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567470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课堂互动”的思考【摘要】 课堂互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生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最佳时机,增进互动,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关键词】 课堂互动 时机 主体 启发式教学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缺陷很多。课堂灌输多,主动思考少;教师包办多,学生参与少;纸上谈兵多,实践活动少;讲课时间多,备课研究少;课外作业多,课外阅读少;作业布置多,教师批阅少;统一要求多,因材施教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少;拼时拼力多,科学施教少;因循守旧多,改革创新少-由于教育方

2、法落后,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到了非改革无法发展的地步。传统教学表现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更不注重终身受益的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相应价值观的树立。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生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引导,学生给老师以

3、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指学生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为此我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堂互动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注重乐学,激活互动乐学是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的“乐学”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发挥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不墨守成规,而应让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究新知,主动地追求进步与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智慧。2、富于批判性。它是互动性的升华,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底蕴,以发现

4、问题量的积累为支撑,批判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质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批判性要求学生善于在求同中存异、在吸收中批判,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焕发出自主意识和努力探索的人生态度。3、展现创造性。要把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参与创新,学会创新。创新注重知识的综合,注重否定与批判,注重借鉴与超越。一题多解、一题多议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展现。展现创造性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二、把握最佳时机,增进互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什么

5、时候互动,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动”要恰当。一般说来,应把握这样三个时机。1、“动”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在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来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

6、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矛盾的激化中生成知识,而非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 2、“动”在需要师生合作处 合作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群体的同伴关系的环境之中。课堂上师生需要合作的关键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困难的时候,是学生需要与教师合作的时刻。在师生合作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创造一个生生互动的环境下,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之间敞开心

7、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3、“动”在新知的获取处 如果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新知识,那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质疑启发、情景启发、直观启发、类比启发、交换启发、板书启发等多种基本形式。运用好启发式,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努力达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不乱”的要求,保持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讲授“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有三种教法。教法一:“为了今后研究三角形的方便,我们需要把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按边或角分别来分类”教法二:教师出示教具,并说:“这

8、里有六个铁丝做成的三角形,大家观察一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有大的有小的”,有的说“有的正些,有的斜些”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所需要的话,最后只好再由老师讲解。教法三:“我们知道,车、船都是交通工具,在生活中要将其分类。如果不分类,所有的车都用一个“车”字来表示,所有的船都用一个“船”来表示,应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样,我们今天研究的三角形,也必须将它们分类。”同时出示挂图,其中六个三角形都标上了边长和内角度数,“你们看,这些三角形从边或角考虑,各有什么特点呢?”新知的获取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是自然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凡是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的新知都应该是学生在理解的

9、基础上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即使学生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也应让他们先讲而不是由教师包办。在新知的获取之前,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动”动脑、动手、动口。三、凸现学生主体,强化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在互动中对话,将使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1、在质疑中互动,倡导民主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传统的教学提问有如下特点:教师问,学生答

10、,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最终达成三维的教学目标。它的基本流程是这样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2、在体验中互动,珍惜独悟课程标准指出:“解题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解题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1、。”这一特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事实上,每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有自己个性的体验,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3、在辨析中互动,鼓励探索在互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

12、此,因此我们要将选择权交还给学生。4、在评价中互动,交流情感。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在这种互动课堂之中发展个性,丰富情感。 5、在关爱中互动,增强自信。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

13、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问题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参考文献】【1】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朱家存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