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15785185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收入概论公共收入概论 一公共收入的定义一公共收入的定义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二公共收入的结构二公共收入的结构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债:有偿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债:有偿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的其它形式公共收入的其它形式公公 债债1、公债的概念和特点、公债的概念和特点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的原则,有其职能的需要

2、,依据信用的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特征:特征:(1)自愿性)自愿性 (2)有偿性)有偿性 (3)灵活性)灵活性2、公债的基本功能、公债的基本功能(1)公债最基本的功能是弥补)公债最基本的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2)为资本性支出开辟财源。)为资本性支出开辟财源。3、公债的运行机制、公债的运行机制(1)公债的产生与发展)公债的产生与发展(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公债的种类:公债的种类:第一、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第一、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第二、自由公债和强制公债第二、自由公债和强制公债 第三、国内公债和国外

3、公债第三、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第四、长期、中期、短期公债第四、长期、中期、短期公债 第五、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第五、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公债的发行:公债的发行:第一、公债的发行方式第一、公债的发行方式 公募法公募法 公卖法公卖法 承购包销承购包销第二、公债的发行价格第二、公债的发行价格 平价发行平价发行 折价发行折价发行 溢价发行溢价发行第三、公债的还本付息第三、公债的还本付息分期逐步偿还法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伦次偿还法抽签伦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债代旧债以新债代旧债第四、公第四、公 债债 市市 场场公债发行市场公债发行市场公债流通市场公债流

4、通市场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1、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指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指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物价的普遍上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其净效应是将私人占有的一部分资其净效应是将私人占有的一部分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只不过它采取源转移到公共部门,只不过它采取的是一种隐蔽的方式。的是一种隐蔽的方式。例:例:2、捐捐 赠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企业的捐赠。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企业的捐赠。但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自愿捐赠只能作为但在

5、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自愿捐赠只能作为政府公共收入来源的一个很小部分,其作用是政府公共收入来源的一个很小部分,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微不足道的。v3、使使 用用 费费向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向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收取使用费,也是公共收入的一个来源。收取使用费,也是公共收入的一个来源。政府收取的使用费,通常低于其提供该政府收取的使用费,通常低于其提供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其差额是对种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其差额是对使用者的补贴。使用者的补贴。收取使用费的作用,除了可以为政府筹收取使用费的作用,除了可以为政府筹集一部分公共收入之外,还在于以下两集一部分公共收入之外,还在于以下

6、两个方面:个方面:第一,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第一,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第二、避免公共设施的第二、避免公共设施的“拥挤拥挤”问题问题4、规规 费费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它通常包括两类:行政规费它通常包括两类:行政规费(外事规费、内务规费、经济(外事规费、内务规费、经济规费、教育规费、其他行政规规费、教育规费、其他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诉讼规费、费)和司法规费(诉讼规费、非诉讼规费)非诉讼规费)三公共收入的原则三公共收入的原则 (一)受益原则(一)受益原则指的是政府所提

7、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供的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益相联系。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益相联系。(二)支付能力的原则(二)支付能力的原则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系。第第 二二 节节 税税 收收 一、税收及其原则一、税收及其原则(一)税收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收的概念和特点 1、税收的特点、税收的特点(1)税收是由政府征收的。)税收是由政府征收的。(2)政府征收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利

8、。)政府征收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利。(3)税收是强制征收的。)税收是强制征收的。(4)税收是无偿征收的。)税收是无偿征收的。(5)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6)税收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税收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 需要而征收的。需要而征收的。2、税、税 收收 的的 概概 念念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种形式。(二)税收的基本要素(二)税收的基本要素1、课税主体、课税主体2、课税客体、课税客体3、税率:比例税

9、率、税率: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累退税率累退税率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三)税(三)税 收收 的的 分分 类类1、据课征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划分为所得税、流、据课征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划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这也是划分不同税种最主要的依据。转税、财产税等,这也是划分不同税种最主要的依据。2、产品税与要素税。、产品税与要素税。3、对人税与对物税。、对人税与对物税。4、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与间接税。5、按税收的计征标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的计征标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6、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税。7、按税

10、收用途分类,可以划分为一般税和特定税。、按税收用途分类,可以划分为一般税和特定税。8、按税收的归属关系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按税收的归属关系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和共享税。9、按税率分类,可分为累进税与比例税。、按税率分类,可分为累进税与比例税。(四)税收是政府取得(四)税收是政府取得 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第一,不会引起无度的通货膨胀;第一,不会引起无度的通货膨胀;第二,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第二,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第三,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第三,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五)税(五)税 收收 的的 原原 则则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度

11、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1)威廉)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配第的税收原则 公平公平 简便简便 节省节省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2)攸士第的税收原则)攸士第的税收原则1)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和增)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和增 加对产业的压迫。加对产业的压迫。3)平等课税。)平等课税。4)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5)挑选征收费用最

