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5769489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土方开挖、内支撑施工方案(专家论证)(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境内,本次施工项目为亭江鑫区三期工程12#17#楼(6栋18层住宅楼、1栋2层商业中心),12#17#楼设有一连体地下室,地下一层, 地下室高度4.75m,地下室顶板标高+0.000m,底板面标高-4.75,底板厚300mm,底板底设100mm厚垫层。占地面积约13000m2,地下室面积12497m2。地面现有标高在5.600m7.290m之间,施工前将整平至罗零标高6.450m(设计标高-1.150m)。因此开挖至垫层底的深度为4.000m,主楼处承台厚度为1.800m,基坑开挖至承台底的深度为5.400m,属于深基坑开挖,需要编制专项

2、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东、南侧靠近建筑物位置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其它位置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支护工程为临时性结构,使用期限为一年。二、周边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1、周边概况及地下情况场地北侧为七星公园,距地下室边界最近约23.1m;南侧为亭江鑫区一、二期已建商业中心和住宅楼,其中,11#主楼距地下室边界最近约26.9m;东侧为东街小学,距地下室边界最近约13.1m。西侧为亭江大道,距地下室边界最近约17.5m,交通便利。经现场查勘并与建设单位联系,本工程基坑施工区域无给排水、煤气、电力、电缆等地下管线。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报告,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3、水文情况根据地

3、质勘察报告可知,本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位变幅受大气变化影响较大。本场地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填砂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排水等影响,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2.46m5.47m。填砂层富水性弱-极弱,在基坑开挖时渗入基坑内水量小,受居民排水及雨季影响,渗水加强。三、支护设计概况基坑支护采用放坡+单排SMW工法桩+一道现浇砼内支撑梁进行支护。1、围护桩采用SMW工法桩(1)基坑东侧为东街小学,采用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三轴水泥搅拌桩850600,搅拌桩内插入H700*300*13*24型钢,间距1200mm,桩长15、18m。(2)基坑南侧为亭江鑫区一

4、、二期已建商业中心和住宅楼,其中,11#主楼距地下室边界最近约26.9m,采用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三轴水泥搅拌桩850600,搅拌桩内插入H700*300*13*24型钢,间距1200mm,桩长24m。(3)基坑西侧为亭江大道,采用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三轴水泥搅拌桩650450,搅拌桩内插入H500*300*11*18型钢,间距900mm,桩长15、18、21m。(4)基坑北侧为七星公园,采用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支护形式,三轴水泥搅拌桩650450,搅拌桩内插入H500*300*11*18型钢,间距900mm,桩长21m。2、放坡+素砼喷射距围护桩外围1500mm采用放坡开

5、挖500mm,坡度1:1,素砼强度C20,厚度40mm。3、内支撑内支撑采用现浇砼梁支撑,支撑系统面标高为-1.65m,冠梁GL:1.2*0.8m、环梁ZC1:1.5*0.8m、支撑梁L1:0.7*0.8m、L1:0.6*0.7m。立柱采用35米长的800冲钻灌注桩内插格构柱。四、降排水设计概况工程设计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挡水,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在坡脚设置排水沟,并每间距50m设置集水井。汇聚后在集水井中用水泵及时将积水抽掉。附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坑平面图附图3:基坑支护剖面图 附图1 基坑支护总平图 附图2 基坑支护剖面图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并提供的

6、施工图纸,包括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监测点布置平图示意图、基坑支护结构平图示意图、剖面图、大样图等相关图纸。2.马尾亭江鑫区(三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3、施工组织总设计4. 工程中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及文件:1)、规范、规程一览表 类 别名 称文件编号国 标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国 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国 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国 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26-2007国 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行 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

7、J79-2012行 标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行 标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行 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行 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 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行 标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地 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地 标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5、当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规定: 闽建建201041号文件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 闽建建(2009)24号文件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危险

8、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09)87号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二、编制说明1.遵循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质量达到合格;2.紧密结合现场条件,着眼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工期;3.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力求周密组织计划,实行平行流水作业;4. 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与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精心施工;第四章、施工准备一、生产准备1、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现场铺设施工道路、搭设水电管线等临时设施。2、进场一台三轴水泥搅拌桩,完成组装。3、进场一台冲孔灌注桩,完成组装。4、采购水泥等材料,

9、选用业主或监理认可的定点优质材料,并做好各类材料质量复验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5、水、电暂设布置a.为保证车辆畅通,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施工道路,路基垫30cm厚夯石灌砂垫层,路面为200厚C25混凝土硬路面,大门出入口设置洗车台。b.排水布置:在基坑四周设置截水沟,截水沟的尺寸为400mm400mm;并每隔50m设一个1000mm1000mm1000mm的沉砂井,排水沟和沉砂井均用砖砌成。c.给水布置: 现场供水由建设单位提供给水管接驳口引出,给水管沿建筑物四周环形布置,支线采用50PVC水管,水管沿围墙边布置,且在场地内的东南西北角水管上布置4个阀门作为检修阀门,在场地四周布置12只消

