年6月,页314。,本文就模拟观测的初步结果所包含的意义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二、模拟观测结

6、果分析 据实地模拟观测,位于观测缝最南端的东1号缝,日出最南点不能进入该缝,因此1号缝不可能用于日出观测授时,或许与其他天象观测有关。以下我们将根据模拟观测次序,按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顺序,从东2号缝冬至开始,经东12号缝夏至,再回到东2号缝冬至,逐一分析20个缝中日出观测或推算结果的节令意义。1. 12月22日东2号缝中日半出经2005年12月22日冬至晨观测,日露出位于东2号缝内北角。日半出位于东2号缝内北部。日切位于缝中线。考虑到武家璧博士计算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今天冬至日出较4000年前北移3830.95, 4000年前陶寺文化中期冬至日半出大约在2号缝中线。据此,2号缝应是陶寺中期日南至即冬

7、至日出天文准线,缝中线日半出日期大约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基于我们所做的陶寺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使用的是现行的国际公历即1582年颁布实施的格里高利历,本文所说的四千前的阳历日期是格历系统四千年前的日期,并随着润年日历有1天的游动范围,后文所判定的日出日期也如此,不再特别标注。尽管冬至一词出现于周代,夏商时期称“日南至”,为了论述方便以及使读者更易理解,故本文仍使用冬至一词。冬至日的天文学意义是太阳在一年中的视运动轨迹上到达日出最南点,直白点说就是人们在这一天看日出点到达了一年中的最南点,不再向南进,次日日出点即向北返。而冬至这天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乃尧典所谓 “日短星昴,以殷仲冬”。当

8、然,冬至除了日出到达最南点天文学意义之外,礼仪意义也很重要。据襄陵县志卷四节序记载:“冬至,祀先。亲友相贺。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5。”襄汾县志节日记载:“冬至节,俗称小年下,家家包饺子。解放前为教师节,宴请老师,定明年去留。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514。”崔寔四民月令云:“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以及祖禰。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周礼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从周礼冬至祭天到襄汾当地节序,祭天、祭玄

9、冥、祭祖、敬师、尊老等,应当是陶寺当地的重要节日之一,故俗称“小年下”,表示重要性同于小年,仅次于春节“大年”,是当地传统节日中除清明之外的另一个依照阳历过的节日。陶寺IIFJT1除了观测日出授时功能之外,它本身还是一个半圆形的圜丘坛祭天场所即天坛。 “盖天说”原理是解释陶寺IIFJT1半圆形的宇宙观依据:半圆形的台基建筑象征形如伞盖的天向北倾斜,有一部分天是看不到的;台基背后长条形的城墙象征承载天盖的、形如棋盘的大地。周髀算经说:“天象笠盖,地法覆盘。”周易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所以陶寺IIFJT1台基半圆形状是将天穹的形象放在地上。实际上,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晚期M45墓圹南壁

10、呈弓形,冯时先生就认为是盖天说宇宙观的体现 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145。我所分析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东南罗家柏岭“天坛”实际祭祀遗迹部分也是个半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2期。可见史前与天有关的遗迹呈半圆状恐非偶然。陈美东先生的天文卷甚至将“圜丘”径直解释为“半圆形的土丘” 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138。IIFJT1第三层台基的生土芯应与祭天有关。礼记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陶寺观象台在陶寺中期

11、大城外侧东南,可谓“兆于南郊,就阳位也。”“迎长日至”,是冬至日过后,白昼开始加长。“大报天而主日”,祭天祭日。“扫地而祭,于其质也”,是说将生土扫净即可祭祀,追求的是天然纯净的本质。相对于斑驳的人工夯土,纯净黄土当然是天然纯净的,因而陶寺观象台第一层台基的生土半月台和第三层台基的生土台基芯,均有着与清天有关的象征意义。白虎通郊祀云:“祭天必在郊何?天体至清,故祭必于郊,取其清洁也。”而且IIFJT1周围很少有陶寺文化早、中期的垃圾坑、住房,是一片人不常来的净土。据此我们推测生土半月台与生土台芯都是取清洁之意,本着交感巫术的理念,与祭天祭日有关。IIFJT1破坏界面上覆盖层和灰沟IIHG3内废

12、弃堆积出土的陶片火候偏低,与居址日用陶器有明显差别,更接近墓葬出土的冥器陶器。由此推测废弃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很可能来自IIFJT1上使用的祭器。此外,此处采集的玉环残段、环道废弃堆积IIHG3内的蚌片装饰都有可能来自祭器或祭品。综上所述,陶寺IIFJT1东2号缝对冬至日出的观测在历法与祭祀上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其气候节令意义在黄河流域流行的民谚冬九九歌中表达为“冬至属一九,两手藏袖口” 中国紫金山天文台:19302050年大众实用历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263。2. 1月22日东3号缝中日切 2005年1月20日观测,日出位于东3号缝南侧,未进该缝。由于角度测量的误差,以致无法推算

