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5781310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提纲(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论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和 意志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 .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 d.心理活动4.人的心理现象都是有意识的。( X )5.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注意开始的。( V )6.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中间学科。( V )7.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8.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在生物学规律支配下和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心理活动的本质、机制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心理和行为进行某种程度的预测和控制。9. 辩证唯物主义 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普遍和根本的指导原则。10

2、. 客观性原则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心理的本性 规律、机制和事实。11.系统性原则就是坚持用系统的观点考查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的系统。12. 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13.既主动创设了条件,又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研究方法是( 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14.不受时空限制,能同时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处理的研究方法是( 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15.能保持被观察者心理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使观察者获得比较真实

3、的资料对方法是( c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模拟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心理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

4、,降低真实性5、(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D、缪勒6、(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 C、1798 D、18977、(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8、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9、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C、认知 D、人本主义10、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B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11.用标准化量表

5、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12.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二、填空题1.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3.心理现象又可以称为心理活动,简称心理。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活动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X )2.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6、。(X )3.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X )4.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X )5.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X )6.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X )7.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X ) 8.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X ) 四、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过程、认识过

7、程、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分为五个子领域,即: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tive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Society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

8、ychology)这五个子领域。P1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关连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P2-3 (P13-18)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

9、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1.实验室实验法: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2.自然实验法: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

10、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

11、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测验法: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模拟练习二:1.不受时空限制,能同时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处理的研究方法是( 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2.可以很经济的获取资料但对主试要求高的方法是( d )a.观察法 b.调查法

12、c实验法 d测验法3. 用标准化的量表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亚里士多德 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 论灵魂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专门著作。 .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 理论基础 ,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 实验生理学 。 .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 1879 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c)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精神分析学

13、派 d.行为主义.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的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正式产生。.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d)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 .人本主义10. 精神分析心理学 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的两大主流。1.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V )2 .暂时神经联系只是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V )3. 第一信号系统 是以具体实物刺激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4.以语言和词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 第二信号系统 。5.望梅生津属于 条件反射。6.谈虎色变属于_条件反射。学习原理1.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

14、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合理的变化。2.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是掌握间接经验的学习、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与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的学习、具有超前适应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3.潘菽依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ABCD)A.知识的学习 B.动作技能的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 D.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4.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有哪些不同观点?P29-36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1、关于学习实质 (1)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 (2)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

15、误的过程。 (3)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2、关于学习规律 (1)准备律; (2)效果律; (3)练习律 主要评价 1、贡献: (1)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2)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2、局限: (1)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2)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3)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本原理 1、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不随意的反射性行为。 (2)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2、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是呈现某种愉快刺激能够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16、(2)负强化是排除某种厌倦刺激能够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3、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1)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 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 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4、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 那么,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5、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它

17、与负强化是不同的, 负强化的目的是通过撤除不愉快刺激,增加某种行为。而惩罚是消除某种行为。 (三) 评价 1、贡献: (1)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 。 (2)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3)他的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今天的 CAI 教学。 2、局限: (1)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 (2)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1、社会认知理论 学习实质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

18、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交互决定论 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3、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个体需要注意正在学习的行为, 保持:个体必须记住他所观察的东西,复制:按照相同的方式反应 动机:个体必须有动机模仿他观察到的行为。(三)主要评价 1、贡献 (1)重视中介因素,形成了一种认知联结的模式。 (2)揭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形成的作用。 (3)理论建立在严密的、以人为被试的实验基础上的。 2、局限 (1)研究成果与教育环境中的具体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2)他的理论应用还不够成熟。学习动机1.什么是动机?动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P4

19、8-49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构成 1、需要: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大脑中的反应。 2、诱因: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某种客观要求和必要性(可以来自内环境,也可以来自外环境),并成为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内驱力是来源于需要的唤醒状态,或者说是由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内在的推动力量,它促使有机体做出行为来满足需要。2.对于学生来说,哪种激励最有效?P58-59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满足学生的缺失需要、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