10、防用水龙头。d.用电布置: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由建设单位提供的配电房分别接出,然后由总电缆线接到配电箱及各大型机械等二、 技术准备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熟悉、审查图纸;2、编制材料,机械设备、工具及各技术工种劳动力进场计划;3、做好各级的技术、安全交底并提出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4、土方开挖前,对给排水、煤气、电力、电缆等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摸清其位置,做好保护工作。5、土方开挖前,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标示出工程桩桩顶标高,地下室承台、底板及地梁的轴线标高等。6、开挖前,对定位桩进行核验,对轴线、标高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核。将轴线桩、水准点引到施工影响区域外的永久建筑物上加以保护。施

11、工前根据桩基施工记录,将实际桩顶标高高于地下室底板标高的管桩桩位全部放样并标注在地表上面,施工过程中禁止对管桩进行推、拉、碰、压。三、 主要材料计划本工程材料主要为钢筋和钢格构柱、商品砼等。所有材料进场均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材料名称单位数量进场时间备 注钢筋t1000按需进场钢管t70按需进场商品混凝土m310000按需进场C30水泥t1000按需进场PO42.5模板(九夹板)m24000按需进场18H型钢m7500按需进场H700*300*13*24H500*300*11*18四、劳动力计划序 号工 种数 量备 注1管理人员102电 工23电焊工24架子工105机修

12、工26钻机工47钢筋工68喷锚工69木 工310挖机司机311自卸车司机2012砼 工513测量工214普 工515保 卫2合 计84五、施工机械计划安排序号工种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长臂反铲挖掘机1m342小型挖掘机0.5m323自卸车8-10t204卷扬机3.5KW75砼喷射机HPC-V26三轴水泥搅拌机ZKD-850-317冲(钻)孔机88钢筋切割机J3GYXH400A19调直机TQ4-8110潜水泵QX15383kw11铁锹1012镐1013手推车0.3m3314铲615全站仪J2116水准仪AL332117备用电源118软爬梯819鼓风机620安全带821交流电焊机BX3400A322木

13、工圆锯MJ104123插入式振动器124吊机25T1第四章、施工部署一、基坑总体施工流程:场地整平至罗零标高6.450m(设计标高-1.150m)施工SMW工法桩施工冲钻灌注桩开挖至内支撑梁底罗零标高5.150m(设计标高-2.450m)施工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及冠梁分层开挖至罗零标高2.450m(设计标高-5.150m)开挖电梯井承台底标高施工地下室底板及传力带待地下室楼板及传力带强度达到设计值 70%拆除内支撑。二、详细施工顺序与安排本工程拟分三个阶段组织开挖,依照本工程场地内留置回填土土方堆载要求和地勘报告揭示的土层状况,将开挖出的表面1m厚左右砂质土堆载在一、二期空地,留作后期回填土方,其

14、他基坑开挖的土方即时从西侧亭江大道运输至指定弃土点。第一阶段,进行三轴搅拌围护桩与工程桩(冲孔灌注桩)施工;第二阶段,开挖距四周围护1.5m范围内的土方,放坡系数1:1,开挖至-1.65m标高及时喷射C20素砼,同时进行坡顶截水沟施工。第三阶段,开挖至基坑标高-2.45m,完成围护桩顶冠梁、支撑梁及环梁施工。第四阶段,支撑体系砼养护强度达到80%后,开挖中间大面积土方,从东往西侧退挖,为确保土方开挖后,场地内形成良好的运输通道(运输通道采用回填砖渣与细石300mm)。由于地下室底板底至支撑梁底高度仅2.7m,不再进行分层分次开挖,采用一次开挖至设计标高-5.15m。另设置一台小型挖掘机进行小部

15、位及承台开挖,对于个别电梯井坑中坑底标高为-8.35,开挖前对开挖区域进行密排槽钢支护,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为1.8m。第五阶段,及时施工垫层、底板、承台及传力带,待养护强度达到80%后采用刨机拆除砼内支撑架。附图4:三轴搅拌桩施工路线图及冲孔桩施工路线图;三轴搅拌桩施工路线图冲孔灌注桩施工路线图第五章、SMW工法桩施工方案一、基本概况:基坑东侧三轴水泥搅拌桩850600,搅拌桩内插入H700*300*13*24型钢,间距1200mm,桩长15、18m;基坑南侧三轴水泥搅拌桩850600,搅拌桩内插入H700*300*13*24型钢,间距1200mm,桩长24m;基坑西侧三轴水泥搅拌桩650

