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5628642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下第1板块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2:农安县201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名师及名师团队”评选教学预案设计板块目标解读表学校: 农安镇第二中心小学 年级: 三年 团队负责人: 王晓英板块三年级下册第一板块汉字家园板块内容这一板块是归类识字,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课是叠词识字,第四课是成语识字。叠词的形式有ABB、ABAB、ABAC、AABB式。成语有两组,一组是一对近义词一对反义词,一组是两对反义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语带有一个句子。还安排了一次表达修改我的习作 换个方式表达。人文主题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无穷魅力。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ABB、AABB、ABAC、ABAB式词语及带有反义词的成语,给学生打下

2、坚实的语文基础。学习主题确定的依据 1、教材特点 这一板块以归类识字的形式出现,每个词语的后面出示一个句子,重视词语的运用,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识字、学词学句是本版块的重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词语的特点,揭示语言现象,体会叠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化内涵与无穷魅力。 2、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年级的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从教材来说,它是组成文本材料的基础;从语文学习来说,没有新的词汇的吸收和内化,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显得苍白而空洞;从学生学情分析,中年级介于低、高年级之间,是由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向阅读体验为重点转化的重要年段,因此中年级的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

3、中重要的一环。3、 与其他板块的连接 汉字家园教学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每个年段都有,但每册的侧重点不同,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中年级以词语的积累,句子的训练,为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写片段积累语言。高年级则是汉语家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分解到每部分的任务和目标课 型课 题目 标识字汉字家园1. 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 认识并积累ABB式叠词,学习在语言表达中使用ABB式叠词,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3. 观察发现,品读感受,了解叠词的表达效果,熟读积累,拓展迁移运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热爱。识字汉字家园1、认识并积累A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2、认识2个生字“

4、端”“辛”,并重点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3、学习恰当地运用叠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识字汉字家园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认识并积累ABAC式和ABAB式叠词,在语言表达中学习使用ABAB式及ABAB式叠词,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3、在积累对比中,感受两钟叠词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言表达效果,感受祖国汉语言的文化内涵。识字汉字家园4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2读成语,发现成语的构成特点,体会其中的趣味,初步感受成语的大意。3 在积累拓展练习中,进一步探索成语的奥秘,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表达修改我的习作 换个方式表达1了解修改习作的意义,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2

5、在习作修改的对比中,体会习作修改的好处,感受修改习作的快乐。3 养成乐于修改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习作水平。课外阅读课外阅读1、复习巩固本版块学习的叠词。2、积累生活中的叠词,学会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教学设计(一)课题汉字家园课型识字课主备教师赵国莹团队成员王晓英、刘艳娜、韩立元学习主题发现和总结构词规律和特点,积累词语。教材解读 本课是归类识字,即在ABB式叠词中识字。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红彤彤”“黑压压”这样的ABB式叠词,一部分是含有ABB式叠词的句子,教学时在识字的基础上要注意叠词的积累,并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汉字的语言文字的奇妙,积累了一些识字

6、的方法和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了解汉字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 认识并积累ABB式叠词,学习在语言表达中使用ABB式叠词,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3. 观察发现,品读感受,了解叠词的表达效果,熟读积累,拓展迁移运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并积累ABB式叠词,在观察中比较了解叠词的作用.教学难点在观察中比较了解叠词的作用.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生字卡片、镜子、水盆、装水容器。导学流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倾听 初读课文,圈画生字,随文识字。 学生读文 ,请同学分别来

7、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以及它们带出来的句子。体会叠词的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会运用(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词语)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说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读句子进行体会。 如“静悄悄”表现的效果比“静”还要静,而且有一种神秘感。通过反义词理解词语练习书写“丘”字学习多音字实物演示,理解“汗淋淋”读生字、词语、读例句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词。总结叠词的特点全班学生交流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汉字朋友。新学期开始了,相信大家一定会与老朋友、新朋友相处愉快,让我们精神抖擞,一起走入汉字家园。二、初读课文,随文

8、识词: (一)初读课文,圈出叠词。这些叠词都是什么形式的?(二)这些叠词在我们没学之前你就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平时积累很重要)这些叠词有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由识字入手,总结词语样式特点,学会运用。】 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一下这些叠词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一)随文识字。1.红彤彤彤。出示晚霞图片,让学生说一句话。出示例句:红彤彤的晚霞美丽极了。拼读生字:tn彤;读词语:红彤彤。丹(红色:丹顶鹤)+彡(部首)=彤(字义:红色)组词:彤云、红彤彤。 再读例句。2.黑压压压。红彤彤是形容颜色的词语,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吗?(绿油油、金灿灿、白茫茫)出示词语:黑压压。

