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56840609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解读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解读】“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 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 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 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要求,以及教学建议 和评价建议,“快乐读书吧”应该打造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相类 似的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实现让学生能持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目 的的课,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形成阅读习惯的课,并在这个过程 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而不应该上成课堂指导阅读课。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设置了“快乐读书吧”版块

2、,具体要求学生 读十万个为什么。从阅读内容上看,本身也非常贴合本单元的人 文主题“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 秘,科技的精彩”这个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技相结合。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体裁也比较多样, 比如:一年级上的影子和比尾巴是科普类儿歌,一年级下 册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等是科普类童话,二年级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类韵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 多是科普知识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和蜜蜂是叙事性科 普文,四年级的蟋蟀的住宅、呼风唤雨新世纪、飞向蓝天的 恐龙和五年级的鲸和松鼠,六年级的草虫的村落是科 学散文。科普类文章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其主要目的有四

3、:一、让学 生从小沐浴着科学知识的光辉;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让学生逐渐习得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四、实现科普读物的 “快乐阅读”。而“快乐读书吧”的设置就是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读 书,拓展阅读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不再有枯燥之感, 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 类型读物的兴趣,从而真正地实现快乐读书。可以说,新的部编本 教材专治不读书的毛病,本单元学生要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 说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更有助于以上四个目标的达成。这个单元属于第二学段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学生 通过阅读科学小品文、科普和科幻作品,发现、探究大自然的奥 秘。运用口

4、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探究。 并及时整理出自己的问题,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能通过口头和图 文结合的方式,有重点、有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 分享。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在读书时渗透方法和指导,建议学生 在遇到不懂的科学术语时可以借助相关媒介查询资料,而这一条非 常好的落实了本单元的阅读语文要素:“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 试着解决。”针对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在此基 础上能试着去解决问题。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是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 凝结,涉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并不是凭空出现在这 个单元的,在这之前,统编教材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才水到渠成的 在此

5、单元中提出这一阅读训练要素。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二上第四单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二下第六单元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三上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三上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上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 题。四下第二单元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五上第四单元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是贯穿于小学六年的,在 四年级时就明确提出了阅读文章要学会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阅读思 路。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第一部分,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奇 思妙想,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的原因

6、,激发学生的探 索欲望和阅读热情。每一个看似细小的问题的背后,却涉及到非常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开篇即告诉同学们要读一读科普作品,这也 启示学生要阅读多样化,除了文学作业之外,还要读一些科普类作 品。接着,教材引用苏联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作为案例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书的内容以及语言的生动。这套教材 同学非常强调方法的指导,接着在内容上给出了二种阅读方法, 即:遇到不懂的科学技术可以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读 完后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都有什么新的研究成 果。而这些阅读方法在之前的各年级学习中所涉及,这也是部编本 教材在设置“快乐读书吧”时所提倡的不建议把这个版块

7、当成具体 的文本来讲,而要多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了激发 兴趣,让学生自己找相关的书籍来读。由此,教材内容上,顺理成 章地给出了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并对该书作简介,最后推荐 了我国其他优秀的科普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热爱阅读。【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欲强,想象力丰富,这次十 万个为什么非常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2、四年级学生经历了前几年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已经酝酿 了一定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对这个版块的学习有了一些成熟的可 借鉴的经验。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有了较多的认识和实 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学习目标】1、了解阅读

8、科普作品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 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2、阅读交流具体科普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按照兴趣以某本科普作品的阅读组成小组(46人一个)开展 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在交流课上,能 与同学交流阅读科普作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展示 介绍小组制作的科普手抄报,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谈谈阅读该部 科普作品的收获、体会等等;或展示编撰的科学小知识集,介绍编 撰的有关情况和集子中有关的科学知识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 阅读活动的情况,推介喜欢科普作品,讲讲自己读到的科普

9、小故 事,谈谈科普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分享读书的快乐。【学习重点】1、能够借助以往所学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共读。2、与同学分享交流阅读体会。【学习难点】1、对十万个为什么里一些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体会十 万个为什么中的人物特点,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2、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 兴趣和习惯。【学习活动设计与说明】板块一开启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开展过7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了解 到如何开展课外读书活动,进行了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儿童故 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的课外阅读活动,享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 快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快乐读书吧”,

10、继续享受 课外阅读的快乐吧。看看这次我们要开展的是哪个方面的课外读书 活动。1、借助名言,激发情感。(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示课件)为什么古 人会这样说?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一会儿我们来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圣贤经典中寻根并思考,读书的意义 是什么?为下一环节作铺垫)(2)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 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读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吧!(板书:十万个为什么)联系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根据这个题目,猜一猜,我们要开 展的是哪个方面内容的课外读书活动呢?(指名回答。预设:联系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根据这个题目,我猜,我们要开