16、450,搅拌桩内插入H500*300*11*18型钢,间距900mm,桩长15、18、21m;基坑北侧三轴水泥搅拌桩650450,搅拌桩内插入H500*300*11*18型钢,间距900mm,桩长21m。二、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程根据施工场地大小、周围环境等因素,施工时尽可能不出现冷缝,合理设计施工流程,确保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SMW工法施工如下图所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设置导架与定位三轴搅拌机就位成墙钻进与搅拌泥浆清理压浆注入水泥浆配置 型钢插入与固定SMW工法施工流程图三、施工顺序1、基坑支护施工顺序分别安排850桩机由东北角沿路线1顺时间围绕基坑四周施工至西南角,安排650桩机由西南角沿

17、路线2顺时间围绕基坑四周施工至东北角,详附图附图4三轴搅拌桩施工顺序图。2、SMW工法施工,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全套复搅式操作方法。起始第一幅为大幅水泥搅拌桩,紧跟着在打完大幅水泥搅拌桩后,即刻套钻第二副中副水泥搅拌桩,阴影部分为重复套钻,依此类推。见下列示意图:四、施工技术参数1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一台850及一台650三轴搅拌桩设备同时进行施工,采用一喷一搅的施工工艺,在桩体范围内必须做到水泥搅拌均匀,桩体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桩长。2搅拌桩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52.0:1,水泥掺入量22%。3三轴搅拌机沉桩速度控制在不大于1.0m/min,砂层中沉桩速度控制在不大于2.

18、0m/min,并保持匀速下沉和匀速提升。4 搅拌桩施工应有连续性,不得出现10小时施工冷缝。五、施工工艺概述1、测量放线(1)施工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坐标基准点,精确计算出围护中心线角点坐标(或转角点坐标),利用测量仪器精确放样出围护中心线,并进行坐标数据复核,同时做好坐标桩的保护工作。(2) 根据已知坐标进行支护范围和轴线平移的定位,并提请业主、监理对支护轴线进行放线复核。2、开沟槽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情况就在现有场地上开沟挖槽,开挖前放样定出的围护桩(冠梁)中心线,用挖掘机沿围护中心线平行方向开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工作沟槽,沟槽宽度根据施工现场与围护结构确定,一般槽宽约1.5m,

19、深度约0.8m1.0m,遇有地下障碍物时,应将地下障碍物清理,如障碍物清理后产生过大的空洞,则需回填压实,重新开挖沟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3、桩机就位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4、定位线挖沟槽前划定三轴机动力头中心线到机前定位线的距离,并在线上做好每一幅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机施工的定位标记(可用短钢筋打入土中定位)。5、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1)、喷浆搅拌时钻头的下沉速度为:1m/min,提升速度为:2m/min。(2)、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52.0。水泥掺入量22%。6、泥浆置换(

20、1)、由于水泥浆液的定量注入搅拌孔内和H型钢的插入,将有一部分水泥土被置换出沟槽内,为保持施工的连续与场地清洁必须将泥浆清离施工现场。(2)、泥浆及时运离施工现场费用较贵,如施工场地允许,可桨泥浆运至空地上待泥浆干后再用汽车运走。7、 H型钢选材与开孔(1)、本工程H型钢选用HN7003001324型钢,长度分别有15m、18m、24m;HN5003001118型钢,长度分别有15m、18m、21m(2)、 H型钢最好采用整材(12m),当需要接长时,应采用坡口焊接,焊缝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单根型钢中焊接接头不宜超过2个,焊接接头的位置应避免在型钢受力较大处,相邻型钢的接头竖向位置应相互错开

21、,错开位置不小于1m。(3)、为了H型钢桩的起吊打桩与拔桩回收,在H型钢顶端翼缘板两侧开孔。(详见下图)8、型钢涂刷减摩剂(1)、利于H型钢桩拔起重复利用,在H型钢插入前预先热涂减摩剂,将固体状减摩剂加热熔化后均匀涂抹在H型钢表面,减摩剂涂抹厚度为1.0mm。(2)、型钢桩表面涂刷涂减摩剂,严禁出现少涂、涂料开裂剥落现象,如发现H型钢桩表面减摩剂少涂、开裂剥落现象应重新涂刷。9、型钢的插入与固定(1)、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H型钢。H型钢安装好吊具钢丝绳,采用50吨履带吊车起吊H型钢,型钢必须保持垂直状态,H型钢插入时间必须控制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30min内。(2)

22、、在沟槽边定位型钢上标出H型钢插入位置,然后将H型钢对正桩位中心靠在慢慢、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用经纬仪或线锤控制垂直度。(3)、当H型钢插入到设计标高时,将溢出的水泥土泥浆应及时清理,控制到一定标高,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当H型钢桩顶要插入到水泥土泥浮浆以下时,采用H型钢送桩器将H型钢桩送到设计标高。(5)、当H型钢桩达到设计标高后会自动下沉,采用8钢筋将H型钢桩固定在定位型钢上。(6)、当H型钢无法插到设计标高时,采用振动锤或机械手将H型钢振到设计标高。(7)H型钢与环梁节点的做法如下:HN700300型钢与环梁节点做法HN500300型钢与环梁节点做法10、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