13、几天后日半出或日切在缝中线上。只有根据下半年2004年11月18日东3号缝中日切至12月21日冬至东2号缝中日半出间隔33天来推算,3号缝上半年大约在冬至日后33天即2005年1月23日缝中日切,比今大寒晚3天。尽管陶寺观象台3号缝上半年日出比今大寒晚3天,但是很可能节令意义相近。因为据襄汾县志气温记载,陶寺月平均温1月份最低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6。,为零下4.4,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故可称为“最冷”,相当于今天廿四节气中的“大寒”节令意义,类同于冬九九歌中之“四九三十六,出外冰上溜” 中国紫金山天文台:19302050年大众实用历书,吉林科学技术

14、出版社,2000年,页263。,日期大约是每年的1月23日前后。自12月22日2号缝中日半出冬至到1月23日3号缝中日切间隔33天。3. 2月9日东4号缝中日切上半年数次观测均未能在4号缝中看到日出。根据2004年2月上旬模拟观测得到此时段日移速率为21.6/天,推算2月10日日切在4号缝中线。尽管陶寺2月10日日切于东4号缝,比廿四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晚了6天,不是立春,但是在深层次的含义上可能有相近之处。襄汾县志水系说:汾河“结冰期为当年11月至次年2月其中12月15日至次年1月底的45天中,有20天左右的冰封期,25天左右的流凌期,2月25日至3月5日解冰。”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

15、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1。基于1月23日为陶寺节令“最冷”,当正处于汾河冰封期,则18天以后2月10日,冰封期结束,预示春天的开始。故2月10日日切于4号缝中实际意义可相当于当地立春。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襄陵县志节序云:“立春啖萝卜数片,名曰咬春,取荐辛也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3。”春天来临对于陶寺文化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的。陶寺城址的

16、统治者举行迎春仪式,民间则也以“咬春”的形式欢庆春天的来临,并作为传统节日流传至今。所以上半年日切在4号缝中,大约是陶寺文化判定春天到来的天文准线,或许确定迎春仪式之时日,可称为“春始”,大约在每年的2月10日前后。自1月23日日切3号缝中线“最冷”至2月10日4号缝日切“春始”间隔18天。4. 2月27日东5号缝中日切崇山主峰塔儿山主峰在5号缝内中线略偏南1127。2005年2月26日日半出位于5号中缝线。日切塔儿山尖,太阳视中心偏于中线南1127。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影响, 日切在5号缝中线应推迟1天是比较合理的。那么四千年前2月27日日切在5号缝正中塔儿山尖北坡。5号缝2月27日日切,介于

17、廿四节气雨水与惊蛰之间,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什么节令意义。但颇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城址位于临汾盆地的东缘,临汾盆地东缘山系为太岳山系的崇峰,主峰塔儿山海拔1493米;西缘为吕梁山系的姑射山,主峰海拔1124米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29。显然,临汾盆地内所见最高主峰当属塔儿山。塔儿山主峰作为陶寺城址背依的祖山,颇有神圣意味,主峰处日出可以想见主要有隆重的宗教意义。四民月令说:“二月祠大社之日,荐韭卵于祖禰。”襄陵县志节序:(阴历)“二月二祀土地神。”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4。礼记月令仲春“择

18、元日,命民社。”毋庸置疑,襄陵县志所谓的“二月二祀土地神”是阴历的二月二日,而不是阳历的2月2日,似乎与阳历2月27日日切5号缝没有可比性。但是,从前文所分析的冬祀节乃阳历来看,陶寺二月祭祀社神的宗教节日原本也应是阳历,很可能后被世俗化改在阴历。因为太阳历需要观测太阳的运行来制定,而太阳的观测需要必要的观测仪器如大型石柱、缝隙、山头等,还需必要的条件如必须在日出时分、日落时分观测等,需要比较深厚的天文学知识基础,不易被寻常百姓掌握。而太阴历则观测月相的变化周期,不需要观测仪器,不要求必须于月出、月落时分观测,举头望月即可,简便易行,民间容易掌握。因此陶寺城址许多原本是阳历的宗教节日,很可能由于

19、后来陶寺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不能及时得到授时历法,被世俗变为阴历的传统节日。而2月27日前后3天为阴历二月二日者,如在1998年为2月28日、在1971年2月26日、在2006年为3月1日等,即是祠大社宗教节日有可能从阳历改阴历的遗痕。社神土地神的祭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附会于陶寺祖山塔儿山日切相得益彰。由此我们认为2月27日日切5号缝中塔儿山标定“祠大社”宗教节日。当然,5号缝中日切,也还具有气候变化意义。襄汾县志记载:“本地日平均温稳定通过0,一般出现在2月中旬至下旬。”且汾河的解冰始于2月25日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5、。因此2月27日5号缝日切或许是