9、y:压住、压碎、积压、镇压、压制、气压。y:压板、压根儿(口语)从来、根本。出示例句: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3.静悄悄静。提起黑色,你会想到什么?(头发、眼珠、黑夜等。)出示黑夜的图片,黑夜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出示例句: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指导朗读例句,声音要小,突出“静”。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图书馆安静;医院肃静)组词:平静、宁静、冷静、文静、风平浪静、夜深人静。有哪些地方需要保持安静?为什么?4.沉甸甸。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饱满的谷穗)出示例句: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修辞方法:拟人。5.轻飘飘。你知道“沉甸甸”的反义词是什么吗?(轻飘飘)出示例句:湖边的垂柳轻飘飘地摆

10、动。【设计意图:结合句子的朗读感悟,在语言环境中学字学词,提高识字效率,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此类词语表达的妙处。】6.软绵绵绵。摸物体:桌子、羽绒服,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出示例句:羽绒被软绵绵的,盖着特别舒服。拼读生字:min绵。纟(丝织物,蚕丝)+帛=绵 理解字义。组词:绵羊、绵长、绵力、绵软(坚硬)。区分:绵: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丝棉、绵延。棉:一年生草本植物:木棉、棉花、棉被。7.光秃秃丘。看图片,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出示词语:光秃秃的山。图中是一座高山,如果这座山很矮,很小(简笔画),我们就叫它山丘。书写,书空。与“丘”相似的字:乒、乓、兵。组词:山丘、沙丘、荒丘、一丘之貉。出示例句:植树造

11、林使光秃秃的山丘披上了绿装。8.明晃晃晃。出示实物:一面镜子。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拼读hung晃(日+光=晃,晃眼)。hung:明晃晃、一晃而过、虚晃一枪。hung:摇晃、晃动、晃荡、摇头晃脑。出示例句:他的胸前明晃晃地挂满了奖章。挂:挂图、挂虑、挂念、一丝不挂、一挂(量词)鞭。奖:(书写,书空)奖励(处罚)、夸奖(批评)、奖状。9.汗淋淋淋。实物演示:液体自上而下落到物体上;浇。组词:淋浴、淋淋、淋漓尽致、淋巴、湿(血)淋淋。出示例句:小东跑得浑身汗淋淋的。【设计意图:在拓展中积累更多的叠词,在表达中体会其特点。】四、复习巩固:1.读生字、词语。 2.读例句。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练读生字

12、卡片。二、我们学习的这9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结构相同ABB。 (二)都是形容词。 (三)更形象。三、读例句,试着体会句中所描述的情景、情感。四、仿照例句说句子。五、写一写,比一比,议一议。(一)读这五组词语,说说你的感觉。(二)仿照词语再说一说:绿油油、黄灿灿、胖乎乎、圆溜溜、闹哄哄、水汪汪、黑黝黝、黑沉沉、黑油油【设计意图:以原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温习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同时做一个全面的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温故知新,掌握规律,便于理解和运用。】六、作业:(一)复习生字、例句。(二)预习汉字家园。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识字的方法。出示例句:(1)红色的晚霞美丽极了。(2)红彤彤

13、的晚霞美丽极了。学生体会两句的不同。学生试着再用“沉甸甸”、“轻飘飘”说句话。引导学生体会ABB式词语读音上的变化。比一比,看谁写出的ABB式词语多,并练习用它们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汉字家园11A ABB红红彤彤黑黑压压沉沉甸甸轻轻飘飘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1、 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握住中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到实处。2、 能根据儿童理解词语的特点,对词语的理解形式多样,无论哪一种都有层次、有梯度,反复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并练习应用到生活实际。3、 立足文本,让学生先将文本读懂、读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恰当、

14、合理的迁移训练。业务领导点评:创设词语情境很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板块设计明晰,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基础与体验,点评言简意赅,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 (点评:刘鸿雁)教学设计(二)课题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汉字家园1-2课型识字课主备教师韩立元团队成员王晓英 韩立元 赵国莹 刘艳娜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AABB式词语,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教材解读本课是在AABB式叠词中识字,课文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端正、结实这样的形容词,第二部分是端端正正,结结实实这样的AABB式叠词,第三部分是含有这些AABB式叠词的句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识记汉字,积累词语