23、,由专人负责填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记录表,施工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了桩位编号、桩长、断面面积、下沉(提升)的时间及深度、水泥用量、水泥掺入比、水灰比、H型钢尺寸、顶标高、长度、垂直度、开始插时间及结束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填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验收记录表。11、拔除H型钢(1)在围护结构完成使用功能后,业主或监理方书面通知进场拔除。型钢回收应在主体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地下室外墙与搅拌桩之间回填密实后方可进行。(2)H型钢桩拔除施工前,应保证围护外侧满足履带吊6m回转半径的施工作业面。H型钢桩翼缘板两面用钢板与高强螺栓锁紧,采用千斤顶顶高,到位后采用夹具将H型钢桩夹紧后,用千斤顶反复顶升夹具,

24、直至吊车配合将H型钢拔除。(3)H型钢桩露出地面部分,不能有串连现象,否则必须用氧气、乙炔把连接部分割除,并用磨光机磨平。(4)桩头两面翼缘板应有标准的40圆孔,检查桩头是否符合要求,若孔径与位置不准必须整改,每根桩头两面翼缘板必须有标准的40圆孔才能进行拔桩施工。 第六章、立柱桩格构柱施工方案本工程支撑结构格构柱主要包括格构柱(支撑柱)和立柱桩(支撑桩)两部分,上部格构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共计52根。支承桩采用800冲(钻)孔灌注桩,支承柱采用4 L16014角钢格构柱。角钢格构柱具体构造见下图。角钢格构柱应与支承桩钢筋笼焊成整体,钢筋笼保护层取50mm。支承桩

25、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0,立柱桩桩长约为38.5m(格构柱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如下)。 立柱(格构柱)LZ1大样图立柱(格构柱)LZ1、LZ3大样图一、施工工艺格构柱主要包括钢立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如下:钻架定位钻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安放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二、立柱桩施工1、测量控制方法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导线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根据地质情况直接定点或打入木桩定点,并以“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人工挖孔桩定位示意图2、护筒埋设据桩位标志,开挖护筒孔,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

26、大20cm,护筒高度不小于1.8m。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应使用钢护筒,能承受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侧压力,根据工程地质,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m,护筒宜高于地面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30mm。3、钻进成孔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钻机定位时要

27、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确保钻孔的垂直度与桩位偏差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护壁泥浆: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排放口泥浆比重指标为1.201.30,泥浆采用自然土造浆。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如表土为软弱土层,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壁,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钻进时,其冲程按其参数进行。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当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立即由质检员通知现场监理及勘察单位代表到

28、场验孔并量测孔深,孔深偏差保证在10cm以内。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后测定量为准,需不大于5cm。4、清孔:清孔的目的是调换孔内泥浆,消除钻渣和沉淀,利用成孔的正循环系统直接进行。清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向孔内输入新泥浆,把桩孔内悬浮的大量钻渣的泥浆替换出来,直到清除孔底沉渣。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采用导管压入新浆的方式进行,利用向孔内输入新泥浆,维持正循环30min左右,清孔后淤泥厚度不大于10cm,清孔结束,会同监理人员对孔深,孔底沉渣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成孔验收单,清孔后半小时内应灌注砼。5、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29、在钻机钻孔的同时,钢筋笼在现场加工制作,钢筋笼制作所用的钢筋规格、数量及焊接制作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如图3.2)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偏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钢筋笼制作成形后,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验收。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置一道定位垫块(右图) ,每道断面对称放置3只,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放入孔内。三、格构柱制作与安装1、立柱桩格构柱构造格构柱设计参数详见格构柱剖面图,其中插入钻孔桩部位为3.0m。缀板中心间距为450mm。2、格构柱制作技术要点格构柱钢材在采用Q235。焊条采用E43。格构柱采用在场外钢构加工厂加工制作,原材料进场首先审查

30、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准予制作。对制作完成的格构柱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场进行安装。格构柱间对接焊接时接头应错开,保证同一截面的角钢接头不超过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角钢接头在焊缝位置角钢内侧采用同材料短角钢进行补强。格构柱加工允许偏差下表所示: 构造柱加工允许偏差表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下料长度5钢尺量局部允许变形2水平尺测焊缝厚度10游标尺量柱身弯曲h/250且不大于5mm水平尺量同平面角钢对角线长度5对角点用尺量角钢接头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钢尺量缝处表面

31、平整度2水平尺量3、格构柱吊放安装格构柱采用一台25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格构柱固定采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部弯起,与格构柱缀板及角钢焊接固定,固定时格构柱必须居于钢筋笼正中心。焊接过程中,吊车始终吊住格构柱,避免其受力。型钢中桩吊放时应精确定位,要求型钢中桩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误差5mm,垂直度偏差L/300且15mm。四、混凝土浇筑本工程灌注桩砼采用水下C30,坍落度为1822cm,导管选用250,施工前进行封密性检查,浇注水下砼前,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导管应离孔底30至50cm为宜,初始灌注时要有一定的初灌量,防止泥浆回流入导管。砼浇注时导管埋入砼内深度控制在28m以内,当砼浇至