20、日平均温通过0的标志,表现为大地冰消雪融和汾河解冰以及柳芽开放。由此我们认为上半年5号缝日切,标志着春祠大社的宗教节日与冰消雪融的气候变化,可称为“冰消”,时间大约为每年的2月27日前后。自2月9日4号缝日切陶寺春始至2月27日5号缝日切冰消祠大社间隔17天。5. 3月8日东6号缝中日切2005年3月8日日半出在6号缝外北侧,被D5号柱子挡住。日切时太阳北缘在6号缝中,偏于6号缝中线以北2641。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今天春分前日出较四千年前向北偏,故应是当天。即陶寺文化时期3月8日日切在6号缝中线。2005年3月8日较2005年惊蛰3月5日20时推迟3天。襄汾县志记载:降雪“终日一般在3月上旬

21、”,“解冻日期一般在翌年3月上旬。”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7、41。汾河的彻底解冰在3月5日。足见陶寺观象台3月8日6号缝日切,确实标志着一年中气候变化节点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是冻土解冻、终雪、汾河完全解冰、柳树展叶与始开花、冬眠动物醒来。比较符合惊蛰实质,故我们认为日切于5号缝中线标志着陶寺文化的“解冻”,后来演变成廿四节气中的惊蛰。同时,“解冻”也可能是陶寺备耕农时开始的标志,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8日前后。如诗经豳风七月所唱“三之日于耜”,毛传云:“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土晚寒。于耜,始修耒耜也。”自2月27日5号缝中日切冰消至3月8日6号缝中日切解冻间

22、隔9天。6. 3月18日东7号缝中日切2005年3月18日日半出在7号缝内中线稍偏北。日切在缝中线上。由于春分、秋分没有黄赤交角变化,因此3月18日7号缝中线日切为陶寺春分,较2005年春分3月20日21时提前2天。尧典称:“日中星鸟,以殷仲春。”襄汾县志节日说:“春分,酿酒醋。”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514。气温适宜,当地酿酒做醋开始。四民月令称:“春分中,雷乃发声。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礼记月令也说: “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日夜分,

23、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春分开始打雷,夜寝禁忌。校准度量衡器具。足见春分的重要。春分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重要节点之一,昼夜长短平分,是历法中不可缺少的支撑点,陶寺历法中,3月18日东7号中线日切,是陶寺春分的标志。陶寺文化时期可能尚无“春分”称谓,或可称为“仲春”,实际节令意义相同。为了使读者便于正确理解和对比分析,故本文仍沿用“春分”一词。诚然,陶寺3月18日日切的春分标志,比今天的春分早2天。此两天的误差不知是当时对春、秋分日期的判断并不准确所致抑或是4000年来春、秋分点的变化所致,目前尚无定论。自3月8日6号缝日切解冻至3月18日7号缝中日切春分间隔10天。7. 3月28日

24、东8号缝中日切2005年3月28日日切在东8号缝的中心稍微偏北,四千年前此日是陶寺文化的一个节令。然而其节令意义似乎并非能一眼望穿。首先,我们注意到8号缝中线方位角890621.7(不含磁偏角),十分接近真方向正东90,仅差5338.3。这个真子午线的正东方向是陶寺人特意选择的,应当有特别的宗教意义,清明节则是距3月28日最近的一个比较明确的宗教祭日。3月28日虽比2005年4月5日1时清明节提前8天,似乎与清明无关,但是陶寺一带传统清明比廿四节气的清明节日期提前5天开始。襄陵县志礼俗略云:“襄陵,晋魏旧地,陶唐遗风,享祀报本,虽费不奢。”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

25、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0。太平祝志云:“信鬼神,喜祭赛。”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52。据我们在陶寺工作多年的亲身体会,陶寺祭祖报本的情结在清明节时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气氛非常隆重,仪式异常繁琐。由于陶寺一带多数地方的(汾城地区除外)妇女必须参与夫家的正式清明祭奠,因此妇女回娘家上坟再提前5天左右,大约在3月25日稍后就提前回娘家上坟。此俗实际仅局限在以陶寺为中心的临汾盆地,襄汾、临汾和曲沃部分地区,实际就是陶寺文化中心控制区,恐非空穴来风。襄陵县志节序载:“清明,前数日,携酒肴楮帛于墓,且加封焉。是日,蒸面作鱼蛇,馈送姻娅,男

26、女结伴,诣龙斗峪华神庙焚香,至则献一雄鸡,以针刺鸡冠滴血以祀之,亦荐毛血之义也,俗称千鸡会。”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4。襄汾县志节日载:“清明节为祀节,节前,至亲晚辈登门祭祀,俗称烧纸。老坟、旧坟、新坟扫墓分别在节前3至5日内进行。全家人等(汾城地区女性不参加)担挑食馔(必有藕)纸箔,上坟祭奠,添土、挂纸、烧纸。清明节当天(指阳历4月5日笔者注),早午于祖先堂前奉祀,下午晚辈媳妇于大门口(个别地区外籍人到村外)焚纸化箔。有死于外地者,家人在十字路口祭祀。”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5135