15、,在对比中感受叠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学情分析汉字家园板块是识字课,本节课要认识的生字只有2个, AABB式叠词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一些,这些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叠词。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并积累AABB式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2、认识2个生字“端”“辛”,并重点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3、学习恰当地运用叠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重点1、认识并积累AABB式叠词,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叠词。2、认识2个生字“端”“辛”,并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叠词。教学准备师幻灯片 生字卡片生课前预习导学流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看

16、大屏幕听故事学生观察思考小声读词语生读词语生回答生自由答问题生读句子,思考师生共写生圈词语,读句子生选词说句子生自由回答生读词语生写句子师生诵读学生回答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现在就用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边听边思考故事中的词语都有哪些特点? 一个安安静静的夜晚,李某迷迷糊糊地来到商店。商店里亮亮堂堂、干干净净,柜台里的东西花花绿绿,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隔板上。售货员慢慢腾腾地走过来,问:“想买什么?”李某仔仔细细地看着那些漂漂亮亮的纸袋,说要买一副结结实实的手套。售货员拿过一个纸袋,说:“这确确实实是真货,包装上端端正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牌子

17、。”李某接过来后,大大方方地掏出一张大票,售货员急急忙忙地找了钱。 李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对家人说:“我用了一张毛毛糙糙的假钞,买了一副结结实实的手套。”媳妇急急忙忙地拿过手套,打开一看,竟是一双黏黏糊糊的臭袜子,大怒:“别疯疯癫癫了,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的的确确是假钱,他的货也确确实实是假货。”李某一惊,突然发现眼前的情景模模糊糊地退去了,自己正平平稳稳地躺在床上,原来自己是在做梦呀。【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到叠词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提问: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词语的特点.师板书课题AABB式叠词.二、认读词语、学写生字(一)大屏幕出示端正 工整 认真 急忙 结实 的确 欢喜 辛苦 (二)

18、同桌之间小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问问老师或同学,带字典的可以查字典。【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认读生字】(三)学生尝试把这些词变成叠词.(四)指名读词语。认识生字“端”“辛”【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读认识生字,了解叠词的特点。】(五)说说你是怎么(在哪里)认识这两个字的?(六)生再读“端”“辛”(七)学生尝试组词。(八)“端”“辛”出现在其他词中,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组词让学生读词语两端 端正 端详 端庄 端量 端平辛苦 艰辛 辛酸辛辣 辛勤 辛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字同时拓展词语,扩大积累。】(九)师生共同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设计意图:每节课都抽出10分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书写,养成良好的写

19、字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三、 结合句子,体会AABB诗词语的作用.(一)出示:欣欣的小脸胖乎乎的,五官端正。欣欣的小脸胖乎乎的,五官端端正正。(二)生读句子,体会这两句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一样吗?(词语重叠的作用就是加重语气,相当加进了“很”“非常”这样的意思)(三)像这样带有AABB式叠词的句子书中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读书中带有叠词的句子,圈出叠词。(四)师生读句子。(五)从这些叠词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叠词说句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叠词的能力】四、 积累(一)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AABB式词语。(二)教师大屏幕出示AABB式词语生齐读。推推搡搡 嘀嘀咕咕 比比划划 干干净净 唠唠叨叨

20、 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 说说笑笑 反反复复 歪歪斜斜 方方正正 踏踏实实 马马虎虎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严严实实 世世代代 千千万万纷纷扬扬 三三两两 吹吹打打 陆陆续续 (三)尝试运用积累的叠词写一段话。(四)出示课后积累师生诵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叠词,积累古人的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五、课后查阅资料积累带有AABB式叠词的诗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和老师同学说一说。(二)教师送学生带有叠词的一段话,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课,安安静静地看书,端端正正

21、地写字,课间活动时开开心心的游戏,放学时欢欢喜喜地回家。希望你们长大后工作顺顺利利,生活和和美美,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时纠正写字姿势读句子,在分别读这两个词语,对比理解写话训练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写完后指名读一读板书设计汉字家园(2)端 辛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1、出示词语时先出示两字词根,让学生根据词语变成叠词。2、学生读的时间不够,应让学生多种方式反复读,读中积累词语。3、让学生自己尝试组词、扩词。4、写作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不能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业务领导点评: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体现了语文综合