20、生学习的需要(首先,分析现有动机是否正确、合理;其次,找出“共同因素”,再次,强化“共同因素”;最后,导向新的学习)3.关于动机的激励理论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49-531、成就动机理论 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阿特金森等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组成。 2、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归为六个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的反应。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划分为三个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

21、。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动机的强度(如能力强)。 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以后工作的积极性难以预料(如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降低行动的动机(如任务难、能力差)。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倾向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动机(如努力不够)。 3、自我实现理论 马洛斯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要驱使的。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自我效能感 人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 第二,替代经验 第三,目标设置 第四,成败归因 作用 第一

22、,影响活动的选择 第二,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第三,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第四,影响任务的完成 4.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60-631创设问题情境、2)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活动、3)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恰当运用批评与表扬、5)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5.什么是学习兴趣?怎样激发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P66-68是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1)丰富学生的知识、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5)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

23、既要重视兴趣的培养,又要教育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 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指向性 和 集中性 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V )4.一切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 V )5.注意的外部表是 适应性运动、无关动作的暂时停止与消失、呼吸系统的变化 。6.根据注意的产生有无预定目的,保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和 有意后注意 。7. 无意注意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8.有目的、主动服从于活动任务的注意是随意注意。(V )9.有自觉的目的,

24、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10.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是利用 注意的分配 。11.对无意注意的产生刺激物的相对强度作用更大。(V )感觉1.感觉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2.感觉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感觉器官 和 客观事物 。3.根据感觉产生的分析器和它的特定刺激的不同可分为: 外部感觉 和 内部感觉 。4.适宜刺激是指对于某种感受器来说阈值最低的刺激。5. 痛觉 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6.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在头脑中保持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是 (感觉)后像 。7. 感觉适应 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25、关系。( V )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 感觉的适应 现象。10.感受性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有哪些?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暗适应 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 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2)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负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 (3)感觉对比 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

26、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同时对比 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马赫带现象 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更黑的现象。 先后对比(相继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4)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 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 。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5)感受性的发展 A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

27、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B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 C感觉的机能补偿作用 某一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的现象,叫做感觉的代偿作用。知觉1.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客观物体 在人脑中的反映。2.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3.不动的物体因其周围的运动而使它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的现象是(C )A.运动知觉 B. 真动知觉 C. 似动知觉 D.诱导运动4.不论是在强光的下,还是在暗光下,我们看到的黑板总是黑的,白色的粉笔总是白的是由于(D)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恒常性5.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

28、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 V )6.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的照片的主要部分,便可知道他是谁,是利用了知觉的(B )A.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恒常性7.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74-76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系统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方面: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注意的选择作用 主观方面: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人的需要和兴趣、人的知识经验 2.知觉的整体性 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并用语

29、词把它标志出来。 2)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个人的知识经验、 语言和词的提示 、思维的积极活动 、定势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8. 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概括的、间接的 反映。2.依靠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来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是(D)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 D.抽象思维3.未经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C)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 D.抽象思维4.思维的一般过

30、程包括(ABCD)A.分析综合 B.比较 C.抽象概括 D.系统化具体化5.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ABCD)A.发现和提出问题 B.分析和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00-1041、心理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1)对问题情境的理解: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 2)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6)人际关系 7)个性特点

31、2、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7.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P108-1101、构成良好的问题空间的策略:1)要准确理解问题表述的语意,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从文字上看清解体的目标和条件,客服粗心大意的毛病、2)要由表及里深入把握题意,帮助学生克服由于问题情境呈现的方式不同所造成的认知障碍、3)要正确判断问题类型,帮助学生将当前问题纳入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问题类型之中; 2、有效填补认知空隙的策略:1)要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2)注意运用解决问题策略、3)调控解题时的心理状态; 3、解体后再反思的策略:1)反思解题过程、2)反思解体方法、3)反思解题途径; 4、极高问题解决技能的策