27、14。据我对在陶寺当地的民族志调查,襄汾县志所说老、旧、新坟分日扫墓甚是,陶寺清明扫墓有严格的程序: 阳历4月1日上老坟,出五服之先祖坟。 阳历4月2日上新坟,头年清明后至今年清明前埋坟。 阳历4月3日上旧坟,一年以上、五服之内的祖坟。 阳历4月5日上百日之内的坟。我们2005年4月1日清明节民俗调查如下。2005年4月1日星期五,陶寺正式清明节,十分隆重,民工要求放假上坟,故停工一天。我们拍摄东坡沟张家和贾家上坟实况,了解一下今天陶寺清明上坟的具体习俗。 早8时至9时,各家先给亲戚上坟,在坟上压些纸钱,备些馍、菜。待亲戚家的孝子贤孙来后收集起来一同用于祭奠。早9时起,各家上本家先祖的坟。祭拜

28、程式如下。A. 各核心家庭分别在自己的直系祖先坟前摆供品:菜肴、花馍、酒、水果、糕点、纸钱、元宝、旌幡等。菜肴以红、黄、绿、白颜色为主,讲求色彩对比鲜艳;以鸡蛋(黄色)、菠菜(绿色)、藕(取藕断丝连意,白色)、火腿肠(红色)为主要原料。菜肴皆不放盐,贵在色形而不在味。正如礼记郊特牲云:“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嗜)也。”藕产自水中,鸡蛋、菠菜、火腿肠皆为陆产。尽管当地百姓无人能说出这四种菜肴的宗教含义,但是其形式却被当地人们的祭祀行为顽强地传承着。花馍即是在馒头上盘一条小蛇,或做成一个憨态可掬的刺猬(襄陵县志称之

29、为“鱼”)。蛇母题似陶寺龙盘,刺猬可能用于坟内避邪。B. 家族男女老少到齐,孕妇除外不来,跪拜作揖,按先祖长幼顺序统一跪拜祖坟。C. 放鞭炮。D. 各核心家庭分别抛洒供品,掰馍、扔饼干、用筷子将碗中的菜拨向坟堆、倒酒等。小孩可以分食部分水果和糕点,不能管饱,成人则一般不食。正实践郊特牲所谓“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嗜)也”的理念,尽管当地早已无人知道引用郊特牲的这句经典了。E. 家族将各核心家庭的纸钱、元宝、衣服等集中在一起焚烧,称为“交纸”(笔者疑为“叫纸”,一边烧纸,一边叫祖先的灵魂来取钱物)。F. 上坟结束。各家散去上其他该上的坟。4月1日上午9时半,我们考察完陶寺东坡沟上坟习俗后,

30、驱车考察汾河以西吕梁山地区,发现乡宁、大宁、吉县等周边县没有阳历4月1日清明上坟的习俗,皆以4月5日为清明。侯马地区也是4月5日清明节上坟。可见以4月1日为清明节隆重上坟之俗仅流行于临汾盆地的襄汾、临汾和曲沃部分地区,实际就是陶寺文化的核心区,以陶寺城址为核心。3月28日比今天陶寺一带的清明节仅提前4天。根据当地妇女于3月25日后就开始回娘家上坟的习俗,我们有理由认为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标志着清明节祭祀上坟的开始。东8号缝3月28日日切作为清明祭祖节日标志,是有深刻的宇宙观的支持的。假如允许上古时期“正朝夕”法找正方向有不足1的误差,则东8号缝中线几乎就是真方向正东。周易说卦云:“帝出乎震

31、。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礼记曲礼:“措之庙,立之主曰帝。”此言祖庙中祖先神所依托的牌位或偶像称为帝。大作大中簋铭:“唯六月初吉丁子(巳),王在奠(鄭),蔑大历。易(赐)芻(犓)牛騂犅,曰:用啻(禘)于乃考。” 罗振玉:三代吉今文存8442,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册,页878。显然,禘礼祭祀灌禘对象是祖考祖先神。由此我认为“帝”最初本宜就是“人祖至上神”,是祖先崇拜的对象。清明节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祖上坟宗教节日,陶寺观象台8号缝中线对正东,3月28日日切其中标志清明祭祀的开始绝非偶然巧合,很可能是“帝出乎震”的宇宙观的指导下的宗教仪轨使然,在观念上认为以帝为表象的祖先的灵魂,出行始自正东。

32、除了宗教节令意义之外,此日日切于8号缝中线,还另一层与农事有关的宗教仪式的标志意义。襄汾县志气温记载:“气温10春作物播种,日平均温稳定通过10,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5。也就说,当地农事此时才真正全面启动。3月28日日切8号缝中应当标志着春播的开始。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注曰:“寅,敬;宾,导;秩,序也。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8号缝中观测视线向东正横穿观象台第一层台基生土半月台芯中部和一层台基的夯土台阶第三级。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