12、低的商品和货)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和货物征税。物征税。6)纳税手续简便。)纳税手续简便。(3)亚当)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斯密的税收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2)确实原则。)确实原则。3)便利原则。)便利原则。4)最少征收费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4)萨伊的税收原则)萨伊的税收原则1)税率最适度原则。)税率最适度原则。2)节约征税费用原则。)节约征税费用原则。3)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4)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5)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5)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政策原则 收入

13、充分原则收入充分原则 收入弹性原则收入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国民经济原则 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源原则 慎选税种原则慎选税种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社会正义原则 普遍原则普遍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确实原则确实原则 便利原则便利原则 节省原则节省原则2、税、税 收收 公公 平平 原原 则则(1)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收益原则收益原则 负担能力原则负担能力原则3、税、税 收收 效效 率率 原原 则则(1)税收效率原则的意义)税收效率原则的意义(2)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3)税收本身的效率原

14、则)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4、税收原则理论归纳、税收原则理论归纳1)税收的财政效益)税收的财政效益 充裕的税源充裕的税源 弹性机能弹性机能 高效率的税务管理高效率的税务管理 2)税收的经济影响)税收的经济影响 保护税本保护税本 慎选税源慎选税源 税率适度税率适度3)税收的社会影响)税收的社会影响 普遍原则普遍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 二、税二、税 收收 效效 应应 分分 析析(一)税收与生产者行为(一)税收与生产者行为1、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量计征:从量计征:Pd=Ps+t从价计征:从价计征:Pd=(1+T)Ps生产者负税的情况:生产者负税

15、的情况:D(Pd)=S(Ps)(1)Ps=Pd-t 或 Ps=Pd/(1+T)(2)(2)代入(1):D(Pd)=S(Pd-t)或 D(Pd)=SPd/(1+T)(一)(一)将(2)式稍加变形,然后代入(1):D(Ps+t)=S(Ps)或 D(1+T)Ps=S(Ps)消费者负税的情况:消费者负税的情况:Pd-t=Ps 或 Pd/(1+T)=Ps (3)(3)代入(1):D(Pd)=S(Pd-t)或 D(Pd)=SPd/(1+T)(二)(二)结论:结论:(一)式(一)式=(二)式(二)式2、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量的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

16、量的减少税收的总成本:税收的总成本:A+B+C+D税收的总收益:税收的总收益:A+C税收的净收益:税收的净收益:-(B+D)这就是税收的额这就是税收的额外负担。外负担。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C1移移C2意味着,意味着,生产者在政府生产者在政府对对X1征税后,征税后,减少了减少了X1的生的生产量,即以产量,即以X2的生产相应替的生产相应替代了一部分代了一部分X1的生产。的生产。3、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征税后,征税后,C1移至移至C2意味意味着,生产者着,生产者在政府征税在政府征税之后,因可之后,因可支配生产要支配生产要素减少,不素减

17、少,不得不相应减得不相应减少商品的生少商品的生产量,收入产量,收入也随之减少。也随之减少。(二)税收与消费行为(二)税收与消费行为1、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由由W移至移至Y意味着,消意味着,消费者在政府对食品征税费者在政府对食品征税后,减少了对食品的购后,减少了对食品的购买量,而相对增加了衣买量,而相对增加了衣物的购买量,即以衣物物的购买量,即以衣物方面的消费相应替代了方面的消费相应替代了一部分食品的消费。一部分食品的消费。2、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由W移至X意味着,消费者在政府征税后,因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下降,而不得不相应地减少消

18、费品的购买量。(三)税收与劳动收入(三)税收与劳动收入1、税收对劳动收入的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收入的替代效应政府征税,政府征税,促使纳税促使纳税人减少劳人减少劳动投入量。动投入量。征税后,征税后,劳劳 动时动时数减少。数减少。2、2、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如果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是向后弯曲的,政府征的,政府征税会促使纳税会促使纳税人增加劳税人增加劳动投入量。动投入量。这表现为收这表现为收入效应。入效应。3、税收对劳动投入效、税收对劳动投入效应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应的无差异曲线分析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入效应大于

19、替代效应,总效应是促使人们更总效应是促使人们更加勤奋地工作,但这加勤奋地工作,但这不是唯一的结论。所不是唯一的结论。所以,分析税收对劳动以,分析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总效应,还必投入的总效应,还必须结合不同税种的特须结合不同税种的特点和客观的经济形势。点和客观的经济形势。4、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 的效应比较的效应比较5、用收入的需求弹性解释、用收入的需求弹性解释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效应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效应对于收入的需求弹性以及税收在现实社对于收入的需求弹性以及税收在现实社会中究竟是起激励作用还是反激励作用会中究竟是起激励作用还是反激励作用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20、。有两种研究方法:有两种研究方法:第一,问卷调查第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是微结果表明,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是微小的,征税会使总的劳动时间大约提高小的,征税会使总的劳动时间大约提高1%。第二,经济计量研究第二,经济计量研究一般情况下,劳动投入的价格弹性是负值,但弹一般情况下,劳动投入的价格弹性是负值,但弹性的绝对值很小。因此,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性的绝对值很小。因此,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可能是一种激励,但效应不大。投入的影响可能是一种激励,但效应不大。(四)税收与私人储蓄(四)税收与私人储蓄1、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均衡条件:国民生产