32、略:1)形成接纳意见的气氛、2)仔细地界定问题、3)表演如何分析问题、4)提出假设、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6)考虑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7)运用类比、8)提供练习解决问题的机会并给予反馈8.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P110-112是提供新颖的、有价值成果的思维。它包括一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创作新作品、发明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9.创造思维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P110-111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10.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P115-1161、脑激励法2、吉尔福特的策略拓展问题、分解问题、常打问号、快

33、速联想与中止评判、延长努力、列举属性、形成联系、尝试灵感智力:1. 智力 就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2.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是晶体智力。 ( X )3.晶体智力是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的智力。( V )4.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括: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情境亚理论 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结构理论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何影响?6.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测验人的智力的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编制的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7.如何科学对待智力测验的结果?P125-1271、智力测验更多的是测量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能力、 2、智力测验的结果并不是预测人未来发展的唯一指

34、标、 3、对智力测验结果的解释要有发展性1.智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P130-133 (一)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是智力产生与发展的生物前提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智商相关;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环境和教育对人智力发展的影响 1、产前胎儿的环境 2、早期教育及早期生活环境 3、学校教育 (三)实践活动中个人的主观努力是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2.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P135-137 1)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2)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3)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1.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P127-129(一)智力结构的个体差异(

35、记忆、思维) 1、一般能力的差异 2、特殊能力的差异 (1)不同才能的差异 (2)才能多寡的差异 (3)不同组合的差异 (二)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1.智力超常者:指智力高度发展者。 2.智力落后者:指智力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者平均水平或社会适应不良。 确定儿童低常的三个指标: 1)智商明显低下; 2)社会适应不良; 3)问题发生在早年。 人的智商按常态曲线分布 (三)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早期表现 2、中年成才 3、晚期表现2.人的智商按 常态曲线 分布。3. 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 是智力产生与发展的生物前提。4.智力发展的影响活动中, 个人的主观努力 是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5.对人智力发展起

36、决定性影响的是环境与教育,包括 产前胎儿的环境 、早期教育及早期生活环境 和 学校教育 。6.如何进行智力的开发?P134-137(一)开发儿童的智力的意义 1、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2、开发智力是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3、开发智力对幼儿有特殊的作用 (二)智力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 2、量力而行 (三)早期教育的智力开发 1.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给儿童活动和探索的自由 2.早期教育要全面,做到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 (四)教育教学中的智力开发 1、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

37、的智力 情绪1. 情绪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什么是心境、激情、应激?P139-141 心境: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感染性的情绪体验,并非关于某一事物的体验,而是一段时 间使人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体验。(弥散性和长期性) 激情:一种迅速、猛烈、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建设性的激情和破坏性的激情) 应激:突如其来的紧迫情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什么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P142道德感:个体用一定的道德准则去感知、评价各种社会现象时所产生的体验。 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人、自然景物

38、、社会生活及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时 产生的体验。4.情绪有哪些功能?P142-145情绪的功能 (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动机性功能:能激发人的认知和行动的动机。 (唤醒认知状态) 信号性功能:人的思想意识的自然流露。 (人际交往)感染性功能:人们沟通和接受客观刺激的需要。 (二)情绪与健康 1.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2、消极情绪的来源 第一,生活的变故。 第二,生活琐事。 第三,心理因素(挫折和冲突)。5.情绪的外部必须包括 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调表情。6.戈尔曼的观点将情绪智力概括哪五种能力?P152 (1)自我觉察能力 (2)情绪管理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控制冲动的能力 (5

39、)人际技巧7.沙洛维和梅耶德观点认为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P152(1)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3)对情绪理解、感悟并由此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8.如何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P155-156(一)确定恰当的人生目标 (二)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自己的错误,善待自己的不足 .就是宽容别人 (三)学会适应 (四)寻找快乐9.怎样调节与控制不良的情绪?P158-160(一)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二)转变观念,重构认知 (三)学会放松 (四)学会宣泄 (五)转换环境 人格1. 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征有哪些?P162-164是具有一定倾向性