33、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是天子的“躬耕帝藉”之礼。我国民间普遍流行立春“打春牛”的节日活动 郑传寅、张健:中国民俗辞典岁时节令,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页230。,是“躬耕帝藉”的民间翻版,不论贵贱都与祈谷有关。虽然这些礼仪和民间节令活动都在后世定在廿四节气的立春,而陶寺文化时期没有廿四节气,春耕春种的开启礼仪不一定放在2月9日陶寺“春始”,而有可能于陶寺春分10天后3月28日日切于面向正东的8号缝中线时,在生土半月台和夯土台阶举行春耕春种开启礼仪。因此3月28日8号缝日切同样标志着这一宗教礼仪举

34、行的日期到来,这才更符合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本意。 除了宗教意义,3月28日8号缝中线日切还有农事意义,是举行春播开启仪式的现实基础。山西农谚有“清明前后种扁豆”之说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45。但陶寺文化时期可能没有扁豆,此时节可能主要是春播大麦。陶寺遗址的发掘曾经浮选出大麦疑似籽粒13粒 赵志军、何驽: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年5期,页7786。植物栽培学说:“春播大麦区,系我国北部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以及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的北部,分布较分散,且类型较多。该区

35、无霜期90100d,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者为56月份,年降雨量200600mm,也多集中在68月份。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后收获,也有在89月份收获,生育期120d左右,一年一熟制。”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69。襄汾县志气候记载,陶寺无霜期195200天;5月份平均温21.5,6月份25.3;年降雨量635.1mm,其中6月份91.3mm,7月份113.1mm,8月份176.6mm,9月份71mm,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540。可见集中在68月份。因此陶寺的微气候完全适宜大麦的种植。故而我

36、们推测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线除了清明节之外,还标志着大麦播种的日期,而且是陶寺文化四大谷物粟、黍(含稷)、稻、大麦中每年最早播种的作物,可以说是一年中真正播种粮食劳作的开始。另四民月令:“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寺箔笼。”陶寺清明还应有开始治蚕室的标志意义。晋南地区养蚕历史物证可上溯至仰韶文化晚期西王村文化三期的人工切割的半个蚕茧,是李济先生于1926年在山西芮城西阴村发掘出土的。陶寺文化时期养蚕可能早已不成问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主要标志着一年中最重要的上坟祭祖宗教节日的开始,同时以“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宗教仪式标志着春播春种的正式启动,而实质性的农时标志

37、是大麦播种的日期和始治蚕室的日子。陶寺清明节的到来可能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物候标志,那就是家燕的到来。襄汾县志载家燕到来是每年的3月下旬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43。,据我们实地观察,2006年3月31日家燕回到我们考古工作队在陶寺遗址驻地东坡沟村贾明深家,比3月28日陶寺清明晚3天,比今天陶寺一带正式清明节4月1日提前1天。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传统节日中只有冬至和清明这两个阳历节日,故农谚有“二月清明草不青,三月清明道旁青”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45。之说,二、三月是阴历,清明是阳历节日,所以在阴历月份里是

38、不固定的,才会出现二月清明、三月清明之分。 自3月18日7号缝日切春分至3月28日8号缝日切清明间隔10天。8. 4月10日东9号缝中日切2005年4月10日日切时应在东9号缝内。据襄汾县志霜降记载:“终霜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1938年最早,出现在3月10日;1977年最晚,出现在4月18日。”襄汾县志日照载:“春季地中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襄汾县志物候记载:杏花盛期在4月初,末期在4月上旬末。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41、34、43。四民月令载:“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是月也,杏花盛,可种稹禾,可种苴麻,可种瓜,可种胡麻。” 麻布

39、遗迹在陶寺文化的墓葬中屡见麻类编织物殓尸,如M1650骨架上覆盖1012层麻类编织物,棺盖板上罩着麻类棺罩,还发现下棺时束棺的麻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足见麻是陶寺文化纺织品的主流原料,丝绸在当时的黄河流域仍属比较精贵之物,在纺织品中可能不占主流。由是,陶寺历法中当有种麻的农时。因此,4月10日日切9号缝中线当为陶寺“终霜”,是当地无霜期的开始,意味着一些不耐霜冻的作物可以开始播种,其中包括种麻、封生姜的日子。自3月28日8号缝日切陶寺清明到4月10日9号缝日切终霜间隔13天。9. 4月26日东10

40、号缝中日切2005年4月27日半出在10号北壁北外侧“柱子”里。日切时太阳南半部在东10号缝内,北半部被北侧的“柱子”挡住。由此推算提前1天即2005年4月26日日切于10号缝中线。尽管4月26日比2005年5月5日18时立夏提前9天,但是2005年4月26日陶寺当地气温达到30C,4月27日的气温达32C。陶寺地区在4月下旬气温陡然增高,使人感到入夏的感觉,因此我们推测4月26日日切于10号缝中线大约标志陶寺夏始。植物栽培学指出:“当土壤表层温度达到20时,(谷子笔者注)播后只需56d(天笔者注)就可以发芽出土。谷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4,一般土层10cm温度达到12,以上时即可播种。”“华北