11、展的是科学普及作品的课外读书活动。)科学普及作品简称科普作品,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为主要目的的作品,就像我们这个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让我们知道 了什么叫琥珀,它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我们了解到恐龙演化成鸟儿的研究 成果以及演化过程;让我们了解到我们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问并思考,过渡到这部分内容的学 习。)(3)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读书,真的让我们 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读书让我们了解了更丰 富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一个小小的磁 铁,里面却有一个大大的世界等待我们

12、去探究。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可以说陪伴了你们的爷爷奶奶,爸 爸妈妈,将来也可能会陪伴你,乃至你的孩子。它的肚子里全是宝藏,当你的脑中出现 了为什么,都可以去问它。在我儿时,但凡遇到奇形怪状的问题, 都会迫不及待的跑回家,翻开那本书,快速找出答案与家人和小伙 伴们分享。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说它是中国少儿科普读物的第 一品牌一点也不过分。今天我就带着大家重拾当年的童真与美好, 了解这本承载了几代人阅读回忆的科普读物。板块二指导方法,交流体会(出示课件)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指定(推荐)的是科普类作品,首要推 荐的是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类作品属于信息类的,阅 读信息类

13、作品,必须提取信息,联结生活,积极转化,学习和运用 的主要阅读策略是提问和推测、联结、确定重点以及转化。带着自 己感兴趣的问题阅读,边读边结合问题与信息进行推测,可以帮助 阅读者更好地把握要点;信息类书籍文本,真正读懂,也需要联结 生活经验;一般来讲,阅读信息类书籍文本,要善于确定重点,以 帮助阅读者聚焦重要信息,这就要学习确定重点的策略,如关注标 题、捕捉关键词等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不能只是让学生泛泛 地读,要将阅读策略学习和运用凸显出来。打开这本书的目录,根据标题,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篇章先阅读,这时候就需要运用上提问和推测策略:这一篇章会告诉我什么呢?它会不会联结策略 同时要运用到:我对这一

14、现象已经有怎样的知识积累?我以前“知 道”的会跟书中讲的一样吗?翻到这一篇章,开始阅读时,就要根 据自己最想要知道的信息以及文中的小标题等,来确定重点,选择 那些地方需要细读。阅读过程中,提问和推测、联结往往始终伴随 着进程,最后促成转化综合评价和运用。一旦学生学会熟练运用这些阅读策略,生活中阅读各种信息类书籍文本,效率就会大大 提高。(1)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能了解到什么呢?为什么呢?(类别、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板 书)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观察发现得很仔细。我们日常拿到一本 书,一定要主动寻找这本书的一些基本信息,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了解一本书的基本情况。比如

15、我们看目录: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站:自来水龙头第二站:炉子第三站:餐桌和炉灶第四站:厨房锅架第五站:碗柜第六站:衣柜这本书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方便阅读。每部分使用小标 题,吸引读者抓住主要内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了目录后想 一想: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感兴趣?(2)刚才有同学说了这本书属于科普类作品,请同学们接着想 一想:为什么要读科普作品?这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建议我们读哪些科普作品?具体介绍 了哪些科普作品?怎样阅读科普作品才能有收获?以上三个问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33,默读“快乐读书吧”,找出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个体操作,同桌交流。交流反馈:问题1:因为科普作品里面涉及的内容全是我

16、们日常生活中比 较熟悉的事物,能为我们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了解到身边 的科学知识,所以要读科普作品。问题2:这次科普作品课外阅读建议我们读苏联作家米伊林 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李四光的看看 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 化过程。问题3: (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 科技术语。这时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板书:运 用方法试着理解)(2)读完后还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 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板书:查一查新成果)(3)试着 找找问题的答案。(板书:找答案)当然,老师也在这里给同学们提供几个小妙招:(1

17、)找出不懂的科技术语,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请 教老师或家长等多种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在文中进行简单 的批注:可以从阅读内容批注,可以从不懂的地方批注,还可以从 表达方法上去批注!(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3)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4)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 解决。”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提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比 如: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 一边读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是什么?读文 后收到的启发是什么?(5)科普作品中的图画、表格、地图也很重要,我们借助这些 非连续性文本,仔细地去观察、思考、比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文章内

18、容。板块三阅读文本,感受内容、语言,激发阅读兴趣(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 么这本书(板书: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出示课件)作者及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米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 师、儿童文学作家。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他善于把文学和科 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诗 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如十万个为什么房间 的故事山与人人与自然在你周围的事物等。他的作品对 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内容简介: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是截取了英国作家约瑟 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 办,十万个为