32、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砼入管速度,减小砼上升顶力对钢筋笼作用,达到控制钢筋笼上浮的目的。提拔导管前必须对砼面高度进行测量,以免拔空导管造成质量事故。桩孔回填示意图五、空孔回填立柱桩砼浇注完后,需要及时进行桩孔回填,回填之前桩孔周围作好安全措施,回填材料采用粗沙,回填时在格构柱周边均匀回填,避免回填不平衡对格构柱造成挤偏,回填一定要密实。如右图。六、施工保证措施1、格构柱定位、固定与吊装图3.5:格构柱定位由于现场场地标高与立柱顶标高。立柱安装后无法在顶端进行固定,为保证立柱的垂直度,格构柱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工序如下:确定定位点定位器就位格构柱就位格构柱与钢筋笼焊接垂直度控制(导向架)格构柱定位垂直

33、度复测下导管1、确定定位点:格构柱桩钻孔完成后,将钻孔周边泥浆、土等清理干净、测量员计算好格构柱四边中点延长线四个坐标点,然后进行放线,定位偏差小于10mm。(1)桩孔周边在桩成孔完成后进行平整,孔四周铺150*150枕木,导向架安放在枕木上。(2) 钢筋笼下落至孔口位置时用型钢进行固定,将格构柱吊至钢筋笼内进行加固连接;格构柱吊至孔口位置时,用型钢固定,用螺栓与导柱进行连接。2、格构柱吊装就位:将吊起的格构柱缓慢放入钢筋笼内,格构柱进入桩顶3m,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笼。 如图。格构柱吊装图3、格构柱与钢筋笼焊接:钢筋笼与格构柱连接连接钢筋(1)在格构柱每边的钢筋笼主筋上各焊接1根16水平钢筋,距

34、格构柱每边有2030mm的活动量,使格构柱位于钢筋笼中间,保证格构柱各面与钢筋笼间距均匀,以便吊装后能对格构柱位置进行微量调整,使其位置准确柱身铅垂(见右图)。(2)格构柱四个面分别采用两根长1.0m16钢筋斜向与钢筋笼主筋焊牢,焊接长度100mm,钢筋具有一定的长度形成柔性连接,以便能使格构柱作相对微量调整。如右图。4、格构柱定位:将用定位的四个点引测至型托梁上,垂直方向用两台经纬仪进行位置控制,标好位置,同时报请监理人员根据引测记录再次进行复核,在钢筋笼入孔后,格格柱位置安装定位导向架,架高1500mm,架体为14#槽钢对拼焊接,导向架中部定位孔每边与格构柱大50mm,便于螺检连接和柱位调

35、整,格构柱顶至导向架设置与格构柱同规格导柱,导柱与下部格构柱四边通过28螺栓连接(如下图),格构柱在下落过程中用靠尺进行检测,(如图)最终保证格构柱中心及方位符合设计要求,并上紧螺杆固定,防止位移,然后在格构柱内下串桶浇筑混凝土。格构柱定位导向措施 第七章、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排污接驳点,在基坑坡顶四周围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净空尺寸为400400,两边做0.5%的找坡向沟内排水。排水沟线路上每隔50米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内径为600,排污接驳点都设有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1.0m X1.0m X1.0m。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具体做法如图所示。除坡顶设置截水沟外,在基坑四周围护桩

36、边设置150X400盲沟,盲沟内填沙砾石,盲沟线路上每隔30米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内径为600,不定时将集水沟中积水抽排基坑外集水井。排水沟、盲沟做法如图所示。在施工降水系统工程前,对周围地下管线、排水沟及市政设施进行调查,必要时对周围下水道要改道封堵,确保生活水、地表水不能流入基坑内。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各降水井由抽水泵抽排至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排水沟。排水沟排水时经过若干集水井、沉淀池后排入污水接驳点。第八章 冠梁、支撑梁施工冠梁设计砼强度C30,冠梁设计尺寸1200mm800mm。一、冠梁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桩顶浮浆和主筋处理冠梁、支撑梁底浇筑垫层混凝土浇筑侧模安装浇筑梁砼拆模养护钢

37、筋制作绑扎2、桩顶浮浆和主筋处理在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清除桩顶的浮浆、松软层和主筋上的粘土,凿除多余的砼,保证桩顶伸入桩顶梁100mm,并使底部座落在支护桩顶新鲜砼面上,桩的主筋锚入冠梁长度为35d。3、冠梁、支撑梁底浇筑垫层混凝土浇筑由于支撑梁、冠梁是支撑在刚开挖的土层上,为了减少沉降和结构变形,在刚挖开的梁基槽底土方用铁锹平整拍实,并按照设计要求浇筑100厚C15混凝土,宽为梁宽加200,控制好标高,用平板振动器振实,跨度4米的支撑梁垫层应按照3起拱。钢筋绑扎之前,按照图纸及会审纪要要求,在支撑梁底铺设塑料薄膜,以把垫层与支撑梁隔开,土方开挖时可以容易脱落,确保混凝土观感。4、钢筋