21、总值均衡条件:C+I+G+X=C+S+T+MI=S+(T-G)+(M-X)S=f(Y,R,W,X)Y:税后的可支配收入:税后的可支配收入R:税后的利率:税后的利率2、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在政府征税导致在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条件下,入减少的条件下,纳税人以压低现纳税人以压低现期的消费为代价,期的消费为代价,而相对提高了储而相对提高了储蓄水平。在这种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对情况下,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私人储蓄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3、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在政府对纳税人在政府对纳税人的储蓄

22、征税的条的储蓄征税的条件下,纳税人减件下,纳税人减少了储蓄数额,少了储蓄数额,而相应增加了消而相应增加了消费数额。在这种费数额。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对情况下,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私人储蓄的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表现为替代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总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总效应: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高,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高,征自高收入者的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征自高收入者的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由于替代效应与边际税率的妨碍作用;由于替代效应与边际税率的变动方向相同,累进程度较高的所得税变动方向相同,累进程度较高的所得税较之累进程度较低的所得税,对私人储较之累进程度较低

23、的所得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累进所得税较之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累进所得税较之比例所得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比例所得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作用。(五)税收与私人投资(五)税收与私人投资1、私人投资及其决定因素、私人投资及其决定因素纳税人的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纳税人的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1)税后的投资收益)税后的投资收益(2)包括折旧在内的投资成本)包括折旧在内的投资成本2、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三、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三、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24、税收转嫁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各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过各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程。税收归宿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收转嫁的最后结果。完全转嫁完全转嫁:纳税人把税负全部转移出去。:纳税人把税负全部转移出去。部分转嫁部分转嫁:纳税人把税负部分转移出去。:纳税人把税负部分转移出去。直接负担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不能将税负:纳税人在纳税后不能将税负 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来负担。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来负担。间接负担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能将税负转嫁:纳税人在纳税

25、后能将税负转嫁 给他人,由他人来负担。给他人,由他人来负担。2、税收转嫁的形式、税收转嫁的形式(1)前转。)前转。(2)后转。)后转。(3)消转。)消转。(4)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二)税收转嫁与归宿:(二)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从量税的效应主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从量税的效应主要有两个规律:要有两个规律:第一,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第一,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供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第二,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第二,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从量计征下的产品税归宿:从

26、量计征下的产品税归宿:(三)税收转嫁与归宿:(三)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税收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税收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四、中四、中 国国 的的 税税 收收(一)建国以来税收制度的沿革(一)建国以来税收制度的沿革1949-1978年,税收结构单一。年,税收结构单一。1978年、年、1983年、年、1994年进行年进行了改革,尤其了改革,尤其1994年的改革,影年的改革,影响巨大。响巨大。(二)我国现行主要税种(二)我国现行主要税种我国现行税种,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我国现行税种,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分为五大类:可分为五大类:流转课税流转课税:增殖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增殖税

27、、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 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农业税;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农业税;财产课税财产课税:房产税和契税、车船税;(财产:房产税和契税、车船税;(财产 税、赠与税、遗产税)税、赠与税、遗产税)资源课税资源课税:资源税和盐税;:资源税和盐税;行为课税行为课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 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我国目前的六大税种:我国目前的六大税种: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业所

28、得税4、增殖税、增殖税5、消费税、消费税6、营业税、营业税(三)我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三)我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1、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进一步改革。首先,应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首先,应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其次,拓宽税基,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其次,拓宽税基,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再次,调整费用扣除,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制度。再次,调整费用扣除,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制度。最后,建立源泉控管、双向申报、交叉稽核的征最后,建立源泉控管、双向申报、交叉稽核的征管机制。管机制。2、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完善企业所得税制第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第一,统一

29、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第二,坚持公平国民待遇原则第二,坚持公平国民待遇原则3、增殖税的进一步改革、增殖税的进一步改革首先,增殖税的课税范围有待扩大首先,增殖税的课税范围有待扩大其次,增殖税的税基有待改进其次,增殖税的税基有待改进本本 章章 思思 考考 题:题:1、什么是税收?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什么是税收?它有哪些基本特征?2、税收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税收包括哪些基本要素?3、怎样理解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怎样理解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4、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政府对一个、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政府对一个行业的产出征税将产生哪些影响?行业的产出征税将产生哪些影响?5、试析中国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试析中国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6、你认为我国增殖税是否应由生产型、你认为我国增殖税是否应由生产型 增殖税向消费型增殖税过渡?如增殖税向消费型增殖税过渡?如 果是,应怎样过渡?果是,应怎样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