19、什么”中的一句,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 多,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十万个问题。米伊林创作了这本书,他用 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 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2) 结合课本中的片断,思考:这段文字从内容上看,为我们 解答了哪些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吧,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书中片断。交流反馈:预设1:这段文字向我们普及的是房屋内部的科学知识。如: 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 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 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水为什能灭火?等问题。预设2:这段文字从内容上看非常生动有趣,激发了

20、我们的阅 读渴望和探索精神。(3)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这段文字,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 么特点?预设1:这段文字采用与读者对话的形式讲述,娓娓道来,给 人自然亲切感觉,语言也非常生动。预设2: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些口语化,层次清晰,有讲故 事的感觉。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 非常生动,我们再读读作品的一个片段,感受感受。通过不同角度 的提问,引导孩子阅读文本回答问题。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 事物提出饶有趣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是一本“在屋子 里边走边写的书”,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 述着科学知识。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

21、士其用“内容丰富,文字生 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16个字来概括米伊林作品的写作特 点。而这样的结论从哪里来,一定是大量的文本阅读和文本分析。比如:描写时钟的片段:我们小时候都觉得,钟表是个活物件。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 时,我们以为,这是钟表小心脏跳动的声音。打开表盖后,看到那 么多大大小小的齿轮在运动,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这里面简直 就像个大工厂!那些齿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就为了让时针和分针 这两个小懒蛋动起来。乍看上去,这俩家伙还真不愿意动弹呢!(4) 了解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阅读“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思考:都是科普作品,我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什么 不同?我国的十

22、万个为什么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丛书,只不过 丛书的名称是借用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名。我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到现在已经修 订再版为第六版了。丛书分为三大板块共18个分册:第一板块是基 础板块: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等分册,第二板块是 专题板块: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等分 册,第三板块是热点板块: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 国防、航天与航空、灾难与防护等分册。全套丛书总计3438个问 题。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内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就如课本里说的,我国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接下来,我 们就逐一了解课本给我们

23、推荐阅读的科普作品吧。我们先看看李四 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其余的科普作品。板块四拓展延伸阅读,交流心得体会(1) 关于大自然、关于生活、关于很多事物,同学们可能还会 有各种疑问,而书中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同学们是不是已经 迫不及待要去读一读了呢?课下同学们找来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读一读吧。(2) 阅读推荐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 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游戏中的科学【德】汉斯尤尔 根普雷斯著;王泰智,沈惠珠译山西出版社2017年,科学改变 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神奇 的世界系列:聪明的植物郎悦

24、洁编著武汉出版社2018年,逛动 物园是件正经事花蚀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影响世界的中国植 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等。读了这些书,你一定会为科 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奥秘而惊奇。注意:阅读时可以运用我们以前和这节课学到的阅读方法。(3)好书我推荐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本读一读,然后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哪位同学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推荐自己读过的国内外的科普作品,讲 讲自己读科普作品的收获呢?读书活动里可以有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就不同部分内容出 题,给别的组作答。题目例子就可以放到PPT里,结合着介绍怎么 组织活动(4)接下的二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相关作品或你 感兴趣的科普文章,完成

25、以下几个小任务:合理规划,在大致确定每部分阅读时间的基础上,估算出整本 书需要的时间。如:你计划一周读完,可以这样进行规划导读单。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本科普读物的推荐,形式上可以创意,如:答 题闯关、创意海报、阅读记录表、思维导图、PPT分章节演讲展 示、阅读卡片、文本细节鉴赏等。学生要求:(1) 选择自己想读的一本科普作品,与同学组成小组,开展阅 读和汇报交流活动。(2) 每组46人,选举一位做组长,填写计划表,按照计划 组织开展活动。(3) 以组为单位,根据组员的商议,分工合作,编撰科普手抄 报或编撰科学小知识集或活动介绍文字稿及PPT。(4) 每组选一个同学做汇报交流的主讲人,共同商量汇

26、报交流 的形式和内容。(5) 课外阅读活动和准备汇报交流时间安排:14天。教师指导组织准备:(1) 指导组成小组。按照书名组织小组,一般一本书一个小组,也可以一本书两个 小组;注意引导不同质学生的搭配组合。(2) 各小组选举组长,填写活动计划表。答题闯关题目举例:一、填空题1、几万前人们不会取火,只会()。2、()就是用来灌气球和飞艇的那种气体。二、选择题1、为什么我们要喝水?()A、我们本来要喝水B、没有水就活不了 C、因为我们在消耗 水,该补水2、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A、都没有B、水有,铁没有C、水没有,铁有D、都有三、问答题1、火柴之所以会着火是因为什么?2、水能灭火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