38、制作绑扎(1)钢筋制作本工程所用的各种规格的钢材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量及直径分批检验与堆放,检验内容包括对钢筋的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配筋图计量下料,按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在同断面不应超过钢筋总数的50%,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1.3la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冠梁钢筋锚固长度为40d,主筋保护层均为35mm。(2)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冠梁外侧主筋可在支撑与支座处三分之一范围搭接,搭接方法采用焊接,接缝长度应10d,内侧主筋

39、可在支撑梁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应45d; 支撑梁、冠梁分两个施工段同时施工,施工段与施工段交接处需预留插曲筋,并根据数量分两次搭接。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所有的钢筋保护层均采用成品塑料垫块,内埋铁丝规格4040,厚度同保护层,其间距应在1m之内。在冠梁边(距梁边线100mm)每隔3m预埋16(L=200mm3000)短筋,作为防护栏杆焊接件使用。5、冠梁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待冠梁筋绑扎完毕验收后,在混凝土垫层上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配制、安装模板,横楞采用50100木方400mm,纵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800mm;梁中间设一道M12对拉螺栓800,梁面采用50100木方加固1000,两侧采用5

40、0100木方加固1500斜向布设,支撑于坚实土面上。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施工,振动棒的插入间距为500mm,每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止。冠梁可留设施工缝,施工缝为启口缝,用铁丝网围挡,成型后表面予以凿毛。禁止留置在平直段内。砼浇筑时应按规定制作试块并多做一组,同条件养护,待土方开挖之前,进行试压,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二、混凝土内支撑梁施工方案土方开挖至支护桩顶标高(9.2m)时,开始第一道钢筋砼水平支撑体系的施工,钢筋砼水平支撑梁体系及冠梁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环梁(HL)、支撑梁(L1、L2)设计砼强度均为C30,环梁设计尺寸1500*8

41、00,支撑梁有700*800及600*700(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如下)。冠梁及内支撑梁的截面尺寸及大样做法详见相关图纸;1、内支撑施工(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1)、模板支设的工艺流程为:弹线-底模(或砼垫层)-侧板-拼装-涂刷隔离剂-侧板安装2)、模板支设、拆除的施工方法:先在基槽底弹出支撑梁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斜撑和平撑钉牢,为防止浇筑砼时模板变形,保证梁宽度的准确,在侧板上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搭头木。因梁高均超过700mm,且大部分高达1000以上,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和底部各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固。梁、板模板采用木模时,侧模要包住底模。浇筑砼前,

42、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拆除模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以保证支撑梁的强度及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拆除顺序是先拆搭头木,再拆除斜撑与平撑,最后拆除侧板与端模板。3)、模板支设及拆除的注意事项所有模板在施工前要进行检验,对不合格或变形了的模板或加固件挑出来,经整修合格后方能使用。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防止砼漏浆和粘模。模板安装后,有关人员要对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支撑系统等全面检查并办理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砼施工时应有木模工及测量人员进行变形监测。模板周转使用,应进行修整,保证表面的光滑和清洁,安装前刷好脱模剂新模板面刷沥青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43、在涂刷隔离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模板安装的接缝不应漏浆,浇筑砼前模板要浇水,但模板内不能有积水。拆除模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以保证支撑梁的强度及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拆除过程中发现梁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是时,应通知技术部门及相关人员,按规范处理或方案处理。(2)钢筋制作和安装的施工工艺 1)钢筋制作的施工工艺 本工程所用的各种规格的钢材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量及直径分批检验与堆放,检验内容包括对钢筋的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制作时,应严格按配筋图计量下料,按

44、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在同断面不应超过钢筋总数的50%,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1.3la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支撑梁钢筋锚固长度均为40d,主筋保护层均为35mm。(3)钢筋安装的施工工艺1)此时冠梁已施工完成,需要在冠梁上植筋后同支承梁钢筋连接。首先要应及时清除冠梁的浮浆和凿除表面的砼,然后钻孔,清孔,注胶,植入钢筋,由于植筋数量多,而且植入的钢筋直径大,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植筋工艺和按设计图纸施工,保证植筋的质量且应保证冠梁上的植筋锚入长度不小于10d。2)支承梁长度大,需钢筋连接,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采用直罗纹套筒连接。3

45、)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己标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超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扎立筋-再绑扎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4)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5)弯起钢筋与负弯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立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6)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边梁,必须支承在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