22、素养的培养。学词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体现三维目标,全面具体。(点评:刘鸿雁)教学设计(三)课题汉字家园1-3课型识字课主备教师王晓英团队成员韩立元、刘艳娜、赵国莹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ABAC、ABAB式词语,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教材解读本课呈现的叠词有两种形式,即ABAC式和ABAB式。课文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ABAC式叠词以及含有ABAC式叠词的句子。第二部分是ABAB式叠词。在叠词积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叠词的构词规律及表达效果。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积累里一些ABB和AABB式叠词,并在写话中学习运用,识字、学词、学句是本板块的重点,语文课标也强调语

23、言文字的运用,本课呈现的ABAC式叠词,较前两课稍有难度,学生平时有一些积累,但不会太多,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所以本课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ABAC式叠词,对于学困生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学困生能用上叠词写上一两句话即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认识并积累ABAC式和ABAB式叠词,在语言表达中学习使用ABAB式及ABAB式叠词,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3、 在积累对比中,感受两钟叠词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言表达效果,感受祖国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认识并积累ABAC式和ABAB式叠词,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叠词的作用,能够恰当地运

24、用叠词。教学难点在积累对比中,感受两种叠词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言表达效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叠词。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到的ABAC式和ABAB式叠词。导学流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学生回答学生填空学生回答自由读书,边读边画。齐读说记忆方法学生练习书写“骄”自读、自学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尝试变叠词朗读叠词在老师指导下书写读课文小练笔,写片段指名读学生认真听,哪里用词不当读词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书写这些生字说这些叠词特点用叠词造句转换成叠词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一)我们前两课学习了哪两种类型的词语?(ABB和AABB式)【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引导积累词汇。】(二)词语填空:不()

25、不()、不()不()、不()不()、不()不()。(三)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总结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结构的词语。【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发现规律,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积累词语。(一)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词语的特点。(ABAC式和ABAB式)(二)边读边画出生字。(三)逐句学习。(四)齐读第一句。认识“骄”、“躁”、“该”。用这几个字分别组词,指名读。指导书写:骄。【设计意图:每节课都抽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五)用“不骄不躁“练习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所学词语】(六)指导朗读这一句。(七)说出“不()不()”

26、这种类型的词语。(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的课外积累。)(八)指名读第二句。认识“史”。自读句子,试着造句。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词语和句子。安慰安慰、较量较量、修理修理、商量商量(一)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了吗?(二)认识“较、量”。(三)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结构的词语吗?(四)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能变成这种结构的词?试一试变成ABAB式词语。大屏幕出示:努力 桌子 享受 了解 电脑 打探 打听 分析 红色小结: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能变成ABAB式的词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得出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能变成ABAB式的词语,至于为什么,不必做过多探究,知道即可。】(五)朗读指导:在ABAB式叠词中

27、,“慰”“量”“理”读轻声。朗读时注意叠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以及叠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四、指导书写“绩”。纠正写字姿势,看、说、写、评。五、学会运用叠词。(一)再读课文,感受这些词语的特点。(二)练笔。用本节课学习的词语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将理解和运用结合,增强语文学习的时效性。】六、试着读一读你写的片段,看看能用上几个叠词,其他同学听,用词是否恰当?用词不当之处指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改正,换成哪个词语更好?【设计意图:学生会用不是目的,而是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第二课时:一、 复习 读词语不骄不躁 安慰安慰多才多艺 较量较量载歌载舞 修理修理活灵活

28、现 商量商量【设计意图: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增加积累词语。】二、指导书写“该、艺、史、载、慰、较、量、修”。强调写字姿势,指导书写笔画笔顺。【设计意图: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写字教学引入课堂,强调汉字的规范书写,课堂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读叠词,找规律。 (一)读叠词。 不骄不躁多才多艺载歌载舞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不折不扣 (二)你发现了什么? (三)你能写出这样几个叠词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ABAC式及ABAB式叠词,丰富语言积累。】四、用这些叠词造句。 【设计意图:复现巩固,如有学生对个别叠词不明白可在造句中感悟。学会在语言表达中使用叠词,以便