41、春谷产区,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196、199。襄汾县志日照载:“春季地中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4。可据此推测土壤10厘米处温度达到12时大约在4月下旬。陶寺一带流传农谚:“立夏不种花(棉),种下没疙瘩(棉桃)”。虽然陶寺文化时期很可能没有棉花,但是今天立夏种谷子、高梁等大秋作物,也称正茬、大谷。种晚不结果。四民月令:“四月立夏后,蚕入簇,时雨降,呆种黍禾,谓之上时。”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农家月令称:“立夏种谷。”

4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45。谷子也称粟,是陶寺文化的主要农作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蔡连珍先生等所做的陶寺墓葬人骨与猪骨的13C测定,反映陶寺人食谱中C4植物占70% ,说明小米在食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蔡莲珍 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页949-955。而近年来我们在陶寺遗址发掘所做的浮选结果分析也表明,粟即小米在出土谷物总数中所占比例更高达93.5 赵志军、何驽: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年5期,页7786。,无疑陶寺文化以粟为最主要农作物。种粟农时应当在陶寺历法中占有重要一席

43、之地。再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师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君王在立夏日还有迎夏、行赏、封侯的礼仪。陶寺城址的统治者可能也有类似迎夏的礼仪,4月26日日切东10号缝大约是迎夏仪式日子的标志。因为此仪式与百姓生活关系不大,因此没能成为当地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认为4月26日日切于10号缝中线应当是陶寺文化时期“夏始”播种春谷和迎夏仪式的重要标志。自4月10日9号缝日切陶寺终霜至4月26日10号缝日切夏始间隔16天。10. 5月20日东11号缝中日切东11

44、号缝介于D1号柱与夏至南柱之间。从夯土台芯看原本是一个面向东南的迎日门,从观测点经“迎日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编号为11号缝。2005年5月20日日半出位于11号缝正中。日切在东11号缝中心稍偏南。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春分以后今天日出较四千年前偏南,故判定陶寺文化时期5月20日日切于11号缝中线,比2005年5月21日7时小满提前1天。但是小满的意义是麦类作物将要饱满,陶寺文化至今没有发现小麦遗存,可能“小满”的节令意义不适用于陶寺文化。据作为栽培学说,春播水稻插秧在5月中、下旬。水稻育秧最佳气温20,气温1520时出苗仅用59天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

45、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襄汾县志气温载陶寺5月平均温为21.5,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6。很适于育秧。因此,笼统说,5月20日日切11号缝中线的意义似标志水稻育秧与插秧农时开始。尽管现在陶寺遗址境内不再种植水稻,但是近年陶寺遗址发掘浮选出稻米粒(粳稻),占出土谷物总数的0.3 赵志军、何驽: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年5期,页7786。;植硅石土样分析则暗示陶寺城址西北中梁村一带地隰之地有可能是陶寺水稻的种植地 姚政权、吴妍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植硅石初步分析,农业考古待刊。水稻在陶寺文化时期是陶寺先民们食谱中的辅助食品,或

46、许有其特殊的意义,虽然其数量极少。因为在以粟作农业为主的黄河流域,史前及三代时期的稻作产品似乎主用于祭祀,水稻产品在数量上绝对低于粟,但是其在祭祀中所占地位不可小觑,与粟(上古时称“梁”)几乎平分秋色。正如礼记月令所云:季秋之月,“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注曰:“稻始熟也。”襄陵县志学校记载“学庙”(通常称“文庙”)祭品制法条就有“稻,用白粳米,捡过完结,滚汤捞起”,放在祭器簋内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312。就陶寺而言,与其说水稻种植是农业经济内的一小组份,毋宁说在宗教祭祀中具有重要意义。陶寺历法中应当有水稻种植的

47、节令标志,我们认为5月20日日切东11号中线为陶寺水稻育秧与插秧的农时。自4月26日10号缝日切陶寺夏始至5月20日11号缝日切种水稻间隔24天。11. 6月21日东12号中日半出东12号缝介于第二层台基上的夏至南、北柱之间,位于东10号缝的东北部。2004年6月21日夏至,日半出一半在夏至南柱内。日切时太阳全在夏至南柱内。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今天日出位置较四千年前南偏,故四千年前6月21日日半出在12号缝中线,是陶寺文化时期太阳走到最北点,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为陶寺夏至,与今天夏至日子相同。次日日出点即向南返。夏至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陶寺历法也不应例外。陶寺文化时期可能没有“夏至”称谓

48、,或可称为“日北至”,或如尧典所称“日永星火,以殷仲夏”,节令意义都是相同的。但是为了更便于读者理解和对比分析,本文仍使用“夏至”一词。周礼大司乐称:“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征,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夏至日是重要的祭祀土地神的重大宗教日子,观象台作为陶寺城址祭天的场所存在,暗示它应当还有祭地的场所与之对应,也就意味着祭祀大地神祗的宗教节日在陶寺文化中同样存在。2004年钻探发现陶寺城址外东北部有大型夯土基址,2005年试掘一座IVFJT1,情况虽然没有完全摸清,但是可以肯定是一处大型夯土基址

