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5887248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水文、生态实习报告一、概况2009年9月,我08地理科学班为进一步加强对野外地质、地貌和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城环学院部分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秦皇岛附近的柳江盆地进行了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时间从2009年9月24日到29日,共6天。在此期间,我们在5个地点完成了此次实习的基本任务,分别是:亮甲山;柳江盆地大石河;210高地;318高地;祖山等。通过此次实习我掌握了常见矿物、岩石、土壤、植被、水文、气候、地形、地貌等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测量方法,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地层层序及各层的主要岩性特征有了进一步掌握。对褶皱、断裂等构造有了进一步认识。

2、通过实习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收获颇丰。二、实习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

3、三面为山,仅南面向渤海开口。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为砾石堆积。临海地带发育有海岸地貌,侵蚀与堆积型海岸地貌相间分布,形成许多优良浴场。波浪在岬角处发生侵蚀作用形成各类海蚀地貌,在海湾、平直海岸地带形成各类海积地貌;潮汐的作用使波浪作用范围加大,形成海蚀平台等地貌。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是大石河,系入海河流,有明显的季节性。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

4、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以上为山区。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特征是半干旱森林景观与干草原景观和半湿润夏绿林与森林草原景观的过渡带。三、实习区域地质条件分析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

5、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其后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其地层主要有:1.太古界。2.上元古界青白口系。3.下古生界寒武系()。4. 下古生界奥陶系(O)。.亮甲山组:以中、厚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主要有竹叶状灰岩(由灰岩扁砾被钙质胶结而成的典型砾屑灰岩,其砾屑

6、为扁圆或长椭圆形,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故名)、豹皮状灰岩等,颜色为灰色带绿色,灰色致密棕褐层状、灰色薄层泥色条状、深灰色中到褐层状致密块状的。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一般为灰色细金状。亮甲山组形成于浅海环境,厚度118米,与下伏冶里组、上覆马家沟组均为整合接触,化石丰富,有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三叶虫、古杯类、介形虫类。其中,头足类、房角石、古杯海绵是本组的标准化石。.冶里组(O1y)。.张夏组(2z)。5.上古生界石炭系(C)。6.上古生界二叠系(P)。7.上古生界侏罗系(J):柳江向斜构造盆地是一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的甚至是局部倒转的向斜,它的西翼产状陡峻,

7、秋子峪倒转,地层挤压很紧密,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达70,甚至直立或倒转。断层以南北走向的逆断层为主,规模大,由于受到巨大的挤压,岩层薄甚至缺失,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少。东翼产状平缓,面积很大,约是向斜面积的2/3。东部地层的宽度是西翼地层的五倍以上,倾角是1030之间,有好多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但规模小。在核部,安山岩构成山地,形成地层倒置的现象。四、实习区域地貌条件分析1 构造地貌:水平岩层地貌,又名平顶山地貌。在石门寨西南大平台一带,岩层产状近水平。坚硬的龙山组石英砂岩构成宽阔平展的大平台顶面。这种由水平岩层形成的平顶山,构成了该区的方山地形。龙山组地层由石英砂岩和杂色页岩构成。前

8、者坚硬不易剥蚀,后者较弱易被剥蚀。当其受到流水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切割破坏时,由于差异侵蚀形成了一种阶梯状地形构造阶地。其它地面和阶地陡坎的上部,由硬的石英砂岩构成,其陡坎的下部由易被剥蚀的软弱页岩构成。在鸡冠山 -大平台汤河北岸谷坡,可见到由水平岩层构成的6-7级构造阶地。很明显,这些构造阶地的形成,是与水平岩层的软硬互层结构密切相关的。如潮水峪断层:岩墙的产状:走向NE65、倾向SE167。岩脉的走向SE129组成岩石为花岗闪长岩,看似砂岩;因风化侵蚀严重,所以表面只能看到石英,看不到角闪石等其它成分,已经被高岭土绿泥石化了。2 河流地貌: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

9、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河漫滩的主要类型有:河曲型河漫滩,发育于弯曲型河段。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汊道型河漫滩,为在汊道型河段中形成的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坝、沙嘴等。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较直型河段,形成天然堤。平行鬃岗型河漫滩,为堰堤型河漫滩与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滩的过渡类型,表现为一系列平行鬃岗系统,鬃岗之间为浅沟、洼地或湖泊。3. 岩溶地貌岩溶地貌主要是

10、指溶沟与石芽,溶沟与石芽是一种规模较小的地表岩溶地形,在砂锅店和东部落一带的石灰岩中发育完好。这里的石芽一般高1.5m左右,远远望去,很像雨后春笋,挺立于地表。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隙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随着溶蚀作用的不断进行,灰岩中的缝隙不断扩大,其沟通性亦越来越好,因而加速了地表流水的循环,岩石作用愈加容易进行。随着溶沟的不断发生发展,其规模愈来愈大,介于其间的石芽渐渐显露于地表,形成了现在的地表岩溶景观。4.海岸地貌陆连岛由沙坝使其与陆地相连的岛屿。多位于近海岸处。由于岛屿的背后,即向陆一侧形成波能降低的波影区,

11、因此常常引起沉积作用加强,由陆向岛和由岛向陆的方向都可能形成沙嘴。如果海峡的宽度和深度不大,沉积物源丰富,两侧的沙嘴在延伸中相互衔接,便形成了连岛沙坝,连岛沙坝则将原来孤立于海中的岛屿与大陆连接起来。沙坝的中段一般比较狭窄,但却是陆岛之间相通的要道。在北戴河地区观察的海岸地貌主要是连岛沙坝。连岛沙坝属于沉积物流形成的地貌,当沉积物流绕行岬角或岸线急剧向陆转折处,波能急剧降低,被搬运沉积物的一部分即沉积下来。如岸外不远处有岛屿作屏障时,岛屿背后一侧波能降低形成波影区,进入波影区的沉积物其容量迅速减小,一方面以岸边为基础发育沙嘴,另一方面在岛屿内亦可发育沙嘴,如海峡的宽度和深度不大,上诉沙嘴在发展

12、过程中相互衔接形成连岛沙坝。在两个相向的沉积物流之间的滞缓水域地带,因沉积物的堆积可形成一种尖嘴形沙洲岸线。巨大尖角形沙洲的宽度以及向海前展的距离都可达几十公里。有些尖角形沙洲如岸外有岛屿或浅滩,亦可发展成连岛沙坝。北戴河老虎石公园观测地观测的即是这种连岛沙坝。五、个人感受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尽管时间很短而且条件艰苦,但是我们实在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柳江盆地、潮水峪等几个主要实习地点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教我们使用测量仪器,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实习是辛苦的,老师更是非常不容易的。生活上要随时注意我们的起居,确保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实习过程中要控制速度,把握方向,尽可能多地传授我们相关知识。同时,老师也展现出了课堂上见不到的另一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引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柳江盆地,我们也看到了这样那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让我意识到,当前中国的环境保护虽然较以前有大幅提,但是环境问题还是很严重。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