29、增强表达效果。】五、 巩固练习。把下面词语转换成叠词:努力-()了解-()享受-()清理-()热闹-()溜达-()【设计意图:在转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ABAB式叠词的含义。】六、作业:选择喜欢的词语写两一段话。用带有ABAB和ABAC式叠词的一段话引入随文识字,三年级学生主要让学生自主识字。可以小组自学教师范读指导关注学困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用叠词写片段板书设计汉字家园3不骄不躁 安慰安慰多才多艺 较量较量载歌载舞 修理修理活灵活现 商量商量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业务领导点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迪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叠词的运用,注重培

30、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词形式多样,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体现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点评:刘鸿雁) 教学设计(四)课题汉字家园4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刘艳娜团队成员王晓英 韩立元 赵国莹 刘艳娜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累成语,大概理解成语意思,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无穷魅力。教材解读本课是成语归类识字。课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组成的成语,一部分是由两对反义词组成的成语。在积累中发现这类成语的构词规律和特点,感受成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喜爱,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以对成语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含近反义词的成语积累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本节课要激

31、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积累含近反义词的成语。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三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2读成语,发现成语的构成特点,体会其中的趣味,初步感受成语的大意。3 在积累拓展练习中,进一步探索成语的奥秘,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1 用多种方法识记要求会写的七个汉字。2 掌握词语特点,有主动积累的意识。教学难点1、识记要求会写的七个汉字。2.了解成语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生搜集成语导学流程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叠词。学生独立认读词语、同桌互读词语、纠正字音。认读生字学生交流成语特点完成填空交流成语一、复习导入。(一)我们前几课学习了哪两种类型的词语?(A

32、BB、AABB式和ABAC式)(二)今天,汉字家园中又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二、出示词语,认读生字。 左邻右舍 生死存亡 里应外合 悲欢离合街头巷尾 深入浅出 开天辟地 寒来暑往(一)自己试着读读 ,不会的字做好标记。(二)同桌对读,纠正字音。(三) 这几个词语中有一些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类生字,我们先来一起认识它们。出示“巷、辟 悲”三个字,指名认读,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设计意图: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三、再读成语,总结词语特点。(一)小组合作读成语。(二)师生对读成语。(三)再读成语,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积累,放手让学

33、生讨论成语特点,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左邻右舍、生死存亡、里应外合、悲欢离合街头巷尾、深入浅出、开天辟地、寒来暑往(四)成语中蕴含反义词,把对应的反义词画下来。(五)再读成语。四、 根据意思,猜词语,每条意思读两遍(一)道理阐述得很深刻,使用的语言却通俗浅显。深入浅出(二)开创人类世界是,与神话传说人物盘古有关。开天辟地(三)外面围攻,里面接应。里应外合(四)泛指生活中的悲哀、欢乐、离别、团聚等种种遭遇。悲欢离合(5)左右邻居左邻右舍你能用这些成语中的一个或两个写一句话吗?【设计意图:根据意思写成语,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大致了解成语意思,并练习运用。】五、 成语填空。准确地将下列词语补充

34、完整左( )右( ) 生( )存( )悲欢( )( ) ( )头( )尾( )入( )出 里( )外( )( )天( )地 ( )来( )往六、说类似的词语,看谁知道得多。【设计意图:设计有开放性的练习,在归类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的有趣的成语。】七、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所学生字。2.找一找特殊类型的成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看火车认读词卡。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街、巷。“舍”注意第三笔是“一”,不要写成“丿”。“巷”注意下面是“巳”,不要写成“已”或“己”。三、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四、总结 成语多读几遍练习用成语写句子拓展练习:继续搜集含近反义词的成语,并搜集关于成语的故事。板

35、书设计汉字家园4左邻右舍 生死存亡 里应外合 悲欢离合街头巷尾 深入浅出 开天辟地 寒来暑往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1.采用多种方式成语。2.安排用成语写句子的练习,学会运用成语。3.作业设计中增加把成语写在积累本上。业务领导点评:这节课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符合课标学段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注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点评:刘鸿雁) 教学设计(五)课题修改我的习作,换个方式表达 课型习作主备教师刘艳娜团队成员王晓英韩立元赵国莹刘艳娜学习主题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明白修改的意义,乐于修改习作,养成好习惯。