46、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7)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4)砼浇筑和振捣的施工技术:(1)分层分段进行浇筑,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入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捧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2)浇筑要连续进行,如有间歇要在砼初凝前接缝,一般不超过2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浇筑立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由于钢筋密集,宜采用小径振动棒从钢筋较稀处插入振动,必要时,可辅以细石子同强度砼进行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5)施工注意事项1)支撑系统应连续浇

47、筑,不得留施工缝,各构件的标高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以保持水平方向的平整度。2)在标高5.15m米以上的杂填土大面积开挖完成后,即对土体进行部分卸载后,再开槽施工内支撑;3)支撑体系长度很大,为防止砼温度和收缩变形,应采取如下措施:砼内添加减水剂,微膨胀剂;砼浇灌后应加强浇水养护,表面覆盖草袋。2、内支撑拆除(1)当施工地下室底板及传力带,待地下室楼板及传力带强度达到设计值 70%,经监理同意后即可拆除内支撑。(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施工环境,采用挖掘机拆除内支撑梁施工准备:支撑拆除时应在已浇筑好的地下室底板上铺设旧木模或竹跳板、钢板等,以防掉落的混凝土碎块破坏地下室顶板结构实体。机械就位:破

48、碎的小挖机(风炮机)利用塔吊或者汽车吊直接安放在地下室底板上进行挖凿作业。拆除砼:启动挖掘机炮头对支撑梁进行机械振动破碎,因支撑梁距离底板面有约5.5m,拆除时,挖掘机炮头宜从支撑梁的侧面开始进行破碎。当挖掘机将支撑梁破碎后再人工用氧割、电焊等将支撑梁钢筋主筋进行切割。使混凝土分块。垃圾清理:清理出的砼碎渣用人工清理到吊笼里,利用塔吊或者汽车吊转运出场地。第九章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 施工分段与施工组织1、土方开挖原则 土方开挖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地进行挖土施工。 本基坑出土量较大,采用分块(根据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位置进行划分)、分层出土,待

49、围护桩、冠梁、支撑梁以及栈桥强度达到80%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采取信息化施工,以每层土方及支撑施工阶段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值为依据,以每天和前期分阶段的监测数据作参考,调整制定本层及其以下各层土方与支撑施工的时间和措施,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量控制在计划的范围内。2、 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地下室为一层,开挖深度为47.2米左右,西面基坑边距离大门及亭江大道最短,确定由东面向西面大门位置放坡退土开挖,开挖时做到分段分层,对称均衡开挖,尤其是南北基坑两侧必须同时平行开挖,特别是淤泥层开挖阶段相邻区域开挖后的土方高差不大于1.5米,因是塑性淤泥,流动性大,易对工程桩和格构立柱产生剪切破坏。竖向分层分填

50、砂层、耕土层及淤泥层,淤泥层每层开挖控制在1.5米以内,分为2层开挖,挖至坑底时预留300mm进行人工开挖。拟投入 PC200-8型长臂挖掘机4台,PC120小反铲挖掘机2台,运土车20辆。考虑到基坑较宽大,场内空间有限,四周不能形成运输通道。采用盆式开挖,土方集中从西侧大门运输出去。三、土方开挖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平整至-1.15m标高放坡开挖土方至-1.65m标高喷素砼支护开挖土方至-2.45m标高冠梁、支撑梁、环梁施工分层开挖土方至-5.15m标高垫层封底密排槽钢支护间隔分层开挖坑中坑土方至-8.15m标高人、机配合清底验收。四、土方开挖方法:第一阶段,安排2部挖机先沿围护桩外围1

51、.5m范围按坡度1:1放坡开挖0.5m深, 及时喷射素砼,同时将安排2部挖机进行基坑内土方开挖至-1.15m标高。第二阶段,开挖砼水平支撑梁工作面的土方开挖,该阶段土方开挖直接开挖至钢筋砼支撑梁底(-2.450m)。土方开挖由东向西循序退挖,重点先开挖出东面、背面及西南面有支撑梁部位土方,再组织开挖环梁内部土方。土方开挖结束,冠梁、支撑梁及环梁全部封闭形成,并且砼强度达到80%后才能进行第三阶段土方开挖。第三阶段,土方开挖采用盆式开挖,分区(根据后浇带位置)进行开挖,开挖顺序以均衡、对称、分层开挖,采用长臂挖掘机分层接力挖土。先开挖土方至-3.80m标高,再开挖第二层土方至-4.850m(先由

52、东侧开始开挖,再同时从北侧及南侧对称往西侧开挖),土方倒运至临时运输道路后在通过渣土车运出,临时道路做法至少铺设300mm厚道渣(附土方开挖路线图与分层开挖示意图)。第四阶段,土方开挖-4.85时土建及时介入,对基坑坑底标高进行控制,预留0.3m 土方进行人工开挖、清理,开挖成型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封底。第五阶段,垫层施工完成,间隔开挖电梯井坑中坑土方,电梯井最深达到3.6m,分两层开挖,采用密排槽钢开挖施工方案,最深处坑中坑采用密排槽钢+方木斜撑加强支护。五、土方开挖要求1)土方开挖应在内支撑施工完毕,保证内支撑传力可靠(即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且开挖深度不得超过设计标高2)土方