40、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包含自我调节系统在内并区别于他人的整体心理面貌。1、整体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 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2、相对稳定性 1)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性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行为表现上的一贯性。 2)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 3、独特性 1)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性。 2)个性是包含了一定共性的多种成分的独特结合。 4、社会制约性 人既包括自然的生物特性,也包括社会的本质特性,而

41、后者是主要的。决定个性发展方向的不是抽象的生物因素,而是现实的社会因素。2.健康人格的含义包括哪些方面?P1671)保持积极、活跃的心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2)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生活、3)和谐统一的自我、4)有效地开发自己的能力、5)富有创新精神3.人格毕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人格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P173-177人格毕生发展的含义及特点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天赋性与后天性统一 (三)顺序性和不平衡性 三、人格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亲代间的遗传特征与生俱来的个性生物学特征个性生理成熟的因素; (二)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三)个体的生活实践及自我认识对人

42、格发展的影响 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格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质1. 什么是气质?气质的特征有哪些?P179是一个人的稳定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遗传特征(天赋性)、动力性2.分析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强而不平衡的类型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攻击性强,易兴奋, 不易约束,不可抑制。 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活泼型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 安静、坚定、迟缓、有节制、不好交际。 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的类型弱型 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烈。3.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如何?P182-184(一)气质的稳定性、可塑性与人格的发展:1、气质影响性

43、格的表现形式及形成与发展的速度2、气质影响能力的发展方向,不决定成就和智力水平、社会价值的高低3、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性格的改变和发展会带动气质发生一定的改变 二)气质与职业适应性 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工作性质不一样,对气质有不同的要求。即有一个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活动效率问题。这是职业选拔上的实际问题。 (三)气质与团体效能的关系:在选才用人时要考虑到气质的因素,一般团体的活动效率也会受到团体成员气质类型组合的影响。(四)气质与教育 1、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2、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1)正确区分和认真对待学生的气质类型

44、和特征(2)根据气质类型和特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3)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4)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性格1. 什么是性格?P186是表明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并且表现在他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之中的个性心理特征。2.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包括哪些方面?P186-187分为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3. 如何划分性格的类型?P187-1891)机能类型说 2)向性说 3)独立-顺从说 4)文化-社会类型说(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5) A、B、C型性格说(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4. 怎样塑造优良的性格?P189-1

45、921)、乐观向上、孜孜以求的进取心2)、待人友善与合作精神3)、竞争意识与独立能力4)、宽容大度5)、自制力与恒心5. 如何克服不良的性格特点?P192-196怯懦、退缩及其改变:1)理智地分析其原因,客观地评价自己、2)采取渐进锻炼的方法,从行为着眼逐步引起改变、3)寻找榜样、虚心学习 依赖、被动及其改变:1)强化独立意识、成人意识,从观念上摆脱依赖和被动、2)从小事做起,为自己创造当家作主的机会,有条理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3)在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上,尝试自己分析不同选择结果的利害得失,自己拿主意下决心 强烈的嫉妒心及其调控: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2)学会关心他人、了解

46、他人,不要把注意力总是放在自己身上、3)在充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快乐和成就感、4)用意志战胜嫉妒,加强自我调控 惰性及其克服:1)对自己的惰性及产生的原因有所认识,激发改变的欲望、2)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作出分析,确立树立的目标,增强时间紧迫感、3)理智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1.什么是自我意识?P196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是个多维的、复杂的心里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有哪些?P198-2001)强烈的独立意识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发展、2)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性尤为突出、3)自我认识更加丰富、深刻,自我评价更加客观,但仍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4)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足之处3.如何调控与培养自我意识?P200-2011)客观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2)培养健康的自尊心、 3)克服自卑,树立自信、4)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