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5864。 ,位置与观象台南北遥相呼应,只是时代为陶寺早期,似与观象台不同时。但此片地区还有其他几座大型夯土基址,或许能与观象台遥相对应。夏至还是重要的农时。四民月令称:“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农家月令称:“夏至不种高山黍,还种十日小糜黍。”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45。王星玉所著山西省黍稷(糜)品种资源研究中资源目录里记载襄汾地区种植的黍子

50、生育期为红软黍101天、珍珠连软糜(黍)100天、扫帚软黍101天、白软黍100天、黄硬糜黍(糜)101天、紫脖子硬黍(糜)101天、硬黍子(糜)81天。可见襄汾一带所种黍子生育期多在100天左右 王星玉:山西省黍稷(糜)品种资源研究,农村读物出版社,1985年。页5354、58、。同书记载:“紫脖子糜子(别名紫脖子硬黍子)是襄汾县种植多年的农家种。分布于城关、汾城、陶寺等公社。晋南地区(播种笔者注)以6月下旬为宜。”同书又载:“珍珠连软黍是襄汾县农家种。主要分布于城关、陶寺等公社。在晋南播种期以6月下旬为宜。” 王星玉:山西省黍稷(糜)品种资源研究,农村读物出版社,1985年。页112115

51、、148149。今天陶寺一带因黍子和糜子产量低种植面积大为缩减,陶寺文化时期种植量也不很大,在近年陶寺遗址发掘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物中,黍子包括糜子占出土谷物总数的6.2 赵志军、何驽: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年5期,页7786。,表明黍子的种植在陶寺农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与陶寺粳稻同样,黍子包括糜子(或称稷)尽管总量少,但是除了是陶寺先民日常辅助食品外,在宗教祭祀礼仪上也具有重要作用。襄陵县志学校文庙的祭品制法条载:“黍,用黍米。捡过完结,滚汤捞起,如捞常饭法。稷,用稷米。捡过完结,滚汤捞起。以上二品实于簠。”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

52、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312。诗经江汉歌曰:“釐尔圭瓒,秬鬯一卣。”毛传云:“秬,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云秬鬯,黑黍酒也。”襄陵县志物产略云:“黍,苗、穗与稷同,有黄、白、赤、黑四种,米皆黄,俗呼为黄米。”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70。西周金文中习见赏赐“秬鬯”,就是用黑色黍子酿造的酒煮以郁金香。黄然伟先生曾指出:“秬鬯为祭祀所用之酒,西周铭文凡有秬鬯之赐者,此物之名绝大多数必列于赏赐诸物之首。古者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于古代为大典,故用以降神之秬鬯,于铭文中列于首项,盖有珍惜

53、、郑重之意。” 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香港)龙门书店有限公司,1978年,页166167。礼记郊特牲云:“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就是“灌禘”。论语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集解云:“灌者,酌郁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丁山先生以为用秬鬯灌草藉扎制的祖先神偶像“帝”,又称“缩酒”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页183。,甚是。而用秬鬯祭祀祖先可见于商代甲骨文,并非西周独创 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香港)龙门书店有限公司,1978年,页167。西周赏赐祭祀祖先的秬鬯,以表达等级制度内自上向下的再分配意义,执行

54、着强化从属关系的功能。其强化等级制度的社会文化价值,远大于享受美酒醇美的实用价值。陶寺遗址浮选出来的占谷物6.2的黍子,可能也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特殊宗教与社会文化价值,经济实用价值在于其次。总之,无论从世俗生活还是宗教生活角度需求看,黍子包括糜子(稷),都是陶寺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陶寺历法中当有黍子播种的节令。那么6月21日夏至日日半出在东12号缝中线,大约就是黍子播种的节令标志。此外,作物栽培学说,播种期“夏谷区以芒种至夏至之间为宜。夏谷的播种期,力争抢时早播,早出苗,早抽穗,早成熟。如播种过晚,苗期处在高温多湿日照渐短的自然条件下,幼穗分化快,穗小,后期在开花结实阶段赶上气温下降,影

55、响其正常成熟。”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199。陶寺5月20日日切于11号缝中线为陶寺水稻育秧、插秧,至6月21日12缝中线日切陶寺夏至,其间没有芒种节气。因而陶寺文化夏谷播种只能在夏至。这是因为“当土壤表层温度达到20时,(谷子)播后只需56d就可以发芽出土。谷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4,一般土层10cm温度达到12以上时即可播种。”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196。 而陶寺6月平均温25.3C,是粟最适宜发芽的温度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6。,只需要56天就可发

56、芽,以便做到夏谷的“早出苗。早抽穗、早成熟”的原则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199。由此我们判定,四千年前6月21日日半出12号缝中线是陶寺夏至,既是地示大祀宗教节日的标志,也是种黍和种夏谷农时的标志。自5月20日日切11号缝中线标志水稻育秧插秧至6月21日12号缝日半出夏至间隔32天。12. 7月23日东11号缝中日切2004年7月23日日半出在11号缝内中线偏北。日切位于11号缝中线略偏南。基于黄赤交角变化,我们判定,4000年前7月23日日切11号缝中线,大约相当于陶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比2004年7月22日20时大暑推迟1天,节令意义大致相