53、应分层、均匀、对称开挖。土方开挖面高差不宜过大,不宜大于 2m(淤泥中高差不得超过 1.5m),以确保开挖过程中土体自身的稳定。3)土方开挖完成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4)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堆载不得大于设计值。5)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围护桩间出现漏水、流泥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采取挂网喷射混凝土、注浆等措施进行封堵,以防止周围地面沉降。6)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暴露时间不宜过长,要及时进行基础施工。7)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支护体系的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碾压内支撑体系。8)土方开挖过程

54、中,局部深坑与周围开挖面形成的高差可采用放坡或其他形式作为临时支护,但其临时边坡必须保持稳定。9)地下室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工程桩、立柱桩和降水井进行保护,防止工程桩,立柱桩移位,断裂现象发生,和碰坏降水井(含观测井等)等造成降水系统失效。10)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开挖后基坑暴露的时间应尽可能短。地下室施工完毕时,地下室外壁与围护之间的间隙应尽早回填,回填要求按土建施工图进行。六、对工程桩及支护结构的保护措施(1)、在土方开挖时严禁碰撞工程桩、支护结构、降水井及扰动基底原状土等,工程的定位控制线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

55、现场监理人员复验合格,并办理完预检手续,方可开始开挖。(2)、机械挖土需距桩体、支护结构(包括格构柱)、坑底300mm,该范围内土体由人工挖除。挖土时,禁止采用机械开挖,并设专人指挥机械挖土,桩周边土方由人工挖土后再进行破桩。(3)、大部分工程桩在施工时桩顶高出设计标高,所以挖土时,要掏挖桩间土,故挖土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破坏工程桩。(4)、在进行淤泥运输时根据淤泥具体情况选择运输车,如因淤泥无法固结,无法用普通运输车外运时,选择罐车进行运输,确保市政道路的清洁。(5)、夜间施工时保证有足够的照明。(6)、严禁在底部掏空的非栈板上行走,挖机不得碰撞立柱。(7)、北侧机车需跨越支撑梁,因此施工时

56、需对支撑梁采取保护措施:a.在支撑梁上部铺设300mm厚的土方并夯实。b.在铺好的路基上再铺设200mm道渣。c.在道渣上铺设10mm后的钢板,行车道两侧放1:1的坡道。七、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措施(1)土方开挖机械应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2)土方开挖机械应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严禁带故障作业。作业前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测试或试运转。(3)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机械设备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疲劳和酒后作业。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机械设备连续作业时,应遵守交接班制度。(4)配合机械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在机械设备的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回转半径以内作业时

57、,必须有专人协调、指挥。(5)夜间工作时,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机械设备照明装置应完好无损。作业结束后应将设备停到安全地带,操作人员非作业时间不得停留在机械设备内。(6)反铲作业时,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7)两台以上挖掘机在同一区域作业时,前后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m,铲土时不得小于lOm;平行时左右安全距离均不得小于2m。(8)基坑开挖安全防护搭设:待开挖至标高-1.65m立即搭设安全防护栏杆,具体搭设技术要求见下图:(9)、基坑开挖安全防护搭设:待第一层放坡喷射砼完成后在基坑西面、南面、东面分段各搭设两个安全通道,具体搭设技术要求见下图:八、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58、1)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现场的地下障碍物。(2) 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护结构,挖土机械通过支撑时,应设置厚度不大于2CM的钢垫板,且支持上部覆土厚度不小于30CM。(3) 夜间土方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防止错挖、超挖。(4)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休整边坡坡度以及清理槽底等应配备人工操作。(5)当开挖深度范围内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开挖面下1.0M。(6)如基坑边缘堆置土方或建筑材料机械,周边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重物距边坡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7)雨期施工在开

59、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应在坑内外侧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和及时抽排坑内集水。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8)开挖开挖前必须提前施工降水井,提前将杂填土、砂层中的水排干,同时可以将淤泥内的水提前排出3040%而使淤泥土层固结,以防出现流泥。第十章 基坑监测方案施工前,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监测单位,对基坑施工期间进行监测,并按基坑施工规范,随时提供监测数据报告,为基坑开挖及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业主委托第三方检测,该方案单独编制审核后报专家论证后作为基坑监测的指导性文件。一、变形观测目的变形观测是检验基坑支护设计的正确性和发展理论的重要手段,又是及时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测定边坡及道路管线的变形量、变形差及变形速度,然后根据测量的变形数据统计分析,预测下一段工程的变形趋势,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预报,当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将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工程安全。二、本工程观测点布置如下(1)基坑坡顶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点,设置于坡顶后缘约1.0m,共30点。(2)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测斜管,孔底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