36、教材解读 本次表达是利用以前掌握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教材呈现的是三个同年段小学生的作文片断形象直观的展示了修改的过程。学习伙伴的友情提示,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教学让学生清楚修改是表达的需要,是完成一篇成功习作的前提和保障。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对修改习作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还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鼓励学生修改,教给学生方法,逐渐养成他们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修改习作的意义,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2在习作修改的对比中,体会习作修改

37、的好处,感受修改习作的快乐。3 养成乐于修改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习作水平。教学重点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乐于修改习作,养成好习惯。教学难点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习作。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生 假期日记一篇。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一、 介绍最近学生的作文表达情况,了解修改习作的作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为人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就那么全面、深刻,自己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修改习作的意义,了解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二、讨论交流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一

38、)文章中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要修改。(二)丢字,错字、多字现象要修改(三)句子不够完整也要修改。三、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一)添字符号(二)调序符号(三)删去符号(四)修改符号四、出示作文片断,集体修改。春游动物园一天,天气很好,我和妈妈去动物园乘公交车。动物们都个有各的性情,特别是小鹿,你走进它时,他就会亲近你,用小舌头舔你,像大姐姐那样柔软。可不好的事,他们都被关在笼子里。要是有一天,动物能向人一样,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走来走去, 那该多好呀!(一)先读一读,根据前面介绍的修改方法,找一找这个片段中,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可以同桌间讨论。(二)指出修改的地方,然后再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三)

39、修改后的片段与修改前的对比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同一篇文章上,讨论修改的意见和方法。】五、修改自己的习作。(一)拿出自己准备的作文,按照刚才讲的修改方法自己修改。(二)同桌互改。(三)将改好后的文章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四)指名读修改后的文章,集体评议。【设计意图:学生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逐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六、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掌握方法:一看段落层次是否清楚。二看句子是否连贯。三看词语用得是否准确。四看字写得是否正确。五看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恰当。将同桌间的讨论改为小组间的讨论板书设计修改我的习作 换个

40、方式表达(1)添字符号 (2)调序符号(3)删去符号 (4)修改符号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1、将教学目标2改为在习作修改的对比中,体会习作修改的好处,感受修改习作的快乐。2、例文出示后先独立修改,再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业务领导点评:本节课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清晰有序,科学规范。 (点评:刘鸿雁)教学设计(六)课题汉字家园课外阅读课型阅读课主备教师王晓英团队成员韩立元、刘艳娜、赵国莹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ABAC、ABAB式词

41、语,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教材解读这一板块是归类识字,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课是叠词识字,第四课是成语识字。叠词的形式有ABB、ABAB、ABAC、AABB式。本节课是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这节课外阅读课,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叠词,在叠词积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叠词的构词规律及表达效果,学会运用这些词语写话。学情分析经过本板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积累里一些叠词,并在写话中学习运用。语文课标也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安排本节课外阅读课,扩大学生积累并运用叠词,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本版块学习的叠词。2、积累生活中的叠词,学会在语言表达中运用。

42、教学重点积累和运用叠词,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叠词的作用,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叠词。教学难点在积累对比中,感受叠词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言表达效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叠词。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到的叠词资料。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补改学生回答学生发言学生抄写到摘抄本上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练笔做摘抄造句比较表达效果运用中感悟叠词的特点一、 引入新课回忆本版块都学习了那种形式的叠词。(AABB、ANN、ABAB、ABAB和带有反义词的成语)。【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学过的叠词,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同类词语。】二、课外积累(一)除了书中学到的这些词语,你还知道那些?【设计意图: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43、(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三)教师出示收集的叠词。(大屏幕出示)(四)学生拿出摘抄本,整理这些叠词。【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词汇的好习惯,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五)试着用这些叠词造句。(六)讨论:用这些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叠词在词语表达中的作用。】三、运用拓展(一)教师出示一段话,让学会填上恰当的叠词。【设计意图:学会运用叠词。】(二)小练笔:运用以上积累的叠词写一段话。【设计意图:强化语文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四、作业背诵积累的叠词让学生充分地说知道的叠词把句子出示在黑板上,读中对比表达效果板书设计积累叠词教学回顾与反思集体研讨达成的共识(主要观点纪实):业务领导点评: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本版块学习内容的整合,挖掘深入,处理新颖,针对学生发展基础和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所学叠词,有条理地将旧知识充分利用,体现了语文的应用意识。 (点评:刘鸿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