57、仿佛,相当于北方夏九九歌之“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中国紫金山天文台:19302050年大众实用历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263。陶寺全年月平均温最高者当属7月,为26.6C。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6。在农时方面,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农家月令称:“小暑吃大麦。”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一山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版,页45。然而据作物栽培学载春播大麦生育期120天左右,7月中旬以后收获。陶寺大麦播种期自3月28日陶寺清明始,至7月23日总计117天,比大麦生育期仅少3天。因此我们认为7月23日日切11号中缝是陶寺文

58、化收获大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最热”标志。自6月21日12号缝日半出夏至到7月23日11号缝日切陶寺“最热”收春播大麦间隔32天。13. 8月14日东10号缝日切10号缝下半年日出未能观测到。据7月23日日切在11号缝推算8月14日日切于10号缝中线。10号缝上半年4月26日日切标志着陶寺文化春谷播种开始日期。谷子生育期多在100120天。如果4月26日播种,至8月14日110天,谷子成熟收获季节到了。陶寺一带现在立秋是秋收开始的标志。2005年8月7日18时立秋,虽然比8月14日提前了7天,但是8月14日日切在10号缝中线,大约还是可以相当于立秋节令意义,标志着陶寺文化春谷收获的开始。植物

59、栽培学说:“籽粒完熟期是谷子收获的适宜时间。不可早割,以免减产。”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201。因此及时判定适时的春谷收获日期非常重要。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陶寺文化可能也有迎秋、登谷尝新荐寝庙的礼仪。只是迎秋是君王的事,登谷尝新普通百姓可以效仿,故迎秋礼仪没有变成当地的传统节日,而尝新则演变成后来当地的“麦秋尝新”,襄陵县志节序:阴历五月五之后、六月六之前, “麦秋后,磨新麦蒸馒头

60、,亲友相馈,取尝新也。” 襄陵县志(民国版),1986年由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名为襄陵县新志、太平县志合刊。页64。时间约为每年阳历6月中上旬,节日日期有所改变,随着当地农作物小麦地位取代谷子,节日内容也将尝谷改为尝麦。8月14日日切于10号缝中线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日期陶寺春谷粟的收获季节,同时也可能是陶寺秋始的标志。自7月23日11号缝日切陶寺“最热”至8月14日10号缝日切陶寺“秋始”收春谷间隔22天。14. 9月2日东9号缝日切2004年9月2日日半出位于东9号缝中线略偏北。日切位于中线略南,太阳南缘同时与东9缝的南壁相切。根据黄赤交角变化,四千年前9月2日日切位于9号缝中线。因此9

61、月2日是陶寺文化的一个重要节令。9月2日比2005年9月7日21时白露提前5天,但襄汾县志气温载陶寺9月平均温为18.7,比8月24.7骤降6,且昼夜温差大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36。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出现初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白露节令意义。襄汾县志农谚说:“小秋白露不露头,割了喂老牛。”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539。“小秋”是当地的叫法,指包括夏谷(粟)在内的玉米、绿豆等回茬作物,也称“小谷”。东坡沟农谚也说:“白露不秀(不开花),寒露不收”,白露不开花,寒露就收不了了。前文已证,陶寺夏谷播种期最晚到夏至结束,因而

62、陶寺夏谷的苗期从夏至开始计算。植物栽培学说:“谷子的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春谷需40d(天),夏谷需2530d。穗期是指谷子从拔节至抽穗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春谷需约需36d,夏谷约需30d。”“夏谷抽穗约在8月中旬。” 位东斌、东先旺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页191、195。足见,夏谷从出苗至抽穗需要60天。6月21日夏至陶寺夏谷苗期开始,至9月2日陶寺初露总计73天,超过抽穗期13天,这是夏谷抽穗的最后期限。假如过了9月2日陶寺初露,夏谷还没有抽穗露头,就绝收了,只有割了苗喂牛。由此,我们推测9月2日日切9号缝中线,标志着陶寺初露,是夏谷抽穗的

63、最后期限,否则只有当牲畜的饲料了。自8月14日10号缝日切“秋始”收春谷到9月2日9号缝日切陶寺初露间隔19天。15. 9月14日东8号缝中日切2004年9月7日日出时不在东8号缝内,被D3号柱子挡住,日切偏于8号缝中线以北35739,故推算9月7日七天后9月14日日切在8号缝中线。但是9月14日因阴雨没有观测到日出。8号缝上半年3月28日日切为陶寺清明,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祖上坟祭奠。相应的,下半年8号缝日切也应当与祭祀有关。襄汾县志传统节日载:“秋祀节,(阴历)七月十五日为秋祀节。近亲之间往来送纸祭祀,礼同清明,惟不登坟扫墓。”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514。,然而实际情况有些例外,如果因故上半年清明节没有回家上坟的“游子”,可借此节补上,其他时节不允许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